第0752章 陽謀

雍涼一帶,特別是少雨的河西走廊,城池幾乎都是建在河流邊的平地上。

從金城越過大河,就有一條注入大河的水,叫麗水。

逆麗水而上,枝陽縣、允街縣、令居縣,羅列其邊。

自馮永領軍出現在金城地界,張就就知道,西平郡的守將鹿磐和涼州刺史徐邈中計了。

他以最快的速度派人把這個消息送過河。

徐邈接到消息後,一口老血差點吐了出來。

“此誠陰狠詭詐之徒是也!

徐邈渾身哆嗦着。

榆中肯定沒了。

雖然張就傳來的消息說,榆中情況不明。

但徐邈知道,榆中肯定是沒了,唯一不確定的,就是榆中能守幾天。

更重要的是,張華領金城之兵去援榆中,被從山裡冒出來的馮永截斷了後路。

徐邈最關心的,也正是這一點。

若是金城援軍覆沒,則金城不保。

金城不保,蜀軍就可趁機渡河,順麗水而上,佔據令居。

一旦令居有失,蜀軍右可擊西平,左可進涼州。

偏偏這個時候,涼州剩餘兵馬全在西平。

若是西平的兵馬不能及時撤回來……

想到這些種種後果,皆是由那個神出鬼沒的馮文和引起,徐邈又忍不住咒罵:“陰狠詭詐之徒,陰狠詭詐之徒……”

“使君,既然蜀軍此行目的是要攻打金城,何不令鹿將軍前往令居?”

幕僚建議道。

徐邈眼中沒有焦距,臉色沉重,“就怕來不及了。”

“金城城堅,只要張家叔侄能堅守一些時日,足以讓鹿將軍……”

“萬一此時金城已失呢?”

徐邈猛地打斷了幕僚的話,把密函捏成一團,手背上青筋冒起,“自金城去令居,不過兩三日。”

“只怕刺史府的信令剛到西平,蜀人就已經到令居城了。令居城兵不過兩三百,能擋幾日?”

“若是貿然讓鹿磐領軍前往,再有閃失,涼州就只能拱手讓人了。”

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金城被劫了糧草,救援榆中的大軍又被馮永斷了後路的消息,讓徐邈是真心不敢賭。

因爲賭輸了,涼州皆沒!

“傳信給鹿將軍,讓他立即帶人回涼州,從大斗拔谷走!”

巍峨的祁連山由東向西連綿數千裡,組成了河西走廊的南邊屏障,同時也把西平與河西走廊分開了。

羣山延綿之中,有一條峽谷,打通了西平與河西走廊。

這便是大斗拔谷。

出了這條峽谷的山口,便是武威郡西邊的張掖郡。

它是絲綢南路的必經之路,也是從西平回河西走廊最快的通道。

“可是使君,如此一來,那這金城郡與西平郡……”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有此四郡,便是涼州,所以我們現在所要做的,便是守住這四郡。”

徐邈一字一頓地說道。

說完這個話,他痛苦地閉上眼,長嘆了一口氣,語氣落寞,“剩下的,吾無能爲力矣!”

張就的及時傳信,以及徐邈這一次的謹慎,挽救了涼州最後剩餘的人馬。

讓鹿磐多出三天的時間,把西平郡的所有魏軍召集起來,準備穿過祁連山的唯一山口,回到涼州張掖。

不過西平魏軍的突然大舉行動,倒是產生了一個意外插曲。

西海的禿髮部與羌胡一下子慌了神:我們已經聽鹿大人的調解,不再相爭,你們想幹什麼?

即便是禿髮部,爲了自己部落的安全着想,亦不得不暫時遠離西平邊界。

只是張就救了西平的鹿磐與魏軍,卻渾然不知,他與叔父兩人順着麗水行一路,安撫一路。

人稱“小文和”的馮永,以落後一天的路程,領軍跟在他們後頭一路收城。

令居縣是通向河西走廊的衝要,同時也是金城郡在大河西邊的最大縣城。

孝武帝時,霍驃騎就曾在這裡築塞、通渠,以此作爲平定河西的前沿。

後來大漢又在這裡置田官吏卒,光武帝時這裡曾是護羌校尉治所。

城內的縣衙門口,縣令正送張華張就一行人準備離開。

只聽張就對着令居縣縣令說道:“令居縣本就是涼州咽喉,如今蜀兵不至,李縣令正好藉此機會撫人心,修甲械,築城牆,以備後來。”

令居縣縣令唯諾而應。

哪知就在這時,也不知是從誰大喊了一聲:“蜀兵至矣!”

原本已經恢復了平靜的令居城一下子轟然大亂。

“何人在此胡言亂語,擾亂民心!”

張華聽到這話,頓時大怒,按劍大喝。

他領兵退回金城時,先是以爲蜀軍沒追上來,再遇馮永攔路,又有侄子相救,哪知最後魏延再尾隨而至。

起起伏伏,其中曲折,忽悲忽喜,情緒變化之大,最後居然把他激到吐血昏迷。

所以他對蜀軍這個詞,着實是敏感之極。

更何況自己等人才說了蜀兵不會過河,現在就有人亂喊亂叫,故意的嗎?!

蜀兵蜀兵,哪來那麼多蜀兵!

一行人看向聲音來源的地方,只見幾個魏兵護着一個官吏,一邊向這邊衝來,一邊在大聲呼喊。

但凡聽到這個消息的百姓士吏,皆四散而逃。

“速把那幾人拿下!”

張華大喝。

“不對,那不是允街縣的縣丞?”

張就眼尖,失聲驚呼。

允街縣離枝陽縣不遠,叔侄兩人到那裡時,此縣的縣令早已棄城而逃,唯有縣丞是本地人,所以留守縣城。

後來張華以金城太守身份,讓其代行縣長事。

沒想到這才過一天,這縣丞就突然出現在令居城內。

想到這裡,張就心裡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預感自心頭升起。

那允街縣的縣丞看到了縣府,也看到張家叔侄。

他踉踉蹌蹌地衝過來,“張家叔侄,你們好歹也是河西高門子弟,沒想到竟是如此無恥之徒!”

“你說什麼!”

張華半劍出鞘,正欲下前。

張就卻是攔在他前面,“丁縣丞,此話何意?”

“你還好意思問!”

丁縣丞頭上的冠帽早已不知丟哪裡去了,他腦袋上的熱氣上騰,就像剛揭蓋的蒸籠似的汗水涔涔而下。

臉被曬得通紅,喘着粗氣,手指哆嗦地指着張就:“堂堂敦煌張家子弟,居然做出此等欺騙之事!”

張就看着悲憤交加的丁縣丞,心頭的不祥之感越發地強烈:“丁縣丞,請慎言!”

“吾與細作何用慎言!”丁縣丞仍是指着張就不放,“張家叔侄,乃蜀人細作是也!莫要信他們的話!”

“你怎能憑空污人清白?”

張華按捺不住,自張就的身後挺身而出,拔劍出鞘。

“清白?你們何來清白?”

丁縣丞越說越激動,就只差衝上去與廝打。

“說什麼蜀人不會過河,讓我等掉以輕心,哪知你們走後的第二日,蜀人就兵臨城下!”

“此事一看就知你們與那蜀人有所勾結,還有何顏面說清白?”

張就大驚失色:“不可能!我們明明親眼看到浮橋已經被拆了,而且蜀虜還放了火……”

話沒說完,他突然頓住,想起了一個細思極恐的可能:難道有人在算計他們?

只要沒人阻攔,蜀軍想要過河,那還不是簡單的事情?

而且蜀虜回師,他們也只是猜想,根本就沒有確定。

只是蜀虜明明可以直接渡河,甚至還可以提前兩三天到達令居城下,爲什麼他們要繞這麼一個大圈子?

這正是張就想不明白的地方,也正是如此,才把他的心思帶到了歪處,導致他判斷失誤。

想到這裡,張就感覺自己快要瘋了。

是誰?

誰這麼有閒心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蜀虜,當真已經渡河了?”

張就哆嗦着,懷了最後一絲希望問道。

“允街已失,蜀人只怕離這裡已不足一天行程!”

丁縣丞慘然一笑。

令居縣縣令在雙方對質的時候,早就已經不動聲色地退開。

同時令居縣的守卒亦悄悄地把他們都圍了起來。

“若此事是真的,那皆是吾叔侄之錯。”

張就面色灰白,萬念俱滅。

“大郎……”

張華一聽,大急。

張就苦笑搖頭:“蜀人若當真渡河,我們就是再說什麼,也是無用了。”

說着,他的聲音低沉了下去,似在喃喃自語,實際上卻是隻有張華能聽得到,“更何況,金城失守……”

張華被他這麼一提醒,想起自己乃是待罪之身。

而這個罪,正是因爲金城。

想起金城,就會記起與蜀兵對戰時的種種。

怒,憤,屈等等諸多情緒,涌上心頭。

他氣若發狂,大吼一聲,摔劍在地:“氣煞我也!究竟是何人,如此陰毒,陷我叔侄於此等不義之地!”

張就面色比丁縣丞還慘然,“百口莫辯,不外如是。”

“事到如今,還欲狡辯!”

丁縣丞怒氣勃發。

看了看周圍的魏兵,張就解下自己的長劍,“此行我與叔父,乃是去向徐使君請罪。諸君若是有意,不妨送吾等前往姑臧。”

令居縣縣令這才鬆了一口氣:“如此甚好,張太守,張長史,得罪了!”

令居縣是金城郡大縣,同時也是地處要衝,能在此處當上縣令,李縣令的根底,自然不會太低。

蜀人據隴右,截斷涼州與關中的聯繫,若是魏國能越早收復隴右還好說,若是不能……涼州最後何去何從,還很難說。

敦煌張家作爲涼州豪族,在這種時候,能少得罪,還是少得罪爲佳。

在張家叔侄離開的第二日,馮永領軍如約而至。

令居城是麗水河谷唯一一個比較大的城池,也是唯一一個尚有兵卒守衛的城池。

看着城頭上那稀稀落落的守兵,馮永沉吟一聲,然後長嘆:“這令居城作爲要衝之地,果然是城高池深,守衛森嚴。”

張遠:……

“傳令下去,馬上派人回去,通知魏將軍,就說我需要他派軍前來支援。”

張遠瞟了一眼城頭,罕見地比平常遲了一息時間才應道:“諾!”

張遠很快把軍令傳了下去,回來後終是忍不住地說了一句。

“山長,學生有一事不明。”

“什麼?”

馮永行走在麗水邊上,查看令居城周圍的情況,發現此處確實是這一路河谷最好的地方。

河水兩邊的土地開闊,利於耕種。

從這裡看去,後頭的羣山驟然收斂,城池正好就卡在這個收斂之處。

在這裡築寨屯兵,既能利用河谷平地屯墾,又能隨時進軍涼州。

霍驃騎當年的眼光,確實獨到。

最近的一次涼州之亂,後漢朝廷從湟中招募過來的羌胡義從,原來也是守在令居,以鎮壓金城的叛胡。

哪知道連湟中義從軍都跟着反叛,令居失守之後,事態這才陡然升級。

“山長,即便是沒有張家叔侄,我們一樣也可以輕鬆拿下麗水河谷諸縣。”

“學生不明白,山長爲何不提早過河,直接拿下這令居城呢?”

馮永聽到張遠這個話,欣慰一笑。

“牧之啊,你能問出這個話,就說明你已經能獨立思考問題,開始成爲一名真正的參謀。”

張遠得了表揚,有些不好意思地低頭一笑。

學生好學,馮永自然願意多說幾句,他指了指不遠處的令居城,“我們要攻下這裡,並不困難。”

“如果等魏將軍來了,我們甚至還可以嘗試進軍涼州。”

“只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平定涼州期間,我們要傷亡多少人?涼州諸郡表面上是重歸大漢,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會再行反叛?”

“這都是我們需要想到的問題。牧之,我們要的是一個真心臣服大漢的涼州,至少是一個不會給大漢添堵的涼州。”

“最低最低,也要是一個不會在大漢與曹賊相持時,在後方給大漢搗亂的涼州。”

“涼州的資料你也看過,這百餘年來,後漢在涼州,費了多少錢糧,多少兵力?”

“沉痾不能用驟用猛藥,須得先調理好身子,方可徐徐治之。”

張遠似懂非懂。

“張家叔侄就是一個引子,我想用他們把涼州內部的病,給引發出來。”

“山長,學生不明白。”

“自曹賊逆篡以來,涼州的大小叛亂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所以說,涼州世家豪族,也並非是全部真心臣服曹賊啊!”

“張家叔侄之事,不管涼州的曹賊,是治他們的罪,還是不治他們的罪,都很難辦啊!嗬嗬,哈哈!”

馮永想到得意處,怪笑了起來。

治了罪,即便是張家叔侄罪有應得,但在這種敏感時候,徐邈就是在表明不相信張家。

不治罪,則是表示徐邈怕了涼州豪族。

那些個世家與地方豪族,究竟是個什麼尿性,馮永哪有不清楚的?

強敵壓境,外援斷絕,再加上某些巨大利益的誘惑,他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來,馮君侯不用大腦思考,僅用腦幹都能猜得出來。

張家叔侄,只不過是把他們內部矛盾加速放大的催化劑罷了。

第074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0670章 我有一個計劃第0873章 天災第1102章 渡河第0394章 獻計第0062章 我服了第0265章來的不懂規矩第0672章 風馬牛而暗爭第0385章 南鄉事第0641章 十六線程的操作能力第1281章 易勢,移民實邊第0232章 令人誤會的不拘小節第0415章 喝藥第1299章 封王第0562章 膠着第0892章 弄巧成拙第0029章 醉漢第0163章 寶貝第0445章 突發第1065章 發展過程出現的問題第0031章 老後悔了第0777章 風波起第0696章 朋友第0893章 文壇羣英會第0484章 眥睚必報第0739章 超越時代第0143章 畫的含義第0608章 哪個馮郎君?第0502章 婚畢第0054章 推銷第0859章 南中第0446章 平定第0263章 來人第1140章 教化第1263章 鄴臺之變第1068章 初定第1306章 並幽之事第0092章 想親近而不可得第0338章 票子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0416章 大佬的主君第1280章 保母第1040章 宮闈之變(二)第0204章 正室和小三第0431章 醫者仁心第0627章 周魴斷髮關於讀者的幾個疑問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402章 高風亮節馮郎君第0516章 年少熱血第1280章 保母第0706章 風波起第1120章 兩番熱鬧第0397章 繞五尺道第0675章 提前第0048章 失敗品第1221章 調兵遣將第0384章 端木哲第0192章 出氣筒第1165章 調動第1021章 釣魚佬絕不空軍第0490章 政治遺產第0173章 托兒索第1098章 背黑鍋第1080章 全面清查第1040章 宮闈之變(二)第0011章 識字與讀書第1136章 準備第0515章 販賣市場第0392章 隱隱地擔心(二合一)第0067章 開荒第1133章 丞相家眷第0014章 原來是他啊第0513章 巧言令色說阿斗第1131章 加官進爵第0694章 巧合第0677章 抉擇第0177章 往上爬第0607章 幫我站一會第0757章 孫權的野望第1182章 絞殺第0682章 定心丸第0014章 原來是他啊第0281章 違和第0044章 與王平的第一次見面第1261章 知一點情第1063章 餘波(三)第1250章 又昏了一個第0565章 前夕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第0735章 好日子第0606章 何不正名?第0077章 死氣第0436章 我也沒喝過第720章 內憂第1239章 偷渡稠桑第0391章 多打了一巴掌(二合一大章)第0640章 兩難第0848章 多事之秋第1191章 歷史的重演
第074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0670章 我有一個計劃第0873章 天災第1102章 渡河第0394章 獻計第0062章 我服了第0265章來的不懂規矩第0672章 風馬牛而暗爭第0385章 南鄉事第0641章 十六線程的操作能力第1281章 易勢,移民實邊第0232章 令人誤會的不拘小節第0415章 喝藥第1299章 封王第0562章 膠着第0892章 弄巧成拙第0029章 醉漢第0163章 寶貝第0445章 突發第1065章 發展過程出現的問題第0031章 老後悔了第0777章 風波起第0696章 朋友第0893章 文壇羣英會第0484章 眥睚必報第0739章 超越時代第0143章 畫的含義第0608章 哪個馮郎君?第0502章 婚畢第0054章 推銷第0859章 南中第0446章 平定第0263章 來人第1140章 教化第1263章 鄴臺之變第1068章 初定第1306章 並幽之事第0092章 想親近而不可得第0338章 票子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0416章 大佬的主君第1280章 保母第1040章 宮闈之變(二)第0204章 正室和小三第0431章 醫者仁心第0627章 周魴斷髮關於讀者的幾個疑問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402章 高風亮節馮郎君第0516章 年少熱血第1280章 保母第0706章 風波起第1120章 兩番熱鬧第0397章 繞五尺道第0675章 提前第0048章 失敗品第1221章 調兵遣將第0384章 端木哲第0192章 出氣筒第1165章 調動第1021章 釣魚佬絕不空軍第0490章 政治遺產第0173章 托兒索第1098章 背黑鍋第1080章 全面清查第1040章 宮闈之變(二)第0011章 識字與讀書第1136章 準備第0515章 販賣市場第0392章 隱隱地擔心(二合一)第0067章 開荒第1133章 丞相家眷第0014章 原來是他啊第0513章 巧言令色說阿斗第1131章 加官進爵第0694章 巧合第0677章 抉擇第0177章 往上爬第0607章 幫我站一會第0757章 孫權的野望第1182章 絞殺第0682章 定心丸第0014章 原來是他啊第0281章 違和第0044章 與王平的第一次見面第1261章 知一點情第1063章 餘波(三)第1250章 又昏了一個第0565章 前夕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第0735章 好日子第0606章 何不正名?第0077章 死氣第0436章 我也沒喝過第720章 內憂第1239章 偷渡稠桑第0391章 多打了一巴掌(二合一大章)第0640章 兩難第0848章 多事之秋第1191章 歷史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