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7章 孫權的野望

自詡爲漢室正統的蜀國會不會同意自己兩帝並尊的建議,孫權心裡其實也沒有多大把握。

甚至他已經做好了與蜀國翻臉的準備。

反正在他看來,魏國去年接連兩場大敗,再加上曹休的死去,短時間內魏國是無力再南下的。

從合肥魏軍的佈置可以看得出來,魏國甚至已經收縮了防線,只管緊守要隘關口。

再沒有以前的那種時不時就想要渡江南下的壓力。

最後實在不行的話,就再與魏國和好,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嘛。

反正就魏國現在這個模樣,再加上魏帝曹睿根基不穩,年紀尚淺,相信他不會拒絕自己的好意。

到時魏國就可全力進攻隴右與漢中,若是自己再增兵巴丘,給蜀國增加壓力,此等情況與幾年前劉備兵敗時又有何區別?

真要到了那一步,蜀國自然就會認清現實,乖乖地再次派人過來與自己講和。

所以蜀國不但派人出來慶賀自己登皇帝位,而且還明確提出,把蜀吳兩國的結盟正式明告天下。

當真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這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結盟,再不是以前的口頭盟約。

如果再次背盟,就會被天下人所棄。

孫權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想了很多。

“陛下覺得這個提議如何?”

底下的陳震開口問了一句。

孫權捧起國書,又從頭到尾細看了一遍。

就目前三國的情況看來,兩國正式宣告結盟,其實是對吳國有利一些。

因爲吳國若是要西進蜀地,不但要逆水而上,而且永安地勢險要,是繞不過去的。

但蜀國若是想要東進,只要順水而下即可。

以兩國的名義正式結盟之後,同時也就意味着蜀國承認了吳國對荊州的所有權。

只是孫權熬死了曹操,熬死了劉備,再熬死了曹丕,也算得上是一個能忍的人物。

又怎麼可能會輕易表態?

只見他故作沉吟好一會,這纔開口道,“漢吳本就是盟國,世人皆知。如今若是要正式明告皇天后土,總得要一些時間準備。”

“且中分天下這個事情,事關兩國國運,倉促之間,吳國沒有準備,須得好好商量一番。”

陳震點頭,“此是自然。那外臣就客舍等待陛下的好消息。”

派人把蜀國使者送出朝堂,孫權罷朝,令內侍召陸遜、顧雍等數位重臣入宮商議。

待把蜀國國書遞給幾人看過後,孫權這才問道:“此事,諸君當如何看?”

“如今天下,三足鼎立,魏佔天下八分,吳蜀約而爲盟,共抗強魏,理之所然。”

作爲吳國丞相,顧雍率先開口道,“且吳蜀早有盟約之實,兩國正式誓盟,不過是加以實名罷了。”

“且陛下登上大寶之位,與蜀國盟誓,此舉正好可以表明吳國乃是與蜀國並立。”

孫權聽了,暗自點頭。

即便是表面上再怎麼不承認,但在他的心裡,也不得不承認,三國之中,吳國最缺乏稱帝的法理。

要不然也不至於在登位詔書裡,一再強調漢室不存。

因爲吳國君臣上下,名義上本來就是是漢家臣子。

若是漢室猶存,貿然稱帝,那和自己聲稱所要討伐的曹賊有何區別?

所以現在漢室肯定是已經不存在了。

西邊的蜀國雖是以漢爲號,但所據不過一州之地,如何算得上是煌煌漢室?

現在蜀國正式承認吳國兩帝並尊,不管如何,總算是有了一份底氣。

“伯言的意見呢?”

孫權問向陸遜。

陸遜贊同道:“丞相說得不錯,登壇誓盟,不過是給吳蜀之盟加了一個名義而已。”

“既然丞相與上大將軍所言一致,那事情當錯不了。”

孫權點頭,他臉上有些猶豫之色,“只是這中分天下,諸君覺得這個分法如何?”

在蜀國的國書裡,約分天下,蜀取函谷關以西的雍涼之地,大河以北的並、冀、幽三州。

而吳取函谷關以西,大河以南的豫、青、徐、兗四州。

若是以後當真能聯手滅魏,這個分法很合理。

甚至還是吳國佔了便宜。

因爲即便蜀國拿下了雍涼之地,再渡大河北伐取河北三州之地,難度遠要大於吳國從荊州與揚州北上取四州。

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顧雍正想點頭,哪知陸遜卻突然問了一聲:“陛下可是還有什麼想法?”

孫權看向陸遜,目光很是隱晦地閃了閃,臉上卻是沒有任何變化。

“對。伯言既然能看出我心中別有他想,可能猜出我在想什麼?”

陸遜毫無所覺,直言道:“陛下莫不是想要幽州?”

孫權終於面有驚色:“你如何得知?”

陸遜自信一笑:“自去年公孫淵奪其叔之位,統遼東之地以來,就暗中不斷派人前來與我吳國聯繫。”

“陛下宮中,尚還有幾匹遼東好馬。故我想來,大王只怕早就有借遼東之力,以圖曹賊之心。”

孫權臉色先是微微一變,然後又綻出笑容:“果然還是伯言知我心!那伯言覺得,此法可否?”

陸遜看起來也是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陛下所慮甚是。我吳國長於舟船,能行海北上,與遼東相接。”

“公孫一家,久在遼東,相承三世,雖明是臣服於魏,但恃山水阻,實則自任官吏。”

“且公孫淵主事遼東以來,主動送好馬給陛下,就足以說明其心志,必不會久屈魏國之下。”

“此所以謂遠交近攻是也。陛下之謀,實屬深遠。”

孫權聽了陸遜這一番話,心頭大悅。

方纔被人窺破心事的那一點點不喜亦跟着散去。

“既然伯言如此說,那我賜公孫淵以重禮,以圖交好,到時就可從遼東那邊買上好戰馬,何如?”

陸遜一聽孫權這個話,連忙勸阻道:“陛下,誘使公孫淵叛魏,可也;但若待之過厚,不可也!”

孫權聽了,有些皺眉:“若不以厚禮待之,遠人又如何會與吾謀大事?”

“陛下,遼東離魏國近,離吳國遠。一朝有事,救之不及,公孫淵則有在魏吳之間反覆之嫌。”

“若是賜之以厚禮,再從彼處買馬,則船隊所載珍寶錢糧,無以估計。”

“到時公孫淵真要起了反覆之心,則珍寶錢糧再不復吳國所有。不若只派使者持節帶詔而往,賜之以爵位。”

“待日後觀其所爲,確其當真是叛魏歸吳,則再另行商議。”

陸遜言辭懇切地提議道。

孫權卻是對這個話頗有些不以爲然。

公孫淵好歹也是稱霸一方的人物,若是真要想與他臣服,空口白牙豈不是讓人覺得是侮辱他?

更何況我好歹現在也是堂堂的皇帝,封爵不給賞賜,世人只會說我行事小氣,以後還如何能收天下人之心?

只是眼下遼東與吳國也僅僅是試探性地通了消息,遠未到談這個事情的時候。

於是孫權對陸遜的不置可否,把話題轉回到眼前最主要的事情:“那伯言對蜀國欲分幽州之事如何看?”

這一回輪到陸遜不以爲然了。

真要等蜀國能取得幽州的時候,只怕魏國也早就滅亡了。

難道陛下還當真想着蜀吳二國能平安二分天下?

只是他知道孫權剛登帝位,正是欲有一番作爲的時候,有吞魏之心,倒也可以理解。

“若是陛下有此等大志,那不如讓那蜀使把幽州劃分給吳國,想來他應該不會有什麼意見。”

陸遜建議道。

“善。”

孫權頷首。

次日,孫權遣了宮中內侍帶着禮物,去閒居的張昭家中進行問候。

“大父,大父,宮裡派人過來了。”

張昭之孫張震,慌里慌張地跑入裡宅,大聲地喊道。

鬚髮皆白的張昭,正坐在屋裡註解《春秋左氏傳》,此時聽到孫子的叫喊,臉色先是一喜,正要站起來。

但忽然想起了什麼,然後又坐了回去,只當作什麼也沒聽到。

“大父,宮裡來人了,說是陛下賞賜了東西。”

張震跑進屋裡,只是語氣急促地再次重複了一遍。

張昭寫完了一段話,這才擡起頭來,斥責道:“不過是宮中來人罷了,你慌什麼?”

“君子言行有度,你看你現在像什麼樣子?”

張震沒想到自家大父對宮裡來人沒半點反應,反而是把自己罵了一頓。

當下吶吶不知所言。

看着大父罵完自己,然後又低下頭去,繼續書寫,張震急得抓耳撓腮,但又不敢再多話。

直到張昭寫完最後一句,這才放下了筆,然後站起身,慢悠悠地向前宅走去。

張震心裡直打鼓,暗道大父本來就是被陛下下令閒居在家,如今再這般怠慢了天使,會不會又惹上什麼禍事?

他這般想着,一路跟隨大父到了前庭,哪知內侍見到大父,竟然是先對着大父行禮:“見過輔吳將軍。”

張昭側身讓過,退到一旁,臉上露出冷笑:“吾不過一閒人,如何能當得起此大禮?”

宮中內侍陪着笑:“輔吳將軍說笑了,奴婢出宮前,陛下親口吩咐過的。”

“說輔吳將軍乃是陛下的恩師,奴婢見到輔吳將軍,必須要代爲行禮,並加以問候。”

旁邊傳來一聲“啊”,裡頭充滿了不可置信。

原來是擔了半天心的張震看到內侍這般態度,又聽到這番話,竟是不由自主地張大嘴失聲驚叫。

張昭回頭,怒瞪了一眼這個不爭氣的孫子。

能從皇宮裡出來的內侍,哪個不人精?

他只當作什麼也沒聽到,什麼也沒看到,只把皇帝的態度和口諭傳給張昭:

“輔吳將軍,陛下說了,他久不見老將軍,心裡極是渴念。”

“陛下如今已經很是後悔先前所爲,若是老將軍有空,不妨入宮見一見陛下,也好慰陛下的思念之情。”

張昭這一回,臉上終於動容:“陛下果真是如此說的?”

內侍誠惶誠恐道:“老將軍這話,當真是折煞奴婢也,奴婢安敢假傳陛下之意?”

張昭長嘆一聲:“以陛下之尊,居然能這般所爲,身爲臣子,吾又安敢稍遲片刻?”

“煩請中使回去傳話,老臣無時不在等着陛下的傳召。”

內侍一聽,連忙說道,“不敢瞞老將軍,宮裡派過來的車子,已經在門外候着了。”

“若是老將軍願意立刻入宮,陛下高興都還不及。”

張昭聽了這個話,更是意外,同時心裡也是感動非常。

當年長沙桓王孫策薨前,曾把陛下託於自己。

這三十年來,自己也算得上是盡心盡力輔佐陛下。

看着他從稚嫩接管江東,到歷經諸事,最後成長爲一代帝王。

在自己看來,自己與陛下之間,當真是如慈父與親兒之間沒有任何區別。

雖然陛下登基之後,對自己的所言所爲,傷透了自己的心。

但這世間的慈父,又有哪個會真心去怪自己的孩子?

車駕裡的張昭一路上心思翻騰,念及孫權先前與現在的所爲,心頭一陣悲一陣喜。

直到車駕停下,只聽得外頭有聲音響起:“老將軍,到了。”

張昭這才驚醒過來。

他翻開車簾下得車來,只見又有小黃門擡着坐輦,早在那裡等候。

內侍把他扶上坐輦,一路不停,直入宮中。

“張公,你終於來了!”

孫權親自站在門口迎接張昭,還沒等小黃門停下來,他就親自扶着張昭入內,請其上座。

張昭見孫權如此,眼中發熱,對着孫權深深施禮:“陛下乃是天下共主,老臣何敢坐陛下座位之上?”

說完,就欲坐到下頭。

孫權跪而止之,“當年我待張公如師,張公視我如子。子有錯,父罵之也好,打之也罷,總是要規其言舉。”

“如今我有錯,張公難道想要放棄我嗎?”

孫權這一番言行,強行把張昭按在上座。

張昭坐定後,仰天長嘆一聲:

“昔日太后、桓王,皆是把陛下交於老臣,而非把老臣交於陛下,此老臣所以欲盡節,欲報厚恩耳。”

“然老臣見識淺薄,思慮不周,期間多有疏漏,所以多有忤逆陛下之舉,非是有心,實是老臣在表露忠心罷了。”

“如今陛下不以臣之前錯,再復恩召,得奉左右,老臣唯有志在忠益,畢命而已。”

孫權聞之,拜謝焉。

孫權又把蜀國來使之事說了,請張昭制定立壇誓盟的流程與規矩。

ps:對不起啊,我的歡樂沙雕書友們,這段時間我可能更新不太穩定,需要到月底吧,現在每天都要去醫院理療。

:。:

第1171章 河東異動第1066章 有些微妙的變化第0878章 長史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1044章 局勢的變化第0120章 鹼第0228章 人手緊缺啊第0098章 人心第0508章 我也要第0914章 土方子第1082章 一石二鳥第0558章 消息第0499章 陰影第0362章 土鱉翻身第0254章 強行圓了回來第0634章 臨終之言第1078章 狠絕第0828章 重寶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899章 缺失的環節第0015章 糧價第1241章 空營計第0367章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第0484章 眥睚必報第0526章 一個典故第0854章 好人一生平安第1270章 新解第0713章 那一劍的風采第0673章 區別對待第0673章 只道平常卻難尋第1045 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些第1034章 平亂第1098章 背黑鍋第0007章 犁第0591章 攻其所必救第0655章 詭道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0095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上)第1102章 渡河第1138章 路線問題第0524章 你們在幹什麼?第0399章 閒極無聊第0212章 取名第0989章 一具鎧甲引發的血案第990章 斬盡殺絕第1136章 準備第1185章 以身作餌第0082章 高智商第1302章 南中之南(給魅力無限的善熊諦聽成熟小叔叔加更)第1231章 襄陽之戰(三)第0865章 棋手第0519章 收人心第0884章 想賣點糧食第1165章 調動第0038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063章 餘波(三)第1057章 後事(二)第1231章 襄陽之戰(三)第0279章 趕不走第0914章 土方子第1135章 提成第0445章 突發第0906章 阿梅的阿伊莫第0259章 不負英雄之後第0049章 真野蠻第1198章 先鋒第0031章 老後悔了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663章 約定第0944章 年青一代陸續登場第0359章 中年漢子第0579章 四方風雲第1036章 項莊舞劍第1195章 籌糧第0921章 糧食問題第0657章 開源第0212章 取名第1039章 宮闈之變(一)第0656章 內訌第0155章 糾結第0276章 教弟子第0098章 人心第0178章 有點意思第1006章 維新與守舊第0199章 何五郎第0302章 孟家之虎第0920章 舉薦第0362章 土鱉翻身第0835章 世道變了第0195章 值多少錢?第0382章 招財進寶馮土鱉第0264章 北地走馬鮮卑兒第0435章 哪有平白的好事?第1302章 南中之南(給魅力無限的善熊諦聽成熟小叔叔加更)第0779章 夜聊第707章 安撫與穩定第1184章 計中計第0461章 君臣相得第0643章 五十萬緡
第1171章 河東異動第1066章 有些微妙的變化第0878章 長史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1044章 局勢的變化第0120章 鹼第0228章 人手緊缺啊第0098章 人心第0508章 我也要第0914章 土方子第1082章 一石二鳥第0558章 消息第0499章 陰影第0362章 土鱉翻身第0254章 強行圓了回來第0634章 臨終之言第1078章 狠絕第0828章 重寶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899章 缺失的環節第0015章 糧價第1241章 空營計第0367章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第0484章 眥睚必報第0526章 一個典故第0854章 好人一生平安第1270章 新解第0713章 那一劍的風采第0673章 區別對待第0673章 只道平常卻難尋第1045 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些第1034章 平亂第1098章 背黑鍋第0007章 犁第0591章 攻其所必救第0655章 詭道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0095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上)第1102章 渡河第1138章 路線問題第0524章 你們在幹什麼?第0399章 閒極無聊第0212章 取名第0989章 一具鎧甲引發的血案第990章 斬盡殺絕第1136章 準備第1185章 以身作餌第0082章 高智商第1302章 南中之南(給魅力無限的善熊諦聽成熟小叔叔加更)第1231章 襄陽之戰(三)第0865章 棋手第0519章 收人心第0884章 想賣點糧食第1165章 調動第0038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063章 餘波(三)第1057章 後事(二)第1231章 襄陽之戰(三)第0279章 趕不走第0914章 土方子第1135章 提成第0445章 突發第0906章 阿梅的阿伊莫第0259章 不負英雄之後第0049章 真野蠻第1198章 先鋒第0031章 老後悔了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663章 約定第0944章 年青一代陸續登場第0359章 中年漢子第0579章 四方風雲第1036章 項莊舞劍第1195章 籌糧第0921章 糧食問題第0657章 開源第0212章 取名第1039章 宮闈之變(一)第0656章 內訌第0155章 糾結第0276章 教弟子第0098章 人心第0178章 有點意思第1006章 維新與守舊第0199章 何五郎第0302章 孟家之虎第0920章 舉薦第0362章 土鱉翻身第0835章 世道變了第0195章 值多少錢?第0382章 招財進寶馮土鱉第0264章 北地走馬鮮卑兒第0435章 哪有平白的好事?第1302章 南中之南(給魅力無限的善熊諦聽成熟小叔叔加更)第0779章 夜聊第707章 安撫與穩定第1184章 計中計第0461章 君臣相得第0643章 五十萬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