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4章 年青一代陸續登場

漢魏兩國之間,消息傳遞本就不通暢。

韓龍這一次,帶回來了關於壽春婦人變天女的消息,算是一個意外之喜。

不過這個意外之喜,對馮刺史來說,目前用處不是很大。

也就是看看以後能不能利用這個事情做點文章。

最多搞點長線佈局。

畢竟涼州與洛陽之間,相隔太遠了,再加上有關中隔絕。

一來一回傳遞消息,少說也要三個月。

沒有無線電的時代,鬼王也莫得辦法千里傳音。

眼下涼州最重要的問題,依舊是胡人問題。

到了八月底,時值金秋,大漠正是草黃馬肥的時候。

在草原上晃盪了半年的石苞,終於回到了涼州。

不但帶回來了軻比能答應大漢的戰馬,同時也帶回了軻比能答應把帳庭遷至九原故地的消息。

進入九月的第一天,涼州刺史府軍中諸將齊聚參謀部,召開了第一次正式聯合參謀會議。

馮刺史的得意門生張遠,手執長鞭,在巨幅地圖面前侃侃而談:

“自大漢重治涼州以來,涼州內的胡人得益於羊毛草場之利,無不感念君侯之恩。原本涼州北邊的鮮卑胡人,亦多聞君侯之名。”

“然待涼州設居延郡、重治都野澤以來,大漢便斷絕了胡人南下進入涼州的通道。”

“故北地大漠,靠近涼州這一帶的胡人,”張遠一邊說着,一邊用長鞭點了點涼州向北突出的部位,“如今對大漢多有怨者。”

“君侯以爲,胡人作亂涼州,由來以久,已不知漢威。如今涼州已定,糧草已備,正是出塞之時。”

此言剛落,不說散落或坐或站在房間各個角落的將校就是一陣輕微的騷動。

就是有資格坐在大圓桌上的諸位將領,都是忍不住地齊齊向馮刺史看去。

左邊坐着長史廖化,右邊坐着武威郡都尉,兼領虎威將軍關索的馮刺史,面色淡然:

“大漢目前的主要敵人,是魏賊,但若是大軍欲安心東進,則胡人的問題必須要先解決掉。”

“丞相前些日子派人送來公文,詢問涼州關於治兵講武之事進展如何,其意便是讓吾儘快事務涼州兵馬。”

“按吾的估計,快則兩年,慢則三年,丞相只怕就要出漢中,揮師北上。”

“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馮永說着,站起身來,接過張遠手裡的長鞭,“啪”地敲在涼州北邊的大漠上。

“兩年!兩年之內,至少要讓西部鮮卑的胡人,短時間之內不敢在涼州邊境挑釁。”

得到馮刺史的親口肯定,相比於不敢過於放肆,僅僅是滿面興奮,暗暗擊掌慶賀的將校。

坐在圓桌邊的將領已經有人站了起來,大聲叫道:“兄長……”

虎威將軍的目光立刻如利劍般掃了過去。

嚇得趙廣當場一個磕巴:

“君……君侯,末將願爲前鋒,領軍出塞!”

“趙將軍,我記得,你現在的主要任務是重建鐵騎營。吾明日將去巡視鐵騎營,若是發現有不力之處,且看吾如何行軍法。”

威震關中賊人的趙三千,聽到虎威將軍此言,當下臉色就立刻變得煞白。

完蛋!

他求救似地看向兄長。

馮刺史憐憫地看向趙小弟,落井下石道:

“沒錯,此次出塞,主要是以突騎營、無當營爲主,再召胡騎義從軍輔之……”

劉渾和石苞聞言,面有喜色,當下馬上站起來,齊齊抱拳:

“末將領命!”

兩人的嘴巴就差點咧到後耳根了。

如今涼州的工坊和草場,當真是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伴隨而來的,自然就是人手的緊缺。

準確的說,是勞力織工雜工的緊缺。

以前那些世家豪族,覺得涼州遍地都是胡人。

現在已經有人建議馮刺史可以仿當年南中舊事,讓大夥自行組建民團,出塞尋找勞力。

然後大漢勞力總教頭馮刺史表示:你們想屁吃!

老子今天敢讓你們組建民團尋找勞力,明天涼州就敢流傳馮郎君被馮鬼王附體,夜御萬女的傳說。

當年這麼搞南中,是因爲大漢正處於最疲弱的時候,不得不劍走偏鋒。

這麼些年來,馮鬼王領導下的興漢會,給南中百姓帶去了多少改變?

但結果呢?

在南中百姓眼裡,馮鬼王依舊是那個馮鬼王,沒有一絲絲改變,永遠地惡貫滿盈。

現在要是還敢這麼搞,別說是羊吃人,怕是連草都能吃人!

再說了,就算是要吃人,那也是馮鬼王先吃,對不對?

正是因爲涼州眼下的情況,所以領軍出塞這種事情,那是又有功勞又有油水。

簡直不要太爽!

當然,主要還是爲大漢清掃胡患,油水只是順便,順便而已。

相比於劉渾和石苞,第一次參加這種高級會議的禿髮闐立則是慢了半拍,他跟在兩人後頭,有些結巴地說道:

“末將領命!”

感受着會議室內興奮得有些近乎狂熱的氣氛,禿髮闐立似乎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只是一想到自己名下也有一份草場,若是此次出塞,當真有所收穫……

禿髮闐立忽然忍不住地嚥了一口口水,心頭就開始怦怦地跳動起來:

這……果然還是出塞好哇!

“此次出塞,方向主要是向東。”

馮刺史敲了敲地圖,讓已經開始躁動的衆人安靜下來,長鞭從居延郡到九原故地的大概位置之間劃過:

“從居延郡到九原故地,我希望你們能打通一條路出來。”

居延郡和九原故地,皆是突出部位,而且兩地之間正好平齊。

當年霍驃姚就是從北地郡出發,從九原故地進入大漠,繞了一個大圈,千里精確定位居延澤。

再從居延澤逆弱水而上,縱橫河西,在匈奴人的心腹地帶大破匈奴。

殲敵三萬餘人,迫降單桓王、酋塗王及相國、都尉等兩千五百人。

俘虜五王及五王母、單于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

漢軍僅傷亡三千餘人。

這一戰,斬去了匈奴人的右臂,讓大漢把河西囊括手裡,徹底打通了西域。

馮永現在想要做的,就是逆行霍驃姚當年路線,打通居延郡與九原故地的聯繫。

如此一來,關中之戰時,可以利用盤踞在九原故地的軻比能向司馬懿施壓。

等關中之戰結束,大漢又可以從西面和南面鉗制軻比能,讓他不能翻起什麼大風浪。

工具人嘛,就得有工具人的覺悟,而且大漢那麼缺勞力……

馮刺史解釋完這一次出塞的任務,看向衆人:

“還有什麼疑問?”

“君侯,居延郡和九原故地之間,隔着茫茫大漠,此次出塞,最多不過三個月,十二月就得返回,只怕準備不夠。”

石苞今年一直在大漠晃盪,對北邊的情況比較瞭解。

此時他站了出來,提出問題所在。

“兩年。”

馮永豎起兩根手指頭:“兩年時間,你們有兩年的時間來打通這條路。”

“我會讓張遠帶着一部分參謀跟隨,沿途畫出輿圖。”

霍驃姚僅用了數月的時間,在沒有路標的情況下,不但自己踏出一條路來,還能轉戰河西大破匈奴。

自己現在有茫茫大漠上的漢長城遺蹟當路標,還有塞外的胡人部族當嚮導。

再加上這些年來,一些要錢不要命的商隊不斷向北探路,同樣可以加以利用。

不說能像霍驃姚那樣大敗賊虜,就說用兩年的時間,找出一條路,不過分吧?

“既如此,末將便沒有疑問了。兩年之後,若是此事不成,末將願意以軍法處置!”

石苞連忙說道。

“好!”

馮刺史讚許道,“有罰便有賞,若是此事能成,那吾自會記你一功。”

“謝君侯!”

石苞喜滋滋地回答道。

看來吾大漠情郎的身份,終是到了有大用的時候。

宣佈了出塞這個頭等大事後,接着又安排了留守涼州的各將軍和營隊的作訓計劃。

實際上這一次會議,也是對關中之戰的初步思想動員。

倒是廖化,在會議結束後,特意留了後面,略有擔憂地向馮永問道:

“君侯,如此大張旗鼓地明言出塞之意,到時傳至關中賊人耳中,豈不是讓賊人提前有所防備?”

馮永搖頭笑道:

“廖叔,此時沒有外人,你不必這般客氣。”

然後他又輕嘆了一口氣,略有無奈地說道:

“自匈奴人胡薄居姿職被司馬懿滅族以來,吾便知道,魏賊對吾之防備深矣!”

“要不然吾也不至於與軻比能交通,利用他來牽制司馬懿。”

涼州大軍出塞,打擊的是西部鮮卑,雖然是消除隱患,方便涼州大軍放心東進,參與關中之戰。

但在客觀上,也是幫忙軻比能削弱了西邊的敵人。

以軻比能之雄,會藉着大漢給予的機會,趁機恢復被秦朗大敗之後的勢力,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而且軻比能勢力太弱的話,也不足以牽制司馬懿。

還是那句話,不管大漢對軻比能是個什麼態度,他都在那裡,與魏國爲敵。

與其放任不管,任由他借大漢與魏國相爭的機會壯大,還不如想辦法把他納入大漢的體系。

這就很考驗馮刺史的政治水平。

不過幸好,馮府的後院裡,有一位女中諸葛,又有一位女中豪傑。

一文一武,再加一個穿越客。

就算是司馬懿龜殼硬如鐵,也要把他砸出幾個大豁口。

於是廖化就看到馮刺史在嘆氣過後,又是神秘一笑:

“那司馬懿既然這般防備吾,那吾便讓他多加防備一番,到時吾自有計較。”

馮鬼王深謀遠慮之名,由來已久,此時廖化聽他這番言語,當下便放下心來,點了點頭:

“既然明文早已想到這些,那吾就放心了。”

廖化再看向並排而立的關索和馮永,

但見一個豐朗神俊,一個雖然相貌平平,但卻胸懷韜略,心頭不禁感慨萬分:

“若是明文能早出生十年,先帝與老君侯之願,怕是早已實現矣……”

嗯,廖叔你這句話,丞相也說過。

廖化一邊說着,一邊伸手拍了拍馮永的肩膀,“老君侯若是在世,得見三娘能嫁與你,怕亦是欣慰非常。”

這個倒說不定。

關岳父要是知道了我和張小四的事,怕是要和他的三弟一起把我剁了當下酒菜。

再說了,要不是關岳父的荊州之失,我哪有機會抄底,娶得三娘這等佳人?

就在涼州厲兵秣馬,準備從居延郡出塞的時候,東吳的國都建業城東宮太子孫登,也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元遜,三年徵越,汝終成功矣!”

孫登站在東宮門口,歡喜地挽着諸葛恪的臂膀,和他一起向裡頭走去。

數年前諸葛恪自稱能平定丹陽郡山越,受到吳國衆臣的懷疑和非議。

唯有太子孫登向孫權極力推薦,相信他必能成功。

自蕭關一戰後,蜀國馮永名震天下,更重要的是,此人年紀,不過是剛過弱冠數年。

任誰都可以看出,諸葛亮之後,蜀國已不用擔心後繼無人。

熬死了曹操劉備曹丕的孫權很明白一件事情,有時候你並不一定需要親自打敗對手,只需要活得比對手長久,那你就能笑到最後。

所以當陸遜已至耳順之年,而年青一代中,卻尚未有出色人才出現,孫權就有了某種危機感。

他終於同意了孫登的請求,讓太子賓客諸葛恪出任丹陽太守,平定山越。

並賜其執棨戟武騎三百人,備威儀,作鼓吹,顯示出對諸葛恪的重視。

不得不說,孫權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

諸葛恪到了丹陽郡後,立刻發文書給各縣,讓他們緊守邊境,已歸順的山民,一律妥善處理,設屯聚居。

待整軍完備,便調集各路將領,派兵據守險要峪口,修築關隘,圍堵山民,卻不與之交兵。

只待稻穀成熟時,又下令將士前去搶收稻穀。

如此步步爲營,山越新谷不收,舊穀食盡,欲拼死一博,卻又無法打下守在關隘的吳軍,最後不得不陸續出降。

爲了安撫人心,諸葛屬還下令:山民棄惡從化,皆當撫慰,徙出外縣,不得執拘,違者斬之!

山民周遺,曾經橫暴爲惡,困迫無路,出山後仍心存異志,準備伺機爲亂。

縣長鬍伉知其心,於是便令人縛之。

щшш⊙ттkan⊙¢ ○

諸葛恪得知後,言縣長鬍伉違背“不得執拘”的禁令,當衆斬之,並讓人把此事傳遍四方。

山民聞之,開始扶老攜幼,大批出山。

三年間,諸葛恪先後收服山民達十萬餘人,把其中四萬青壯編入軍中,自己領一萬,其餘三萬分給其他諸將。

於是丹陽郡山越之亂終於平息。

孫權爲嘉其功,令尚書僕射薛綜親自前去勞軍,同時拜諸葛恪爲威北將軍,封都鄉侯。

諸葛恪此次回建業,一是爲了拜將封爵,二是孫權對其另有他用。

作爲太子東宮幕僚領袖,又是太子向孫權力薦,這纔有了今日。

所以諸葛恪在見過陛下之後,第一時間自然是趕過來見太子。

聽到太子之言,諸葛恪略有自得地笑道:

“初時世人皆不信吾能平定山越,唯有殿下信之任之,故這大功,乃是臣與殿下共分之。”

孫登聞言,亦是大笑起來,一時間,躊躇滿志,顧盼神飛。

第0040章 姓劉的都不是好東西第0627章 周魴斷髮第0677章 抉擇第0431章 醫者仁心第0057章 老兵第0878章 長史第0462章 鬧事第889章 開始考課第0522章 旄牛部第0890章 王侯書生如何能與才高八斗相比?第0315章 來龍去脈第0456章 黃巾力士第0593章 七十緡第0777章 風波起第0664章 重聚第0646章 你來了?第0501章 迎親第0116章 勉強能用第0049章 真野蠻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1112章 籌碼第0752章 陽謀第1313章 拜年瑣事第0812章 兩個人,不同待遇第0273章 風險與利潤第0994章 輕取平城第1262章 不攻而克第0132章 各種算計第0812章 兩個人,不同待遇第0336章 紙第0936章 契機第0623章 論勢第1237章 不同的選擇第1278章 馮明文的師承第0119章 暫時的安寧第1272章 棋子與棋手第0740章 國之重器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第1140章 教化第0131章 用生命在泡第0310章 又改第0009章 幺妹第0406章 陰魂不散第0653章 獠牙初現(給盟主善熊諦聽加更)第0630章 金創瘈瘲第0989章 一具鎧甲引發的血案第0149章 軍資第0268章 當不是人子所爲第0561章 燦爛的煙花第1152章 恐怖如斯第0367章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第0036章 汝治讀何經?第0393章 兩情千里也纏綿第0519章 收人心第0964章 小人講利(二)第0507章 書店見聞第0390章 歷經磨難(二合一大章)第0322章 浪奔,浪流第1061章 大意第0699章 暗戰第0013章 隱世山門的誤會第0758章 兩面派第1232章 杜元凱第0752章 陽謀第0446章 平定第1263章 攻天井關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0491章 別離第0270章 妾發已盤釵第0758章 兩面派第0917章 互逞計謀第0829章 一盆冷水第1130章 上朝第0356章 樊阿看病第0796章 商議第0554章 千古留名第1306章 並幽之事第0345章 桃林主人第0833章 蜀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269章 真假難辨第1245章 進退兩難第0073章 李神仙第0511章 勸說關於讀者的幾個疑問第1072章 相爭第1298章 聯手(爲善熊諦聽大佬加更)第0286章 第三碗狗糧第1251章 再暈一個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0854章 好人一生平安第0665章 再開始第1224章 抗命?第1264章 大意了,太大意了第0315章 來龍去脈第0504章 出征前第1050章 奪權第0281章 違和第0152章 關姬回府第0074章 首秀第0680章 巧勸
第0040章 姓劉的都不是好東西第0627章 周魴斷髮第0677章 抉擇第0431章 醫者仁心第0057章 老兵第0878章 長史第0462章 鬧事第889章 開始考課第0522章 旄牛部第0890章 王侯書生如何能與才高八斗相比?第0315章 來龍去脈第0456章 黃巾力士第0593章 七十緡第0777章 風波起第0664章 重聚第0646章 你來了?第0501章 迎親第0116章 勉強能用第0049章 真野蠻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1112章 籌碼第0752章 陽謀第1313章 拜年瑣事第0812章 兩個人,不同待遇第0273章 風險與利潤第0994章 輕取平城第1262章 不攻而克第0132章 各種算計第0812章 兩個人,不同待遇第0336章 紙第0936章 契機第0623章 論勢第1237章 不同的選擇第1278章 馮明文的師承第0119章 暫時的安寧第1272章 棋子與棋手第0740章 國之重器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第1140章 教化第0131章 用生命在泡第0310章 又改第0009章 幺妹第0406章 陰魂不散第0653章 獠牙初現(給盟主善熊諦聽加更)第0630章 金創瘈瘲第0989章 一具鎧甲引發的血案第0149章 軍資第0268章 當不是人子所爲第0561章 燦爛的煙花第1152章 恐怖如斯第0367章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第0036章 汝治讀何經?第0393章 兩情千里也纏綿第0519章 收人心第0964章 小人講利(二)第0507章 書店見聞第0390章 歷經磨難(二合一大章)第0322章 浪奔,浪流第1061章 大意第0699章 暗戰第0013章 隱世山門的誤會第0758章 兩面派第1232章 杜元凱第0752章 陽謀第0446章 平定第1263章 攻天井關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0491章 別離第0270章 妾發已盤釵第0758章 兩面派第0917章 互逞計謀第0829章 一盆冷水第1130章 上朝第0356章 樊阿看病第0796章 商議第0554章 千古留名第1306章 並幽之事第0345章 桃林主人第0833章 蜀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269章 真假難辨第1245章 進退兩難第0073章 李神仙第0511章 勸說關於讀者的幾個疑問第1072章 相爭第1298章 聯手(爲善熊諦聽大佬加更)第0286章 第三碗狗糧第1251章 再暈一個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0854章 好人一生平安第0665章 再開始第1224章 抗命?第1264章 大意了,太大意了第0315章 來龍去脈第0504章 出征前第1050章 奪權第0281章 違和第0152章 關姬回府第0074章 首秀第0680章 巧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