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王師到來

雖然說能跟着關將軍到達這裡的義從軍,基本都已經算得上是涼州軍的第一預備役。

但是他們比起涼州的正規軍,還是相差太多。

比如說騎軍衝陣時的協作,追殺時的效率……

雖然不知道漢軍的騎兵爲什麼會從後面冒出來,但山上的魏軍明白,自己的後路已經被人斷了。

山下築起的壁壘,只顧着防前面,沒能防住後面。

漢軍驅趕着潰兵,從後方反衝了山腳下臨時築成的營寨。

原本躲在壁壘後方的魏兵,現在成了擋在壁壘前面,如何能擋得住騎軍的衝擊?

劉渾一馬當先,衝入寨內,鋒利無比的槊頭上下翻飛,魏兵莫敢有擋者。

山上山下本是相互呼應,只是此時講武堂出來的學生們卯足了勁,紛紛親自領着義從軍進攻。

一時間,山上的魏軍竟是纏住,根本騰不出手來,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山下的營寨被漢軍從後方衝入。

三百來人的營寨,哪能擋得住劉渾所率的精騎?

不過一個時辰,魏軍營寨便被告破。

山頭的魏軍被團團圍住,成了孤軍,士氣大降。

晚上的時候,守在山下的漢軍就截獲了十來個偷偷跑下山的魏國郡兵。

而此時,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擺在山頭魏軍的面前:水源。

秋日本就乾燥,混戰了一天的魏軍,皆是又渴又累。

到了第二日,漢軍雖不再攻山,但在烈日的暴曬之下,魏軍皆口燥喉幹,脣焦鼻熱。

看着山下的汾水,所有人巴不得跳進水裡,暢飲一番。

在這種情況下,平陽郡太守鼓起最後的力氣,親領魏軍欲衝下山來。

只是關將軍手握外掛,山上的動靜,早被她看在眼裡。

魏軍衝了兩三次,非但沒能衝破重圍,甚至還把僅有的一點勇氣和力氣全都耗盡。

關將軍在過了午時後,僅僅是讓人一個衝鋒,漢軍就輕易地衝破了山寨。

在混亂中,平陽郡太守親自上陣,不知被誰斬殺。

剩下的千餘名魏軍,皆降。

至此,漢軍的前方,再無任何阻礙。

山口後方的永安城,在得知漢軍突破了山口後,舉城而降。

關將軍分出五百涼州軍領兩千義從軍,一齊守永安城這個山口要地。

同時在魏軍降兵中擇其青壯,得六百餘人,收編爲降俘營,協同守城。

其餘老弱,皆遣散歸鄉。

大軍順着汾水而下,平陽(後世的臨汾)聞風而降,臨汾(後世的新絳北邊)不戰而降。

這個時候,一場秋雨綿綿而至。

進軍神速的關將軍,這纔不得不在臨汾略作休整。

大雨過後,秋老虎的威風,竟是被一掃而空。

雨後的清晨,微風帶着些許溼意吹來,讓人倍覺涼爽。

這份涼意,甚至讓人感覺到了一絲絲秋意。

此時天宇朗然,紅日映朝霞,乍明乍滅。

身着精製細鎧的關姬,站在汾水邊上,面容肅靜,看着濁水裹着泥沙,後浪推着前浪,向西奔流,眼中若有所思。

“將軍。”

“情況怎麼樣?”

“稟將軍,末將親自順着汾水走了近十里,同時也向土人打聽了,汾水雖漲,但並不影響趕路。”

關姬微微頷首,沒有再言語,她的目光,看向東南方。

那個方向,羣山盡洗,空翠如滴,層次而列,絕無塵土氣。

好一會,她才突然開口問道:

“石將軍,你說我們當是繼續順着汾水走,還是往南走?”

到了臨汾之後,擺在關將軍前面的有兩條路。

河東郡與平陽郡以汾水爲界,所以大軍若是繼續沿着汾水前行,不用深入河東腹地,可以快速到達龍門渡口。

而另一條路,則是離開汾水,繼續南行,深入河東這個魏國重郡。

河東郡內,有一條凁水,只要順着凁水而下,最後也可以到達大河的另一個渡口,蒲阪津。

究竟是去龍門渡口還是去蒲阪津,一向果絕的關將軍,此時竟是產生了猶豫。

“兵貴神速……”石苞剛說出這個話,關將軍就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

石苞馬上就磕巴了一下:

“這個……這個道理,將軍懂,司馬懿沒有不懂之理。”

關將軍的神情這才緩和了下來,點頭道:“司馬懿乃是曹操時就侍於曹賊的老人,其人多謀,誠不可小視。”

石苞咳了一聲:

“沒錯,從冠爵津谷一戰就可看出來,平陽河東的賊人早已對我們作出反應。”

“關中的司馬懿,又豈會無動於衷?在末將看來,此時司馬懿就算是沒有派出援軍東渡大河進入河東。”

“至少也已經在大河西邊做好了防備,無論我們走哪條路,西邊的渡口只怕早就被賊人所據。”

“故與其向西嘗試去搶渡口,不若捨棄汾水,繼續南下進入河東,其利有二。”

關將軍目光一閃:“有何利?”

“一者,若是司馬懿的援軍已經渡過大河,我們可以在河東的平地上與之一決勝負,只要關中援軍一敗,大軍渡河自是無礙。”

“二者,若是司馬懿自知河東不守,沒有派出大軍渡河,只管緊守渡口。吾等就在河東大鬧一番。”

“如此,洛陽的曹叡只怕就要寢食難安了,到時司馬懿究竟前有丞相的大軍逼迫,後有曹叡所促,將軍在側伺機而動。”

“任那司馬懿有通天的本事,亦計無可施矣!”

蒲阪津雖遠,但在司馬懿極有可能已經佔據西邊渡口的情況下。

走凁水而不走汾水,大軍可以順便掃蕩河東,甚至可以藉此機會,對洛陽的僞帝曹叡產生極大的震懾。

關將軍臉上這才露出笑容:“石將軍所言甚是。”

石苞連忙謙虛道:“將軍過獎了。”

對於統軍大將來說,把希望寄託在司馬懿可能會反應遲鈍這種事情上,本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爲。

除此之外,石走私販心裡,可是一直沒放下給河東狗大戶看看什麼叫莫欺少年窮的心思。

至於關將軍,其實也是有些私心:都到這裡了,不回老家祖地看一看,豈不是太可惜了?

關將軍先是下令,讓劉猛領着族人,繼續順着汾水向大河而去。

她則是領着大軍,在臨汾渡過汾水,越過平陽與河東之間的一個山口,向着聞喜進發。

魏國在河東設立了兩個屯田之所,一個是聞喜,由農都尉所領。

一個是河東郡的郡治安邑,由典農中郎將所領。

若是換了在曹操設立屯田之初,農都尉和典農中郎將說不得還能設法組織起屯田客,藉由塢堡或者城池,勉強抵抗一番。

但此時曹操已經死去多年,屯田早已非初時模樣。

曹丕稱帝時,特別是在九品中正制設立之後,“郡縣屯田,百姓面有飢色,衣或短褐不完”。

至於到了曹叡時期,屯田所得,已經由曹操時的官六民四,變成了官七民三,甚至有些地方收得狠了,直接就是官八民二。

相比起不堪重負的稅賦,屯田客府所徵發徭役,更是讓人苦不堪言。

治廩系橋,運輸租賦,除道理樑,熯塗室屋,以是終歲,無一日之閒。

誰叫魏國皇帝喜歡興建宮殿呢?

再加上這些年來,魏國曆經數次大敗,爲了給前方輸送物資,鞏固邊防,屯田客府更是變本加厲。

於是屯田客生活日益困苦,不少地方相繼暴發了民亂。

各地豪右,又藉機侵佔田地不止,即便是有不發生民亂的屯田,田客亦多有逃亡,藏身於世家大族,成爲隱匿人口。

畢竟豪右在很多時候,只要什稅五,同時還能幫佃客免去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繁重徭役。

這種情況下,河東的農都尉和典農中郎將能勉強維持屯田,也就是因爲靠近關中,屬於司州,被魏國重視的緣故。

真要逼着屯田客去抵抗漢軍,他們就要擔心自己是有命組織,沒命督戰。

那些田客恐怕極有可能會第一時間在陣前反戈——至少聞喜的農都尉是這麼想的。

這些日子以來,聞喜城的大街上一直有孩童在拍着手唱童謠:

“朝求升,暮求合,屯田貧漢難存活。迎王師,復漢室,漢家子民什稅一,不納算賦悅兮兮。”

(算賦,即人頭稅)

“復漢室,分田地,王師來了衣食足。”

……

童謠之所以是童謠,就是因爲它不同與那些高雅的陽春白雪,它是唱給下里巴人聽的東西。

蒼頭黔首,不知道什麼陽春白雪,但“什稅一,不納算賦,分田地,衣食足”這些話,還是聽得懂的。

不但聽得懂,而且還很喜歡聽。

wωω ⊕TTKдN ⊕co

在有心人的推動下,不過是數日的時間,非但喜聞城的大街小巷都有人傳唱,甚至連屯田的各個塢寨都開始流傳。

在這種情況下,大漢王師還沒到聞喜縣城下,農都尉便早早大開城門,主動派人前往去迎接王師,投身大義。

對於這等棄暗投明之舉,關將軍自然是大加讚揚。

在親衛的保護下,關將軍騎着高頭大馬進入聞喜縣城。

大街兩側,舉着酒水迎接的鄉老士紳,看到關將軍後,皆是大呼:

“恭迎王師!”

關將軍雖知這是農都尉的安排,但臉上仍是止不住地露出笑意,但見她翻身下馬,拱手對衆人道:

“關某受漢家天子所派,領義師擊逆賊,復漢家江山,能得諸位相助,關某不勝感激。”

“關將軍客氣,吾等盼王師,如久旱盼甘霖,如今王師前來,吾等只有歡喜!”

“是啊是啊,賊子篡逆,吾等苦之久矣!”

關將軍微微一笑:

“吾亦知天下苦賊子久矣,故吾在此與諸位相約:但凡王師所在,家中有田有地者,皆僅稅十一,不再另收算賦。”

衆人頓時譁然。

前漢輕賦,先是十五稅一,後又三十稅一,爲後世所美。

什稅一比起這個來,可謂重稅。

但這個什稅一又是在不納算賦上的基礎上徵收的賦稅。

真要算起來,和前漢的十五稅一也差不了多少。

當下就有老人連聲說道:“王師啊,果真是王師啊!”

關姬壓了壓手,讓衆人安靜下來,又繼續說道:

“吾素知聞喜乃賊子屯田之所,然這麼多年來,賊人借屯田之名,行苛政之實。”

“屯下之民,食不裹腹,依不蔽體,不堪重負者,比比皆是,漢家天子甚憐之,”

“故吾在此承諾,只待擊敗賊人,收復河東,朝廷必會重分田地,令耕者有其田。”

此話一出,士吏鄉老突然鴉雀無聲。

關姬臉上笑意不減,眼睛卻已是微微眯起,看向衆人。

方纔還喊“王師”的老者,額頭也不知怎的,就是有些冒汗,乾巴巴地陪笑道:

“天子仁厚……仁厚啊!”

“仁厚他阿母!”

聞喜城外的一個塢堡裡,有人在惡狠狠地叫罵道:

“什麼叫家中有田有地者,皆僅稅十一?什麼叫不納算賦?”

從古到今,田稅和算賦就是朝廷最重要的收入。

如今蜀虜大聲嚷嚷不收算賦,僅讓有田者上交十一稅,難道他們不養吏,不養兵?

然而事實是,蜀虜不但養,而且在養兵方面,簡直比大魏還費錢。

要不然這些年來,大魏精騎是怎麼敗給蜀虜的?

那麼錢糧從哪來?

可不就是“有田有地”的人出?

這不明擺着,誰佔有田地最多,誰就吃最大的虧?

那麼問題來了,誰會佔有最多的田地呢?

這些牽連出來的問題,泥腿子想不到,世家大族的人難道還不懂?

所以喜聞縣的消息一經傳開,不少人已經在背地裡咒罵“王師”快點滾回蜀地去。

有人猶豫地說道:

“若當真如此,那蜀虜豈不是未入關中,先盡失人心?”

冷笑聲起:

“汝可知那姓關的,乃是何人?”

“聽說乃是關羽之子,可不就是河東人士?那就更不應該啊,豈有這般對待父老?”

“呸!那是馮賊麾下第一大將!你可知那馮賊在蜀地有何名聲?人道心狠手辣小文和!”

“你以爲那心狠手辣是從何而來?那可是屢施毒計,殘害蜀地世家大族才換來的這個名聲。”

“換了別人,我只道那只是說說而已,換了馮文和,你道他當真不敢做?”

有人咬牙切齒道:

“吾等這麼多年來,辛辛苦苦才攢下了這麼點家業,若是蜀虜如其所言,別說要我們得割多少肉出去,就是底下那些田客,只怕也要逃離……”

什稅一啊,又不用納算賦,怎麼看怎麼都是仁政。

但這個仁,卻是對世家大族最大的惡。

“那吾等怎麼辦?”

“怎麼辦?這天下,從來只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蜀虜倒施逆行,豈無敗乎?”

蜀虜不與屹立百年甚至數百年的世家大族交好,反而去討好那些泥腿子,不是倒施逆行是什麼?

泥腿子……那也配叫民?

正當大夥怒氣填胸,商量對策的時候,突然有下人緊急來報:

“主君,寨堡外頭,有人在叫喚,說是要徵糧。”

徵糧?

徵什麼糧?

從來只有我們向別人徵糧,誰敢跟我們徵糧?

“寨內的人聽着,今王師伐賊,軍中乏糧,故特派吾等前來,向寨中籌些糧草……”

寨外,石苞騎在馬上,看着軍士在前方對着寨內呼喊,不禁得意洋洋。

河東的狗大戶,沒想到吧,吾石仲容又回來了!

這一回,我不是北上做買賣,而是前來跟你們做些買賣,無本的!

第0355章 就說說話第0845章 交替第0950 新東西第0008章 馮永的往事第0859章 南中第1164章 專家第1163章 糧食第0049章 真野蠻第0193章 怕什麼?第1078章 狠絕第1003章 走私販子的執念第0281章 違和第709章 驢不對馬第0793章 巾幗第780章 夜裡談神仙第0325章 土鱉的進化第1069章 初定(二)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671章 沒有頭緒第0494章 進營第0019章 茶葉第1094章 遛驢第0637章 天時第0597章 意料之外第0093章 間諜要和你做朋友開個單章向大家做個說明第1240章 配合與不爭功第0372章 臭味相投第0644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0626章 三年之後再三年第0294章 爲君系彩絲第0529章 涼州事第1149章 反撲與較量第0736 聯手第0438章 有些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第1219章 料敵從寬第0816章 抉擇第1171章 河東異動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0776章 司馬師第1170章 鮮卑人的第三次崛起第1276章 巧言令色大司馬第1071章 魏國大將軍第0501章 迎親第0390章 歷經磨難(二合一大章)第0999章 叛變第0454章 爲何小妹就不能早生幾年呢?第1091章 軍事與政治第0216章 自作聰明第0609章 厲害吧?第1231章 襄陽之戰(三)關於讀者的幾個疑問第0798章 上層建築的改變第0063章 僚人少女第0816章 抉擇第0912章 時代的逝去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1138章 路線問題第1224章 抗命?第0625章 道別第074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0676章 打算第0518章 平亂之始第0302章 孟家之虎第1262章 攻心爲上第0126章 制度第0995章 泄歸泥第0781章 大漢文治第1216章 遲了第0777章 風波起第0674章 合圍第1297章 婦人後宮第0142章 咱老王要起來了?第0509章 變化第0030章 廖立第1306章 並幽之事第0948章 臘日第0695章 身份第1047章 鉅變(二)第0687章 禮重第1039章 宮闈之變(一)第0134章 書房的談話第0775章 最後的準備第0505章 圖個什麼?第0434章 好地方第1076章 爲國效力第0821章 甲騎具裝第0851章 出塞第0340章 一見馮郎情難逃第0400章 俗!真俗!第1046章 鉅變第0740章 國之重器第0998章 漢室之後第1023章 什麼叫集體的力量?第0514章 養豬業的興起第0448章 我有一個想法第1172章 反思第1275章 誠意第1066章 有些微妙的變化
第0355章 就說說話第0845章 交替第0950 新東西第0008章 馮永的往事第0859章 南中第1164章 專家第1163章 糧食第0049章 真野蠻第0193章 怕什麼?第1078章 狠絕第1003章 走私販子的執念第0281章 違和第709章 驢不對馬第0793章 巾幗第780章 夜裡談神仙第0325章 土鱉的進化第1069章 初定(二)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671章 沒有頭緒第0494章 進營第0019章 茶葉第1094章 遛驢第0637章 天時第0597章 意料之外第0093章 間諜要和你做朋友開個單章向大家做個說明第1240章 配合與不爭功第0372章 臭味相投第0644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0626章 三年之後再三年第0294章 爲君系彩絲第0529章 涼州事第1149章 反撲與較量第0736 聯手第0438章 有些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第1219章 料敵從寬第0816章 抉擇第1171章 河東異動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0776章 司馬師第1170章 鮮卑人的第三次崛起第1276章 巧言令色大司馬第1071章 魏國大將軍第0501章 迎親第0390章 歷經磨難(二合一大章)第0999章 叛變第0454章 爲何小妹就不能早生幾年呢?第1091章 軍事與政治第0216章 自作聰明第0609章 厲害吧?第1231章 襄陽之戰(三)關於讀者的幾個疑問第0798章 上層建築的改變第0063章 僚人少女第0816章 抉擇第0912章 時代的逝去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1138章 路線問題第1224章 抗命?第0625章 道別第074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0676章 打算第0518章 平亂之始第0302章 孟家之虎第1262章 攻心爲上第0126章 制度第0995章 泄歸泥第0781章 大漢文治第1216章 遲了第0777章 風波起第0674章 合圍第1297章 婦人後宮第0142章 咱老王要起來了?第0509章 變化第0030章 廖立第1306章 並幽之事第0948章 臘日第0695章 身份第1047章 鉅變(二)第0687章 禮重第1039章 宮闈之變(一)第0134章 書房的談話第0775章 最後的準備第0505章 圖個什麼?第0434章 好地方第1076章 爲國效力第0821章 甲騎具裝第0851章 出塞第0340章 一見馮郎情難逃第0400章 俗!真俗!第1046章 鉅變第0740章 國之重器第0998章 漢室之後第1023章 什麼叫集體的力量?第0514章 養豬業的興起第0448章 我有一個想法第1172章 反思第1275章 誠意第1066章 有些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