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雷好感度+100!】
【恭喜主人和狄雷成爲“泛泛之交”!】
狄雷?
劉高兩眼一亮,終於知道這個叫花子是誰了!
“四猛八大錘”之一的“銅錘將”!
歷史上有很多組“四猛八大錘”。
最猛的也是最出名的就是《隋唐演義》裡的李元霸、裴元慶、秦用、樑師泰。
其次就是《說岳全傳》裡的岳雲、嚴成方、狄雷、何元慶。
“金錘將”嚴成方和“銀錘將”岳雲還沒出生,但都被劉高預定了。
“鐵錘將”何元慶已經在劉高手下。
唯獨差了一個“銅錘將”狄雷,沒想到今日狄雷自己送上門兒來了。
來都來了,還能讓他跑了?
劉高雙手扶起了狄雷:
“我叫劉能,字海柱。”
不是劉高不想報自己的名字,實在是自己的藝名在江湖上更有名氣。
“劉海柱不是皇……”
狄雷說到這裡終於反應過來了,難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珠子:
真是皇帝?
好傢伙!
狄雷看出來了劉高是個大人物,卻沒想到已經大到頭兒了!
剛剛被劉高扶起來的狄雷又慌忙拜了下去:
“小人狄雷,拜見陛……”
“好了好了。”
劉高打斷了狄雷的話:
“都是江湖中人,一點兒小誤會不必行此大禮。”
一邊說一邊又把狄雷扶了起來,劉高笑眯眯的說:
“一起吃酒。”
我的天哪……
重新落座之後,狄雷看到自己面前的空碗,腦瓜子嗡嗡的:
這也就是說,我剛纔吃的那碗酒,是皇帝親手給我倒的,還親口敬我的?
這是何等的殊榮啊!
狄雷當時眼淚就下來了!
他都混成叫花子了,可想而知經歷了多少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劉高給他的尊重,可以說是他最渴望的東西!
“噗通!”
一個冷不防,狄雷又跪在了地上:
“陛……大官人,狄雷願追隨大官人!
“爲大官人鞍前馬後,執鞭墜鐙!”
【狄雷好感度+10000!】
【恭喜主人和狄雷成爲“刎頸之交”!】
妥了!
劉高很開心,雖然已經立國了,但是立國之後需要的人才就更多了。
狄雷稍加培養,又是一個何元慶同級的猛將。
旁邊段正淳看得一臉懵逼:
啥玩意兒,堂堂大漢皇帝連叫花子都收?
段正淳不知道何元慶有多厲害,當然也就不知道狄雷有多厲害。
更不知道劉高隨手分開兩人有多大含金量。
在段正淳的視角里,就是一個叫花子想摸摸何元慶的錘子,何元慶不讓他摸錘子,兩人撕扯起來,劉高分開了他們,叫花子就認主了……
不是,有意思嗎?
雖然叫花子的力氣可能有點兒大,但是堂堂皇帝給一個叫花子敬酒……
段正淳自認爲是做不到的,也沒必要做到,他又不是刀白鳳。
所以段正淳不理解,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爲劉高拍手叫好。
畢竟他現在是臣,劉高是君。
狄雷在這村店裡洗了個澡,換了一身衣服,再出來時段正淳吃了一驚:
好一條威猛壯漢!
卻原來狄雷做叫花子打扮的時候,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低着頭弓着背——
沒有哪個叫花子要飯是昂首挺胸的,低着頭弓着背都是職業習慣。
再加上狄雷做叫花子,飢一頓飽一頓的,所以身形削瘦。
看起來就是瘦死的駱駝骨架子大,段正淳並沒有覺得他身上有何長處。
但是人靠衣裝,捯飭完了之後的狄雷昂首挺胸走出來端的是高大威猛。
段正淳不禁暗暗嘀咕:
陛下果然洪福齊天,隨便收個叫花子都是猛將……
於是狄雷就加入了劉高的隊伍,劉高他們休息了半日,繼續往雲南走。
又走了半日,眼見天色漸晚,卻錯過了宿頭,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
劉高望見前方有一帶紅牆,道:
“前方莫不是座廟?我們去廟中借宿。”
衆人都說好,怎知望山跑死馬,明明看着挺近的,走到時天都全黑了。
狄雷是新來的,總憋着勁兒掙表現,性子又莽撞,到了廟前一把推開門就闖了進去。
那廟門原本是關着的,門背後還插了門閂。
但是區區一根門閂哪裡攔得住狄雷,狄雷一把直接將門閂都給推斷了。
劉高擡眼一看那廟門上方的牌匾,微微一怔,剛要叫狄雷莫要莽撞,狄雷已經闖進去了。
劉高立即吩咐張保王橫追去攔住狄雷。
結果狄雷都跟人打起來了……
劉高進門一看,跟狄雷廝打那人身長丈二,腰大十圍,彷彿巨靈神!
狄雷跟那人赤手空拳廝打在一處,簡直是熊瞎子遇上了食鐵獸!
打得那叫一個地動山搖!
“住手!”
劉高一見連忙喚住狄雷。
然而狄雷住手了,那條丈二大漢卻沒有住手。
“嘭!”
一拳打在狄雷肚子上,打得狄雷好像只大蝦米一樣彎了起來……
狄雷當了幾年的叫花子,身子虧空的厲害,捱了這一拳就起不來了。
當時就惱了何元慶,何元慶和狄雷不打不相識,已經成了最好的朋友。
眼見狄雷捱打,何元慶橫眉立目,大喝一聲:
“無恥小人,耍詐傷人!
“有種的,來和小爺打!”
“慢着!”
劉高喚住了何元慶,對那丈二大漢拱了拱手:
“這位好漢,莫要誤會!
“我等是趕路之人,錯過了宿頭。
“只因天色黑了,錯認貴府爲寺廟,所以想要在貴府借宿一晚,絕無歹意。
“我這位小兄弟性子莽撞,無心衝撞了主人家,還請好漢海涵。”
那丈二大漢原本怒氣沖天,被劉高解釋了一番,滿腔怒火便去了大半。
wWW. Tтkǎ n. ¢ 〇
但是何元慶的話讓他臉上掛不住。
他也是個爭強好勝之人,冷哼一聲,看向何元慶:
“那廝原本便不是我對手,我若要勝他,何須耍詐?
“你若不服,我和你打一場!”
“算了算了。”
劉高擋在何元慶前面,微笑着勸那丈二大漢:
“冤家宜解不宜結。
“原本只是個誤會,誤會說開了就過去了,何必非要動手,傷了和氣?”
【鄭懷好感度+10!】
【恭喜主人和鄭懷成爲“點頭之交”!】
丈二大漢哼了一聲:
“這位官人說的在理,但是我們就當以武會友了!
“我和那大漢切磋一場,無論勝負,我都可以送諸位去前村客棧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