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上臺面的小伎倆

“探馬把消息帶回來了,高昌城裡正在給鞠文泰辦葬禮呢。”侯君集冷笑着說出情況,李誠事先知道事情的走向,不以爲奇。而是笑道:“還有心情辦葬禮,看來高昌很有把握擊敗我軍啊。”衆人聽了一陣輕蔑的鬨笑,這個笑話一點都不好笑好吧?

“衆將士的意思,趁着高昌的重要人士都在都城,不如玩個偷襲。”侯君集說着話,笑眯眯的看着李誠的反應。他倒是想看看,李誠會怎麼想?

李誠聽了搖搖頭:“大可不必,我軍在是外來戶,可謂在明處。與其想着投機取巧,不如堂堂正正的碾壓過去。”侯君集聽了撫掌嘆息:“所見略同!”

說着侯君集大聲道:“衆將聽令!”衆人立刻肅然,抱手:“末將在!”

侯君集大聲道:“後軍原地休整一日,前軍中軍立刻開拔,進抵田城,以最快的速度攻克田城,徹底解決我軍糧草問題。”這纔是唐軍的真實用意,卻糧草?不可能的,打破城池還怕沒糧食?別搞笑了行不行。

入夜,初春的西域,溫度驟降二十度,人凍成狗!這地方就要這樣,晝夜溫差極大。

裹着棉大衣,李誠沒躲在帳篷裡休息,而是一直在軍營中巡視。棉大衣這個好東西,還是好了點,李誠把所有棉花和棉布都用上,也就得了幾百件。帶到西域來,李誠一件沒人敢惦記,親兵一人一件,也沒人有意見。

剩下的棉衣,發到各部,李誠就一個要求,夜裡站崗的士兵,必須穿着棉大衣。這玩意的保暖效果,後來的歷史已經證明過了。

一直到夜半,李誠最後一次巡哨後,這纔回來,準備躺下休息。不想他的營帳有,侯君集等在這裡。正對着火盆烤火呢!李誠這裡是沒火盆的,一看就是侯君集自己帶來的。至於哪來的木炭,李誠根本就不關心,人家纔是總管。

“自成巡哨回來了?”侯君集站起來,露出笑容。李誠點點頭:“是啊,這晚上太冷了。”

“這還算好的,沙漠裡走了快兩個月,錯過了最冷的時候。這地界的,八月飛雪尋常事。”侯君集說着不禁感慨了起來,一副閒聊的語氣。

李誠認爲他不能閒着無聊來找自己聊天,坐在對面,拿出一個銀酒壺,倒了一碗酒遞給侯君集:“私人珍藏,兩年陳的十里香,喝一點暖暖身子。”

“嗨,自成也藏着好東西呢?”侯君集笑着接過碗,美美的抿一口。放下碗,也沒有要下酒菜的意思,而是看着李誠道:“探馬有消息,西突厥陳兵浮圖城,有相助高昌,威脅我軍側翼的意思。契苾何力主動請戰,某沒同意。”

李誠眯着眼睛看過來,對着酒壺也抿一口,烈酒入喉,火燒一般,沿着咽喉往下竄,到裡肚子裡,熱感周身四散。剛纔在外面被寒風吹僵的手腳,感覺到了點暖意。

“嗯,總管是個什麼章程,李誠自然全力支持。”李誠不緊不慢的回話,侯君集很明顯的鬆了一口氣道:“某以爲,此二人不足獨當一面,非自成不可。”李誠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侯君集有沒有按好心呢?瞎子都看的出來不是。

不過對於李誠來說,這個安排並不是壞事,侯君集太貪了。一旦李誠離開中軍,很自然的就可以避開接下來的麻煩,其實就算侯君集不提,李誠也打算主動請纓,找個藉口離開的。

“總管過獎,分內之事爾。”李誠答應了下來,侯君集也很乾脆,起身道:“事情不急,且等上幾日再看,如無必要,異域作戰,分兵並非上策。”侯君集還是懂兵法的,他手裡的人馬就這麼多,前軍中軍加起來,戰鬥人員兩萬出頭。

算上李誠的後軍,戰鬥人員也就是兩萬多,不足三萬人。剩下的就是輔兵了,這些輔兵也是民夫一類的非戰鬥人員,自身就是府兵,不要的時候可以投入戰鬥的。如果攻城,還得有做炮灰的自覺。

唐軍之中的炮灰,跳蕩爲先,其次纔是輔兵。跳蕩營的人員結構,以各種刺頭,流放邊疆的罪犯爲主。這支唐軍中的跳蕩,都是從隴右徵來的。人數不多,只有五百。就是給個機會,讓這些人將功贖罪。

侯君集就是來提前通氣的,告辭回到中軍賬內,薛萬均還等在這裡,看見侯君集進來,緊張的問:“答應了?”侯君集點點頭:“答應了。”薛萬均鬆了一口氣:“好!答應就好。”

這是兩人商量好的,然後侯君集去說。本該是薛萬均去說,但是擔心分量不夠。李誠這個人太特殊,薛萬均這個副總管,在他面前還真的拿不起架子。如果這次李誠表現太差,那也就算了,偏偏這次李誠表現上佳,軍中無有不服者。

爲啥要把李誠打發走,原因很簡單——爭功!他們擔心李誠這傢伙跟在後面,沒準就會跳出來搶功勞。要說打仗,這倆都是好手,但是玩心眼,他們真擔心幹不過李誠。所以啊,與其防着他,不如直接打發走開。

送走侯君集,李誠一臉的苦澀,這趟高昌走的,其實挺沒滋味的。李世民爲啥讓他跟着來高昌,他一個水師總管,跑這來幹啥呢?箇中原因,大概只有明眼人能看的懂。

不過就得看你怎麼解釋了!一種可能,李誠的在長安的事情搞的太大了,李世民出於補償也好,保護也罷,讓他走一遭。又一種可能性就是,李誠一旦直接回登州,那些魑魅魍魎,誰敢去登州做海貿?

別以爲朝廷的水師就是好人,脫了軍裝,他們就是海匪。李誠要報復他們,分分鐘的事情。海貿本來就風險很大,要不是利益太大,誰願意去冒險呢?既然決定冒險了,那就把風險降到最低。李世民考慮到這個問題,擔心矛盾激化的心思也是有的。

整個大唐,就沒人會覺得李誠是心胸寬廣,對於過去的事情善罷甘休的。你可以說李誠沒證據,證明誰睡參與到了李莊夜襲中。但是這東西根本就是自由心證,李誠覺得誰是黑手,誰就是黑手。既然看準了,那就報復唄,很簡單的。

在長安不好報復,到了登州你看看吧。相比侯君集玩的把戲,李世民玩的就高端多了。給李誠一個立功的機會,順便避免矛盾和衝入,兩邊都照顧到了。回去再借軍功給李誠升爵位,兩邊的矛盾多了不說,三五年內不會爆發。

所以侯君集和薛萬均的手段,在李誠看來,就是不上臺面的小伎倆。一眼就能看穿的。當然這兩也沒笨到家,知道提前私下裡打招呼,免得到時候在軍議上,李誠翻臉的時候,他們下不來臺。只是沒想到,李誠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

這讓侯君集和薛萬均有一種妄作小人的感覺,只是這感覺來的快,去的更快。在實打實的功勞前面,什麼都可以放一邊。還有一個事情呢,侯君集在心裡沒說。那就是高昌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高昌王的財富不會少。

侯君集極爲貪財,什麼錢都敢掙,什麼錢都敢拿。他早就打定主意,這次要搞一票。至於薛萬均那邊,侯君集也想好了,這傢伙好酒好色,到時候很輕鬆就能搞定他。薛萬均不鬧騰,李誠不在,契苾何力一個外族,自然翻不起風浪。

晨起,平靜的軍營中熱鬧了起來,到不是人聲鼎沸,主要是牲口的動靜大。後軍攜帶的車輛牲口很多,早晨起來沒有不鬧騰的。侯君集派人來通報李誠,前軍進抵田城,昨日下午就進行了招降,但是田城守軍在天黑前沒有回覆。

契苾何力決定今日攻城,侯君集的意思,讓李誠跟着中軍一起行動,去前面看看。

李誠簡單的梳洗一般,帶着親兵,牽着馬來到中軍帳。侯君集和薛萬均已經早到了,等在這裡呢。看見李誠便招呼一聲,一行人帶着親兵,打馬趕往田城。這時候,天才剛矇矇亮。

這年月的人對自然的抵抗能力是真強悍,頂着早晨零下十幾度,騎馬三十里。差不多半個時辰,趕到了前軍。契苾何力這裡已經準備完畢,田城不大,城牆也就是三五米高。契苾何力也就是準備了一些雲梯。

辰時末刻,唐軍在城外佈陣完畢。前軍約萬人,但是沒有全部投入,三千餘人留守營帳,餘者皆在城外列陣。李誠還是第一次見識唐軍是如何攻城的,所以很感興趣。

唐軍的一個方陣,應該是五百人,這會頂在最前面的,自然是跳蕩營的人渣敗類們。李誠的視力極好,但立足之地,距離城池不下一千米,眼神再好也看不清楚。所以,李誠自懷中摸出一個單通望遠鏡來,對着前方仔細觀察。

唐軍的紀律極爲嚴格,各部井然有序,列陣之後除了牲口會發出點動靜,剩下的就是風聲和馬蹄聲了。馬蹄聲來自兩翼,三千騎兵分作了兩隊,護住左右兩翼。

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黑風高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一百九十章 燒他孃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吐蕃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速戰速決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三百四十七章 假惺惺第四百七十六章 威脅羣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貪財好色不是壞事第二百六十章 夜襲冷水寨第一百二十三章閒着也是閒着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探第四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無奈第五百三十六章 惡例之開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五百一十一章 交易所開業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二百七十七章 少女情懷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是自己想要的第五十四章 製造輿論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二章 灰飛煙滅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四百九十七章 曠古絕今第三百八十九章 日常第五百四十六章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二十章 問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秀一把第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臣的定義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三百四十三章 女王的用意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二百六十九章 保護對象李誠第十章 開講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沒希望和有希望第五十五章 竇正監:麻煩給陛下帶個話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口拐帶的鍋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四百五十二章 流言再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差錢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二百八十四章 陛下偏心啊!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五百七十七章 餘勇可賈第七十四章 李治上課(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歲月靜好第九十四章 接納、豪氣第二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念第二百八十章 鄖國公府的面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四百零六章 損失大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速戰速決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謀主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二百六十七章 趕羊!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齊聚第十二章 除夕第三百零三章 真實心態第二百五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零四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還是家裡好第三百九十二章 目的何在第一百五十九章 佳期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劫第五百五十四章 陡然生變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三十九章 成大地主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動作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二孃上課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二百九十一章 先後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二百七十二章 還是家裡好第三百九十二章 目的何在第四百八十七章 又弄出個新花樣第二百二十章 家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告密第二百零四章 敲打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三百九十五章 蠢死的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
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黑風高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一百九十章 燒他孃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吐蕃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速戰速決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三百四十七章 假惺惺第四百七十六章 威脅羣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貪財好色不是壞事第二百六十章 夜襲冷水寨第一百二十三章閒着也是閒着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探第四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無奈第五百三十六章 惡例之開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五百一十一章 交易所開業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二百七十七章 少女情懷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是自己想要的第五十四章 製造輿論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二章 灰飛煙滅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四百九十七章 曠古絕今第三百八十九章 日常第五百四十六章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二十章 問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秀一把第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臣的定義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三百四十三章 女王的用意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二百六十九章 保護對象李誠第十章 開講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沒希望和有希望第五十五章 竇正監:麻煩給陛下帶個話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口拐帶的鍋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四百五十二章 流言再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差錢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二百八十四章 陛下偏心啊!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五百七十七章 餘勇可賈第七十四章 李治上課(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歲月靜好第九十四章 接納、豪氣第二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念第二百八十章 鄖國公府的面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四百零六章 損失大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速戰速決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謀主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二百六十七章 趕羊!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齊聚第十二章 除夕第三百零三章 真實心態第二百五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零四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還是家裡好第三百九十二章 目的何在第一百五十九章 佳期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劫第五百五十四章 陡然生變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三十九章 成大地主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動作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二孃上課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二百九十一章 先後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二百七十二章 還是家裡好第三百九十二章 目的何在第四百八十七章 又弄出個新花樣第二百二十章 家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告密第二百零四章 敲打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三百九十五章 蠢死的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