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換家主

楊家巷因楊氏族人聚居而得名。(m舞若小說網首發)北街正中是楊氏家主居住的白鷺堂。這裡距散花樓不遠,府河水經由水渠引進府中,在中路與東西兩路形成大小三座湖泊。

楊靜淵所住的明月居與白鷺堂隔湖相望,緊挨着白鷺堂的是楊靜山居住的楊柳居。此時,楊柳居一片寂靜。楊石氏與楊二郎夫婦都坐在正廳裡焦急地等待着。

“母親。顧老先生正在給郎君診治。”楊大奶奶自東廂房出來,一雙眼早已哭得紅腫,她無力地被丫頭攙扶着,跽坐在案前。

想起楊靜山的慘狀,楊陳氏便泣不成聲。

“人還沒死呢,哭什麼!”楊石氏冷聲斥責了聲,心口傳來陣陣絞痛。她兩眼無神地望着敞開的廳門。院子裡一排排楊柳已抽出了新枝,綠茸茸的,充滿了生機。可是楊家卻彷彿仍過得寒疼。老爺去世還不滿百天,大郎就被打得血肉模糊送回來。三郎遍體鱗傷一去不復返。她忍不住看了眼二兒子靜巖。楊石氏心裡充滿了悔意。

楊家家規,嫡長子襲家業。從小她就沒有教過二郎如何執掌家業。擔心養出了野心,兄弟成仇。大郎學的是如何當家主。二郎則學的是如何打理庶務。三郎,她壓根兒連庶務都不肯教,反正楊家有錢,養活三郎一家不是多大的事。

“祖母,爹會好起來的,您別難過。”說話的是楊靜山的嫡長子澄玉,小大人似的老成。但他還不滿十三,還是個孩子。

楊石氏強壓住心裡的悲意,挺直了腰背。大郎還沒死,她還沒死呢。楊家大房還垮不下去。

隔了半個時辰,顧老先生從東廂走了出來。

楊石氏趕緊起身請他坐了。

“大郎君撿回了一條命。”顧老御醫在京中與織造局陳大使交好。告老返鄉時,嫁到陳家的楊二孃特意給母親寫了信。楊石氏捨得花錢,爲顧老御醫置宅送僕。讓孤身的顧老御醫感激莫名。他直接說出了最能安楊石氏心的話。

人只要能活着就好。一屋子人都鬆了口氣。

大郎活着,宗祠家譜上他的家主名份就還在。他若是殘了廢了,將來家主就傳給他的嫡子澄玉。楊石氏鎮定了下來:“老先生,大郎傷勢如何?”

顧老先生嘆道:“內腑受傷,腿骨斷裂,只能靜養,徐徐圖之。如果養得好,也許還有能起身下地的一天。記住,千萬要靜養,照看仔細了。否則大郎折騰不起了。”

只要還活着,只要還有可能下地行走,就是萬幸!楊石氏歡喜之餘,眼淚才嘩地涌了出來,起身朝顧老先生深深一福:“多謝先生救命之恩。”

“大太太客氣了。”醫者父母心,更何況是對自己有供養之恩的楊家。顧老先生盡了全力。

楊石氏吩咐人安排馬車送顧老御醫回府,吩咐大少奶奶好生照顧兒子。她起身回了白鷺居,

廳堂裡安靜下來,楊石氏從袖中拿出一塊織錦遞給了楊靜巖:“二郎,這幅錦是從那匹上貢的錦中剪下來的,你好生瞧瞧。”

楊靜巖接過摸了摸,對着光亮仔細打量。

雪青親自端了一盆水來。

錦浸在水中三息。再拿出來,已經浸得透溼。楊靜巖驚道:“母親,這不是咱家的防水錦。看着像,一浸水就知真僞。”

“這當然不是楊家的防水錦!問題是這匹錦從何而來?織得和楊家慣用的圖案相似。又怎麼和運到節度使府的錦調了包?”

楊靜山出事之後,楊石氏花了重金,纔買通人從那批送進節度使府的錦中剪下了一幅。一查之下,她就斷定,楊靜山被人陷害了。

是什麼人想要害楊家?

楊靜巖回憶着當時裝運織錦去節度使府的情景:“織坊上交的織錦都鎖在庫房裡。鑰匙只有庫房管事纔有。一定是在庫房被調了包。”

楊石氏冷笑一聲:“我已經查過了。那晚有人請庫房管事去了散花樓。請客的人是二房的大管家。說是爲小孫子做百日宴。二房的大管家好大的面子,好豪奢的手面,竟然請走了楊家十幾位管事去散花樓吃酒。”

聯想到二伯父曾拿出來的壯陽酒,楊靜巖瞬間明白了:“二伯父?!”

恐怕還有你三伯父。楊石氏想起那天楊三老爺硬留下來看着自己對楊靜淵動家法,心裡涌出一股恨意。

二房三房就這麼想奪走家主之位?

“太太,二老爺三老爺來了!”廳外突然響起陳嬤嬤的聲音。

話音才落,楊二老爺和楊三老爺已聯袂走了進來。

連給人通稟的時間都沒有,就這樣闖進了白鷺堂?他們也太不把大房放在眼裡了。楊石氏恨得牙癢,強行鎮定了下來:“二伯三伯這麼急,是有什麼事嗎?”

兄弟倆徑直坐了。楊二老爺冷哼一聲道:“家裡出了這麼大事,大嫂這是明知故問吧?”

楊三老爺也冷着臉道:“大郎才正了家主名份,就得罪了節度使大人,被打得半死。我這個做伯父的臉都給他丟盡了!”

“大嫂,且不論此事如何平息,怎樣令節度使大人消氣。就說大郎眼下這情況能服衆嗎?他人還昏迷來醒,又怎麼能處理錦業的事務?楊家幾千織工,數百管事人心浮動。楊家諾大的錦業一天少不得家主坐鎮。我和三弟的意思是,楊家需要另選家主!”

楊石氏大怒,厲聲說道:“照家規澄玉是下一任家主。大郎養傷期間,可以由他的嫡親兄弟暫代家主之職。大房的嫡子嫡孫有四五個,還沒有死絕呢!”

“眼下澄玉還小,能接任家主嗎?二郎一直管着商鋪,從來沒接觸過織坊。你確定二郎不會像大郎一樣再捅出個天大的簍子?”楊二老爺的話帶着一絲威脅。

二郎如果暫代家主,他們一定會想辦法讓他走上大郎的老路。嫡孫還小,防不住這兩位正當壯年的伯父。楊石氏硬生生地打了個寒戰。她緩和了語氣道:“大郎的傷不礙事,臥牀休養,有澄玉有二郎相助,他如何不能處理錦業?大郎不能服衆嗎?我看調包了那批防水錦的人更不能服衆吧?”

楊二老爺跳了起來:“你什麼意思?你是說我和三弟把防水錦調了包?你有什麼證據?!”

楊石氏擡頭望天,冷冷說道:“老爺還沒走遠,還在天上看着呢。”

楊二老爺哆嗦了下,惡狠狠地說道:“好,今年鬥錦,如果楊家贏不了錦王。就證明大郎沒這能力當家主!”

只要楊靜山當不了家主。楊石氏年邁,又是個婦人。二郎沒有能力,嫡孫年幼。自然要由他們這些伯父襄助。

第85章 進府第99章 索取第148章 大補之酒第265章 我心悅你第18章 臨江仙第36章 明白第157章 守靈第79章 譏諷第63章 錦王第148章 大補之酒第215章 反應第137章 意第76章 緊張第258章 夜行第22章 紈絝的思維第165章 天師洞第68章 送信第266章 火起第159章第184章 早飯第243章 條件第128章 燈節第235章 同情第230章 逆轉第162章 竹筍炒肉第82章 一別第218章 溜彎第83章 大喜之日第226章 打聽第189章 回府第19章 質疑第180章 黑珍珠般的眼睛第57章 車中人第85章 進府第254章 搶先一步第199章 濯色江波第210章 不信第125章 積食第27章 錦帕第197章 揭開第37章 桑十四郎第23章 又上當了第135章 另一種說法第66章 謀算第50章 明白第259章 埋伏第185章 回門第53章 是誰第148章 大補之酒第53章 是誰第46章 貪慾第22章 紈絝的思維第196章 路邊的花不能隨便採第136章 冷眼旁觀第161章 楊二老爺滋事第81章 欲語還休第27章 錦帕第38章 偷窺第179章 私談第5章 登門試探第84章 牌樓前第139章 誇獎第209章 墜樓第67章 夜來第76章 緊張第210章 不信第213章 索錦第176章 攔道第102章 一封信第177章 太太第119章 只爲再見你一面第110章 記憶中的容顏第29章 涮狠了第100章 熱心的桑十四第106章 能飲一杯無第174章 心軟了第75章 隔牆有耳第57章 試他第39章 栽贓第143章 選擇從來都是雙刃劍第193章 畫眉如柳第197章 揭開第158章 三臺舒先生第258章 夜行第168章 好好的回來第123章 闔家宴第249章 頂撞第185章 回門第30章 打回去第245章 官職第170章 忙碌的染房第83章 大喜之日第258章 夜行第160章 酒中血藤第24章 趙申氏來了第73章 前狼後虎第68章 送信第21章 喜刷刷第101章 阿寧
第85章 進府第99章 索取第148章 大補之酒第265章 我心悅你第18章 臨江仙第36章 明白第157章 守靈第79章 譏諷第63章 錦王第148章 大補之酒第215章 反應第137章 意第76章 緊張第258章 夜行第22章 紈絝的思維第165章 天師洞第68章 送信第266章 火起第159章第184章 早飯第243章 條件第128章 燈節第235章 同情第230章 逆轉第162章 竹筍炒肉第82章 一別第218章 溜彎第83章 大喜之日第226章 打聽第189章 回府第19章 質疑第180章 黑珍珠般的眼睛第57章 車中人第85章 進府第254章 搶先一步第199章 濯色江波第210章 不信第125章 積食第27章 錦帕第197章 揭開第37章 桑十四郎第23章 又上當了第135章 另一種說法第66章 謀算第50章 明白第259章 埋伏第185章 回門第53章 是誰第148章 大補之酒第53章 是誰第46章 貪慾第22章 紈絝的思維第196章 路邊的花不能隨便採第136章 冷眼旁觀第161章 楊二老爺滋事第81章 欲語還休第27章 錦帕第38章 偷窺第179章 私談第5章 登門試探第84章 牌樓前第139章 誇獎第209章 墜樓第67章 夜來第76章 緊張第210章 不信第213章 索錦第176章 攔道第102章 一封信第177章 太太第119章 只爲再見你一面第110章 記憶中的容顏第29章 涮狠了第100章 熱心的桑十四第106章 能飲一杯無第174章 心軟了第75章 隔牆有耳第57章 試他第39章 栽贓第143章 選擇從來都是雙刃劍第193章 畫眉如柳第197章 揭開第158章 三臺舒先生第258章 夜行第168章 好好的回來第123章 闔家宴第249章 頂撞第185章 回門第30章 打回去第245章 官職第170章 忙碌的染房第83章 大喜之日第258章 夜行第160章 酒中血藤第24章 趙申氏來了第73章 前狼後虎第68章 送信第21章 喜刷刷第101章 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