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章 又見北蠻南侵(加更1000字)

渝州城三江交匯,依山而築。

雖然前面戰線上打死打活,渝州城裡卻安寧的很,百姓們安居樂業,他們一點也不擔心西軍兵鋒會出現在渝州城前。

縱然有無數流民擁入,但有田順和安美芹坐鎮,渝州城的治安也沒出絲毫紕漏。

依然歌舞昇平。

合興街,背山而成的半邊街,街左是一排的青瓦高牆院子,街右則是十餘米高的懸崖,懸崖下是滾滾東流的烏江,再向下,便是三江交匯之地。

一座門匾“雅然”的宅院裡,青木蔥蔥春花綻放,百鳥在林間跳躍,陽光透過枝丫,斑駁的打在樹下一聲粉紅襦裙的女子身上。

女子一手撐臉,一手扇扇,安靜的看着對面。

女子身上,嫵媚天生。

在嫵媚女子對面的樹下綠蔭中,坐了個尚未及笄的小姑娘,傳着穿着時下還不怎麼流行的雪白帶翠綠的襖裙,很有些小家碧玉的璞玉之感。

小姑娘一臉的不高興,手上拿了本書,卻怎麼也看不進去。

嫵媚女子呵呵一笑,“你怎麼不去昌州陪他,做個同命鴛鴦?”

正是從臨安趕來見李汝魚的謝家晚溪,因爲被師父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拖延耽誤了行程,導致趕到渝州時李汝魚已在永川駐防,錯過了春節團圓,於是暫時在渝州住下。

安美芹也是唯恐天下不亂,說什麼戰事在即,一切從簡,就將小小和王妃蘇蘇一起安置在了這處叫“雅然”的院子裡。

小小本想年後就去永川找魚哥兒。

不曾想初一的時候永川發生戰事,其後魚哥兒又去了昌州,小小隻好繼續住在渝州城望穿秋水的等他歸來——畢竟兵荒馬亂的,她一個小姑娘怎麼能去拖魚哥兒的後腿。

只是和王妃蘇蘇住在一起,兩人鬥了個不亦樂乎。

小小聞言回瞪了一眼,“要你管。”

蘇蘇哦喲了一聲,“你可想清楚了,李汝魚在昌州城做的事足夠殺頭了,你就不打算去見你那魚哥兒最後一面,別怪我沒提醒你喲,只怕以後都見不到了。”

小小切了一聲,“魚哥兒纔不會做那樣的事,他一定是爲了鼓勵軍心,故意騙那些人的。”

話是如此說,可小小知道這真的很有可能,心情越發低落。

院子裡,蘇蘇身畔的花囿裡,本是春意盎然的大片鮮花,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凋零,只是眨眼功夫,就已凋殘似被秋風掃過。

只剩殘花。

蘇蘇側首默默的看了一眼,暗暗苦笑,卻不動聲色的撫額,“你是他肚子裡的蛔蟲?”

小小不甘示弱,“啊嘞,就是。”

蘇蘇一臉無奈,忽然問道:“你家那個女冠師父呢,這兩日怎麼不見她?”

小小本來想懟回去,旋即一想,對啊,師父這兩日去了哪裡,怎麼一點消息也沒有,該不會丟下自己跑了吧,於是沉默着不說話。

忽有聲音飄來,一道流光從而降。

女冠落地。

雪袍飄舞,露出金玉一般的雙腿,地上卻沒有漾起一絲塵埃,滿眼寵溺的說:“你不是擔心你那未來師孃李婉約嘛,爲師去了趟蜀中。”

話音剛落地,天穹之上驟然落下無數花斑,飄灑如雨,一隻飛鳥不經意間撞進花雨裡,那片花雨彷彿是有人投食的池中游魚,飄舞而簇擁飛鳥。

飛鳥慘鳴一聲,倏然間被數十朵花斑攪弄成一片血雨灑落。

女冠大感頭疼,揮袖。

清風拂起。

漫天花雨消散不見。

小小哇了一聲,“師父你被人打得抱頭鼠竄了啊,那個花蕊夫人有這麼厲害?”又假裝驚惶的樣子擡頭望天,“她不會追來了吧?”

女冠莞爾,“不是異人就是活了幾百年的老妖婆嘛,總會有點本事。”

旋即醒悟過來,叱道:“什麼叫抱頭鼠竄,我只是不想牽連李婉約,所以見她沒事,不想和那老妖婆一般見識而已。”

小小吃吃的笑,解釋就是掩飾。

不過那個花蕊夫人這麼厲害,自己就不用擔心李婉約啦,等夫子歸來,她大概會正式成爲自己的師孃了。

蘇蘇看着這一幕,見慣不怪。

在謝晚溪和女冠入住“雅然”後,這女冠還曾在月夜下撈烏江水爲練,數十米長的水練橫空,直接抽散了十餘個覬覦自己和謝家晚溪美色從夜市跟來行惡的地痞。

滿地血腥。

爲此安美芹還親自出面來撫平風波。

女冠回首看了一眼蘇蘇,“你又欺負我家小小了?”

蘇蘇無辜的聳肩,不無幽怨的道:“有你這位謫仙人在我哪敢,都是我被欺負好麼。”

前半句是假話,後半句是真話。

別看謝晚溪這丫頭小,懟起人來真是個難受,蘇蘇自認打嘴仗不輸滿口大道理的女帝,可在這小丫頭面前,大多時候都要吃癟。

小小站起身,拉着女冠的手搖擺,“師父,你回來了,我們去昌州看看魚哥兒好不好?”

女冠搖頭,“不去。”

頓了下,怕小小擔心,又說道:“他不會有事。”

小小情緒低落的哦了一聲,旋即又想起了什麼,一臉雀躍,心緒安寧至極,“連師父你都這麼說了,魚哥兒肯定沒事。”

花囿裡的殘花,不合常理的鱗次綻放。

蘇蘇看在眼裡,只能嘆氣,一念心傷則花殘,一念靜心則花開。

妖孽啊……

……

……

昌州城裡,暗涌流動。

隨着臨安旨意送遞渝州城,再傳到昌州,徐驍、卓宗棠和那六百人,皆受到了加封和獎勵,包括穿雲軍一千六百人。

夏侯遲和花小刀降爲部將。

但李汝魚的獎懲卻耐人尋味,讓昌州六百士卒自己決定?

這還怎麼決定?

李汝魚的劍道,大家又不是沒見過,真要殺李汝魚,六百人就能做到?況且還有穿雲軍一千六百人,要殺李汝魚,得先問問他們。

大家心知肚明,穿雲軍就是李汝魚的嫡系力量。

能不能殺是一回事,想不想殺是另外一回事。

實際上,自知道李汝魚的生死決定在他們手中後,這六百士卒已經陷入矛盾之中,誰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恨李汝魚多一點,還是欽佩李汝魚多一點。

不過很快,昌州城出現了另外一股聲音:以張姓糧草官爲首,以及大戰之後僅存的幾名屬下,言辭鑿鑿的說當日吃的肉,是陳放過久的牛肉、騾子肉和死馬肉。

關於這個說辭,大家其實半信半疑。

有可能是真相,但也有可能是李汝魚爲了推脫責任,故意串通張姓糧草官編出來的理由。

但其實已有人相信張姓糧草官的說法。

那夜大戰之後,活下來的六百士卒不僅遍體鱗傷,幾乎九成以上的人都拉了一兩天的肚子,拉得整個昌州城臭氣熏天。

其實要證明也很簡單。

將戰死袍澤的屍體挖出來,答案就會大白於天下。

但死者爲大,又講究個入土爲安。

誰也不願意背這個罵名,去動戰死袍澤的墳墓——況且春暖了,若是開墳引起瘟疫,那昌州就真的只有拱手讓人。

但真的有人這麼做了。

安美芹和張正樑!

被摘去同知樞密院事,降爲樞密院直學士的安美芹親自跑到昌州,他是不相信一個以天下爲先的青年會做出那等事來——更因爲張姓糧草官的一封文書。

安美芹前來昌州,隨行的還有一位:在渝州城任職的大涼一甲狀元張正樑,如今這位狀元已是渝州城通判,其仕途軌跡比蘇寒樓、謝長衿要更平順一些。

與這兩人同行的,還有禁軍數位軍機大佬,以及渝州城這邊文臣,更有渝州城緊急抽調的十餘位仵作,悉數前來。

安美芹到了昌州,大手一揮,開墳!

成百上千的墳被開,雖然有些殉城士卒的血肉已經開始發腐,但十餘位仵作忙了三五日,最終得出結論:雖有部分屍首缺斤短倆,但都是戰場場遺失。

剔骨割肉飼城,不存在。

加上張姓糧草官與僅剩的屬下出面爲證,鐵證如山,真相大白於天下。

其後,安相公將仵作驗屍冊,連帶一封巨長的摺子送遞臨安。

摺子內容不多。

但落筆簽署以及畫押按手印的紙張極長。

整個昌州六百壯士,以及十餘位仵作,一羣軍機大佬以及諸多文官,加上安美芹和張正樑,近七百人的簽名,送遞到了臨安。

女帝收到摺子後,立即在大朝會上宣讀。

七百人的簽名,一字不落,導致那一日的大朝會,直接延長了一個時辰,其後臨安兵部反應一般,但樞密院極其敏感,強烈要求先前的調查重新進行。

女帝借力而爲。

於是先下聖旨廣告天下,其後又讓王竹書負責重新調查。

因有仵作驗屍冊子,又有女帝聖旨,加上昌州那邊的事情逐漸通過渝州城傳遞出去,輿論開始向李汝魚傾斜。

不久,調查有了結果,昌州陣亡士卒家屬,僅有一成因爲不相信驗屍冊子,又懷疑官官勾結而執意要殺李汝魚,其餘人則選擇了相信。

隨着朝廷大肆宣揚真相,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只不過安美芹每每想起姜盡才的死,心中對李汝魚欲就頗多不滿。

姜盡才本來可以不死。

不過安美芹知道李汝魚的意思——他不願意主動解釋,其實就是在看女帝的態度,畢竟作爲臣子,他還是擔心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昌州風波落寞後,李汝魚不升不降,還是昌州正將。

隨着戰事的推進,天下的目光再次落到西線上,也就沒人再糾纏此事——朝廷給的撫卹足夠優渥,且戰事吃緊。

隨後,蜀中邊境全面爆發戰事,渝州天策軍和廣南西路撲過來的太平軍,在鳳翼輕騎的全力配合下,全線進攻蜀中。

永貞三年,整個天下亂成了一鍋粥。

隨着西軍和禁軍的全線開戰,無數名將涌現,西軍那邊出了個李平陽,屢戰屢勝,最後這及笄的小姑娘竟然憑藉戰功,一躍成爲西軍都統制。

而和李平陽搭手的則是同樣橫空出世的一位儒將。

姓柴,名韶。

柴韶。

不僅這兩人,西軍孟珙打造的防線,禁軍無人能破。

除去這三人,還有三個叫張世傑、張須陀、鄧羌的將軍,亦在戰場之上殺出了名將風采,一時間名滿天下。

但禁軍之中亦有名將涌現。

江津駐防的周江東將軍,屢次出戰而獲戰功,最後升職爲太平軍統制,和西軍李平陽屢次交手,各有勝負。

禁軍之中的太平軍都統制,亦是籤書樞密院事盧象升終於攻破廬州,進一步壓榨了西軍戰略縱深後,率軍繼續進擊。

只有天策軍的秦玉京比較難堪,無論他怎麼調兵譴將,始終攻不破孟珙的防線。

但最爲耀眼的,還屬李汝魚和君子旗。

君子旗的穿雲軍在昌州一戰後,僅剩下一千六百騎,後田順大手一揮,臨安兵部和樞密院亦無二議,從鳳翼輕騎裡拔了八千四百人,湊夠了一萬輕騎給君子旗。

依然叫穿雲軍。

一萬穿雲軍,不隸屬天策軍,也不隸屬鳳翼輕騎,而是一支獨立的騎軍,連軍餉都是由戶部單獨撥款,且只受禁軍都指揮使田順直接轄領。

一直遊曳在蜀中邊境,至於如何出兵或者支援,君子旗都有先斬後奏的權利。

可以說,君子旗是如今大涼禁軍中最爲耀眼的一顆將星。

隨着戰事推進,如今君子旗已是穿雲軍統領,軍功滿身,將來若是大戰停歇,這位白袍將軍,勢必會是樞密院的一位重臣。

而李汝魚這個爭議人物,隨着大戰推進,加上女帝有意擢升,數次大戰後,平布青雲,如今已是天策軍統制,依然坐鎮昌州。

天策軍中,雖然可能有將士不服李汝魚,比如那位秦玉京,就很不服氣。

但包括他在內的很多人心知肚明,君子旗的穿雲軍,其實是李汝魚的嫡系兵馬,徐驍和卓宗棠麾下的一萬兵馬,亦算是李汝魚的嫡系。

再加上昌州城走出來的其他幾位正將麾下兵馬,如今兵力僅剩六七萬的天策軍,基本上完完全全被李汝魚掌控在手。

可以說,這是史上最年輕的一軍統制。

天策軍的都統制反而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

但偏生朝野之間找不出絲毫不對——李汝魚的戰績大家有目共睹,況且有王竹書火箭一般升遷的前例,大家也不覺得奇怪了。

算起來,王竹書纔是大涼升官最快的人。

僅僅一兩年時間,就已經是五品的樞密都承旨,只怕大戰落幕之前,王竹書不說成爲樞密院三位相公之一,從三品的樞密院直學士不難。

以上將軍,在臨安和開封眼裡,其實都有異人嫌疑。

但天策軍中,着實出了兩個讓人找不出任何疑點的人才:昌州正將徐驍,副將卓宗棠。

正將徐驍,昌州大戰後腿部受傷,瘸了。

但瘸腿的徐驍,卻戰功卓著,在這一場大戰之中,僅輸了一場,輸給了李平陽,那一場將徐驍所有的資本都輸光了。

六千將士只剩下徐驍和三個心腹騎兵突圍活了下來。

不過坐鎮渝州城的田順並沒有降罪。

反而又分兵一萬讓徐驍統率,又將卓宗棠調到徐驍麾下,擔任副手。

卓宗棠,本是軍伍中籍籍無名的普通士卒,昌州一戰,斬敵甚衆,以軍功而官至部將,又調到江津任職,跟着周江東屢獲戰功後,又成了徐驍的副手。

也算升遷。

禁軍和西軍之戰,終究還是向兵力優勢一方傾斜。

到永貞三年春末,盧象升率領太平軍分佈在榮州一帶,周江東則率軍分佈在嘉州和雅州一帶,李汝魚的天策軍,以昌州爲根基,兵力全線分佈在資州、普州和合州一帶。

在這期間,巴州的徐秋歌和徐繼祖亦進逼蜀中。

摧山重卒裡有位年輕將軍,姓燕單名一個人字,手持丈八蛇矛勇猛無雙。

但出人意料的是,摧山重卒的都統制不是徐繼祖也不是徐秋歌,而是一位身穿白袍手持長槍的中年將軍,數次戰事後,這位將軍被蜀中知悉身份。

曾經的大涼坤王趙颯!

趙颯率領摧山重卒,和徐繼祖在巴州一帶招募起來的少量步卒騎軍,明明最大的優勢是摧山重卒,但偏生趙颯屢出奇謀,打得閬州、劍州和蓬州一帶的西軍哭爹叫娘。

最後更是進駐劍州,與合州的天策軍遙相呼應。

蜀中,縱然有女子將軍第一人李平陽,有防禦無敵的孟珙,有青年將軍柴紹以及李溯之流,依然無法抵擋禁軍大勢。

蜀中被全面壓制,改爲防禦。

而此刻的北方,亦進入了白熱化的戰事:嶽單和虞棄文一起,率領忠於岳家的鎮北軍,與被王琨趙愭拉攏的鎮北軍,在燕雲十六州展開了你爭我奪的大戰。

嶽單爲將,方天畫戟蓋世無雙。

無奈,開封那邊的將軍,是同樣蓋世無雙的隋天寶。

加上嶽單大軍身在燕雲十六州腹地,無法得到大涼的糧草支援,逐漸落於下風,不斷後退,最終退到了薊州,所轄地境僅剩順州、檀州、薊州、儒州、幽州五地。

其餘城池,盡數落入開封之手。

嶽單兵敗,已是時間問題。

只是誰也沒想到……永貞三年的夏末,原本最不應該起兵鋒的新州忽然狼煙四起,有大軍臨城,三日城破,旋即鐵騎上萬漫過新州,直逼雲州最前的觀漁城。

北蠻撕毀盟約,鐵騎南下,終於出兵趁火打劫。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北蠻南侵!

85章 蜀中眉山讀書人192章 大涼是女帝的,但北方是岳家的88章 女俠好忽悠565章 蠢蠢欲動的趙室185章 開封有條臥龍639章 空城計207章 夜半讀聖賢485章 我花開已有年,何人且來憐549章 戚家水師,大秦長城121章 蛋疼的副千戶260章 大令的底氣(二合一4000字)137章 一朝封神342章 新世界的先行者349章 大刀王五432章 豈曰無衣5章 等這條北冥大魚扶搖上青雲557章 兼國!543章 女帝欲收官8章 此木可雕也344章 刺殺趙愭329章 像一柄劍的寧浣45章 初入北鎮撫司192章 大涼是女帝的,但北方是岳家的611章 楚王露劍,將軍西去218章 在女帝面前任性的少年378章 收官616章 最後一根稻草448章 獨自一人,照顧歷代星辰447章 開封困局33章 東晉有書聖67章 我不服325章 舊魏郝昭,鎮北郝照214章 天下側目382章 女俠背長鋏,劍聖笑捧匣(加更2500字)577章 嫁給我吧500章 馬踏江湖319章 攪屎棍263章 平地起驚雷451章 李汝魚的野望80章 白馬陳慶之250章 賜你一個楊太真66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99章 蚍蜉撼大樹506章 一族之白聯,卻是萬家燈火225章 大涼明月照四夷576章 天下公敵636章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上)389章 大涼天下無韓信,亦無霸王,唯有九江王316章 一起幹一件瘋狂的事情607章 道家盛事474章 誅聖人之心389章 大涼天下無韓信,亦無霸王,唯有九江王269章 大雪夜,書生劍出鞘!13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517章 又聞“劍來”13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55章 路窄614章 東土從萬里之外而來405章 虎賁之殤54章 好一個少年147章 世家如狗619章 殺楚王,你後悔了嗎?285章 無人不知詩仙(加更)241章 快雪時晴175章 觀漁困局45章 初入北鎮撫司50章 兩頭老狐狸129章 大夢,會稽山上有仙人142章 女帝出宮526章 大理之望,蟻吞象448章 獨自一人,照顧歷代星辰613章 愚忠之王,愚孝之女581章 梨花有梨渦,大涼不見薛丁山32章 講理和不講理,誰說了算193章 人間有聖人350章 高傲的大家閨秀53章 請君入甕來78章 女子舞劍,文人屠龍309章 一劍破無雙108章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493章 一劍天王碎,兩劍仙人跪557章 兼國!181章 碧血男兒本是女兒心436章 郡公駕到157章 老將老城,陳血不燃621章 我有一劍,名朝歌,想問真神仙,可戰否?576章 天下公敵192章 大涼是女帝的,但北方是岳家的108章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13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182章 何日得一劍,掃天下異人48章 蜀中有仙,江秋有女553章 詩太白詞易安,大涼有劍落東土131章 臨安俠客行,蘿莉會詞魁396章 刺客荊軻,今戰聶隱娘!97章 許我一萬鐵騎,還你半壁江山194章 少年初長成,知女子美好34章 透心涼,心飛揚228章 青雲街上盡舊人,人人皆赴死281章 小小你聽我說啊
85章 蜀中眉山讀書人192章 大涼是女帝的,但北方是岳家的88章 女俠好忽悠565章 蠢蠢欲動的趙室185章 開封有條臥龍639章 空城計207章 夜半讀聖賢485章 我花開已有年,何人且來憐549章 戚家水師,大秦長城121章 蛋疼的副千戶260章 大令的底氣(二合一4000字)137章 一朝封神342章 新世界的先行者349章 大刀王五432章 豈曰無衣5章 等這條北冥大魚扶搖上青雲557章 兼國!543章 女帝欲收官8章 此木可雕也344章 刺殺趙愭329章 像一柄劍的寧浣45章 初入北鎮撫司192章 大涼是女帝的,但北方是岳家的611章 楚王露劍,將軍西去218章 在女帝面前任性的少年378章 收官616章 最後一根稻草448章 獨自一人,照顧歷代星辰447章 開封困局33章 東晉有書聖67章 我不服325章 舊魏郝昭,鎮北郝照214章 天下側目382章 女俠背長鋏,劍聖笑捧匣(加更2500字)577章 嫁給我吧500章 馬踏江湖319章 攪屎棍263章 平地起驚雷451章 李汝魚的野望80章 白馬陳慶之250章 賜你一個楊太真66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99章 蚍蜉撼大樹506章 一族之白聯,卻是萬家燈火225章 大涼明月照四夷576章 天下公敵636章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上)389章 大涼天下無韓信,亦無霸王,唯有九江王316章 一起幹一件瘋狂的事情607章 道家盛事474章 誅聖人之心389章 大涼天下無韓信,亦無霸王,唯有九江王269章 大雪夜,書生劍出鞘!13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517章 又聞“劍來”13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55章 路窄614章 東土從萬里之外而來405章 虎賁之殤54章 好一個少年147章 世家如狗619章 殺楚王,你後悔了嗎?285章 無人不知詩仙(加更)241章 快雪時晴175章 觀漁困局45章 初入北鎮撫司50章 兩頭老狐狸129章 大夢,會稽山上有仙人142章 女帝出宮526章 大理之望,蟻吞象448章 獨自一人,照顧歷代星辰613章 愚忠之王,愚孝之女581章 梨花有梨渦,大涼不見薛丁山32章 講理和不講理,誰說了算193章 人間有聖人350章 高傲的大家閨秀53章 請君入甕來78章 女子舞劍,文人屠龍309章 一劍破無雙108章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493章 一劍天王碎,兩劍仙人跪557章 兼國!181章 碧血男兒本是女兒心436章 郡公駕到157章 老將老城,陳血不燃621章 我有一劍,名朝歌,想問真神仙,可戰否?576章 天下公敵192章 大涼是女帝的,但北方是岳家的108章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13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182章 何日得一劍,掃天下異人48章 蜀中有仙,江秋有女553章 詩太白詞易安,大涼有劍落東土131章 臨安俠客行,蘿莉會詞魁396章 刺客荊軻,今戰聶隱娘!97章 許我一萬鐵騎,還你半壁江山194章 少年初長成,知女子美好34章 透心涼,心飛揚228章 青雲街上盡舊人,人人皆赴死281章 小小你聽我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