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章 我有一萬零一劍

不動明王勢,明王是菩薩,不動二字本有佛家深意,但此處的不動,便是無物可破的不動。萬法、萬劍、萬力皆不動。

不動如山。

李汝魚的十步一殺,刺中不動明王后,這心懷天下的一劍,亦沒有讓這尊菩薩動分毫。

這一劍不能破不動明王?

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答案很快出現。

能!

在剎那的短暫停滯後,李汝魚那柄刺中不動明王的鏽劍,一道青光如燈芒。

輕閃一瞬。

一瞬之後,浩然青氣化作一道青虹,從鏽劍之上破劍而出,嗡的一聲,便若一道直徑粗達三尺的渾圓光柱,以電光之勢穿透不動明王。

青色光柱破空。

穿透不動明王,徑直射向遠處。

地上,青色光柱所過之處,氣流如犁耙在地上犁出一道寬近一丈深達三尺的深溝,青石崩碎泥層涌卷,宛若地龍筆直穿行。

整個王府都在顫抖。

青色光柱洞穿了演武場的院牆,洞穿了院牆後的一座房屋,其後又直接將那座房屋後棧道斷成兩截,在王府魚池中犁出一道巨浪,又將魚池正中的涼亭撕裂成碎片……

所過之處,無堅不摧。

一直穿透了整個王府,又洞穿了數十座民宅,這才消散無形。

失散的碎物上,不時劈啪作響。

繚繞着絲絲縷縷的浩然青氣,又有劍意翻滾。

從上空上去,錦官城宛若一個巨大,龐大的身體上新添一道巨大傷疤,一道被長劍洞穿的傷疤。

長達數百米。

衆人看着這一幕,口瞪目呆。

這……

還是人?

這一劍,威勢不若何,但起恐怖的破壞力,人間罕見,古往今來,就是當年的劍魔獨孤,以及觀漁城出手的夫子,也不曾達到此等破壞力。

恐怖若斯……

衆人默默的看着面前的一幕,最終不得不服。

倒不是服李汝魚。

而是服女帝。

這究竟需要何等的眼光,才能一眼相中李汝魚,才能在少年時期就看到李汝魚如今的成就。

女帝,神人也!

但是——

不動明王依然在,儘管在那尊數米高大的神像身軀上,依然留下了一道直徑粗大三尺的空洞,然而流光溢彩,當李汝魚撤劍回身後,那空洞便有流光彌補。

只是速度很慢。

衆人一陣心馳神曠,李汝魚這一劍的破壞力驚人,然而青衣唐詩的護體神像防禦力更驚人,如此強勢的一劍,也不能將它徹底摧毀。

這恐怕纔是真正的無物可破。

但青衣唐詩呢?

沒人知道青衣唐詩在何處。

不動明王眯眼,則唐詩於人間消失不見,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

但李汝魚知道,唐詩就在那裡。

就在她先前站立的位置上。

一分一毫都沒動過。

自己那一劍刺出後,連人帶劍穿過了她的身影,然而她根本沒有受到一點波及,這恐怕是因爲那尊神像眯眼的緣故。

神像眯眼,不見人間悲喜,於是不見青衣唐詩。

她便獨立於世界之外。

不沾外力。

這纔是神像最恐怖的地方。

只要殺不了唐詩的肉身,則這尊神像很可能也不會破,除非有那種能力,能徹底撕碎這尊神像,讓它化作流光迸散在天地之間。

然而這是何其困難的事情。

下一刻,神像睜眼。

怒目圓睜的不動明王眼眸裡,出現了青衣唐詩執劍的身影,於是她便出現在世人眼前。

劍勢依然在。

並不因爲李汝魚這一劍,而斷了劍十四的劍勢。

唐詩先前閉眼,於是菩薩眯眼,但她卻清楚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儘管不動明王依然不動,內心深處卻波瀾起伏。

李汝魚這一劍,已經不輸東土大劍仙。

當年自己八歲,被自己所斬的那位大劍仙,在臨死前一劍,也僅僅只是將不動明王的肩膀劈掉而已——那時候的自己,劍勢遠不如現在穩固。

但是何妨?

在離開東土來大涼之前,在那座守望之地,曾經和守望之地的楚家某位劍道高人切磋,那一戰,不動明王被劈成了兩爿。

自己依然不敗。

而楚家那位劍道高人,若非自己最後收手了第十三劍,只怕連帶他身後的楚凌柴,也得被一劍撕裂成漫天血肉。

唐詩深呼吸一口,依然信心滿滿。

自己不能輸。

輸了,趙長衣死不死無所謂,但李汝魚很可能會殺了趙長衣後,趁機對先生出手,將先生留在大涼——畢竟女帝不明真相。

李汝魚看着憑空出現的唐詩,心中苦笑。

鏽劍歸鞘。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磨礪劍道的同時,也要務求破了不動明王,甚至殺了青衣唐詩,實在有些擔心唐詩的劍勢就此疊加下去,最後在大涼天下以劍道成聖。

下一劍,將是脫胎於老鐵拔刀術的拔劍斬天術。

純粹的劍術。

青衣唐詩先一步出劍。

可斬大劍仙的劍十一。

如今唐詩蟄伏多年,雖然她不是異人,不會因爲李汝魚的被雷劈而劍道節節拔高,但這些年終究還是攀升了不少,這一劍在大涼天下,可斬萬象境界。

劍十一,神人背劍勢。

金剛怒目勢之後,是神人背劍。

關於這一點,青衣唐詩其實在學劍之初就問過劍道恩師,爲何金剛怒目反而在不動明王勢之後,按照佛家的說辭,金剛在菩薩之下。

神人並行於菩薩。

那位劍道恩師只是溫熙如風飄若流雲的說了句好聽而已,讓唐詩腹誹不已。

真正的原因,是不動明王勢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其後纔是攻伐之勢。

只不過因爲出劍而生出的異象是金剛和神人,於是也便不去管那層層遞進的秩序,取個好聽的名字,不正是劍道遊俠兒的一番初心麼。

負劍者,誰不願風流倜儻人人羨?

唐詩出劍。

護身的不動明王於剎那之間,光彩大放,宛若化作了一輪烈日,恍恍然間,讓人幾乎生出那不是不動明王,而是東土佛家口中的大日如來。

光彩綻放,齊聚於唐詩手中劍。

於是有神人大袖飄飄神氣浩蕩,揹負長劍迤邐而出,旋即一手按劍,欲斬李汝魚。

這一劍,便是當年在東土斬大劍仙的劍。

出劍之後,神人背劍破開時空禁錮,瞬間出現在敵人面前,一旦拔劍,則世間再無一物可擋此劍,當年那位大劍仙,便死在這一劍下。

而守望之地楚家那位劍道高手,面對神人背劍勢,一瞬之間遠去千萬裡,上九天,下深海,遁厚土,卻依然沒能逃過這一劍。

只不過那位劍道高手,終究是大蘇王朝的亡國後裔,他手中的劍,正是大蘇王朝亡國皇帝的天子劍,以大蘇亡國之殘碎,這才堪堪擋下神人背劍勢。

李汝魚能擋?

他手中的劍鏽跡斑斑,決然不可能是女帝的天子劍。

所以李汝魚擋不了。

就在背劍神人出現的剎那,李汝魚出劍了。

拔劍斬天術。

衆人眼前一花,就見背劍神人出現在李汝魚面前,緩緩拔劍,當那柄劍出鞘到僅剩半寸劍尖之時,李汝魚拔出最後一劍,一劍劈落,鏗鏘一聲,竟然將背劍神人崩碎。

在這期間,衆人彷彿看見了神話。

李汝魚按劍站在那裡,一直一動不動,然而在背劍神人出現的剎那之間,演武場上出現了兩個李汝魚,一個站在原地,一個出現在背劍神人面前,手中鏽劍劈中背劍神人。

其後的瞬間功夫,演武場上出現了無數李汝魚。

在李汝魚到背劍神人之間的短短十餘米距離上,無數個李汝魚的身影重疊在一起,姿勢各異,或舉劍欲劈,或劍已落神人身,或執劍欲退……

其後,背劍神人瞬間突破空間桎梏,出現在李汝魚面前,緩緩拔動背上的流光形成的神劍。

在這短短的幾個呼吸間,李汝魚依然沒動。

但在他面前,卻出現了無數的虛影——無數隻手、無數柄鏽劍。

層層疊疊在一起。

誰也不知道,在背劍神人到李汝魚站立的短短一米空間之內,究竟出現了多少虛影,百個?千個?甚至萬個!

演武場上響起連綿不絕的悶響。

最終一聲巨響,隨着李汝魚最後一劍落下,背劍神人崩碎,那些虛影亦消失。

李汝魚依然站在那裡。

保持着按劍的姿勢,彷彿從始至終,一絲一毫都沒有動過。

只是李汝魚已是滿頭大汗。

什麼狀況?

在場衆人,田順、卓宗棠、徐驍、周江東這四人的武道可以忽略不計,他們根本沒有看明白髮生了什麼。

而趙長衣麼,其實個人武力不錯,但僅是相對於周江東等人而言。

他也沒能看明白。

黑衣文人看不見,但能感受到,只不過他不以劍道見長,基本上算是個讀書人,有神通,但類似於道家,對劍道一途,知悉不多。

此刻也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只有唐詩明白李汝魚究竟做到了何等的奇蹟。

直到這一刻,她才真正明白李汝魚究竟妖孽到了何種地步,完全超越了自己的想象。

神人背劍勢,東土可斬大劍仙,大涼可斬萬象境。

李汝魚亦是萬象境。

然而李汝魚卻以萬象境的劍道,施展先前的劍術,匪夷所思的破了神人背劍勢,若非這是自己第一次在大涼施展劍十四,青衣唐詩幾乎要以爲這是李汝魚故意針對神人背劍勢的劍術。

從背劍神人出現,到打破時空桎梏出現在李汝魚面前,其實只有一瞬間。

然而這一瞬間,就是青衣唐詩也不知道李汝魚出了多少劍。

百劍、千劍,甚至萬劍?

只怕不止。

畢竟,有不動明王勢加持的背劍神人萬劍不可破,然而此刻卻破了。

唐詩不敢相信,世間竟然有人真的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出劍百千次,甚至萬次,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東土的陸地劍仙也做不到。

萬象境的李汝魚,究竟學的什麼劍術,爲何能做到?

李汝魚也不知道自己出了多少劍。

他只知道一件事,當背劍神人出現時,他心中充斥着危機感,隱然有種預感,無論自己躲到哪裡,無論自己有何等強大的防身劍術,都擋不下這一劍。

於是不擋。

在背劍神人出劍之前,將他劈碎。

也是誤打誤撞,李汝魚本來就欲施展拔劍斬天術,破不了不動明王,還破不了背劍神人?

差一點而已。

那背劍神人,只差半寸就長劍出鞘。

着實僥倖。

若非自己這一次用的拔劍斬天術,換做其他壓箱底的功夫,不見得能破神人背劍勢,哪怕是殺神白起的地獄葬劍,胡蓮先生的春秋之劍,也不一定能破。

誤打誤撞,恰好剋制了青衣唐詩的第十一劍。

此刻一臉僥倖的李汝魚出了一身冷汗。

甚至在最後一刻,在那位背劍神人的長劍即將全部出鞘之時,李汝魚已經充滿了絕望,以爲自己即將面對那神人出鞘的一劍。

萬幸成功了。

老鐵施展拔刀術時,但見漫空刀光不見人。

李汝魚的拔劍斬術,亦是如此,只不過這一次要劈殺的對象是青衣唐詩的劍十一,一尊可以破碎時空桎梏的背劍神人。

是以不需漫空劍光。

只需劈他便可。

在那短短的一瞬間,李汝魚出了十劍、百劍、甚至千劍!

每一劍都斬在背劍神人身上。

然而有不動明王勢加持的背劍神人,宛若有着不滅金身,任由萬千劍加身,卻依然破碎時空桎梏,出現在李汝魚面前緩緩拔劍。

李汝魚心中雖然絕望,但沒有放棄。

在背劍神人拔劍的那幾個呼吸間,依然沒有放棄的全力施展拔劍斬天術。

十劍。

百劍。

千劍。

一千,兩千,三千……五千……八千……九千……

甚至萬劍!

不動明王勢,萬劍不可破。

但這只是一種通用的形容無物可破的說辭,當不得真。

然而李汝魚最終在背劍神人的神劍只差半寸就盡數出鞘的那一瞬間,以拔劍斬天術絕對的速度拔劍斬出了一萬零一劍。

背劍神人還真的碎了。

這是何等諷刺的結局,然而這個結局,卻讓李汝魚一振,隱然猜到了原因,並非是侷限於一萬零一劍,而是先前的力量一直疊加在背劍神人的身上,在最後一劍的催發下,徹底摧毀了背劍聖人。

青衣唐詩的劍勢並非真的無物可破。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可破!

想來也是。

世間哪有真無敵。

說三句:今天生日,按說喜慶,只是不知道爲何,有點難受,轉眼三十五,再轉眼就奔四,人生就這麼鹹淡着過了一半有餘,然而一事無成,曾經的夢想也不知道丟在了何處。於是內心很惶惶,感覺丟失了什麼,卻再也找不回了,感覺未來,什麼也抓不住。前兩句是中年油膩大叔的崩潰心態,這第三句……生日了,能否求個打賞或者紅包?

214章 天下側目336章 黑化的範夫子497章 李汝魚的春秋之劍38章 狗日的353章 虎賁王越,帝師史阿35章 汝妻吾養之529章 古來征戰幾人還416章 又遭雷劈34章 透心涼,心飛揚628章 藩王見藩王,相逢恨晚4章 汝魚,你當爲太子338章 你又不是我男人287章 夫子赴西域178章 碧血飼城524章 西境女王?我不稀罕!168章 欲爲女帝弒白虎42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402章 虎賁王越,持劍而虎踞天地!40章 魚龍三十年222章 少年讀書,焚香,品茶,奉劍,等槍來95章 不甘心你又能怎樣?425章 犯我大涼者,雖遠必誅428章 萬里江山起狼煙626章 大涼女帝不可欺!586章 悄悄問那人,女兒美不美351章 班昭思春238章 會稽山上仙人來463章 聖人見聖人40章 魚龍三十年57章 也有理虧時141章 無恥的少年喲118章 滾字冠京華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33章 東晉有書聖153章 你的良心不會痛麼226章 今持諸侯劍,見君王377章 大唐有詩仙,亦有劍聖!429章 出擊470章 舉世殺聖人495章 大涼左相出城,傾城迎一人449章 西線無戰事293章 東海盡頭是星空132章 草書如蛟,行書如龍263章 平地起驚雷458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500章 馬踏江湖629章 大燕太祖,百里春香!(新春快樂)420章 面首620章 我已見東土之厚重,亦見其野心,願一肩挑天下228章 青雲街上盡舊人,人人皆赴死417章 大涼雛鳳去抓魚479章 又見大河之劍天上來137章 一朝封神22章 懸劍,殺人88章 女俠好忽悠503章 東土君王一盤棋(加更1000字)585章 彈丸小國有劍聖439章 白起你個傻逼,老子圍死你!213章 青雲壓城,城欲摧641章 大涼天下,需要一個人!486章 翩若劍仙180章 大唐薛仁貴,心懷故國427章 王者627章 在下劉秀470章 舉世殺聖人606章 與天鬥612章 那一劍的風情315章 大勢已定165章 持戟,問人間無敵71章 二品太子56章 夜裡長蛇140章 永安十二年的冬天很短暫447章 開封困局119章 一字驚起千層浪331章 又見無雙異人231 青州有刀光劍氣,亦有弩箭橫來347章 大帝亦是棋子!581章 梨花有梨渦,大涼不見薛丁山68章 少年之殤,婦人之喪560章 道家女神仙,紫虛元君魏華存399章 劍道癡兒556章 草船借劍374章 一念靜心花開遍世間80章 白馬陳慶之109章 我揮毫潑墨畫一幅大好河山484章 女帝的困惑546章 大涼隱王491章 笙歌起處,紅顏枯骨滿天星334章 越女劍!265章 聖賢不沾紅塵184章 女俠同盟62章 對弈209章 世子野心,天下霸圖126章 我覺得你說的不對361章 山巔少年,一劍重拾大燕(爲狼族折袖加更)565章 蠢蠢欲動的趙室289章 大涼相公更難當570章 大涼趙室,應有王!490章 白雲蒼狗轉眼逝,唯有青山在146章 盛世蚊血
214章 天下側目336章 黑化的範夫子497章 李汝魚的春秋之劍38章 狗日的353章 虎賁王越,帝師史阿35章 汝妻吾養之529章 古來征戰幾人還416章 又遭雷劈34章 透心涼,心飛揚628章 藩王見藩王,相逢恨晚4章 汝魚,你當爲太子338章 你又不是我男人287章 夫子赴西域178章 碧血飼城524章 西境女王?我不稀罕!168章 欲爲女帝弒白虎42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402章 虎賁王越,持劍而虎踞天地!40章 魚龍三十年222章 少年讀書,焚香,品茶,奉劍,等槍來95章 不甘心你又能怎樣?425章 犯我大涼者,雖遠必誅428章 萬里江山起狼煙626章 大涼女帝不可欺!586章 悄悄問那人,女兒美不美351章 班昭思春238章 會稽山上仙人來463章 聖人見聖人40章 魚龍三十年57章 也有理虧時141章 無恥的少年喲118章 滾字冠京華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33章 東晉有書聖153章 你的良心不會痛麼226章 今持諸侯劍,見君王377章 大唐有詩仙,亦有劍聖!429章 出擊470章 舉世殺聖人495章 大涼左相出城,傾城迎一人449章 西線無戰事293章 東海盡頭是星空132章 草書如蛟,行書如龍263章 平地起驚雷458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500章 馬踏江湖629章 大燕太祖,百里春香!(新春快樂)420章 面首620章 我已見東土之厚重,亦見其野心,願一肩挑天下228章 青雲街上盡舊人,人人皆赴死417章 大涼雛鳳去抓魚479章 又見大河之劍天上來137章 一朝封神22章 懸劍,殺人88章 女俠好忽悠503章 東土君王一盤棋(加更1000字)585章 彈丸小國有劍聖439章 白起你個傻逼,老子圍死你!213章 青雲壓城,城欲摧641章 大涼天下,需要一個人!486章 翩若劍仙180章 大唐薛仁貴,心懷故國427章 王者627章 在下劉秀470章 舉世殺聖人606章 與天鬥612章 那一劍的風情315章 大勢已定165章 持戟,問人間無敵71章 二品太子56章 夜裡長蛇140章 永安十二年的冬天很短暫447章 開封困局119章 一字驚起千層浪331章 又見無雙異人231 青州有刀光劍氣,亦有弩箭橫來347章 大帝亦是棋子!581章 梨花有梨渦,大涼不見薛丁山68章 少年之殤,婦人之喪560章 道家女神仙,紫虛元君魏華存399章 劍道癡兒556章 草船借劍374章 一念靜心花開遍世間80章 白馬陳慶之109章 我揮毫潑墨畫一幅大好河山484章 女帝的困惑546章 大涼隱王491章 笙歌起處,紅顏枯骨滿天星334章 越女劍!265章 聖賢不沾紅塵184章 女俠同盟62章 對弈209章 世子野心,天下霸圖126章 我覺得你說的不對361章 山巔少年,一劍重拾大燕(爲狼族折袖加更)565章 蠢蠢欲動的趙室289章 大涼相公更難當570章 大涼趙室,應有王!490章 白雲蒼狗轉眼逝,唯有青山在146章 盛世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