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章 一去不返,菩薩眯眼

說到底,李汝魚從胡蓮先生處得到春秋之劍後,這是第一次出劍。

他想知道自己如今的劍道深淺。

因此需要一塊魔劍石。

這個魔劍石不僅要有極高的劍道,而且不能一上來就和李汝魚拼命,所以李汝魚需要一場浴血纏戰,徹底摸清楚自己的劍道寬廣。

倒是無心之失,恰好中了唐詩的計謀,讓她達到了無雙勢,又積出不動明王勢。

這就是青衣唐詩的劍道。

劍十四。

一劍一劍,疊加到不動明王勢後,其後的每一劍,都是殺人的劍。

是以當年她八歲,能在第十一劍上斬殺一位東土大劍仙。

而李汝魚,最多能捱到十三劍。

因爲李汝魚終究只是萬象境,不是劍道聖人。

至於劍十四——

唐詩迄今爲止還沒出過,但她明白,只要出了劍十四,聖人也可斬,因爲那一劍,很可能已經不屬於人間。

那是一招必殺之劍。

李汝魚的晴字劍一出,錦官城上空,被先前兩劍對撞炸裂的雪雲,更是消散得絲毫不剩,萬里長空無片雲,只有升至半天的春日。

春日溫熙。

衆人耳畔聽見了鳥語,聞着了花香,聽到了春水聲,沐浴着春風,一切都是如此的祥和而美好,儼然走入了最爲燦爛的春季。

晴方好。

只不過王府之中的演武場上,卻是劍意森森。

唐詩的第九劍,雖然有着無雙勢,可一柄劍刺入春天,會得到什麼?

什麼也得不到。

劍九無功而返,被李汝魚的晴字劍所迫,回身豎劍,欲出第十劍。

然而李汝魚沒有給唐詩機會。

他已經猜到了唐詩的劍道是劍劍相疊,雖然知道已經不可阻止,但依然要嘗試着打斷青衣唐詩的劍勢攀升,不至於讓她真正的立於無敵。

儘管這可能性已經不大。

然而不去嘗試,又怎麼知道不可能。

況且,李汝魚需要快速出劍,否則自己捱不到佳字劍的最後一劍。

於是在唐詩揮劍的剎那,李汝魚以電光一般的速度,迅速出了六劍,一劍斜劈,一劍豎劈,四劍橫斬,恰好是“佳”字的人旁和四橫。

六劍,劍劍皆斬在裹住唐詩的那尊不動明王。

青衣唐詩終究不敢大意,雖然不動明王絕對立於無物可破的不敗之境,但在李汝魚這個擅長創造奇蹟的人面前,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

她一直橫劍。

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任由李汝魚劈了六劍——若是劈開了不動明王,她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以劍盪開李汝魚的那柄鏽劍。

流光形成的不動明王如燭火搖晃。

菩薩依然怒目圓睜獠牙猙獰,只是此刻劍劈在身,慈悲之氣依然消散無遺,只有無盡的怒氣,真如那天上菩薩被世俗僭越冒犯之後的尊榮。

菩薩若怒,匹夫必亡。

當六劍無果,唐詩終於鬆了口氣,李汝魚再妖孽,要破自己的不動明王勢,大概有可能,但絕對不是輕描淡寫的劍可以破之。

得出壓箱底的劍招。

但自己會給他機會?

不會!

不動明王勢已成,李汝魚的劍破不了,那麼接下來,自己就只管放開手腳,再無雙勢上繼續疊加劍勢,剩下幾劍,看他李汝魚如何接。

唐詩出劍十。

劍八無雙,劍九不動明王,劍十,則是金剛怒目勢。

菩薩也怒。

這也是青衣唐詩爲何願意承受李汝魚六劍的原因之一,不動明王雖無神識,僅是一種劍勢疊加而生出的異象,但終究是菩薩之意。

菩薩不可犯。

這也是無雙勢的一種特性:怒意提升,無雙越發無堅不摧。

劍十,本該叫明王怒目勢。

應菩薩本慈眉,金剛纔怒目,但不動明王本就是怒目圓睜,按說叫明王怒目也無不可,然而那個教授自己劍道的恩師說,不動明王雖怒目,卻懷慈悲心,是以這一劍,改名爲金剛怒目勢。

金剛怒目,斬人間邪伶。

唐詩一劍遞出,她身上那尊不動明王亦動。

不動明王持劍,劍尖本向天。

此刻遞劍,直指李汝魚,劍出,則無盡流光從劍上噴薄而出,纏繞在青衣唐詩的劍上,化作一尊半身怒目金剛,手持一劍,猙獰而威嚴的一劍當頭斬下。

晴空萬里之中,梵音陣陣。

本是無雲的晴空之上,倏起祥雲片片,又聲無數瑞獸祥鳥之影,繞天而飛。

如菩薩臨凡塵。

然而李汝魚也出劍了。

佳字的最後一豎。

當李汝魚出劍之前,讀書人便寫了最後一豎。

字成。

李汝魚背後虛影如山之中,山巔讀書人虛握手如捉筆豪,堪堪寫完了快雪時晴佳五字,當最後一筆豎下時,李汝魚腦海裡,書聖的聲音肆意酣暢,大笑唸了個字。

佳。

快雪時晴,佳!

佳字語落,青山與讀書人迸散於天地間。

李汝魚的鏽劍從上而下斬落。

這一劍劈落,天穹之上,便有浩然青氣顯化,化作一道青色細線,從天穹之上穿落,青色細線越過晴空,將無盡祥雲和瑞獸鳥影劈得粉碎。

這一劍縱貫長空,劈碎身前萬千事,無可阻擋。

山擋,開山。

人擋,裂人。

金剛擋?

則碎金剛!

這一劍的風采,早已遠盛當年夕照山的那一劍。

這是完全的以攻對攻。

李汝魚也看了出來,當青衣唐詩出到劍八之時,那種類似嶽單的無雙霸氣下,劍尖所向之處,已經無堅不摧。

若是自己採取守勢,只會越發被動,最終被唐詩一劍穿心。

所以,以攻對攻。

就看誰的殺力更強,就不信破不開那尊神像。

當李汝魚的劍和唐詩的劍碰觸的剎那,無盡流光形成的半身怒目金剛手中的劍,亦恰好劈中從天而落的青色細線。

大音希聲。

在最初的一聲嗡之後,整個演武場,甚至王府周圍數百米內,所有人耳畔只有這一聲,其後,天地之間萬籟俱靜。

再無絲毫聲響。

青色細線悄無聲息的湮滅。

怒目金剛如煙花綻放,化作漫天流光四處激射,又彷彿是滿天的劍落下。

寂靜無聲裡,青石板鋪就的演武場上,不斷炸裂。

碎石飛濺,塵埃漫天。

旋即又嗡的一聲,直到此刻,氣浪才如漣漪一般向四面八方擴散而去,席捲起陣陣狂風,吹動衣袂獵獵,肌膚如被刀刮。

唐詩和李汝魚,幾乎同時震退十餘米。

兩人持劍立於塵埃之中,眼眸深處都顯出警惕之意。

唐詩知道,李汝魚還沒盡全力。

但自己還有四劍。

在劍十四之前,必須殺掉李汝魚,畢竟他並不是劍道聖人,甚至如今的劍道也不如夫子和劍魔,憑什麼需要自己出劍十四?

李汝魚盯着手中鏽劍,先前的劍劍相撞,鏽劍劍尖之上,又掉了一塊鏽跡,如今劍尖那一寸處的鏽跡,已經褪掉三分之一。

然而高興不起來。

反而頭疼,他不知道唐詩的劍勢還會攀升到何種地步。

於是有些懊惱,先前應該一併請出殺神和書聖,這一劍若是有殺神之助,不說斬青衣唐詩,破不動明王應該不難。

現在卻只是勉強和唐詩的劍十打了個平手。

不過……

甚好!

此刻唐詩的劍勢已經攀升起來,不論她的劍無堅不摧,還是她護身的那尊神像無物可破,正是自己全力出劍,磨礪劍心穩固劍道的大好時機。

如此,且酣快一戰。

管你什麼無雙勢,管你什麼神像護身,我只一劍。

這一劍,可摧城、斷江、開山、誅神、破天。

李汝魚持劍,一步踏出。

很小的一步。

接着第二步踏出,已作疾走。

三步之時化爲奔。

四步,殺勢已成。

……

當第十步重重的踏在地上時,大地之上,響起一陣悶雷滾滾遠去,如千軍萬馬鐵騎陣陣,雄渾萬分。

演武場上的剛剛落地的碎石倏然間跳起。

跳起來的碎石,彷彿凝固了時間,就這麼詭異的懸停在空中。

李汝魚躍起,出劍。

李汝魚在劍道之上的廝殺,所斬第一人是張焦。

但嚴格來說,他用劍殺的第一個人,是扇面村建立大勝王朝的孫鰥夫,當時的他什麼都不會,只會體內那位刺客的十步一殺。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

這一次再使出十步一殺,已是真正的殺戮之劍。

劍尖所向之處,亦無堅不摧!

隨着李汝魚出劍,他的身後,彷彿出現了天風海濤,更似有一條河流橫陳,風蕭蕭兮,縱然是春日裡,整個王府都籠罩在秋水寒中。

所有人都忍不住攏了攏衣衫,算是讀書人的黑衣文人甚至打了個寒噤。

李汝魚衣袂翻飛。

人與劍合。

這一劍是李汝魚,李汝魚亦是這一劍。

這一劍大有一去不復返之意。

不成功,便成仁。

爲了兩個字:天下。

唐詩不死,殺不了趙長衣,趙長衣不死,則西軍軍心不死,西軍軍心不死,對於天下,終究是個隱患,這是李汝魚和女帝都不願意看見的後果。

所以,必殺趙長衣。

當出劍之時心懷天下,李汝魚才真正明白體內那個刺客的劍意,他的劍本就爲天下而出易水至秦王宮,最後又爲了天下而止於繞柱秦王身前。

這一刻,李汝魚才真正明白十步一殺究竟是何等的恐怖。

這一劍,縱是唐詩神像護體,也可破!

當長劍刺出的剎那,天地之間,驟響悲鳴,冥冥之中,似有人高聲語。

若是一去不復返,若何?

便有壯士高聲答。

那便一去不復返!

壯士大笑去。

恍恍然間,衆人看見了李汝魚出劍之時引起異象而在身後形成的那條河水之上,有人渡河,風吹衣衫擺,長鋏腰間懸,長髮作龍舞。

風蕭蕭兮……一去不復返。

周江東和君子旗兩人,皆是露出震驚表情——荊軻?!

李汝魚是荊軻?

這個答案是否定的,但李汝魚必然和荊軻有着關聯。

妖孽啊。

兩人同聲嘆了口氣。

若是這樣的一劍,都破不開青衣唐詩的那尊護體神像,那……唐詩真的無敵了。

面對李汝魚的心懷天下的十步一殺,青衣唐詩依然選擇相信不動明王勢的無物可破,振劍,面對破開而來的長劍,欲出劍十一。

電光石火間,那個眼睛看不見,卻彷彿什麼都能看見的黑衣文人,彷彿明白了什麼,訝然失聲說了句原來是荊軻,旋即猛然一驚,叱道:“退!”

在東土的那套關於異人的史書中,提及到一個刺客。

刺客荊軻。

因東土也存在大涼異人,黑衣文人在沒來大涼之前,就將那套異人世界的史書,也就是《千年九州》讓人讀了數十遍。

他對那個千古刺客荊軻印象很深刻。

雖然《千年九州》的作者並沒有提及到荊軻爲何不殺秦王,但黑衣文人根據那段歷史,揣摩出了荊軻的用心。

一切都是爲了天下。

所以在出易水之時,荊軻已是抱着必死之心,這纔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千古壯烈。

此刻黑衣文人能在李汝魚的劍上感受到同樣的壯烈。

那麼這一劍,極有可能無堅不摧。

也許不能。

但青衣唐詩是自己和趙長衣回東土的最後一道屏障,她絕對不能死。

這個風險不能承受。

於是他讓青衣唐詩退。

唐詩對自己的不動明王有着絕對的信心,但她所有的信心,都不如黑衣文人的一句話,因爲那個看不見天下風光的男人,那個曾說大楚不復國我則一生黑衣藏人間的男人,是她的老師。

更是她心中最隱秘角落裡,最重要的人。

她相信他。

哪怕是他讓她去死,唐詩也絕對不會有絲毫猶豫。

於是唐詩沒有出劍十一。

她豎劍在身前。

閉眼。

於是護身的不動明王,亦眯眼。

人間有話。

不怕金剛怒目,就怕菩薩眯眼。

但此刻的不動明王眯眼,卻不是攻伐,而是守護唐詩。

菩薩眯眼,不見人間悲喜。

也不見唐詩。

於是唐詩的身影,就在衆目睽睽青天白日之下,憑空的消失在原地,只剩下一尊眯眼的不動明王,一動不動,任由劍來。

李汝魚刺出這一劍時,已看不見唐詩,也看不見不動明王。

只看見了天下。

他不知道唐詩已經消失。

於是劍刺中了不動明王。

能破否?

274章 聖人之姿,天人共仰547章 小姐,我喜歡你414章 無敵之姿!500章 馬踏江湖391章 大涼既有女帝,亦可有西北女王182章 何日得一劍,掃天下異人370章 請梁山好漢歸位天罡173章 勿負朕望653章 爲大涼而戰,死猶何悔188章 花非花,霧非霧314章 好大的小蚯蚓280章 雅騷341章 守夜人217章 少年提刀佩劍闖宮禁613章 愚忠之王,愚孝之女26章 北鎮撫司與異人358章 這夜色多嫵媚71章 二品太子348章 劍入江湖無標題章節617章 天下沒有你又會怎樣?325章 舊魏郝昭,鎮北郝照214章 天下側目180章 大唐薛仁貴,心懷故國15章 初見雪29章 我戀愛了356章 西門大官人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442章 寒光照鐵衣627章 在下劉秀83章 你究竟遇到了多少異人74章 雙龍三蛟一大魚464章 聖人學說與現代理論的碰撞15章 初見雪562章 女帝的遠征238章 會稽山上仙人來450章 北蠻退兵298 我想看看391章 大涼既有女帝,亦可有西北女王653章 爲大涼而戰,死猶何悔226章 今持諸侯劍,見君王464章 聖人學說與現代理論的碰撞303章 九十丈的呂布519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186章 直鉤垂釣讀書人209章 世子野心,天下霸圖399章 劍道癡兒126章 我覺得你說的不對642章 我趙晉後悔了!623章 東土妖孽來試劍519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211章 護犢子的老酒鬼261章 畫道聖賢?神筆?371章 一顆拳頭從天而降3章 青梅有竹馬201章 我不信398章 不瘋魔不成活340章 死亡禁地之外的世界199章 難逃一死194章 少年初長成,知女子美好510章 青衣唐詩,有劍十四!(加更1千)216章 虛影如山,末將白起!306章 夫子千里之外再借劍125章 我不想死,請娘先死399章 劍道癡兒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541章 心向黑暗11章 大唐李青蓮,傲骨猶在253章 以宮禁夜開做文章460章 墨家矩子,成聖(上)495章 朝堂風雲248章 大雪洗牌588章 天穹立劍客,自稱柳生69章 吾名白起!無標題章節443章 白起讓我告訴你113 莫欺少年窮31章 又聞驚雷聲249章 少年很快活170章 三箭定天山,脫帽退萬敵554章 心存大愛者,皆可爲神441章 絕境582章 民心在哪裡?129章 大夢,會稽山上有仙人410章 棄劍成佛611章 楚王露劍,將軍西去21章 少年借劍475章 聖人離去,劍魔無敵!357章 捕魚者說333章 無人不聞聖人語!193章 人間有聖人122章 一見誤終生416章 又遭雷劈189章 大涼槍神261章 畫道聖賢?神筆?195章 王妃亦是異人463章 聖人見聖人441章 絕境399章 劍道癡兒106章 兵道,重樓
274章 聖人之姿,天人共仰547章 小姐,我喜歡你414章 無敵之姿!500章 馬踏江湖391章 大涼既有女帝,亦可有西北女王182章 何日得一劍,掃天下異人370章 請梁山好漢歸位天罡173章 勿負朕望653章 爲大涼而戰,死猶何悔188章 花非花,霧非霧314章 好大的小蚯蚓280章 雅騷341章 守夜人217章 少年提刀佩劍闖宮禁613章 愚忠之王,愚孝之女26章 北鎮撫司與異人358章 這夜色多嫵媚71章 二品太子348章 劍入江湖無標題章節617章 天下沒有你又會怎樣?325章 舊魏郝昭,鎮北郝照214章 天下側目180章 大唐薛仁貴,心懷故國15章 初見雪29章 我戀愛了356章 西門大官人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442章 寒光照鐵衣627章 在下劉秀83章 你究竟遇到了多少異人74章 雙龍三蛟一大魚464章 聖人學說與現代理論的碰撞15章 初見雪562章 女帝的遠征238章 會稽山上仙人來450章 北蠻退兵298 我想看看391章 大涼既有女帝,亦可有西北女王653章 爲大涼而戰,死猶何悔226章 今持諸侯劍,見君王464章 聖人學說與現代理論的碰撞303章 九十丈的呂布519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186章 直鉤垂釣讀書人209章 世子野心,天下霸圖399章 劍道癡兒126章 我覺得你說的不對642章 我趙晉後悔了!623章 東土妖孽來試劍519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211章 護犢子的老酒鬼261章 畫道聖賢?神筆?371章 一顆拳頭從天而降3章 青梅有竹馬201章 我不信398章 不瘋魔不成活340章 死亡禁地之外的世界199章 難逃一死194章 少年初長成,知女子美好510章 青衣唐詩,有劍十四!(加更1千)216章 虛影如山,末將白起!306章 夫子千里之外再借劍125章 我不想死,請娘先死399章 劍道癡兒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541章 心向黑暗11章 大唐李青蓮,傲骨猶在253章 以宮禁夜開做文章460章 墨家矩子,成聖(上)495章 朝堂風雲248章 大雪洗牌588章 天穹立劍客,自稱柳生69章 吾名白起!無標題章節443章 白起讓我告訴你113 莫欺少年窮31章 又聞驚雷聲249章 少年很快活170章 三箭定天山,脫帽退萬敵554章 心存大愛者,皆可爲神441章 絕境582章 民心在哪裡?129章 大夢,會稽山上有仙人410章 棄劍成佛611章 楚王露劍,將軍西去21章 少年借劍475章 聖人離去,劍魔無敵!357章 捕魚者說333章 無人不聞聖人語!193章 人間有聖人122章 一見誤終生416章 又遭雷劈189章 大涼槍神261章 畫道聖賢?神筆?195章 王妃亦是異人463章 聖人見聖人441章 絕境399章 劍道癡兒106章 兵道,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