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章 東土不示弱,劍仙候之!

開封,悄無聲息來了位長衫中年人。

那位胸前風光天下無雙的佩刀丫鬟回了開封,被心情很好的謝晚溪拉着說長說短——毛秋晴知道,謝晚溪的愉悅,是因爲篤定了她的魚哥兒不僅沒事,還劍道入聖。

她是爲情郎高興。

除了這兩人,還有一對父女。

楚凌柴和楚囡囡。

楚凌柴來到開封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到徐驍,轉告李汝魚的話:無論發生任何事情,君子旗和韓先生不能有任何閃失。

第二件事,就像去見一下君子旗和殺神白起。

然而這兩人,一者在鳳翔府率摧山重卒駐防西軍,一者在雲州指揮戰事對抗鎮北軍,楚凌柴都無法見到。

不過倒也還好,他去了開封城外的汴河。

見到了草冢。

可惜的是草冢裡那位直鉤垂釣人對他這位來自東土的守夜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楚凌柴很有些落寞。

楚囡囡先是安靜了幾日,纏着謝晚溪問了許多關於夫子的事後,有些撒歡。

幾日後就悄然離開。

從沒離開過守望之地的楚囡囡,想要看看大涼天下的風光,尤其是那座劍魔城,知曉那裡住過那位差點一劍摧毀了東土大皇廟的劍魔,篤定了心思要去看看。

楚凌柴無奈,欲要去找回來。

好在徐驍知道輕重,立即找到小小,說請那位嫁衣女子去保護楚囡囡。

小小沒意見。

於是一個困頓在孃親屍首裡的小女孩,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姑娘,開始行走大涼天下。

……

……

東土之大,寬廣無垠。

這是形容。

東土當然也是有疆界的,只不過三大王朝的疆域實在太寬廣,就算是武道高手化清風而遊天下,一日一夜也走不完。

如此廣袤的土地,當然會有極其龐大的人口數量。

人多,自然出人才。

除了備受尊重的異人,東土原生土著之中,人傑也如過江之鯽,數不數勝,而對於崇武尊文的東土,最負盛名者,當屬那一批人。

首當其衝者,三帝。

三帝之首當是大徵的千古聖君劉禪,不僅治國手段高明,據說還是位武道高手,所修大徵皇室的皇拳已臻化境,加上自小苦練佛門絕技,傳聞之中,劉禪已是金剛身。

真假無人知。

反正這些年,大驪和大成王朝的刺客死士從沒有成功過。

除了大徵劉禪,大驪君王則是一位完完全全的讀書人,個人崇尚儒家,不過朝堂之上也倚重武將,民間也有傳言,大驪君王的儒道風采,已是大儒,足以媲美儒家神仙。

而大驪君王真正聞名天下的不是他的儒道學問,而是那一手獨創的天下無雙的梅花篆字。

梅花篆字,遠看爲花,近看爲字,花中有字,字裡藏花,花字融爲一體,字體遒勁、淡雅,其收藏觀賞性極高。

東土民間,大驪君王的一副梅花篆字作品,已是天價。

尤其是那幅賜給了當朝公主的《冬寒臘梅臺貼》,民間的流言價格,已經逾越了大驪那柄傳國寶劍葉上秋露。

在這背後,則是大驪君王以書道入武道的隱秘。

只有極少的人知曉。

大驪君王執筆豪潑墨,書寫梅花纂字時,可改天時,可定天風大雪,字中梅花亦可作劍,劍勢已凌駕於大劍仙。

當然,大驪君王在民間的口碑不算好,說到底還是國號的問題。

歷來王朝,建國之後從無更改國號的先例,除非被篡權改了國祚,然而大驪王朝,卻在數年前改了國號,讓東土無數人摸不着頭腦。

改國號意味着什麼?

凶兆。

亡國之凶兆。

而且大驪君王改國號的原因很忽悠,就下詔說了句朕觀天象,國號不興,應有天馬之姿,然後就強行改了國號。

大驪,原國號大隋。

倒也是諷刺,剛改了國號大隋,就有藩王舉起反旗叛了,至今還沒有徹底平叛,也是讓東土之人迷茫,不知道大驪君王爲何要縱容這位叛王。

第三位君王則是大成王朝那位老皇帝。

不擅武道。

不喜儒家。

更不是書道大家,對音律等也僅僅是涉獵而已。

大成這位老皇帝,只是一個普通的守成君王,他之一生都平淡無奇,唯一被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寵溺皇子和公主,以及癡情。

大成君王一生,只有一位皇后。

後宮之中無妃子。

這樣一位守成君王,能讓大成屹立不倒,不是他多厲害,僅僅是因爲大成王朝民風彪悍,人人自小便讀書習武。

換言之,大成王朝多儒將。

更多悍卒。

當年大成王朝還只是一個小國時,大驪和大徵都不願意去捏它這個軟柿子,而是選擇了大蘇王朝,滅了大蘇,大徵和大驪各自蠶食大蘇疆域。

但獲益最多的反而是大成王朝。

趁着大蘇崩解,大驪和大徵各自忙着爭奪疆界時,大成王朝神不知鬼不覺的得到了大蘇舊部的支持,將大蘇王朝近半的疆域納入版圖。

這纔有了三大王朝鼎立之勢。

縱然如此,吃了大虧的大徵和大驪也不願意輕易對大成開戰。

無他。

大成的士卒實在是太能打了。

大徵若是和大驪聯手,贏大概是能贏,但能不能滅大成就不一定了,況且就算是贏了,大徵和大驪也得脫一層皮。

那樣一來,只怕又會有勢力趁機崛起。

畢竟疆域太大,中央集權總會出現一些問題,一些地方的範圍也總是野心勃勃,就算沒有野心,在王朝君王眼中,都是有野心的。

比如,大徵那位鎮守靠近守望之地邊關的藩王劉秀,在劉禪看來,反心昭然,要不然你劉秀爲何要收了大月氏的公主,爲何要收了大隋……嗯,也就是大驪叛王的女兒爲小妾?

除了三帝,還有九神仙。

所謂九神仙,便是指那些在武道盡頭走到巔峰的高手,其中有異人,也有東土原生天驕,這些年皆被三大王朝當真神仙一般供奉着。

當然,偌大的東土,走到巔峰的人肯定不止這九人。

萬里山河中,蟄伏了不少。

至於大劍仙和陸地劍仙,在東土真是個多如狗,也許在三大王朝隨便的某個州城,就有可能遇見一位陸地劍仙。

當然,這並非說陸地劍仙和大劍仙不值錢。

而是東土實在太多。

人實在太多。

除了三帝九神仙,最負盛名的便要輸大徵那條臥龍。

一位百餘年前就來到東土的異人。

如今,依然是大徵國師。

世間傳言,大徵國師這條臥龍,纔是真正的神仙……

也有不屑者。

比如大驪王朝那邊,對於這條臥龍就態度含糊,屢次提及這條臥龍時,言辭都不算太好,世人也能理解。

大驪和大徵雖然表面和諧,實際上明爭暗鬥不少。

……

……

李汝魚仗劍入東土,作爲一個劍道聖人,尤其又刻意張揚氣息,他的不請自來,很難瞞過東土那一羣站在巔峰的人。

大徵王都白帝城,大朝會上討論了關於出土遺棄之地大涼王朝的事情,讓千古聖君劉禪頗爲疲憊,回到平日治政的勤政殿時,劉禪幾乎累癱在地。

這個時候,他分外懷念當年的丞相。

丞相還是那個丞相。

只不過在這個東土,沒有了蜀國,只有大徵,而且又是三國鼎立!

丞相也不是當年丞相。

叫國師。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師,而在外人看來,國師似乎已經凌駕了自己這個君王——劉禪對此也已經習慣。

當年不就是這樣過來的。

而且劉禪也明白一點:永遠也不用擔心國師的忠誠。

哪怕是在大徵。

他依然還是那個在白帝城託孤時的丞相。

如果說東土這片天下所有人都會反了大徵,那麼劉禪相信,只有國師不會,因爲——

他是臥龍!

疲憊至極的劉禪倏然擡起頭,看向殿門外,哂笑了一聲。

又來?

真欺負我東土無人乎?

就不信你大涼那個遺棄之地,能出幾個真神仙,之前那一劍差點摧毀了大皇廟,不得不承認,從大涼來的那一劍,確實已經站到了大涼、東土甚至於整個人間的巔峰。

然而這樣的劍有幾柄?

半刻鐘後,一位穿着長衫腰間揹着劍的白衣小童,騎着一隻梅花鹿來到勤政殿門口,幾乎不用太監宣禮,這位小童徑直闖入,對着劉禪行了禮。

劉禪笑道:“國師着你何來?”

小童奶聲奶氣的說:“先生說了,遺棄之地來了一柄劍,讓陛下不用示弱,着一位大劍仙去看看,不需要太用力,先意思一下即可。”

劉禪點頭,“善。”

他明白國師的意思,大徵靠近守望之地的藩地是劉秀的。

如果東土來的那人要進入大徵國境,必定要先過劉秀的勢力,對於這位本該是自己祖宗的天驕異人,劉禪是崇拜之中更多恐懼和忌憚。

崇的是他曾經開創的豐功偉績。

懼怕的是他得天獨厚的天眷,忌的是他萬一有野心怎麼辦。

前者是人之常情。

後者則讓劉禪很難受,作爲君王其實早已拋棄了一些情,何況當年沒見過這位老祖宗,對他更無親情可言。

然而卻無法對他下手。

畢竟那套《千年九州》中,追根溯源的話,不難求證出自己和劉秀的關係。

自己若是滅了劉秀,會不會被天下人詬病?

詬病倒也無妨,關鍵是這位漢光武大帝的天眷着實讓人頭疼,就算自己有臥龍相助,也不敢說一定能滅了這位祖宗。

頭疼。

這一次倒是機會,讓東土來的那柄劍試試劉秀。

劉秀能殺他也好。

不能殺,讓那柄劍殺了劉秀更好。

還有一個意思,大徵這邊不發力,免得吸引了仇恨,讓大涼來的那柄劍先去大驪攪一下渾水更好——這很可能是一廂情願。

大驪李氏那位君王只怕也會這麼想。

不論怎麼說,先看。

看這柄東土來的劍究竟意欲何爲。

想到這裡,劉禪有些鬱悶啊。

什麼時候,大徵面對遺棄之地之時,竟然如此沒有底氣了?

是從那個黑衣漢子來東土之時,還是那個老鏢師和紅衣女子,又或者是那幾乎摧毀大皇廟的一劍開始,又或者是那個白衣夫子和那個叫李婉約的女子?

頭疼……

大涼那個遺棄之地,怎麼會有這麼多異人?

而且全是《千年九州》中名聲昭著之人。

劉禪越發頭疼。

不過此刻頭疼的不止他一個。

大驪王朝京都洛陽皇宮之中,在大徵白帝城剛下朝的時間,大驪京都洛陽這邊已經吃過午膳,真在午休的大驪君王被一位內侍宦官輕輕喚醒。

倒也不是這位內侍宦官膽大。

而是作爲侍奉君王的老宦官,他發現陛下在殿外來人時就已經醒了。

來稟報大涼有劍來的是負責監督山水運的“守制監”監正。

聽他稟報之後,大驪君王坐在那裡沉默了很久,才擡頭問道:“關於和大徵聯手圍剿那羣人的事情,有消息了沒,追殺到哪裡去了?”

這位出身大驪豪閥的監正硬着頭皮說道:“又折損了兩位大劍仙,目前在西方大徵、大驪、大成交界處的鹽海一帶。”

大驪君王頭疼的緊,“這麼難殺?”

那位監正苦笑,“當然難殺,根據各種線報,那羣人中爲首的女子,很可能就是遺棄之地大涼王朝那位千古難出一位的女帝。”

這些消息其實陛下知道,但這位監正知道,陛下是想借自己的口說出來。

又道:“這位女帝,很可能還是一位真神仙。”

大驪君王搖頭,“那也不至於,我大驪已請出一位槍道真神仙,加上大徵的那位劍道真神仙,二對一還不能殺之?”

那位監正嘆氣,“陛下,別忘了那位。”

在那位女子的身邊,還有一個用霸王槍和天子劍的男人,而那個男人,根據大徵和大驪諸多謀士分析,極有可能是《千年九州》之中最爲悲情的英雄。

西楚霸王項羽!

一位女帝,加上一位西楚霸王,就算是兩位真神仙加上幾位大劍仙,也不是那麼好殺的。

大驪君王苦笑,長身而起,“再難殺,也得殺。”

不能讓大涼的人跑到東土來肆無忌憚了一場有若無其事的離開,讓大驪和大徵的顏面放在何處?

至於大成?

就別妄想了。

那個守成的老頭子皇帝,恐怕還在做着和大涼聯手,削弱大徵和大驪的美夢。

他求之不得大涼女帝在東土來去自由。

但大驪豈能示弱?

揮手,“着一位大劍仙去看看,意思着攔一下那柄劍,如果能殺最好,如果不能殺,嘗試着將他逼入大徵境內。”

大徵邊境不是有位劉秀麼,是他表演的時候了。

反正火別燒到我大驪就行。

……

……

這一日,白帝城有人負劍御風,一遊千里。

這一日,洛陽城有人掛刀破雲,一躍千里。

皆落在李汝魚面前。

78章 女子舞劍,文人屠龍146章 盛世蚊血602章 狂儒和王爺450章 北蠻退兵339章 亂天下而謀一個女人114章 臨安有魚,欲成女帝之劍。120章 人是色狼,狼是賤人480章 神將(八千大章,爲“讀書累死人”的紅包加更4千)213章 青雲壓城,城欲摧280章 雅騷355章 東方不敗?151章 好帥氣的狄相公!240章 一劍是書山21章 少年借劍467章 天地應有規矩429章 出擊8章 此木可雕也116章 狂儒本色54章 好一個少年646章 我李汝魚守護的,是這個天下啊174章 碧血讀書人421 襄陽猶在,不見郭巨俠74章 雙龍三蛟一大魚304章 終登劍道大雅之室485章 我花開已有年,何人且來憐561章 大涼再無詩仙,亦無女帝296章 大幕揭開544章 最後的大戰111章 頭疼時候想殺人的紅衣小姑娘509章 一劍可斬劍仙369章 我白起有一劍,可問世間無敵乎?289章 大涼相公更難當355章 東方不敗?65章 請你去死568章 朝堂烽煙,脣槍舌劍218章 在女帝面前任性的少年573章 山雨欲來477章 紫鯤東遊,千里聚一劍344章 刺殺趙愭342章 新世界的先行者538章 一人守一片天下640章 一觸即發131章 臨安俠客行,蘿莉會詞魁428章 萬里江山起狼煙499章 養由基,養一箭241章 快雪時晴253章 以宮禁夜開做文章642章 我趙晉後悔了!36章 世間再無慕容602章 狂儒和王爺613章 愚忠之王,愚孝之女138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215章 天魔兇相不枉生317章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故鄉1469章 御姐臉有梨渦,手有槍384章 紅塵有仙人158章 殘城牆頭屍堆雪234章 大涼乾王亦異人82章 龍吞蟒476章 一場劍雨214章 天下側目560章 道家女神仙,紫虛元君魏華存71章 二品太子382章 女俠背長鋏,劍聖笑捧匣(加更2500字)165章 持戟,問人間無敵323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492章 人間又顯天王!200章 狐狸精的野望138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61章 當然是選擇原諒她616章 最後一根稻草182章 何日得一劍,掃天下異人54章 好一個少年654章 姜太公,請出山!178章 碧血飼城554章 心存大愛者,皆可爲神61章 當然是選擇原諒她304章 終登劍道大雅之室404章 陸地劍仙317章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故鄉140章 魚龍三十年593章 兵道鏡3章 青梅有竹馬336章 黑化的範夫子583章 封王?575章 來自大宋的狄相公!209章 世子野心,天下霸圖591章 一語成讖,文道成聖之大能!396章 刺客荊軻,今戰聶隱娘!469章 御姐臉有梨渦,手有槍460章 墨家矩子,成聖(上)561章 大涼再無詩仙,亦無女帝597章 大理之王651章 劍聖戰箭聖636章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上)622章 東土不示弱,劍仙候之!23章 北鎮撫司212章 賤人就是矯情327章 一劍破百甲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
78章 女子舞劍,文人屠龍146章 盛世蚊血602章 狂儒和王爺450章 北蠻退兵339章 亂天下而謀一個女人114章 臨安有魚,欲成女帝之劍。120章 人是色狼,狼是賤人480章 神將(八千大章,爲“讀書累死人”的紅包加更4千)213章 青雲壓城,城欲摧280章 雅騷355章 東方不敗?151章 好帥氣的狄相公!240章 一劍是書山21章 少年借劍467章 天地應有規矩429章 出擊8章 此木可雕也116章 狂儒本色54章 好一個少年646章 我李汝魚守護的,是這個天下啊174章 碧血讀書人421 襄陽猶在,不見郭巨俠74章 雙龍三蛟一大魚304章 終登劍道大雅之室485章 我花開已有年,何人且來憐561章 大涼再無詩仙,亦無女帝296章 大幕揭開544章 最後的大戰111章 頭疼時候想殺人的紅衣小姑娘509章 一劍可斬劍仙369章 我白起有一劍,可問世間無敵乎?289章 大涼相公更難當355章 東方不敗?65章 請你去死568章 朝堂烽煙,脣槍舌劍218章 在女帝面前任性的少年573章 山雨欲來477章 紫鯤東遊,千里聚一劍344章 刺殺趙愭342章 新世界的先行者538章 一人守一片天下640章 一觸即發131章 臨安俠客行,蘿莉會詞魁428章 萬里江山起狼煙499章 養由基,養一箭241章 快雪時晴253章 以宮禁夜開做文章642章 我趙晉後悔了!36章 世間再無慕容602章 狂儒和王爺613章 愚忠之王,愚孝之女138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215章 天魔兇相不枉生317章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故鄉1469章 御姐臉有梨渦,手有槍384章 紅塵有仙人158章 殘城牆頭屍堆雪234章 大涼乾王亦異人82章 龍吞蟒476章 一場劍雨214章 天下側目560章 道家女神仙,紫虛元君魏華存71章 二品太子382章 女俠背長鋏,劍聖笑捧匣(加更2500字)165章 持戟,問人間無敵323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492章 人間又顯天王!200章 狐狸精的野望138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61章 當然是選擇原諒她616章 最後一根稻草182章 何日得一劍,掃天下異人54章 好一個少年654章 姜太公,請出山!178章 碧血飼城554章 心存大愛者,皆可爲神61章 當然是選擇原諒她304章 終登劍道大雅之室404章 陸地劍仙317章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故鄉140章 魚龍三十年593章 兵道鏡3章 青梅有竹馬336章 黑化的範夫子583章 封王?575章 來自大宋的狄相公!209章 世子野心,天下霸圖591章 一語成讖,文道成聖之大能!396章 刺客荊軻,今戰聶隱娘!469章 御姐臉有梨渦,手有槍460章 墨家矩子,成聖(上)561章 大涼再無詩仙,亦無女帝597章 大理之王651章 劍聖戰箭聖636章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上)622章 東土不示弱,劍仙候之!23章 北鎮撫司212章 賤人就是矯情327章 一劍破百甲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