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

話說孫同康一聽,心上人相召,必知自己痊可;且喜不曾裝病。本就相思欲見,不暇再顧別的,忙同走出。纔出石門,便見孫、司二女對坐窗前,正在爭論。孫毓桐手上還拿着兩封柬帖,內中一封極似所失之物。耳聽青璜說:“我先不知細底,也和大姊一樣心思。嗣聽家師和明弟先後之言,才知事由雙方作繭自縛,已歷三生,無可解免。幸得白、朱二老大力相助,終於成就。逆數而行,徒生枝節,何苦來呢?”孫毓桐只答了一句:“我自有區處。”隨將兩封柬帖,從容揣起。

孫同康聽得畢真,人也近前,便向二女稱謝救助之德。

司青璜讓坐笑道:“大家仗義扶危,何謝之有?我請孫道友相見,原爲昨夜回去,家師叔靈靈子飛劍傳書,說周鐵瓢師兄前雖犯規被逐,但他懷念師門恩義,始終虔敬,每日暗中求告,已歷多年;平日又廣積善功,勤於修爲。本定寬免,準其重返師門;因是苦難未滿,該有妖僧之劫。

“家師叔忽有海外友人飛書相請,事甚緊急,必須一往;雖然延遲了半年,實己心許。家師又早算出內中因果,故置不問,致有日前之事。因道友爲了救他,幾遭不測;現雖獲救重生,元氣大傷,非另尋到一種靈藥,不能復原從事修爲。事應三月以後,入川路上始有遇臺。前失愛馬雪龍,也在彼時復歸原主。

“而大姊與道友,也有屢世夙約須踐,請家師命我轉告,令照所附柬帖行事。不料大姊不聽,只允留你在此,調養到能照前運用那一鏟一劍上路。對家師所說堅執不允,我也難與力爭。現在柬帖已被要去,我還要回山覆命,並有他事,你二人自作商計!”

孫毓桐默坐在側,意似不悅。司青璜說完,含笑作別;孫毓桐止住孫同康,獨自送出。二女走到棲鳳坪崖口,又爭論了一陣,司青璜方自飛去。

孫同康等孫毓桐迴轉,側顧紫、青二女俱已他去,剛起身叫了聲:“姊姊”,孫毓桐令坐,正色說道:“同弟,你這次入川,拜謁前生師長,心志堅誠與否?”

孫同康脫口答道:“我一個濁骨凡夫,好不容易遇到這等曠世仙緣,焉有怠忽之理?”

孫毓桐道:“那你對我想必也信服的了。”

孫同康道:“姊姊對我深恩厚誼,生死無不惟命,豈止敬信而已!”

孫毓桐微喜道:“實對你說,我二人原有屢世淵源,情分甚厚;對此情形,你定可看出。不過我二人有一難題,我意欲以人力解免。只能聽我的話在此調養三月,候你能重用飛劍時起身,我再助你往巫山尋到那株仙草;服後你先往峨嵋拜師,等你道成歸來,不特仙業可望,並踐前生之約。從此常在一起修煉,以至飛昇,地老天荒,永不分離。

但你如似昨日醫傷時所生妄念,我卻厭惡,不再理你。朱仙師柬帖暫存我手,到時自與你看。只照我言行事,必有大益,你可能心口如一麼?”

孫同康明知那兩封柬帖與己有關,照這口氣和自來相待情景,心上人也必是前生愛妻無疑。一則把對方敬若天人,愛如性命,絲毫不敢違忤,也不捨違杵。又想:對方已是飛仙一流,縱令前生愛侶,結有盟約,也必不肯再論嫁娶。便自己幸遇仙緣,此時志切清修,也不應再有室家之念。雖然愛她過甚,不免醉心情動;只是妄念時起,不能自己。本來連常日相聚,都是萬分絕望之事,難得她自己吐口,意似不作世俗兒女之私,將來便可長相廝守。人生如白駒過隙,多恩愛的夫妻,也僅二三十年美滿;轉眼老醜,終爲枯骨。似此天仙化人,能與之合藉雙修,終古不離,真乃幾生修到!同康聞言,自是喜出望外。但想起仙柬被她取去,不知所言何事?又不便明言索觀;還有人已痊癒,如何飛劍不能運用,也覺奇怪。方自尋思,忽見孫毓恫似因自己沉吟未答,秀目微嗔,隱含薄慍。惟恐誤會,忙答道:

“我對姊姊實在衷心敬愛,但想仙凡分隔,即便將來有點成就,彼此不同門戶,至多偶然來往;只恐連似此時這等長日相聚都難,每一想起,便自發愁。想不到竟是幾生至交,又蒙姊姊眷念前生情誼,允我此去如有成就,便可同修仙業,萬分感幸。

“小弟不才,向道尚屬堅誠,如何敢生別的妄念?我早說過,只姊姊有話,生死無不惟命是從,何況其它!我是在想朱仙師命我趕急由水路入川,開視仙柬;偏在中邪以後,自覺人已痊癒,姊姊卻說三月後始可運用。還有雪龍忠心靈慧,此時才知它並未自回這裡,也甚懸念,欲請姊姊示知罷了。”

孫毓桐方改笑容道:“此事因果,說來話長;你我之外,尚有幾家至友與我們經歷全差不多。前生本可完遂仙業,只爲最初一世發願太宏,以致連生波折。辛蒙白、朱二老和一位姓乙的老前輩夫婦,始終維護;歷劫三生,幸未失墜。這四位老前輩,一半爲了玉成我們,一半也爲當初一句戲言;必欲爲修道人留此一段佳話,一切行事均早安排。

“他雖命你早日入川,實則事已算定,特意令你趕來,會合誅邪。不特柬囊外開視日月,事前隱去,便內裡也是一張白紙;僅將近事現出一半,底下尚待到時才現。我本不應私自取視,一則你我盟締三生,情如一人;二則日前你服藥睡熟之後,石家二姊忽然飛臨,說九寒砂陰毒非常,沾上一點,便無生理。因你秉賦至厚,曾服白陽靈藥,又得法寶仙劍防衛,侵入不多;當時雖不免於苦痛,只經我用真氣度入口中,將邪毒吸出煉化,再用丹藥調治旬日,即可愎原。

“不料陰錯陽差,先是紀道友受了青璜姊之託,知你此厄難免,爲好心切,來援之外,又向他畢、花二位義姊要了一粒靈丹,與你服下。痛苦固然免去,無如韓仙子坎離丹雖有追魂奪命之功,終嫌稍微霸道。常人中毒,固可起死回生,你卻吃了本質太好的虧。如任其自生妙用也好,偏我見你歸時面容苦痛,關心太切;既不知此丹細底,又未看出你痛漸止,帶了一點做作;未蝦尋思,拚耗真元相救,將我真氣度入你口,欲將餘毒化淨,使其下瀉。等到發覺你己漸好,無須如此,忙即撤出時,藥力正與邪毒陰寒相戰;吃我真氣相逼,成了一體。

“此時我對你又氣又憐,跟着六妹來訪,未及詳查;石二姊來時,藥力已帶同餘邪補入精氣血髓,貫注全身了。這樣痊癒雖快了些時,內傷卻是不輕,本身真氣已不能駕馭飛劍。即便百日之內,體中餘毒吃藥力徐徐化淨,你那真元已大損耗,想修上乘仙業便自難望。

“我聞言自是憂急,忙即回房查看;忽發現你胸前柬帖所現字跡,竟有令我觀看之言。取出一看,竟有兩策可以補救。內中一條,我因前生與你同時轉世,飽受俗累苦厄,自非所願;暫時不與你看全文,也由於此。且喜今生轉劫既早,又先修煉有成;料你對我情重聽話,略爲變通前約.彼此都好。決計舍了第一策,照第二策行事。

“我知朱、白二老言出必踐,柬帖雖示二策,並非指明由我選用,也許還有深意。

但想我志已定,二老或能憐我苦心,不強人以所難。反正你在入川路上,非先將靈藥得到不可;沿途偏多妖邪左道巢人,便我同行,你無力防身,也極可慮,爲此才留你將劍練好再走。

“你那愛馬雪龍,原是仙種龍駒;因你久困未出,犯了烈性,正欲犯險往探。途遇一小妖徒由遠處趕夾尋師,望見妖陣己破,同門妖黨正被紀、司二道友追戮;警覺隱避,欲待人去再逃。本心想傷此馬,偏生此馬聞出他身上邪氣,竟生仇視;先裝馴善,冷不防猛撲過去,連踢帶咬。

“妖徒正喜它神駿,不料如此狡詐猛烈;驟出意外,竟爲所傷。無奈藏身土崖凹中,外有強敵;那馬又極靈警,得手之後,立即縱退。雖然落地便吃禁住,相隔已八九丈;恐被仇敵看破,只得停手,正待少時慘殺出氣。馬爲妖法所禁,身不能動,一味怒吼急嘶;妖徒情虛發急,意欲衝出逃走,乘機再傷此馬。這一跳,恰值紀師弟一位姓方的好友尋來,殺死妖徒,將馬救走。你到巫山即可尋回,無足爲慮。”

孫同康才知究裡,自然依言行事。二人屢世愛侶,經此一來,情更親切;孫同康更志得意滿,歡喜非常。只是愛根太深,雖然守着前約,又知事屬兩害,不敢再作銷魂之想;長日守着愛人,終未能免俗;想要溫存親熱,又恐觸怒。幾次詢問前生經過,心想對方只一說是夫妻,便稍微放肆;略親玉肌,總可如願。那知才一開口,便吃岔開。本來笑語溫柔,反變作一臉莊容。再問便有慍意,枉自心癢難搔,無計可施。繼思人貴知足,只是兩三世夫妻,終可有望;操之過急,反而不妙,便不再往下說。

歡時易逝,晚飯後時己午夜,他依然戀戀不捨就臥,後經孫毓桐連說:“你邪毒己入骨髓,休看近日精進,此時體力轉不如個尋常好人,不久尚須緩緩練劍,必須靜養。

我常共往還的姊妹無多,此三月中,我不再出門,日常相伴,何在此片時之聚?”

孫同康知不能違,便裝老臉,仍往孫毓桐居室走去;已然走到,未受阻止,心中暗喜。坐向榻上,見玉人師徒無一隨來,忽想起:“此間房舍甚多,牀只一張,決無同臥之理。也許有意讓我,她卻遷往別處。占人居室,不特於心不安;相隔再遠,反不如同居此樓,還可常日晤對。並且話已言明,無什嫌猜,以後越處越情深;有時就不出見,也可涎臉藉故進來尋她,豈不比這強些?”正悔弄巧成拙,紫、青二女忽將前住室中臥榻移來,不禁大喜。忙踅過去,故意悄聲詢問:“這是我睡的麼?”

紫燕抿嘴一笑,悄答道:“師叔不是喜歡住在這裡麼?”還要往下說時,青萍低斥道:“紫妹你罰還沒受夠麼?”

紫燕含笑未答,青萍隨改裝容道:“師父新闢此洞室不久,專爲獨居修道之用;除石、司三位師伯外,更無第四人涉足!這次救人心切,匆迫之中將師叔直帶到此。初意今晚移回原處;適見師叔願住此室,本非所喜,後來一想,三生至誼,本無所用其避忌;同居一室,調治也方便些。只是師叔法力靈智未復,前生經過僅憑猜想,師父現又不肯明言。適命弟子移榻來此,轉告師叔:屢世情分,喜得常見;不捨離開,也是人情。同居無妨,只須守定適才信約,相知以心,相對以禮,務以仙業爲重;免得師父許多礙難,彼此都好。

“跟着周道長來訪,師父往峰下孤桐小築見客,少時便歸。就師父性情爲人,弟子深知,逆她不得;這次雙鏡合璧,弟子等將來也同沐恩惠。師門大德不必說了,便對師叔也極忠誠;極盼合籍雙修,同證仙業。

“如想博得師父歡心信賴,便請依言安臥養息;日久疑念全消,自更親密。如被覺出師叔心念不堅,雖以夙世盟約,不致決裂,必多防閒;當師叔未成道以前,恐連見面都難。師父生自富貴人家,人又愛好,素喜佈置園林居室。無事便即修爲,至牀榻衾枕,只是積習猶在,備作陳設,用時絕少。室中坐具又多,本可無須添此一榻;師叔稍爲尋思,自知用意了。”

孫同康聞言,又是喜歡,又是內愧,紅着一張臉連聲應是。二女走後,便去小榻上坐定。爲想博得心上人歡心,試一用功;真氣才一運行,立覺周身有如千萬針刺,奇痛麻癢,萬難禁受。回顧劍置桌上,再試一運用,又覺其力絕大,駕馭不住;幸是神物仙兵不害主人,應變又快,否則還許受傷。就這樣,人已累得喘汗不止,果知厲害。

方就榻臥倒,忽見孫毓桐走來,見面便嘖道:“同弟怎不聽話?看你面色,必是妄動真氣所致。幸本質甚好,不然又須多受苦痛。今日如能用功,也無須再此三月了,莫非還不信我麼?”

孫同康見她一面說話,一面用手按住自己,不令起身,玉容雖帶嗔意,言動均極誠切,深情自然流露。回憶經歷,由不得心中一酸,強笑答道:“我怎會不信姊姊!倒是適才姊姊只管對我恩情深厚,因我敬愛太深,又是凡人;夙世深盟,既己得知,言行不免放肆,於是心跡未必全蒙見信;爲此愁急,意欲用功以見定力。不料稍爲一試,便這等厲害,當時雖然覺痛,已轉好了。”

孫毓桐道:“你此時真氣妄運行不得。經此一來,又須多延些日始能用功了。如肯聽話,請安眠吧!”孫同康依言,合目安臥,暗中調息靜心,一會也就睡去。

次日醒來絕早,見孫毓桐端坐榻上,正在入定;方想飽餐秀色,不去驚動,人已回醒。紫、青二女也相繼走進。盥洗之後,往前樓坐談了一會。另一年紀較長的侍女白波來報,說周道長己在香菱榭相候,石、司兩位仙女也就快到。孫毓桐笑道:“今日爲同弟壓驚,並三四知交,同聚小飲;就便一遊此間全景,我們走吧!”隨引孫同康走往峰下,一路遊覽過去。

孫同康見當地美景甚多,無一不是因勢利建,別具匠心;侍女除白波外,尚有二人也均清麗絕俗。宴客所在乃是就着坡上平地和峰半泉瀑,開闢出的一片波塘;中建水榭,並植大片芙葉。四外垂楊環繞;倚山臨水,頗多佳趣。水榭大隻三囚丈,有一赤欄小僑,與崖通連,軒窗四啓,荷香暗度,陳設也極清雅。

行到橋上,方自極口稱讚,孫毓桐笑答:“我只未能免俗,每到一處,必要佈置興建而已。昔年大雪山故居,且比這裡強得多呢!”話未說完,周鐵瓢也迎了出來,見面敘禮,先謝相助之德,同去裡面落坐。

一會,武當七女中的縹緲兒石明珠、女崑崙石玉珠姊妹和司青璜一同飛來。談不幾句,司青璜便拉孫毓桐,去同一旁密語。孫同康覷二女,又似爭論前事。微聞司青璜道:

“大姊固執,終歸無用,甚或白受苦難都不一定。”說完一同入席。

賓主言笑甚歡,直到午夜方散。行時石明珠忽向孫毓桐道:“聞說巫山靈藥雖已結實,你們行期卻須記準,不可大意呢!”說罷別去,二人也回洞室同居。

由此孫同康便在當地靜養,孫毓桐因已決計伴入川,有己同行,當可無慮。過了月餘,方令練習飛劍。暗查孫同康對她雖然萬分敬愛,居然心志堅定,不生妄念,還自喜慰安心,不再防閒。那知三生愛侶,劫後重逢,對方與心頭愛寵日常相處,言行謹飭全由勉強剋制;愛苗固是日益滋生,便自己也由憐念之中,眷言舊好,暗起情波。此時自是無事,一到魔頭潛侵,上照樣入網了。

前半月石、司三女仙還常來樓中小聚,自從練劍以後,便各說有事,不再來晤。二人日常相聚甚歡,也未覺意。光陰易過,一晃三月將近,孫毓桐才說:

“同弟!你此時餘毒雖淨,真元大虧,如非先服白陽靈藥,休說他年仙業,連飛劍也難再用。你以前練劍何等容易,現在連練月餘,並還經我日夕指點;除防禦較熟外,功力反不如前,此中利害當已覺出。你仗以復原的一種仙草,名爲兜率仙芝。此乃靈空仙域奇珍所結種子,偶隨罡風吹墮人間;非得山川靈氣不會生長,結實更無定期。

“蒙白、朱二老指示,現在巫山神羊峽後白龍澗危崖之上產有一株,靈實巳結,就在造十數日內成熟。雖然知者無多,但是這類靈藥仙草均有神物護持,澗底妖蜃甚是兇狡,守伺此芝已有多年。既須防他情急變計,不等芝實成熟便自吞吃;而那一帶多是有力妖邪盤踞,定要等過。你那愛馬雪龍,也在左近山中。如行另外一策,我二人便須遲卻一二甲子仙業;是否再轉一劫尚自難料。反正一樣犯險,爲此想下兩全之計;爲防萬一,明日便要起身。雖你功力不夠,所幸法寶飛劍均是神物,自具靈異威力;又有我同行,當可無慮。”

孫同康問出,採得芝實便要分別,相見何日尚自雜言;雖然依戀,但是此行關係仙業成敗之分,其勢不能不去,只得力請照仙示所定日期趕往。

孫毓桐卻因中途險阻頗多,恐有延誤,堅持提前三日起身。當夜並和孫同康明說:

“遲早終須一別,何如早日尋求仙業,作那久遠之計。我和你不捨分離,多聚三數日也是好的。休看起身早了三日,我仍照預定日期計算。聞說凝碧仙府常時閉關,外有七層雲帶封鎖。你雖在前生已得師長恩許,因白、朱二老那封仙柬,字跡隱現莫測;外面寫有送呈妙一真人之言,中途又現開視日期任我查看。

“內裡共是兩紙,除一紙現出半張字跡外,另一紙必是令你轉呈師長的信,竟是全白,其中必有深意。是否你一到仙府,便可叩關求見,也自難言。到時如有阻滯,我再在附近尋一洞室住下,助你設法求見。直等你進了仙府拜師之後,再行回來。候你道成相見,總該對你的心思了吧?”

二人相處既久,情愛愈深。男的固是魂銷握別,腸斷將離;便是女的也會覺得會短離長,情懷難遺。加以孫同康日夕晤對,終守信的;只是愛極情癡,寸步不離,全神貫注在孫毓桐身上,並無絲毫失檢之處。這時惜別情殷,愁腸若結,無形中便多了好些憐念。

孫同康早斷定心上人是前生愛妻,時以不能一近肌膚爲憾。這時見她慰勉殷勤,詞意肫切,只管笑語溫柔,偏是秀眉黛鎖,明眸波流,似喜似愁之中,隱蘊着無限深情蜜意。當此寶鏡明燈之下,對箸這等絕代容光、前生愛寵,怎不意融魂癡,愛而忘死?當時越看越心醉,愛極忘形,情不自禁,忸怩着說道:

“姊姊對我深情厚恩,百世難忘,不怕見怪,我對姊姊實在愛極,別無他求,也更不敢有什麼妄念;只是別遠會稀,未知何年再得重逢?心實難捨,想求姊姊開恩,許我稍爲親近,以慰別後相思,感激不盡。”

孫毓桐原坐在小榻對面琴幾之上,孫同康說時,人早離榻而起,挨近前去,邊說邊把身子往前一湊,擠坐上去。話未說完,孫毓桐見他口說着話,試探着擠坐上來,兩眼看定自己,滿面乞求之容。本想阻止;繼一想,明朝南浦,相聚已無多日。又知前生夫婿最是情癡,未能免俗,原在意中。好在道心堅定,竟守信約,不似前世苦纏;別前稍容親近,無關宏旨。念頭一轉,又覺可憐;便把身子一偏,容令並坐。剛說得一個“你”

字,不料孫同康熱情蘊蓄太久,稍假詞色,立如渴驥奔泉,不可遏制。再見對方玉渦紅量,妙目微嗔,似慍似喜,更帶着兩分淺羞之狀,越發心蕩神迷,就勢擁抱了個滿懷。

孫毓桐見他熱情奔放,更無顧忌,因有可憐成見,還不知對方前此三月以禮自防,全出勉強,危機早已隱伏;時機到來,一發不可複製。只想長別在即,心腸一軟,不忍變臉斥責,說道:“你這是作什麼?”

孫同康看出對方情深心軟,此舉雖非所喜,決不致因而決裂;何況百日渴望,稍作肌膚之親,死也無憾。此時暖玉溫香,居然入抱,最可喜是心上人並未真怒,如何肯舍。

聞言不特沒有鬆手,反而摟抱越緊,一面不住親熱撫摸,口中念喊:

“朱仙師早有暗示,姊姊和我屢世恩愛夫妻,理應重圓舊好;只爲姊姊仙業己將成就,我恐姊姊生氣,不敢輕易明言。我也向道心堅,只期將來合籍雙修,永不分離,並無世俗之見。只是愛逾性命,時想和姊姊稍爲親熱,恐生誤會,始終不敢。今當別遠,情不自禁。姊姊心志我必遵從,此時卻是任憑姊姊打罵,我也非愛個夠不可了。”

孫毓桐先還想行法解脫,及聽這等說法,以爲他早得仙人指教,已知細底;爲了尊重自己,非但同居一室,不生雜念,並一言一動,也均發情止禮。這時實爲相愛太深,又當遠別在即,情不自禁;本是連共三生患難的恩愛夫妻,容稍親愛,也不爲過,又不是有什麼無厭之求,何苦使其難堪,事後相思莫由慰解!當時心又一軟,便未強行禁解,只佯怒道:“你怎如此俗法,被人撞來看見,是什麼樣兒?再不放手,我就生氣不理你了。”

孫同康知道再鬧下去,難免觸怒,所幸此端已開,日後仍可伺便親熱,還是適可而止的好。仰望心上人,頰暈紅潮,輕嗔薄怒,更增美豔;尤其是櫻脣款啓,皓齒微嫣,一雙妙目註定自己,隱蘊着款款柔情,端的令人愛而志死。立即乘機說道:“我聽姊姊的話,但求許我再親一下。”隨說,早撲過去,嘴對嘴親了一下。

溫香微度,意猶未足,正待抱緊意意溫存,孫毓桐滿面含嗔道:“你瘋了吧!”隨說,伸手微推,人便離身而起。孫同康見她面色忽變,當是真怒,深悔太過,好生惶急道:“姊姊莫生氣,我下次下敢了。”孫毓桐嗔道:“這還有下次麼?這大人也不害羞。”

說完,忍不住回眸一笑。

孫同康見未真怒,心又一蕩。正想涎臉湊近前去,孫毓桐妙目微瞪道:“你如再鬧,莫怨我永遠不理你。青萍來了。明日便要起身,還不睡去?”

孫伺康剛諾諾連聲坐向榻上,隨見青萍持函走進,說道:“石二師伯,昨往成都訪友,遇見峨嵋派女仙申若蘭,恰值同行有人要回黃山,託其帶來一信,師父請看。”孫毓桐先前面有喜色,及將信接過,看完立轉愁容。吩咐青萍,速催紫燕將孫同康路上食用各物,提前準備停當,等天未明,便要起身。

青萍領命去訖,孫毓桐不俟孫同康開口,便先說道:“申若-乃我多年至交,適才來信,說巫山諸邪中有一個最厲害的,近煉“士二都天神煞”已將成就,令我留意。爲此變計提前,算好時刻,乘着妖人煉法正在收功吃緊之際,暗中穿越過去,以免變生不測。只將兜率仙芝採得,便不怕他了。別的妖邪均非所計,只此一關難渡。再有兩個時辰便須上路,你速安臥養神要緊。”說罷,便往外走。

孫同康那知厲害,正在回味適才快心之事,孫毓桐似已發覺,回身嗔道:“我知你睡不着,還須我爲你行法催眠。也不知事有多大,我此時多忙呢,真個氣人!”

孫同康聞言內愧,待要辯白,孫毓桐纖手已撫向頸上,同時口中塞進一粒丹藥,隱聞異香;方想就勢親她一下,覺着手沉身軟,心神微一迷忽,便自睡去。隔了些時醒轉,紫、青二女已將隨身衣包糧貪收拾定當,連忙起身洗嗽。孫毓桐已換了一身玄色緊身的勁裝,越顯得雙肩秀削,腰如約束,亭亭玉立,妙曼如仙。孫同康深悔昨夜不曾抱她一抱,二女已騎往前樓進食;吃完時已醜初,二人便同起身。

孫毓桐路上說起:“神羊峰在巫山玉女峰西亂山之中,本系妖人陰陽叟的老巢。此人性素和易,採補也不傷人,與別的妖邪狂傲自大專害生靈不同;又喜幫助同道,左近多是妖人窟人,有的還曾得過他的好處。他在慈雲寺鬥劍,爲峨嵋羣仙所誅,死後有人發現他的遺書,曾有再來之言。

“羣邪與他原多交好,又怕他法力難惹;所遺老巢雖風景清麗,至今無人敢於入居。

白龍澗便在他老巢之後,地勢既險,又恰在羣邪環踞之中,任走何方,俱不免於相遇。

因隔太連,飛行破空之聲,更易被其警覺。所幸仙芝產處隱秘,衆妖人爲對陰陽叟示敬,相約不得動其一草一木,並代防護,嚴禁外人涉足;只能暗中到達,立可成功。

“此去這一路,必須經過鐵鏡峽。當地住有一個妖人,名叫鳩道人,最是厲害。雖是左道妖邪,因爲詭詐陰柔,當正邪各派互鬥正盛之時,他受了摩訶尊者司空湛指教。

知峨嵋、青城兩派,雖以積善誅邪爲務,並非不容異派存留;只要隱跡潛修,惡跡未着,決不無故欺人,再能改行向善,遇事反到得他助益。敵人勢盛之時,千萬不可招惹。

“鳩道人由此驚惕,多少年來不曾出山一步,向的他出山的同道聲言:“不論何派,均是玄門一脈。我只在此獨自清修,爲防受累生事,連門人也不收,但決不受欺凌。常人樵採無妨,來人如是素昧平生的道術之士,只一入我鐵鏡峽,便存敵意,任是來路多大,上須一拚”等語。

“昔年峨嵋三英中李英瓊的師侄上官紅,往玉女峰採藥;誤走鐵鏡峽,給他阻住,鬥法兩日夜,未分勝負。歸報得知所用邪法甚是陰毒,本欲趕往除害,恰直師姊齊靈雲來訪,問知詳情。因妖道原是看中上官紅美貌,一對敵看出來歷,知已惹禍;就此收兵,平白丟人,對方還未必肯容。所幸平時陰沉,上來未以惡言戲悔。便說:“我在此清修多年,從未出山;峽中好些靈藥皆我種植,向例不容外人窺覬。我只不容人入內,也不傷你,一走便罷。你們倚仗人多勢盛,定要欺人,我也不怕。”答話甚巧。

“齊靈雲最是寬厚持重,便行勸阻說:“此人從未見聞,不容人入峽,只是量小,所用邪法未全施爲。紅兒走時並未追迫,所說也非無理。瓊妹近年誅邪甚衆,李伯父已有稍過之言。惡行未彰,便往誅戮,易爲仇敵口實。紅兒說妖道邪法頗局,我們去了固是必勝;萬一真是悔禍潛修之士,本門與人爲善,既不應啓此殺機;再如除他不得,因此逃走激變,忿而爲惡,也是不好。”李英瓊因上官紅未吃虧,只得罷了。

“妖道因此倖免。左近羣邪本多散逃在外,得知對方不爲己甚,也漸來歸。可是妖道想起愧忿心寒,早思祭煉邪法;恐被正派覺查,未敢下手。近聞峨嵋、青城兩代師徒,爲助同道好友抵禦“道家四九天劫”,閉關煉法,方始暗中設壇祭煉。

“此路雖然最險,我們去時,妖道正在煉法當兒,免卻阻撓,還可由他峽中通行過去。不過離峽五十里,便須下來步行;未到以前,更須升高徐飛,將破空之聲減低。一切均已算計定當,到時我不開口,任見什希奇物事,只作不知便了。”

孫同康由孫毓桐扶抱,同駕遁光御空飛行,自是喜慰。一路說笑,不覺行抵三峽入口,天已破曉;回顧一輪紅日,剛剛升出地面,萬里晴空,殘霞散綺。峽外長江一帶,水碧山青,原野如繡。江上風帆片片,空中下視,宛如白鳥掠波,景物已極壯麗。等一飛過峽口,兩邊峰崖往裡一收,望下去直似一條深溝,內裡嵌着一條蜿蜒屈伸的銀蛇。

腳底到處都是奇峰怪石,亂山危崖,綿恆不斷。

孫同康首次初經,見此奇景,正在連聲叫絕,忽聽孫毓桐道:“傻子!你生前並非不曾見過世面,怎全忘記?如非福緣深厚,仙師垂憐,豈不墮入塵世?於此可見轉劫之難。前面霧影中高峰後面,便是鐵鏡峽,越過那條橫嶺,便須步行。以前路過曾見有一深谷,爲時尚早,我們可往谷底下降,再行前進,雖然稍遠,卻較隱秘呢!”

說時,已將橫嶺飛過,對面又是一片嶂崖,谷恰居中;便把遁光一按,往下飛落。

到地一看,谷徑寬只盈丈,兩邊危崖削立千尋,直似由那橫嶺中間裂了一條深溝。崖那面山勢更高,過去又是亂山雜沓;人在谷中,如與世絕,端的幽奇隱僻。只是叢草怒生,高几過人,藤樹糾結,步步阻礙;更有蛇虺潛伏,甚是難行。

孫毓桐喜道:“由此步行繞去,鳩面妖道必不致於警覺了。”孫同康笑道:“姊姊你看!這谷又長又深,遍地荊棘,舉步都難。姊姊又未來過,怎知可與鐵鏡峽谷相通呢?”

孫毓桐見他自從落地,便將袖口寵着鼻孔,一手緊握劍柄,意似厭聞草土生腥之氣,微嗔道:“你真是富家公子,一點辛苦也不能受。你只知神仙快活,可知未成道時,巖居野宿,時與猛獸毒蟲邪魔苦鬥,前半修爲有多艱險困苦呢!你雖佔了前兩世的便宜,一拜師便入居仙府,免受若干有無形的危害,那左元洞壁門入所居洞穴,離地數十百丈,僅可容身;有的只容半坐,不能起立,勢更外傾,稍一疏忽便即滑墮。終日在內苦煉,開頭時一樣夠受,當是容易的麼?”

話未說完,忽聽呼的一聲,腥風撲面;一條五色斑斕、其粗如碗的毒蟒,突由右崖一株古樹之上,當頭竄到。蟒目如電,口似血盆,紅信吞吐遠射數尺;來勢又猛又急,獰惡已極。

孫同康因見谷中形勢險惡,草莽深密,孫毓桐不住口吹真氣,開路前進,人剛走過,草又合攏,地上積年腐草敗葉堆積甚厚,黴腥腐臭之氣刺鼻難聞;內中毒蟲蛇虺四伏,見人紛紛驚竄。雖用輕功提氣前行,到底礙事;更恐蛇獸暴起傷人,本在握劍戒備,一見毒蟒猛撲,不顧說話,立時拔劍揮去。

那蟒尚有小半身緊蟠樹上,氣候未成,自然禁不起仙劍一揮,腥血泉涌,蟒頭立被斬斷;因勢太急,斜飛出兩三丈撞向左壁。頭雖斬落,性猛未死;痛極暴怒,竟將壁上半抱多粗一株盤松咬住,深深釘在上面,蟒身也暴縮回去;頸腔中血水狂噴而出,隨着蟒身蜿蜒,直似舞起一道血泉。蟒性太長,餘威猛烈,長身猛縮;只一絞,一抱多粗的古木立被折斷。“卡嚓”一聲,連着蟒身斷落下墮,二人幾被灑了一身腥血。

孫毓桐見狀大驚,忙令收劍還匣,埋怨道:“此地離妖人巢穴只六七十里,山形如此險惡,表面看似無人,到後我纔想起,有些妖邪左道,專喜在這等險秘所在隱伏潛修。

不過這類妖人,不是功力尚淺,便是避禍匿跡,尋常絕不出洞一步;只不炫弄,現露形跡,便可無事。這裡去鐵鏡峽又最隱秘,爲防萬一,連禁法都未施,僅用真氣吹草開路前進。

“此劍非比尋常,精光上騰;稍爲識貨的人,老遠便能望見劍氣。幸得楊仙子先用法力掩蔽,免了許多危害,否則你在途中早被人發覺劫奪去了。不到遇敵無奈,如何可以出匣?有我同行,難道你還會爲蛇獸所傷不成?蟒雖兇毒,只用道家罡氣立可制住,這一揮劍,精光上燭,左近如有妖邪,必當我們有心尋事,豈不生出枝節?弄巧還將強敵引來,如何是好?”

正說之間,似聞崖際“嗤”的一聲極其難聽的冷笑。二人心中一驚,縱身趕上一看,荒崖幽寂,並無形影。方自疑慮,忽聽前面不遠谷底叢樹之中,又有兩聲怪笑。忙即飛縱過去,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大貓頭鷹,隱身繁枝密葉之內,不時發出一聲怪叫。先後所聞,音聲相近。急於上路,無心細查;深山窮谷,中隔險阻,並無人能到,也未將死蛇行法掩埋。

孫毓桐重向孫同康叮囑了幾句,仍舊上路。開頭既恐劍光引來妖邪作梗,又想先聞崖上笑聲好似有異。如其是鳥,怎會查看無着?人去又未見它飛起。發聲之處崖壁中凹,草木皆無,石地平整,極似一座洞窟。當時因見地方不大,深僅丈許,又聽貓頭鷹叫聲,誤認妖邪,趕忙尋視,於是疏忽過去;雖覺可疑,但已走遠,往返費事。如是妖邪,定必隱遁,或是尾隨相機發難。敵暗我明,當不時曾尋見,再回也是無用。雖未回看,暗中卻在加意戒備。

及至走出十多裡,谷徑已將走完,繞向亂山之中。沿途只見到一些蟲蛇,和一羣猿猴,更無他異。二人估量無事,才放了心。步行終歸遲緩,山路崎嶇,又是初次經歷,只憑去向,在亂山中繞越前行,連經險阻;雖說短短六七十里,飛行瞬息可達的途,徒步上升降繞越,便比直走多出了兩三倍。連走了三四個時辰,方始到鐵鏡峽旁山徑之中。

孫毓桐悄聲說道:“步行果然費事,我們比常人走要快得多,還走了好些時候。我已認出前面峰側便是入口,大約這一帶崖壁與之相運,再有兩三裡便到。你連日用功,雖有進境,無如真元損耗太甚,精力反不如我二人初見之時。長路跋涉,難免飢渴,事尚難料;萬一有變,也許暫時無暇飲食。這理盡是危峰峭壁環列,最爲隱僻,一路無事,可知不曾驚動妖邪,莫如就此吃飽再走吧!”

孫同康悄問:“山路已耗去多時,不怕延誤麼?”

孫毓桐道:“妖道練那十二都天神煞,除正子、午二時外,每日只練三個時辰,各按日月干支每日輪換。今日恰由申時起煉,加上正午,中隔一未,差不多前後五個時辰相連。又當收功緊要關頭,必以全神貫注,也許終日都在法臺之上祭煉,必定無心再顧別的。此行早有成算,爲把你當作常人相待,起身較預定提前了兩個時辰;此時申初,妖道剛上臺,怎麼也可趕上。一入峽口,過了妖侗,功成頃刻了。”

孫同康本覺飢渴,所攜食囊又極齊全精美,恰巧右側峰後,鬆杉森列,石筍如林;更有小溪流水,景絕幽清,途中僅見。便往林中走進,取出食物,匆匆吃完。孫同康越看孫毓桐越愛,幾次想要摟抱,均因孫毓桐自落地上路,面上便帶憂色;有時剛說笑兩句,轉眼又是眉黛含顰,若有愁思。多日相處,已知習性,爲恐觸怒,未敢冒失,沒奈何只得飽餐秀色,聊自解饞。二次要走,實忍不住,冷不防伸手便抱。

孫毓桐早看出他心事,略閃便自避開,微笑道:“你老是這樣,真愁人哩?”孫同康看見她秀眉深鎖,隱含幽怨,慌不迭方欲剖述心情。孫毓桐悄聲笑阻道:“你不用說了,我此時心情不定,向來所無;前途吉凶,尚還未定。前生你我實是恩愛夫妻,任你親熱,原本無妨;只是你這一味情癡,易召外魔。我不肯負義背盟,意難兩全,同樣難於解脫。一旦有事,難免兩誤。多年心思白用,還許延誤一劫,多受若干苦難;再如轉世墮落,更痛心哩?妖窟密邇,你有什話,事成再說吧!”孫同康不便開口,只得隨同上路。

別處峽谷,多是兩山對峙,一徑中虛;此峽形勢卻甚奇特,本是大片綿互不斷的嶺崖,突然一峰拔崖而起,高聳如雲,勢絕陡峭孤秀;峽口便在峰腳離地三數丈削壁之上,大約五六丈。峽口正圓,當門一根石筍,其黑如鐵,堅細如玉,高約三丈;本是菌形,偏生向外一面平整若鏡,映日生輝,光可鑑人;外觀直似一座有柄鐵鏡,當門而立。後面一個又大又深的石洞,想不到內中千山萬壑,別有天地,地勢也高得多。

二人沿着崖壁行的三裡,便到峰下,一同縱身上去。因知妖道近年益發狂做自恃,以爲峽中形勢最爲幽險隱秘,內裡只能通往神羊峰陰陽叟故居後山一帶;休說外人向無足跡,連左近同道,也從來下去。所居青衫坪洞中又設有法寶,來人一近峽口,立可查知。素不設伏,雖有一些禁制,如若遇上,只下去破他,仍可無事,以示不與無心犯禁的凡人爲難。這原是當初應付正教中對頭,以便有事可以藉口之用;自己又是行家,遇上可以迴避,便同往內走進。

洞徑長大,走了兩裡多路,纔將峽口峰洞走完。出口一看,峽門澗壑縱橫,境本幽勝;再加妖道多年佈置點綴,景物益發奇妙。到處琪花異草,修竹高林;奇石清泉,交相掩嶼,令人應接不暇。

二人無心觀賞,又以當地離白龍澗還有不少里路;雖然一過妖窟,便可無害,但非由青衫坪側經過不可,各自戒備前行。眼看前面谷徑開展,右側坡上現出大片平地,鬆杉森秀,插雲蔽日;知道林中設有法壇,妖道便住在林盡頭崖洞之內。峽中勝地頗多,妖窟非只這一處,只爲練法居此,恰擋在自己去路。心想相隔已近,一路未遇阻難,也無異事發生,與石氏雙珠所說不符;妖道所煉邪法最犯正教之惡,難道法臺周圍也不設一點防護?

忽見林中黑煙蓬勃,夾箸無數血色火花,火山爆發一般,涌起一大幢筆直煙柱,晃眼高山林表十餘丈。火由中心分裂,四面反捲而下,立將全林籠罩在內。黑煙血花也由深變淺,勢絕迅速,外觀好似起了一層輕煙薄霧;如非先前目睹,稍不留意,必看不出那是左道中最厲害的“羅喉神網”。

青衫坪本是離地七八丈的一片高地,二人由左近怪石密林中,試探着掩來。算計妖道此時正在法臺入定,元神與所煉邪法相合,決想不到有人步行入境;所可慮是行處相近,萬一行法完畢回醒,被其無心發現,卻極難當。雖早得人指教,胸有成竹,終是行險;這一臨近,越生戒心。方欲擇地掩向坪腳繞越過去,避開正面視線比較好些,忽聽破空之聲由身後天空中飛來。

孫毓桐料有妖人到達,忙將二人身形隱起,一道黃光已自空下瀉,到地現出一個紫面大頭、貌相醜怪的妖人。朝四外看了看,先朝林內喚了兩聲鳩道兄,未聽響應,略一尋思,便向坪側繞去。孫毓桐見所行正是自己去路,猛觸靈機,忙即尾隨在後。

繞到坪後,見一奇石當路而立,雲骨撐空,高約五丈;通體奇拔,孔竅玲瓏,左臨青衫坪土坡,右臨闊澗。兩個空地甚寬,妖人卻不往左走,手掐法訣朝石指劃幾下。一片輕雷之聲過去,兩道煙光飛涌中,石腳立現一個七尺高、三尺來寬洞穴;妖人穿洞而過,回手一指雷聲煙光畝處,仍回原狀,二人才知當地設有埋伏。

見妖人己沿着一條松樹夾道的小徑,往坪上一座竹樓走去,便照預計右行。仰覺身後微光一閃,回顧無跡,也未在意。過了好幾處極險峻的峰壑危崖,一算途程,當在五十里外。孫毓桐方笑道:

“妖道性情乖張奇特,又有聆音照形之寶,隱形法未必瞞得他過。一被警覺,犯了他的禁條,必以全力爲仇。常人走法,就便遇上,也可作爲道侶尋豳,無心經此。,當他煉法正急之際,也許不出爲難,因此不曾隱形。但青杉坪乃我必由之路,更未料到設有那厲害的埋伏;總算機緣湊巧,妖黨忽然飛來,尾隨脫險。否則,就不被困,事也非誤不可。看妖黨喚人情景,鳩道人必在入定,我們蹤跡絲毫未泄;正是極好時機,妖物想不難除,我這才放心了。”

二人邊談邊朝前急趕,剛由洪荒未闢的亂山中穿出,忽見大片森林。孫毓桐知道林後絕壑便是白龍澗,妖蜃常在林中出沒遊行;如能乘其出遊之際,隱形前往,將芝採到再除妖蜃,可免許多顧忌。

及至入林一看,林中盡是千百年以上的鬆杉古木,有的好些株叢叢並列,人不能側身而過,上面更是密壓壓不見天日。有的地方行列甚稀,下面雖有大片空地,但均十抱左右的巨樹。往往高達十丈,繁柯四發,亭立若蓋,扎枝互結,自成青幕。除地上偶然發現數十百點豆大日影外,仰視成然不見天光,樹密遮風,到處靜蕩蕩的,連樹葉也未見有一片搖動。

二人見林中空曠之處,左近必有大堆落葉堆積,地面也極清潔,彷佛有人常時打掃。

心方覺異,忽聞咀嚼之聲起自前面坡後,因有兩株十抱以上的巨木並列,擋住目光,悄悄繞將上去。原來那土坡大約十畝,再過去便是神羊峰後;中隔白龍澗,泉聲轟轟,已然震耳。坡上只此兩樹駢立,臨澗一面,又有大片空地;雖均在古木陰蔭之下,景色已不似前昏暗。坡高六七丈,臨澗一面突然陡削,成了一片危崖,咀嚼異聲便在崖下。

二人正往前走,忽見一條四五丈長毒蟒朝空飛竄;同時又有一股彩煙激射而起,其疾若箭,前粗後細,恰將蟒頭裡住。那蟒立即掉頭旋身,長虹飛瀉隨同下墮,雙方勢子都急;晃眼沒入崖下,咀嚼之聲又起。掩向崖口,往下一看,各種大蟒及懶豸等毒物,竟有數十條之多!身均奇大,從來罕見,合成半環形,向崖盤踞。除有兩條蛇蟒縮頭蟠伏,無甚生氣外;大都饞牙踞齒,目光如電。各把兇睛,註定中心崖下,彷佛大敵當前,引滿待發神氣。

再看蟒蠍毒物注視之處,乃是一塊丈許大的平整青石;石上踞着一個怪物,其形似蛟非蛟,長只一丈二三。通體深藍顏色,皮軟無鱗,又滑又亮,脅生雙翼;前半身下有六足,爪掌肥大,似具極強吸力;後尾帶着兩大片圓徑六尺的甲殼,五色鮮明,炫麗無儔,向後反翹,附向背上,尾梢便藏殼內。頸長三尺,前面一個口噴彩煙的怪頭;上具七眼,大隻如豆,目光卻極強烈,燦若明星;怪口無牙,略似蚯蚓,看去肥厚而軟,但可伸縮大小。頸細頭粗,兩腮特大,前面平扁,於是成了如意之形。石下橫着三五條蛇蟒,和一條三尺來長的大蜈蚣,似已早爲所殺,看去醜怪非常。

這時那條大蟒已被怪物口中彩煙吸近頭前,卻不吞噬,只把兩腮不住鼓動,怪口張合,發出極難聽的咀嚼之聲。那蟒似知無幸,後半身緊蟠地上,昂首挺立,通體抖顫,欲以強力猛掙。無如頭被彩煙裡緊,吸力絕大,休想掙脫分毫。怪物卻甚從容,只把七隻輪流閃爍的兇睛註定蟒頭,一動不動。

待不一會,那蟒似難忍受,情急拚命,忽將血盆大口開張,噴出二尺多長的紅信,朝前衝去。怪物似早料到,動作更快,兩腮一縮,頭略往前一探,只剩後排兩足着地,前面四足同時舉起,將蟒連頸抱住。一張怪嘴,恰與蟒口相對,蟒舌立被含緊,微一吮啜,倏地兩腮暴漲,跟着往裡一吸,前四足往外一吸。那麼長大一條毒蟒,立即帶着半截蟠屈的身子,斜翻仰跌,屍橫就地。四外蛇蠍毒物,知道快要輪到本身,立起了一片騷動;還未顧得竄起逃身,怪物口中彩煙又激射而出,朝另一條質小而具奇毒的烏梢蛇當頭罩下。

那蛇長約四丈,好似旁觀已久;看出對方弱點,上來除把蛇口緊閉外,一點也不倔強,任憑彩煙吸了就走。怪物便是妖蜃,專吸毒物精血,照例吸到離口二三尺便止。以下只等逼迫對方張口,不輕動作;以爲對方畏他兇威,無力相抗,未免疏忽。

不料這類有名烏梢毒蛇,甚是兇狡,知落虎口,立意相拚。表面口眼緊閉,任其拖走,連身子也不盤起,作出害怕神氣;暗中運足全力,用前半身柱地相持,冷不防將後半身長尾反轉,朝妖蜃身上甲殼橫掃過去。

這一尾鞭,不下數千斤猛力,便是塊鐵也被打扁;何況妖蜃驕狂託大,又爲幾次蛇蟒逃竄激怒發威,竟將向不全現的近尾軟弱處顯露出來。雖然甲殼堅逾精鋼,未有殘破,附殼尾梢卻被打折中斷。只見長尾急掃中,吧的一下,甲殼脫尾飛起,打向左近一株樹上。隨聽“卡喳”“砰訇”連聲大震,塵沙飛涌中,那株合抱巨木立被打斷。

妖蜃驟出不意,受此巨創,雖然暴怒,動作依然穩速;又以生具潔癖,甲殼乃附身棲息之物,珍惜非常。竟不顧先報仇,一見離尾橫飛,忙舍仇敵,兩翼一振飛身追去,用前爪就地抱起,重回石上。蛇見一擊成功,妖蜃彩煙已撤,噓的一聲,便往相反方向箭也似竄去,滿擬逃走正是時候;下餘數十條蟒蠍等毒物,也都學樣,紛紛四竄。

不料妖蜃兇毒非常,先前輕敵,又是有心侮弄,所施威力不過十之一二;這時誤中暗算,負痛情急,連下餘毒物也都遷怒,如何能容仇敵逃走?動作又極神速,身才回到石上,一聲類似兒啼的怪嘯,兩腮一收一鼓;怪口張處,噴出茶杯大小一團綵球。後附前見五色彩煙,到了空中,立即暴漲十倍,變成一團彩光;數十百道彩絲,箭兩一般朝諸毒物射去。才一沾身,便被制住。

先前蛇蟒爲妖蜃所吸,身子尚能掙扎,這次竟無一條動彈;不問逃處遠近,全部噤伏若死。妖蜃仍用彩煙挨次裡吸,一齊吸向身前。先朝仇敵張口一吸,一根極細彩絲飛入口內,蛇便回醒;自知無幸,也不再逃走,只把身子蟠緊,昂首吐信,噓噓亂叫。

妖蜃也不理它,竟將別的蛇蠍吸起,用前四足緊抱對方頸腹等次;兩腮鼓處,四足微微一緊,對方口便大開。妖蜃口湊上去,只一吸便將精血吸盡,摜死地上。數十條毒物,如法炮製,一會便去多半。剩下十來條蛇蟒,妖蜃忽又怪叫兩聲,張口一吸,附身彩絲飛回。除那條烏梢蛇外,立似皇恩大赦,紛紛舞動,各自銜起一二條殘屍,向四外竄去;連前帶後,共只不到頓飯時候。

孫同康見妖蜃如此兇殘,早想下手;孫毓桐因石玉珠說過妖蜃厲害,伎倆決不止此。

又以入口難關已過,仙芝產處尚未查明;好在所殘殺的俱是深山潛伏的兇毒之物,正好以暴制暴,就便觀查妖蜃本領,將孫同康止住。嗣見妖蜃內丹竟能由心分化,越知厲害。

暗忖妖蜃甲殼爲烏梢蛇所斷,必不甘休;看它驅遣餘蛇、銜去殘屍情景,分明殘殺將止。

如說生性喜潔,理應將烏蛇慘殺報仇,一同銜走,怎又留下?

再仔細往下一看,自從羣蛇銜走殘屍,妖蜃便將斷尾伸入甲殼以內,身子漸漸縮入;只留前半身六足在外,踞伏石上。跟着心眼全閉,一顆如意形怪頭也自縮退,緊貼類腔外面;狀如昏睡,只是兩腮鼓動不休。烏蛇兇睛怒突,通體戰慄,意似憤極怕極,又不敢逃。

二人立處,相隔崖口還有二尺,前面是株老鬆,松葉密茂,恰將身子遮住。這時想起身形早隱,只不撥動樹枝,發出聲音,妖蜃便不致警覺。那知剛繞向鬆側,往前一探頭,那蛇竟似看見人來,二目兇光立畝,忽然昂首向上連點,目蘊淚珠,大有乞哀求救之狀;一面又目視妖蜃,搖頭作勢。

孫毓桐先因二人身形已隱,還未在意,及見烏蛇目視自己,作勢益急。同時腥風又起,遙望銜下羣蛇也去而復轉,相繼在崖下草樹叢中蜿蜒駛來。心中一動,忽然警覺,忙即縮退。試行法查看,二人隱身法,不知何時竟被人破去;如非烏蛇哀求,還不知道。

所幸立處隱秘,不曾冒失下手,否則就許誤事,不由大吃一驚。雖幸未爲妖蜃所見,照此情勢,明有強敵暗中作祟;再不下手,阻礙更多,再如捱到鳩道人邪法煉成,趕來爲害,更是難敵。

她心中愁急,忙把孫同康拉向一旁。悄聲說道:“我們隱身法已破,下手以速爲妙,不能暗做,只好明來。下面羣蛇迴轉,妖蜃必肆兇威。我由別處繞向對崖,等我走後,你先現身誘它上來。只一對面,速將仙劍放出;一面用寶鏟防身,一面用寶鏡照定崖口,斷它歸路。我尋到仙芝再來助你,多半可以成功。只是妖蜃內丹奇毒,你功力既差,又無什麼經歷,採芝之事你辦不來。此舉甚險,不可貪功,防身要緊。牽制妖蜃到我得手趕來,便進退自如了。”說罷匆匆走去。

孫同康自和孫毓桐同居數月,常聽說各派仙俠行徑,心膽漸大,始終未把妖蜃重視。

又憤它殘殺,孫毓桐走不多時,心想樹可隱身,輕悄悄掩將過去往下一看;烏蛇似見崖上人走,失去指望,二目重又怒瞪,只將身盤緊,僅露一頭在外。羣蛇也相繼趕回,仍作半環,蜷伏地上,意態卻較安詳,不似先前又恨又怕情景。

妖蜃口眼仍未張開,兩腮鼓動更急,原來妖蜃吞噬了許多毒蟲惡蟒精血,正在運氣化煉;爲了恨毒烏蛇,欲伺餘蛇迴轉,當衆淫殺立威。

烏蛇頗有功候,已具靈性,非不想逃;只爲深知仇敵兇狡靈警,有意侮弄楚毒,其行若飛,一逃必被趕上,所受更要慘酷。除似先前捨命一拚,使其略受傷害,稍爲泄忿外,更無善策。偏又無隙可乘,正在靜候宰割;忽見人來,看出不是庸常。雖然退去,斷定來人決非無因,必要回轉;自覺生機未絕,才把身子盤緊,準備妖蜃睜眼加害時,抗得一時是一時,稍有隙立可活命,便在暗中蓄勢相待。

妖蜃喜潔,所居附近不留血汗,每隔二三月殘殺一次生物,照例必留一些,迫令移屍去穢。但是賦性兇殘,又貪又狠,更稟兩間奇淫至毒之氣而生;每次羣蛇移屍歸來,剛將先吸毒物精血煉化,一經睜眼,兇淫又動,必要饒上兩條,未了再擇一條雄的,強行交合。無如生具奇毒,一任多麼厲害的蛇蟒毒物,一經交合,當時樂極,事畢便無生理。

妖蜃不泄,不能暢意,必將對方咬殺,固是沒命;妖蜃如泄,立中奇毒,通體寸裂腐爛,化爲清水;妖蜃也將全身縮回殼內,昏昏睡去。以前每肆淫兇,多在澗底,當日恰值大雨之後,澗中有水。想是防汗,自恃兇毒,從無人跡敢至;又離妖窟太近,一時忘形,-向崖上。不料輕敵吃了大虧,將甲殼齊尾打斷,恨極仇敵,追擒回時,本欲當時殘殺。後看出烏蛇雖不似前殺大蟒身長,功候卻深,又是一條雄的;遂欲留以取樂,再行殘殺。

當日本是二人取芝絕好時機,只等妖蜃交後昏睡,用法寶防身,衝開所噴毒網,仙芝立可到手;共總半個多時辰,便可成功,不致受那險難了。孫同康自不知道,只想孫毓桐如在妖蜃未醒以前趕到對崖,下入澗底,事即可成。正自停手偷看,呼的一聲,妖蜃七隻怪眼,齊射兇光,長頸同時伸出腔外,先朝羣蛇呱呱怪叫了兩聲,倏地一口毒煙射出去,罩向右側一條大蟒頭上。

那蟒相隔較遠,不料首被看中,略一掙扎,便被吸近口邊。妖蜃仍照前法炮製,晃眼吸完精血,甩向地上。似這樣又連殺了三條,方把目光往向烏蛇身上,卻不對它發難;等吸完那三條蛇蟒精血,忽又停止,二次叫了兩聲。

羣蛇知道這次方脫危難,紛紛活躍,搶銜殘屍;無如死蛇太少,彼此去向不同。又視此爲活命之機,互一搶奪,亂做一堆,不覺扯毀了兩條,滿地狼籍。妖蜃本想令羣蛇銜走殘屍,立與烏蛇交合,經此一來,犯了大忌。當時暴怒,淫心正熾,竟連精血也不暇挨次吸食,立由石上飛起,撲向蛇羣之中。兩翼張處,六爪齊飛,一陣亂抓亂撲;除烏蛇外,羣蛇全被抓裂慘死!流了滿地膏血,奇腥刺鼻。烏蛇本在緊蟠蓄勢,恰巧妖蜃殺蛇時,內有一條“七星鉤子”性極猛烈,欲乘亂中逃竄,逃出較遠。

妖蜃一見滿地殘屍,怒極心昏,又急欲抱了烏蛇覓地交合,百忙中,忘將內丹噴出,徑竟自飛撲過去。雖將“七星鉤子”擒住,不料對方情急反噬,突以全力回身,將蛇尾毒助纏向妖蜃顧間。

這類毒鉤,其堅如鋼,力大異常;妖蜃先未噴毒將其制住,驟出不意,竟被纏個結實。急切間弄它不斷,急的兩腮怒鼓,回爪亂抓。微一耽延,烏蛇固認爲逃死良機,不肯放過,立似箭一般往崖上竄去。孫同康也想乘此誘敵,於是人蛇同時發動!妖蜃見烏蛇逃走,情念萬分,竟連身纏怪蛇,也無暇擺脫;喉中急哼一聲,奮身往崖上追來。

本來妖蜃行動,疾若飄風;孫同康志在誘敵,惟恐妖蜃警覺,雖在暗中準備,法寶飛劍均未出現。相隔又近,勢極危險,只被撲上,萬無生理。總算命不該絕,妖蜃恰在飽吸毒物精血之後,慾念大旺,不可遏制;“七星鉤子”又與常蛇不同,皮堅如鋼,刀斧不斷。妖蜃只管生具神力異質,機智絕倫,此時百無顧忌,未將纏蛇掙斷,硬起追逐。

不特咽喉要害被蛇束緊,連兩翼六足也被纏住大半,只剩左右三足在外。行動稍緩,腹中丹毒也難噴出,否則休說近身,人在妖蜃目光所注之處,決難免死了。

孫同康見烏蛇一逃,料定妖蜃必追,忙即避開正面,閃向一旁;心還在想:烏蛇如將妖蜃引遠,豈不正好?卻沒料到,妖蜃只憑三條肥掌,便能御空飛行;這等快法,烏蛇剛似箭一般竄上崖來,妖蜃也跟蹤追到,兩下相去十餘丈,晃眼追上。

烏蛇似知難逃毒手,又似向人求救,一見妖蜃追近,倏地撥轉身縮退,向人逃來。

妖蜃全神貫注烏蛇,孫同康閃向崖口草樹之中,本未看見;烏蛇回身向人一逃,立被發現。這本是瞬息間事,可是經此一來,妖蜃勢子又緩了一下。

孫同康早想斷它歸路,妖蜃上崖以後,方始看出厲害;一見追蛇回身,忙把仙劍飛出。妖蜃兇狡非常,瞥見對面草樹中隱得有人,立時暴怒;正待追撲過去,忽見銀光照眼,知道喉間要害被七星鉤子束緊,丹元毒氣,均難噴出。一面往後倒退,卻把七隻兇睛註定劍光,向下降落,暗以全力蓄勢相待。

孫同康不知妖蜃狡計,想借劍光斷去毒蛇束縛,又見妖蜃動作神速,恐逃回窠穴,妨害取芝。未免心慌,以爲這類毒物咽喉七寸,乃最重要的致命所在,意欲一劍成功;一面飛劍去斬妖頭,一面取出寶鏡想斷妖蜃退路,忘卻先用寶鏟防身,於是上了大當。

仙劍固是神物利器,無如妖蜃機智敏速,無與倫比;劍光到處,將頭一閃,任其落向頸間。等與身纏毒蛇才一挨近,猛然暴縮回去,兩腮怒鼓,奮力一掙。

妖蜃退時,身子本已縮小好些,喉間纏蛇挨着劍光也自斬斷,本能立即回覆;再一縮頭猛掙,身上纏蛇立被斷成無數大小段,紛紛飛起,向四外激射出去,勢子猛惡已極。

同時那妖蜃口張處,內丹便自噴出,將劍敵住。

孫同康不知妖蜃內丹穢毒,如非所用飛劍乃仙傳至寶,早爲所污,成了凡鐵墜地;口中毒氣,更是分毫沾染不得。始而意存輕視,及見那厲害的仙劍不能傷害妖蜃,反將所纏毒蛇斷主。心中一驚,忽又慎重,一心只恐妖蜃逃回窠穴;見它只守不攻,意欲相持到孫毓桐得手趕來,會合之後再作計較。

明明身有寶鏟,既未取用,也未仗以防身;那面寶鏡雖然一樣避邪防身,一則妖毒由於天賦,威力看似沒有九寒砂厲害,卻更陰毒;事前又未作消滅毒氣打算,稍沾殘餘,人便受害。二則此時雙鏡不曾合璧,只能作正面的防禦,稍一疏忽便爲所乘。也是二人夙緣前定,不可避免,才致般般湊巧,鑄成大錯。

妖蜃本可逃回,因料定來人必有所爲,素性兇狡陰毒,既恐引鬼入室,將守伺多年的仙芝失去;又恨仇敵阻它逞欲,表面相持,實則想把仇人嚼成粉碎泄忿,無如對方飛劍法寶,均極神奇厲害。急切間無可奈何,尤其那面寶鏡威力更大,乃它內丹剋星。稍逞兇威,仇人必以劍寶同時施爲;仇報不成,丹元真氣反有損耗。於是故示畏怯,將長身縮小,退藏斷尾所附甲殼以內,只露出前頭兩翼雙足;暗中運用腹中毒氣,準備相機一試。

孫同康本心要它如此,一手指定飛劍,一手持着寶鏡,防它退逃,也未想到別的動作。似這樣過有頓飯光景,本來妖蜃還可稍緩發難,倏地一道青光,由崖下白龍澗中飛上。妖蜃一見劍光自下而上,立即警覺仇人還有黨羽。守伺多年,仗以成道變化的仙芝,多半被人得去;益發情急暴怒,決意拚命。不等來人降落,蓄勢已久的滿口毒煙,忽似亂箭一般狂噴出去,當時灑了滿崖彩雨。

孫同康一見青光,知已得手,剛喊得一聲姊姊,忽聽嬌叱:“同弟還不速退!”聲到人到,孫毓桐已在鏡光劍光環護之中,電也似疾飛來;一照面,便將孫同康抱起,往側面空地上飛去。

妖蜃見光中女子手持仙芝,急得七隻怪眼齊射兇光,一聲兒啼般的怒吼,前半身忽又突出;長尾上翹,帶箸尾部甲殼反捲背上,兩翼六足、一齊划動,飛來急追。劍光隨人撤退,飛行更是神速。二人那快劍光,竟被追了個首尾相銜;兩下相去不達半里,稍一停頓便被追上。

這時夕陽未墮,晴霞麗霄,二人劍光在前,恰是青虹馭電,銀兩流空;後面再急追着一個雙翼六足,周身彩煙環繞的龍形怪物,一同飛駛於千山萬壑之上,立成奇景。

兩人一怪,飛行極快,晃眼便是百十里路。正在一逃一追之間,忽聽腳底不遠一座高峰上面,有人大喝:“妖物敢爾!”同時一股白氣衝空而起,朝妖蜃當頭迎去。緊跟着大片其細如針的紅色精光,暴雨也仰漫空撒去。到了空中,上下往回一兜,成了一個光網,又似一個極大火球,將妖蜃籠罩在內;只留正面缺口,那道白氣便由缺口衝入。

妖蜃仰知遇到剋星,想要逃退,無如來勢猛急,又當對頭怕它,兇焰愈盛;恨不能一下將仇人追上,嚼嚥下去。忽然發生意外,任是飛遁神速,也無及了。二人已然飛過,一見有人相助,忙即回顧,只見白氣衝起之處,乃是近峰顛一片突出的平崖。

崖上立着一個豹頭環眼、身材雄偉的白衣少年;腳前蹲伏着一個形似蟾蛉的三足怪物,大隻尺許,看去並不起眼。蟾口所噴白氣,卻似匹練衝空,又勁又急;由少年所發火網缺口衝進,已將妖蜃全身包沒。妖蜃那粒內丹並未噴出,恰和蛇遇妖蜃情景相似;將如意形怪口緊閉,急得兇睛怒瞪,四下翻滾,左衝右突,喉中慘哼不已。

相持不多一會,少年喝道:“無知妖物,速將內丹獻出,雖仍不免一死,少受好些苦難。再如遲延,神針一合,你那罪孽就大了。”妖蜃仍是衝突不休。

孫毓桐原是趕往對崖,恰值妖蜃起身追敵,容容易易便尋到妖窟;將仙芝採到手內,大功已成,自是喜慰。剛要走出,忽發現壁間字跡,近前一看,竟是前主人陰陽叟所留。

大意是說:

“本人自小好道,不料求進太切,誤用下乘功夫,專事採補。後來道力構進,忽得奇書,頓悟前非,無如生具二體,積惡已深,難於挽救;總算平生不曾傷害好人。所用爐鼎事後均經靈藥醫治,送歸故里,多終餘年,也許能有幾希之望。於是虔心推算,將應劫時期,提前一甲子,惜着慈雲寺峨嵋派與羣邪鬥法之際兵解。由此即以元神苦煉,也不再尋廬舍。

“妖蜃乃昔年小南極採藥時無心發現,本意妖蜃天賦淫毒,可合媚藥。本山白龍澗又產有一兜率仙芝,未到結實之期;擒回以後,便將妖蜃封禁澗洞之內,令代防守,並取毒涎煉丹。不久覺悟前非,毒丹一次未煉。

“兵解前本以這類毒物留必害人,想要除去;一則收復妖蜃前,曾經許以不殺;又經苦求,不願失信。另算出此中還有一段因果,芝實也不應爲己所有。白龍澗幽險隱秘,仙凡足跡之所不至,爲此仍留妖蜃守護仙芝,以待有緣。不過妖蜃稟性兇淫,芝實成熟以前,正當氣候將成,求偶之際;慾念奇旺,不能忍受,必要拚命攻洞而出。

“此物性靈,原知仙芝妙用,爲想守伺成熟吞食,必不捨得離去;等採芝人來,芝實也恰成熟。機緣至巧,此時妖蜃必在崖上殘殺蟲蛇,並與生人惡鬥;所噴內丹,其毒無比。來人任是法力多高,千萬不可沾染,芝實更應速服;過時稍久,便減靈效。”

孫毓桐看完,忙即飛上,到後一看,人蜃正在相持,滿空均被毒煙佈滿。孫同康只將寶鏡擋住前面毒煙,未用寶鏟防身。知道妖蜃通靈,內丹分化由心,惟恐有失;又急於把芝實與孫同康服食,匆匆趕過,扶起便飛。孫同康正在懸念,一見心上人來,回手便抱。孫毓桐因芝實到手,分別在即,本是三生愛侶,又當緊急之際,會短離長;忽生憐念,起初任其緊抱,未加嗔怪。

誰知孫同康已受妖毒潛侵,就這一抱,連孫毓桐也同被波及,傳染過去。等到停空回顧時,覺着心神一蕩,身子略爲發軟,當時未怎在意。因見白衣少年,形貌魁偉,聲如洪鐘;所髮針形紅光,雖無邪氣,看不出是什麼數。身前蹲伏的,又是一個口噴白氣的怪物,看去竟比妖蜃要厲害。猛一動念:“正經修道之士,未必豢養這類妖物。此人來路不知,此間羣邪盤踞之地,芝實到手,尚未服食,萬一不是正人,豈不又生波折?”

想到這裡,見孫同康滿臉紅潤,帶着乞憐之色望着自己,依然緊抱未放。有心推開,又覺不忍,只得任其抱持,帶同往前面探山凹中飛去。

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
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四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一回 殘月唱雞聲 寶馬雙乘飛俠影 輕颸颺柳岸 扁舟一葉渡洪波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七回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三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第五回 勞燕竟同飛 迢遙關山濃情似酒 匡牀容小憩 迷離春夢美意如雲第二回 嵩嶽鬥羣兇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第六回 此去合雙棲 爲有夙願鴛鴦交深金石 再來成隔世 依然前生鶴侶眷屬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