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何似在人間】(一十四)

,最快更新庶子無敵最新章節!

夜色之中的京都宛如一頭蟄伏的洪荒巨獸。

北門城樓,陳顯達甲冑在身,面色肅然,旁邊一名親兵雙手扶着他的朴刀。

當初穀梁送給裴越的班底五人,商羽出身寒門,傅弘之則是書香門第子弟。韋睿、孟龍符和陳顯達三人家世相似,家中長輩都是中下層將官,雖然沒有足夠強勢煊赫的背景,卻能保證家中子弟從小接受軍事方面的薰陶。

韋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西境之戰他多次單獨領軍行動,深得裴越的器重和信任,返京之後升爲藏鋒衛指揮使順理成章。孟龍符性格謹慎又不乏主見,如今進入武定衛擔任秦賢的副手,逐漸開始展露能力,與家學淵源的羅克敵旗鼓相當。

陳顯達對於兵法軍陣不擅長,最喜歡的就是領軍衝鋒,性格上難免會有些狂妄恣意。

他知道自己的缺點,只是熱血上頭時便難以剋制,更明白這次是裴越對自己的考驗。

京都十二城門,十一座在守備師的管轄之下,唯獨北面這座景耀門由藏鋒衛接管。

陳顯達不敢大意,嚴令麾下將士打起精神,同時自己也不敢有絲毫鬆懈,就連平日裡總是悄悄帶在身上的小酒壺都留在營地。

“大人,守備師秦大人來了。”一名親兵走進城樓稟道。

陳顯達疑惑道:“秦大人?哪個秦大人?”

京都守備師常備兵力三萬人,主帥乃是成陽侯張武。

大梁開國九公二十七侯,國公之中以定國公裴元爲首,侯爵之中位列第一的是成陽侯張黎。此人稱得上高祖麾下第一心腹,甚至被一些人認爲是愚忠的典範。從張黎往後近百年,張家先後有六人擔任京都守備師主帥,可見天家對這座侯府的信任。

陳顯達只知道成陽侯府張家,對於守備師其他武將知之甚少。

親兵應道:“回大人,是守備師總經歷官秦子文。”

陳顯達“哦”了一聲,起身問道:“他一個人來的?”

親兵道:“還有北門統領劉鐶之。”

陳顯達

點了點頭,

隨即便主動迎了出去,卻見一身文官打扮的秦子文迎面走來,身後跟着的是統領劉鐶之,另有兩名提着食盒的年輕小廝。

“陳指揮使,久仰大名。”秦子文笑容可掬,拱手示意。

陳顯達心中納悶,但是對方這般客氣,他也只好像模像樣地見禮。

秦子文開門見山道:“張大帥對於中山侯和藏鋒衛在西境的功勳頗爲敬仰,只可惜一直沒有機會結交。聽聞陳指揮是中山侯麾下陷陣第一猛將,如今又替守備師承擔城門防務,便令下官前來聊表心意。陳指揮且放心,景耀門既然由藏鋒衛駐守,下官便不會壞了規矩,此番沒有帶閒雜人等,只帶着一些吃食並兩壺水酒。”

陳顯達看了一眼他後面那兩個面容普通的小廝,猶豫片刻之後道:“秦大人,這恐怕有些不妥。”

秦子文笑道:“陳指揮莫非不肯賞個面子?”

陳顯達只得側身道:“秦大人請進。”

堂中地方寬敞,秦子文命兩個小廝將食盒放在桌上,不着痕跡地看了一眼劉鐶之,而後緩緩道:“陳指揮,不知中山侯對你可有交代?”筆趣庫

陳顯達疑惑地道:“什麼交代?”

秦子文面色陡然一沉,寒聲道:“裴越行刺陛下意圖謀反,他讓你守着景耀門不就是爲了打開京都門戶?”

陳顯達雖然愚魯率直,但是爲人並不蠢,立刻意識到危機襲來,轉頭望着親兵吼道:“刀來!”

劉鐶之突然發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向旁邊那個捧着朴刀的親兵,擡腳便將其人踹倒。

與此同時,秦子文後退一步,那兩名小廝如鬼魅一般欺身而進,剎那間來到陳顯達面前,一左一右搭上陳顯達的雙臂。

陳顯達的武道修爲在裴越麾下衆將之中名列前茅,而且在戰場上不知經歷過多少次生死危機,故而此刻絲毫不慌,怒喝一聲力從地起,瞬間連退六步。然而這兩名小廝仿若附骨之疽,始終牢牢扣着陳顯達的手腕,緊接着同時發

出極其剛猛強悍的力量,只聽咔擦聲響起,陳顯達的兩條臂膀竟然被這兩人硬生生拽得脫臼。

那種鑽心的痛讓陳顯達面目猙獰,可是相比於身體的痛楚,他心中更加驚駭,因爲這兩人的武功路數非常熟悉,與葉七的霸道功法竟然十分相似。

秦子文見屬下已經得手,看了一眼已經聚集到城門樓外的藏鋒衛將士,不慌不忙地說道:“堵上他的嘴。”

劉鐶之拿着那杆朴刀擋在前方,一名小廝取來牆邊的長刀架在陳顯達的脖子上。

秦子文神態從容地望着手執兵刃的藏鋒衛將士,朗聲說道:“你們再進一步,陳顯達小命不保。”

陳顯達這輩子都沒有受過這樣的屈辱,此刻望着那些不敢上前的忠心部屬,幾乎目眥欲裂,然而他嘴巴被嚴嚴實實地堵着,只能發出嗚嗚之聲。

駐守景耀門的是陳顯達一手帶出來的三千先鋒精銳,顯然沒辦法無視他的生死強行進攻, 最重要的是這些將士壓根不知道發生何事,爲何京都守備師的人會突然翻臉?

便在這時,城內長街上響起整齊的腳步聲,至少五千名守備師士卒在火把的照耀下列隊前進。

爲首是一名年逾花甲策馬而行的老將。

藏鋒衛將士雖然不至於被這等場面震住,但是此刻陳顯達被制,他們羣龍無首,且不清楚守備師的用意,一時間無法下定決心,只能看着披甲執刀的守備師步卒來到城門附近。

那名老將看向城牆上嚴陣以待的藏鋒衛將士,高聲說道:“我是守備師主帥,成陽侯張武。你們的主帥中山侯裴越行刺陛下,挾持三位皇子和魏國公等人,意圖行大逆不道之事。現在本侯命令爾等,立刻放下兵器束手就擒,否則一律視爲謀逆大罪,株連九族!”

夜風獵獵,城牆上一片死寂。

秦子文命兩名小廝用長刀抵着陳顯達,在一衆藏鋒衛將士憤怒的注視中,夷然不懼地押着他來到樓梯附近,與城下不遠處的張武遙遙相對。

3【頭可破】381【終相見】330【守護】348【長歌當哭】(五)873【亮劍】1039【今日之太子】836【騎卷平崗】954【必殺之局】35【荒誕】968【人生參與商】1101【權傾朝野】431【星火燎原】37【籌謀】768【混亂之始】540【萬事俱備】671【何似在人間】(二十)1168【元年】772【醉酒成篇】743【紈絝子弟】961【識本心】937【針鋒相對】1154【託身白刃裡】897【武夫報仇】1087【不廢江河萬古流】825【鬼神莫測】798【往事只堪哀】1208【長風破浪會有時】(四)1004【歸去來兮】623【聲聲慢】1240【人心鬼蜮】878【紛至沓來】727【龍共虎】1269【故事裡的錚鳴】(上)386【長弓】497【親王之怒】501【定終身】281【大地烽煙】1082【無情未必真豪傑】607【天地不仁】221【再相逢】87【耳光】412【席捲】(八)997【勾勒江山之始】425【見虎城】343【破門】680【圈禁】218【收官】1126【江陸思歸客】356【長歌當哭】(一十三)487【朝天子】902【塵埃落定】1052【歸來】527【愚不可及】266【生死之間】729【翻手爲雲】290【城破】515【一波三折】588【閒雲評】1233【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五)906【行到水窮處】314【溫存】938【靈犀】1109【未妨惆悵是清狂】884【風乍起】838【風繼續吹】664【何似在人間】(一十三)1189【裡快哉風】(三)192【裴越的刀】295【恍若隔世】525【大禮】150【孤立】776【刺裴】(三)79【登堂】1071【人間正道是滄桑】(八)197花前730【孰輕孰重】159【姐弟】1088【誰憐一片影】88【獻策】418【軟柿子】1017【君欲取之】238【春宵】328【火在燒】746【大江東去】1256【不負天下】183【人世間】1044【說與山鬼聽】562【參差】834【正宮】386【長弓】713【第七位】47【此間少年】185【盜骨】358【弄玉】642【荒唐言】390【身份】224【永寧往事】(上)761【血色黃昏】1016【回望人間聽龍吟】814【大戟士】
3【頭可破】381【終相見】330【守護】348【長歌當哭】(五)873【亮劍】1039【今日之太子】836【騎卷平崗】954【必殺之局】35【荒誕】968【人生參與商】1101【權傾朝野】431【星火燎原】37【籌謀】768【混亂之始】540【萬事俱備】671【何似在人間】(二十)1168【元年】772【醉酒成篇】743【紈絝子弟】961【識本心】937【針鋒相對】1154【託身白刃裡】897【武夫報仇】1087【不廢江河萬古流】825【鬼神莫測】798【往事只堪哀】1208【長風破浪會有時】(四)1004【歸去來兮】623【聲聲慢】1240【人心鬼蜮】878【紛至沓來】727【龍共虎】1269【故事裡的錚鳴】(上)386【長弓】497【親王之怒】501【定終身】281【大地烽煙】1082【無情未必真豪傑】607【天地不仁】221【再相逢】87【耳光】412【席捲】(八)997【勾勒江山之始】425【見虎城】343【破門】680【圈禁】218【收官】1126【江陸思歸客】356【長歌當哭】(一十三)487【朝天子】902【塵埃落定】1052【歸來】527【愚不可及】266【生死之間】729【翻手爲雲】290【城破】515【一波三折】588【閒雲評】1233【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五)906【行到水窮處】314【溫存】938【靈犀】1109【未妨惆悵是清狂】884【風乍起】838【風繼續吹】664【何似在人間】(一十三)1189【裡快哉風】(三)192【裴越的刀】295【恍若隔世】525【大禮】150【孤立】776【刺裴】(三)79【登堂】1071【人間正道是滄桑】(八)197花前730【孰輕孰重】159【姐弟】1088【誰憐一片影】88【獻策】418【軟柿子】1017【君欲取之】238【春宵】328【火在燒】746【大江東去】1256【不負天下】183【人世間】1044【說與山鬼聽】562【參差】834【正宮】386【長弓】713【第七位】47【此間少年】185【盜骨】358【弄玉】642【荒唐言】390【身份】224【永寧往事】(上)761【血色黃昏】1016【回望人間聽龍吟】814【大戟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