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殺手和尚

“殺手和尚”不是一個人。

而是一個組織。

殺手的組織。

這組織很龐大,共分東、南、西、北四支。

人手不算很多,但都十分精銳。

而且都是高手。

他們有四個共同的特色:

一,他們都是殺手,是爲了:甲,錢;乙,上頭下令;丙,私怨──而殺人。

二,他們掩飾的身份都是:和尚。

三,他們要殺的人,一定殺得到,因爲他們是夠好也夠狠的殺手。

四,他們殺的,絕大多數(除了因私仇而宰殺的“黑吃黑”道上的人)都是民衆心目中認爲的好官、好漢、好人。光是這四個特點,已夠麻煩了,譬如:

一,他們掩飾的身份是出家人──世間出家人那麼多,總不能一個個去查,而且,這種冒瀆佛門的事,誰也不願去冒這個大不韙。

殺手查不出來,但大家都知道:殺手的身份是和尚,這就更糟了,試問:有誰還敢去開罪出家人?

於是,這些僧侶上街託鉢化緣,誰敢不施,誰能拒逐?唯有予取予求。這樣一來,這些出家人都成了民衆心中的瘟神惡霸了,也真有些本來和善的出家人搖身一變,成了貪得無厭的惡棍了。

二,他們爲錢殺人,那就夠糟了。

原因是:一個好人通常不會給錢叫殺手去殺掉惡人,可是,一個壞人則完全會做付錢給殺手以幹掉與他對立的人。

所以,好人便愈來愈少,壞人必愈來愈多。

這風氣都要不得。

更要不得的是:他們聽上級命令殺人。

這就更不問情由了。

甚至是陌不相識的人,也會死在他們手上。

這就更教人防不勝防,而且,也更加無法查究。

因爲殺死他們的人可能是完全不相干的人。既查不到兇手,就更追查不到買兇殺人的人了。

這些影響都很壞。

壞得連負責緝拿他們案子的捕役和官員,不是因誤查佛門清淨地而惹起民間衆怒、告上官去,而被革職查辦,更有的案子辦到半途,人也給“殺手和尚”殺了。

──試問,這種搗馬蜂窩的事,誰還敢辦?

更難辦的是:

聽說,這個“殺手和尚”集團的幕後主使人,是個皇上跟前的大官。

在這年頭,人們一聽這來頭就頭大膽小,誰想惹這種辦不成便腦袋搬家,一旦辦成了就抄家滅族的事?

在這兒,只要有什麼事一旦跟“朝廷上的紅人”扯上了關係,就什麼事都好辦,也啥事都不好辦了。

──好辦的是:大家都只好讓一讓,讓他威,讓他狂,讓他逍遙法外好自在。

──不好辦的是:不敢辦、不可辦、不能辦。

因爲沒有人有本領辦他們,這些殺手們,就更無法無天了──反正他們是和尚:他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既然他們不肯下地獄,索性就把別人扯下地獄算了。

他們自己呢?

已至極樂。

樂在西天。

──西天何在?在他們花錢買來的開心裡。

──錢從何來?

從他們狙殺掉的人命處來。

的確,誰也拿他們沒辦法。

誰也不敢辦他們。

卻還是有人敢辦他們的。

這兒的縣官章圖便是一個。

章圖是個好官。

他清。

他不收錢,不受賄。

有次他辦一件案,查明瞭是紈絝子弟乾的,殺人奸擄,上頭着人送來了足以他吃一輩子再樂下一輩子的賄款,他卻正眼也不看,就連送賄者一併辦了。

他正。

他不徇私,也不偏頗。

他連自己上司親屬犯罪,也一樣照判不誤,判了之後,才跪地請罪,在自己俸祿中騰出一筆錢,來接濟受刑犯人牽累的妻兒。

他就連自己兒子犯法,他也自行檢舉,照判不誤。

他廉。

他一介不取,所以,家裡只有一個僕人,妻兒都吃糙米,穿荊布。

他住的也只是石屋。

他人好。

一旦不在公職上,他就跟百姓打成一片,不管屠戶、農佃,乃至打更的、挑大糞的,他都一視同仁,甚至有時是卸袍捋袖,一起幫人耕作勞役。

所以他深得人們愛戴。

大家都喜歡他。

百姓都知道他纔是父母官──一個待老百姓如同子女(而人們視之如父如母)的官員。

大家有時候甚至戲諺地稱之爲“圖章”,這位青天大老爺也不以爲忤,照應不誤。

除了犯法的以及不守法的人,誰都喜章圖。

“殺手和尚”集團的“和尚們”當然不喜章圖。

但那也不致於真要殺了他。

他好歹也是個官。

──若非真的到了非殺不可的地步,他們還不會傻到去殺地方官惹麻煩。

可是,上頭已下了指令:

這指令當然是格殺令──

狙殺章圖!

這指令一下,就等於判了章圖死刑!

負責這兒東路“殺手和尚”組織的老大,他們稱爲之“師父”。

“師父”是“戒殺大師”。

這當然是非常有趣的事,一個殺手集團領袖,其名號居然是:

“戒殺”。

他手上有五個“和尚”,名爲:戒聲、戒香、戒味、戒觸、戒法。

當然,這五人是殺手,自是啥也不戒。

好玩的是:這些殺手,非但什麼都不戒,也百無禁忌,卻偏以戒爲號。

不過,人生裡有着的是這種詭異的事:

正如有人宣稱自己纔是正統的,然則真真正正的正統卻是給他撂到坑底裡去了。

有人擺明他纔是執法者,他是依法行事,但這法到了他手上,卻只是無法無天、知法犯法的“法”。

這正如有人說他是爲了愛你、幫你,做的卻老是恨你、害你的事。

這世上有的是這種人,這種事。

第一回 叫天頓首第一回 斬首示衆第三回 黑道上的黑刀第四回 她是他的傷口第三回 不情願的刀意第一回 大脾氣的小夥計第五回 殺手之慈悲第一回 忍心之刀第二回 刀的劍影第二回 那是仇家的聲音第一回 話分兩頭第二回 六頂記第三回 美嬌娘第十回 出口的話一如脫弦之箭第六回 十八般腿勁第二回 不服氣的道義第二回 大鐘敲古寺第一回 叫天頓首第二回 大鐘敲古寺第三回 屈服於現實的刀第六回 你有口臭第四回 詩、屍和死、思第一回 人情惡第四回 斬風快刀第一回 叫天頓首第三回 好一把刀第三回 屈服於現實的刀第八回 道義要比證據重要第一回 好久不見第二回 那是仇家的聲音第一回 人情惡第二回 就地正法第三回 濟時肯殺身第二回 六頂記第十回 出口的話一如脫弦之箭第五回 斷了了斷第十七回 懷冰擁雪第三回 黑道上的黑刀第四回 斬風快刀第五回 不作冷漠生第三回 黑道上的黑刀第一回 斬首示衆第三回 黑道上的黑刀第四回 白道上的黑刀第三回 朝天四腳第四回 大丈夫第十六回 一笑神捕仇小街第二回 寒與傲第一回 你有正氣,我有義氣第三回 笑意如刀第二回 大鐘敲古寺第二回 有關痛癢第六回 這麼多的敵人第四回 白道上的黑刀第八回 道義要比證據重要第一回 大脾氣的小夥計第三回 好一把刀第十八回 兵分三路第四回 白道上的黑刀第一回 大脾氣的小夥計第四回 冰凍的火第二回 夜夜焚燒他名字的女人第二回 刀的劍影第五回 崩大碗第一回 先燒山後燒人第三回 冷和冰第四回 猛升第五回 斷了了斷第六回 你有口臭第三回 朝天四腳第十一回 天子門生第三回 朝天四腳第一回 好久不見第八回 身朝言野第三回 捉刀第五回 撞第四回 她是他的傷口第二回 大鐘敲古寺第二回 刀的劍影第四回 大丈夫第五回 愉快的小火第七回 這麼少的朋友第一回 話分兩頭第四回 寧爲情義死第二回 那是仇家的聲音第六回 出賣者,非常忠誠第十一回 天子門生第一回 你有正氣,我有義氣第十回 出口的話一如脫弦之箭第二回 刀的劍影第三回 冷和冰第三回 葉落梧桐驚第八回 身朝言野第六回 這麼多的敵人第三回 好一把刀第二回 隔岸觀水火第三回 朝天四腳第七回 隔江的手勢第一回 先燒山後燒人第七回 鐵手的操守
第一回 叫天頓首第一回 斬首示衆第三回 黑道上的黑刀第四回 她是他的傷口第三回 不情願的刀意第一回 大脾氣的小夥計第五回 殺手之慈悲第一回 忍心之刀第二回 刀的劍影第二回 那是仇家的聲音第一回 話分兩頭第二回 六頂記第三回 美嬌娘第十回 出口的話一如脫弦之箭第六回 十八般腿勁第二回 不服氣的道義第二回 大鐘敲古寺第一回 叫天頓首第二回 大鐘敲古寺第三回 屈服於現實的刀第六回 你有口臭第四回 詩、屍和死、思第一回 人情惡第四回 斬風快刀第一回 叫天頓首第三回 好一把刀第三回 屈服於現實的刀第八回 道義要比證據重要第一回 好久不見第二回 那是仇家的聲音第一回 人情惡第二回 就地正法第三回 濟時肯殺身第二回 六頂記第十回 出口的話一如脫弦之箭第五回 斷了了斷第十七回 懷冰擁雪第三回 黑道上的黑刀第四回 斬風快刀第五回 不作冷漠生第三回 黑道上的黑刀第一回 斬首示衆第三回 黑道上的黑刀第四回 白道上的黑刀第三回 朝天四腳第四回 大丈夫第十六回 一笑神捕仇小街第二回 寒與傲第一回 你有正氣,我有義氣第三回 笑意如刀第二回 大鐘敲古寺第二回 有關痛癢第六回 這麼多的敵人第四回 白道上的黑刀第八回 道義要比證據重要第一回 大脾氣的小夥計第三回 好一把刀第十八回 兵分三路第四回 白道上的黑刀第一回 大脾氣的小夥計第四回 冰凍的火第二回 夜夜焚燒他名字的女人第二回 刀的劍影第五回 崩大碗第一回 先燒山後燒人第三回 冷和冰第四回 猛升第五回 斷了了斷第六回 你有口臭第三回 朝天四腳第十一回 天子門生第三回 朝天四腳第一回 好久不見第八回 身朝言野第三回 捉刀第五回 撞第四回 她是他的傷口第二回 大鐘敲古寺第二回 刀的劍影第四回 大丈夫第五回 愉快的小火第七回 這麼少的朋友第一回 話分兩頭第四回 寧爲情義死第二回 那是仇家的聲音第六回 出賣者,非常忠誠第十一回 天子門生第一回 你有正氣,我有義氣第十回 出口的話一如脫弦之箭第二回 刀的劍影第三回 冷和冰第三回 葉落梧桐驚第八回 身朝言野第六回 這麼多的敵人第三回 好一把刀第二回 隔岸觀水火第三回 朝天四腳第七回 隔江的手勢第一回 先燒山後燒人第七回 鐵手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