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纏綿
謝玉琰許久沒見到玉塵,現在抱到懷裡,自然歡喜的很。
“小魚乾呢!”
於媽媽道:“我立即去取。”
謝玉琰將玉塵抱進屋,仔仔細細地打量着,不但沒有瘦,好似還胖了一些,如此一來,臉看起來更圓了,倒是多了幾分憨態。
玉塵伸出爪子來抱住她的手臂,生怕她轉眼就跑了似的。
從方纔開始,就一直叫個不停,彷彿是在嘟嘟囔囔埋怨。
“好了,好了,不是不帶你,我們得到處奔波,居無定所,沒有你的地方住。”
“給你買了新毯子。”
“以後你可以睡在上面。”
大約是謝玉琰說的話多了,玉塵還真就停下來。
於媽媽抱來了瓷罐,謝玉琰從中取出一條魚乾,遞給狸奴。
“嚐嚐,”謝玉琰道,“都是我曬的。”
狸奴聞了聞,然後就着謝玉琰的手,開始吃起來。
很快一條小魚乾下了肚,它舔着舌頭,依舊是一副饞貓的模樣。
王晏看着謝玉琰,他最開始注意到她懷裡的狸奴,就是因爲她看狸奴的時候,目光格外的溫和。
她小的時候就是那般,長大後,變得更加果決、凌厲,平日裡習慣用那份波瀾不驚掩埋住所有的情緒,只有狸奴在她身邊時,她纔會有幾分鬆弛。
就像現在。
眉眼舒展,嘴角含笑。
他只要能這樣一直看着她,其餘的也都不重要了。
謝玉琰擡起頭時,剛好撞上王晏的視線,看到他那雙眼睛,清亮而專注,上面似是蒙了一層水氣,所以比往常都要柔和。
歡喜一個人是什麼感覺,對謝玉琰來說是模糊的,直到與王晏在一起時,才變得真實而清晰。
從習慣一個人獨處,到喜歡他在身邊,理智又清醒地看着自己一步步陷入其中。
“我不怕奔波,”王晏開口道,“有沒有給我留個容身之地?”
這是她與玉塵說的話。
謝玉琰道:“宰輔宅子那麼大的地方,不夠住的嗎?”
王晏看向狸奴:“她在王家也有住處,娘子還要再給它準備。”
謝玉琰指了指狸奴:“那王郎變成這般樣子,我也像待狸奴一樣……”
話說到這裡,謝玉琰又覺得奇怪,因爲此時狸奴就趴在她腿上,不經意的念頭,讓她臉頰微紅,登時飛上了一抹紅暈。
王晏順着她那閃躲的視線,也窺探到了她的心思,他的心絃也跟着一動,一些隱秘在心底的情景,不受控制地……浮想聯翩。
屋子裡一時安靜。
卻比之方纔更添繾綣。
於媽媽看着面前這兩個人。
誰能想的到,天底下最聰明的兩個人,竟像稚兒般說話。最可憐的是她,儘可能地閉緊耳朵,就算不小心聽到些什麼,也勸說自己莫要走心,以免破壞兩位在她心中的模樣,尤其是王大人。
狸奴吃飽了,縮在謝玉琰懷裡,悠閒地舔着爪子。自從見到了謝玉琰,玉塵就再也沒向王晏那邊看過,現在更是舒坦地半眯起了眼睛。
王晏從懷裡取出她打的絡子又遞過去一塊玉牌。
謝玉琰看過去,兩樣東西都是她送的,她還以爲他早就戴上了。
“還沒將玉牌穿在絡子上,”王晏道,“既然都是娘子親力親爲,哪裡能假手旁人?所以還要勞煩娘子。”
謝玉琰伸手將絡子拿起來,她提前留好了釦子,就是要用來掛玉牌的,想要做好並不難,說到底,王晏想要的就是她親手做好罷了。
他的心思,她怎會不清楚?
謝玉琰在燈光下穿線,儘量將每個結都打得平整、好看,畢竟這是要垂在腰間的,若是打得凌亂了,難免會讓人笑話。
終於將玉牌繫好,謝玉琰將線剪斷,伸手遞給王晏。
王晏伸手來取,只不過沒有徑直拿走絡子,而是拉住了她的手。
溫暖的手掌將她手指握在手心。
“這是娘子給我的信物,”王晏道,“我會每日隨身攜帶。”
謝玉琰點頭。
王晏露出笑容:“那就說好了,就算你回到謝家,那記在你身上的婚約也不作數。”
謝玉琰道:“自然不作數。”
她就要在人前露面,緊接着真實的身份也會被揭開,如果她做回謝文菁,淮郡王那婚約可能就會落在她身上。
但只要她不願意,也沒人能夠強迫,她總會有法子脫身。
楊小山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大娘子,飯都準備好了。”
謝玉琰下意識地要抽手,卻被王晏握得更緊了些。
“知曉了。”
謝玉琰回一聲,下一刻她的手被王晏拉過去,然後手背一暖,他的嘴脣落在了她的手背上。
如同一隻蝴蝶,突然落上來,停在上面許久沒有離開。
謝玉琰差點因此驚呼出聲。
楊小山聽到屋子裡大娘子的聲音,可是屋門卻一直沒有打開,他不由地去看於媽媽,於媽媽搖搖頭,示意楊小山不要去打擾。
其實這話,應該於媽媽來傳,但是兩個人獨處的時,於媽媽曾打斷過很多次,如果次次都如此,難免會讓人反感。
可又不能不用飯,所以……乾脆大家都分擔些。
門總算開了,狸奴踩着貓步先擠了出來,然後當着所有人的面,它伸了個懶腰,露出饜足的神情。
王晏走出來時,腰間已經多了塊玉牌。
絡子被風吹起,一些散落在謝玉琰的裙襬上,王晏看着歡喜,於是上前幾步,任由它們盡情糾纏。
……
太后娘娘在第二天看到了那隻舍利匣。
她也不禁有些驚奇:“還真的有這東西。”
高夫人頷首:“老爺拿去給靜玄看了,那靜玄瞧了之後,人就又變得瘋瘋癲癲,一直對着舍利匣叩首。”
“不過,這舍利匣有些地方也與靜玄說的不一樣。”
高夫人儘量的情緒變得平靜些,事實上她又一夜沒有睡着,後來乾脆起身守着那舍利匣。
高夫人將差別向太后指出來。
“靜玄看到了佛祖現於蓮花之中,其實……燒製舍利匣時,確實塑有瓷佛像,只不過是在舍利匣內。”
“我覺得正因爲不同,靜玄看到的纔是佛祖顯靈。”
太后娘娘仔細看着那舍利匣,聽起來高夫人說的有些道理。
高夫人起身再次向太后行禮:“還有一樁事,我們想求太后娘娘幫忙。”
太后點頭,算是應允了。
高夫人道:“我們想將這舍利匣留在汴京,沈家還會爲這舍利匣建造一座佛塔。”
太后道:“是樁好事。”
高夫人面露難色:“可……燒製舍利匣的大娘子說,之前已經約定好,要將舍利匣獻給大名府的寶德寺,若是那位大娘子能將舍利匣改獻雲棲寺……我們也能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