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3章 十萬人的希望
離開會議室,楊小濤並沒有回到辦公室,而是走到隔壁會議室中,讓婁曉娥將逄國找來。
等了片刻,逄國跟着婁曉娥走進來。
“老逄,坐。”
楊小濤不等逄國開口就指着對面椅子,逄國笑笑坐下,“楊部,你這有啥吩咐?”
兩人在軋鋼廠的時候就認識。
想當年,軋鋼廠有四個工程師。
後來楊小濤異軍突起,現在更是成了九部的老大。
常明傑是繼楊小濤之後第二個踏上‘仕途’的,早些年就是機牀生產車間的主任,現在更是機牀加工廠的廠長。
隨後是陳斌。
這位現在主要負責飛機設計生產事宜,也當上了組長。
只有他,還是守着原先的崗位,在各個工廠之間來回奔波。
說起來,他逄國成爲工程師的時間比楊小濤還早上幾年,只是這後來者居上啊,他這前浪只能拍在浪灘上。
不過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本事跟楊小濤沒法比,也甘願跟在楊小濤身後做事,任勞任怨。
“沒啥事,就是有個任務交給你,問下你這邊有沒有時間。”
楊小濤拿出煙來給逄國遞過去,逄國忙接着,然後楊小濤又給火點上。
“我這幾天就在孫國那邊幫忙看着,時間倒是有。”
“您這邊有啥事儘管開口,我這都行。”
兩人點着煙,楊小濤沉吟片刻,隨後說道,“老逄,你知道盾構機嗎?”
“盾構機?”
突然被楊小濤問了一句,逄國有些反應不過來。
良久後纔想到什麼,“這個我聽說過,好像咱們國家搞過一段時間,不過沒搞好,用起來屢屢出現事故,最後不了了之。”
“您問這個幹嘛?莫不是您要做這個?”
逄國眯起眼睛打量着楊小濤,按他對楊小濤的瞭解,只要對方露出興趣來,十有八九會去做。
只是,這玩意難度不比飛機發動機差啊。
楊小濤聽了卻是搖搖頭,這讓逄國心裡一鬆,對方沒有這打算最好。
可接着就聽到楊小濤說道,“我這邊已經將盾構機的設計圖搞定了,需要個人來出現主持工作。”
“我想問一下,你有沒有興趣。”
辦公室裡煙霧升騰,逄國卻是跟聾了似的,好像沒聽到,又好像聽到了不可思議的事,整個人陷入迷茫當中。
楊小濤吸完煙,將菸頭按在菸灰缸裡,看着逄國在那思索。
上午時候,他特意看了下系統給出的盾構機設計圖。
在他看來,這閉胸式土壓水泥盾構機的設計並不複雜,最起碼比起飛機發動機來要容易理解的多。
而且,給出的盾構機並沒有超出當前的科技發展,完全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過了好一會兒,手上的菸灰都老長了,逄國這才反應過來,忙將菸灰彈進菸灰缸裡,然後猛地吸了兩口,這纔看向楊小濤,“楊部,你是說,你做出來了?”
“對,這段時間晚上加加班,就將盾構機做出來了。”
聞言,逄國只覺得心臟有些不受控制的劇烈跳動起來。
就是一旁陪同的婁曉娥劉麗雪也瞪大眼睛,兩人腦海中都是不可思議。
這段時間,不僅是她們,就是整個九部都清楚,楊小濤經常加班到半夜。
原以爲是爲了飛機設計圖加班,可誰想到,人家還做了另一件事。
真是,厲害啊。
衆人驚訝過後,逄國立馬點頭,“有興趣,有興趣。”
他清楚,這是楊小濤在給他加加擔子啊。
也是給他的機會。
這次做好了,他就能跟陳斌一樣,不,是比陳斌更好。
甚至會跟常明傑一樣。
這機會,他要抓住。
“有興趣就好!”
楊小濤笑着,選擇逄國,不僅是對方的工作態度,還有對方的業務能力,都符合楊小濤的要求。
他想好了合作方,但不代表交出去就跟九部沒了關係。
相反,他要確保盾構機能夠按照設計圖製造出來。
還是那句話,對事不對人。
如果對方完不成,那他只能自己搭臺唱戲了。
“小雪,你們倆將三號櫃裡的設計圖拿過來。”
“老逄,一會兒你在這看看,有啥不懂的就去辦公室找我。”
“人手問題,我這邊暫時沒有,不過你也彆着急,咱們九部沒有精力完成,但其他機部會派人來。”
“你要做的就是將這設計圖吃透,然後去指導、監督他們完成工作。”
楊小濤說完,逄國站起來走到身邊,猛地伸出手來,“小楊,謝謝。”
楊小濤笑着握住對方的手,“老逄,咱們之間,多少年走過來的,還說這些客套話幹嘛。”
“我知道,我知道。”
逄國有些動容,楊小濤只是輕輕拍打對方肩膀,隨後笑道,“這件事好好做,將來好處會很大,很大。”
看着楊小濤離開的背影,逄國心中滿是感動。
“逄工,恭喜恭喜了。”
婁曉娥抱着一摞設計圖走進來,對着逄國恭喜道。
劉麗雪趁機上前,眼中多了一份好奇,“逄工,這盾構機是幹什麼用的?”
逄國接過設計圖,看着上面的編號,知道這都是楊小濤的心血,伸手輕輕撫摸着,生怕弄髒弄破。
聽到劉麗雪的詢問,逄國打開最上面的總體結構圖,看了一眼,就明白了盾構機的基本原理。
沉吟片刻,這纔對兩人解釋道,“劉秘書,婁秘書,這盾構機啊,國外早早就出現了。”
“其最大的作用就是開山挖洞,也可以挖隧道。”
“你們看,楊部的這個設計非常巧妙,人在這裡面操縱着機器,上面時刻固定着,防止坍塌滲水等事故”
逄國越解釋眼睛越是明亮。
劉麗雪越聽心裡越是驚奇。
她可是清楚國家在鐵路建設上碰到的難題。
尤其是西南那裡,每段鐵路穿山過嶺的背後,都交織着汗水與血水。
她打定主意,回去就跟家裡人說,將這好東西儘快告訴叔叔,一定要大力推廣,一定要儘快做出來。
逄國興奮的在會議室裡待了大半天,直到楊小濤下班離開的時候,還趴在桌上忙着。
“老逄,下班了,天快黑了。”
楊小濤在門口提醒着,逄國聽了點點頭,“楊部,沒事,我將設計圖複製一份,這樣能夠加深印象。”
“勞逸結合啊,別累着。”
“放心,我現在好着呢。”
說完,一頭扎進設計圖中。
楊小濤搖搖頭,走到樓下對着王浩叮囑道,“你讓人留意下,老逄要是晚上不回去休息,就說我說的,不回去就別幹了。”
王浩不明所以,但還是記了下來。
來到車上,老道跟葉老早早等候。
楊小濤開車,兩人在後面問起飛機的事情,“今天就開始正式幹了?”
“下午我們這可是接到了不少合金訂單呢。”
老道說着,楊小濤點頭。
“對了,你們那些鈦合金的研究怎麼樣了?”
聽楊小濤這樣問老道就知道有貓膩,於是回道,“三種鈦合金都做出來了。”
“都研究出來了?”
“嗯,就開了幾爐,產量不多,不過性能上比起01型都差了點,尤其是04型合金,耐高溫也就比不鏽鋼好點。”
聽老道如此說,楊小濤心中一動,“吳喆他們要的材料都發了?” “沒,還在籌備中,要的太多,得從鋼鐵廠那邊運送。”
“嗯,這樣,回頭用的所有鈦合金都用三號。”
“三號?”
老道神色詫異,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好,明天我就給安仲生打電話。”
一旁葉老仔細聽着沒有說話。
第二天,楊小濤照例送孩子上學,然後來到九部。
只是這次剛進了辦公樓,就被李洪峰堵住。
“老李,大早上的你這是在這等着打劫啊。”
看着在辦公室門口的李洪峰,雙眼有些發紅,楊小濤有些摸不着對方的意思。
“小楊,你設計出來的盾構機,是真的?”
聲音有些嘶啞,但眼睛裡都是渴望。
昨晚下班時候,路過會議室看到裡面有人,就走進去看了眼。
隨後就看到逄國紅着眼,精神亢奮的不行。
好奇走進去問了句,然後就被逄國說的話震驚了。
盾構機。
一瞬間就想到了西南那裡的同志們,兄弟們,甚至還有他的愛人跟兒子。
此時此刻,估計還在工地上,刀砍斧鑿,小車推着用汗水、血水浸透的沙石泥土。
想到那一座座孤零零的墳頭,心裡就堵得慌。
如果有了這玩意,他們還用付出那麼多心血嗎?
隨後,他就趴在桌上聽逄國一遍遍的講着,一遍遍的在腦海中想象着盾構機使用的場景。
直到王浩提醒兩人,這才依依不捨的離開會議室。
回到住處,他也是左右睡不着。
滿腦子裡都是盾構機,滿腦子裡都是帶着這玩意回到西南的場景。
那時候,他會對妻子說一句,“我回來了,帶來了最好的機器。”
夜太漫長,蚊蟲聲讓人無法睡眠,索性起牀,往九部走去。
天不亮就來到了九部,然後就在辦公室裡等着。
直到時間差不多了,這纔在辦公室前等着楊小濤。
“老李,你這是咋了?”
“你告訴我,盾構機是不是真的,你設計的肯定能成功,對吧。”
李洪峰神色激動,楊小濤立馬看出對方心裡的牽掛,於是鄭重說道,“對,我設計的,肯定能夠成功。”
目光在楊小濤臉上看了又看,李洪峰突然笑起來,然後兩行淚珠滾下,“好,太好了,太好了。”
有楊小濤的保證,就說明這件事十拿九穩。
“走,走,咱們喝酒去。”
李洪峰說完就拉着楊小濤往自己辦公室走去。
楊小濤在後面很是無語,大早上的喝什麼酒啊。
不過他也看出李洪峰神情不大對勁,便跟着走進辦公室。
很快,屋子裡李洪峰拿出兩個搪瓷缸子,然後從櫃子裡那兩瓶平日裡當擺設的西鳳酒拿出來,也不管有沒有下酒菜,直接打開一瓶就要往缸子裡面倒。
楊小濤一看這哪行啊,這不是喝酒,這是找醉啊。
“老李,老李,喝酒咱們回家喝,今晚去我那,整倆菜,這上班時間不太好。”
楊小濤上前一把將李洪峰攔住,門外傳來老洪的聲音,“你倆這大早上的,幹嘛呢。”
說着走進來,然後就看到桌上的缸子,還有李洪峰手裡的酒瓶。
“這,喝上了?”
老洪驚奇着,楊小濤還想解釋,李洪峰卻是高興的摸出一個杯子,“老洪你來的正好,這一杯是你的。”
“今個高興,必須喝一杯啊。”
說着就要往杯子裡倒酒。
“等會等會.”
老洪趕緊上前攔着,自己進來就說了兩句話,這還給整上了,啥意思?
目光看向楊小濤,楊小濤趕緊將事情解釋一番,老洪瞬間明白了。
看着李洪峰,心中有些感同身受。
“老李,咱們是得慶祝,不過得等盾構機做出來了,再慶祝。”
老洪勸着,李洪峰卻是搖頭,“老洪,你說的我知道,那時候肯定得慶祝。”
“但這酒,今天必須得喝。”
說着看向楊小濤,“當初我只是提了一句西南的困難,西南的苦,可小楊就聽進去了,還主動的設計了盾構機,這份心,你說我該不該喝。”
老洪聽了默默搖頭。
當初搞出來計算器,慶祝的時候,這位也只是喝了一杯。
搞出來太陽能電池的時候,也喝了一杯。
後來三個億,一個億,分到手一堆錢的時候,他連慶祝的意思都沒有。
可如今,就因爲一個盾構機,直接被楊小濤拿下,大清早的要喝酒,還按缸子喝,可見對方心裡裝着的,還是曾經的那些鐵道兵啊。
“行吧,那就喝。”
老洪見李洪峰說的真切,直接答應下來。
楊小濤直接無語,這讓你來幫忙的,咋還成了勸酒的?
見李洪峰開始倒酒,楊小濤也沒法子,對着門外喊了一聲,婁曉娥正好上班,趕緊過來。
“你去後廚找點花生米去。”
婁曉娥也不多問,立馬跑向後廚。
李洪峰坐在一旁,伸手拍着膝蓋,“52年的時候,我們回來,去了西北,整整三千人,成編制的過去,那風沙漫天”
“56年的時候,我帶人去了南邊,那邊山老多了.”
“那天,山洪來的突然,等我們再次集合的時候,兩百多人啊…”
茶缸拿起,三人默默喝着。
這是楊小濤第一次聽李洪峰說起過往的故事,整個人都變得沉默,喝進嘴裡的酒,有點苦。
沒一會兒,拎回來一包還沒去殼的花生,三人都喝了一會兒,也不嫌棄,抓起一把就扒着吃起來。
“62年的時候,我們十多萬人去了西南。”
“那裡真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啊。”
“我們去了,水土不服啊。我愛人得了瘧疾,那時候,差點就以爲見不動了,最後還是後方送上來的藥。”
“可後來我才知道,這藥,是飛機從滬上送去的,飛機,火車,汽車,騾子,整整找了我們一個周啊。”
“再晚點,我”
“那時候,我才知道,我們到了哪裡.”
酒還在喝着,一人說着愁腸,兩人忠實聽着。
半掩的門外,走廊裡,不知何時站滿了人。
三人渾然不覺,一口一口的喝着,一句句掏心窩子的話說着。
“小楊,我,謝謝你,感謝你,能想着那裡的人。”
“謝謝你,做出這機器,謝謝你”
楊小濤伸手搭住李洪峰的肩膀,老洪也幫忙扶住,“老李,知道,大家都知道你掛念着那邊的人。”
“大家都跟你一樣,都掛念着那裡的同志。”
李洪峰點頭,“我知道,我知道你們跟我都一樣。”
“我更知道,他們的苦啊。”
淚水不可自抑,剛毅的面容上流下淚痕,卻顯得充滿真情。
“小楊,老洪,我知道他們的苦啊。”
“這盾構機,一定要做出來,一定要做出來。”
“這是他們的希望,這更是國家的希望。”
“一定要,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