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日之戰役(下)

抱着必勝之心,第四步兵聯隊三千餘官兵不顧急行軍疲勞立即開始攻城。

不過因爲缺乏攻城器械,並且得不到工兵聯隊的支援,所以儘管第四步兵聯隊官兵人人奮勇,土原城中守敵也極度慌張,但卻始終無法撞破城門。

回過神來的李旦也馬上開始全城總動員,大量從屬於李旦的日本浪人被徵調上城,城中海商豢養的打手也被李旦強行徵調。

秉承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觀念,李旦命人將庫中多年積攢金銀珠寶擡至城下,謂城中百姓只要願意上城助戰皆可手抓一把。

面對金銀誘惑加之“甲必丹”三十年的威名,城中不少青壯百姓紛紛拿錢上城,或幫擡運物資,或幫往城下擲石,或幫搖旗吶喊。

雙方的激戰從下午直打到傍晚,第四聯隊的第二大隊曾兩次突進土原南門,但都被李旦組織的敢死之士擊退,遺屍百具。

眼看天色就黑了下去,第四聯隊卻依舊沒能突進城中,山本幸二大感慚愧,竟抱着玉碎之心披上盔甲,欲親自帶兵進攻。

副聯隊長武三思強行將山本抱住,苦苦相勸,山本這才息了暴躁之念頭。

“首登土原者,我將以主公之佩刀相賜,並授其聯隊第一勇士榮號!”

爲激勵士氣,山本幸二將早前從主公那裡得到的“一本”刀拿出。海軍方面此時也派來援兵,一支由600人組成的隊伍攜帶從船上拆卸的大小炮23門趕到了土原城,隨後向城中炮擊。

海軍的加入讓第四步兵聯隊壓力頓減,23門火炮對土原城守軍造成了極大困擾和殺傷。

至深夜,兩軍都燃起篝火,火光映射數裡之遠。

世襲武職出身的武三思提出攻心之術,他命福建籍士兵持鐵筒朝城中喊話,言稱大明皇軍此次徵日,乃是爲報當年倭寇禍亂中國之仇。故凡是中國人,便當齊助皇軍,絕不可爲日軍幫兇,使祖宗蒙塵,使同胞冤屈難伸。

又言,凡陣前反正者,一律赦免其從前罪過,給予皇帝親軍待遇。有生擒手刃賊首李旦者,賜錦衣親軍飛魚服,若願爲官,副將以下。若不願爲官,金百兩。

稍後,又命人宣稱,皇軍一旦破城,不但助紂爲虐者要受王法懲處,其在明朝之家眷亦要受牽連。

此攻心之策果然有效,土原城內本就居住大量中國人,他們出海爲盜,可以目視王法,無法無天。但登陸則爲朝廷治下百姓,便是不爲自身想也得爲後人想。

如此,城中人心便開始浮動,城上的抵抗也是大弱。那些李旦屬下的日本浪人們倒是個個願意死戰守城,可他們的頂頭上司們一個個動搖起來,便叫這些浪人們也不知所措起來。

“皇帝親軍,爲國爲民!”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

在武三思的安排下,皇軍官兵齊聲朝城中喝喊。更有福建籍的士兵們唱起家鄉的曲子,要那城中的同鄉不要再給日本人賣命。戰場起義,光榮反正,大明皇軍和大明朝廷對他們既往不咎,茫茫大海同樣有他們一碗飯吃。

城上的李旦見周圍部下看他眼神不善,心知不妙,而鶴丸城方向又遲遲沒有薩摩援軍到來,也是生了退堂鼓。

侄兒李思一心保命,便勸伯父趕緊撤走,若是遲了真讓城內動起手來,他李家一族就是大禍臨頭。

李旦不敢遲疑,要李思趕緊保着族人從北門先走。稍後李旦則帶二百餘心腹也出城而走。

“甲必丹”出城消息很快散開,城中海商們於是聚焦在一起呼喝守城的家人打手們放下武器。

亥時三刻,土原城投降。

第四步兵聯隊和海軍官兵入城之後立時控制城門,封鎖城中道路,嚴令城中居民不得外出,又嚴令官兵不得擾民。

此是魏公公軍令,大本營需要土原城作爲九州要津以控制九州各國及薩摩藩。

一個能爲皇軍提供糧餉和人力的城池要比一座被焚燬的城池重要的多。

天亮後,聯合艦隊參謀長官、前敵總指揮沈有容入城召集城中漢人海商。

“只要你們真心悔過,不再相助李旦及日本幕府與大明、與皇軍爲敵,爾等原在日產業朝廷一律予以承認,皇軍也一律予以保護。”

聽了沈有容所說,及親眼看到大明皇軍對土原城百姓和商人的確秋毫無犯後,城中海商紛紛表態願意襄助皇軍征伐日本,既是爲自己過往贖罪,也是爲大明海事大業貢獻。

在這些原本從屬於李旦的漢人海商的幫助下,皇軍迅速穩定了土原城。城中中日百姓人心漸安。

許是因爲長期和中國人打交道的緣故,又許是家中都有女兒嫁於中國人爲婦的原因,土原城中的日本人對於大明皇軍這支從中國來的軍隊甚至很親近。

第四聯隊的第三大隊奉命構築防線又防備薩摩軍隊時,當地的日本人竟然都來幫忙。一些日本人還自己做了雲梯說要幫助皇軍攻打鶴丸城。

軍民關係,那是相當的融洽。

剛剛登陸的魏公公對沈有容的安排很滿意,傳話說海商和皇軍理當是合作互利關係,所謂舞照跳,馬照跑,從前哪樣還哪樣。

鶴丸城的薩摩藩主島津忠恆在知道土原城遭到明國軍隊進攻後,他並沒有派遣軍隊前去助戰。

這個精明的島津家督可能是打着坐山觀虎鬥的念頭,但很快這個念頭就因爲狼狽逃來的李旦而變得不切現實起來。

失去了土原城和船隊的“甲必丹”李旦變得無足輕重起來,從前他來鶴丸城時島津家督是肯定要出面接他的,這一次他卻被涼在了城外半天,直到傍晚才被放了進來。

並且,李旦遭到了不公正對待。薩摩家要求他的護衛交出武器,理由是不知道這些人中有沒有明國的奸細。

倍受屈辱的李旦憤怒不已,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被迫接受了島津家的安排。

三天後,李旦做夢也沒有想到,島津忠恆不但沒有向幕府告急,也沒有出兵奪取土原,而是將他交給了明國軍隊。

島津家給出瞭解釋,他們認爲這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所以島津家不當干涉。

“明國的軍隊在日本的土地上向幕府的勳臣發起進攻,怎麼就不關日本的事!難道島津家不是幕府的藩臣嗎!”

在被解往明營的路上,李旦向島津家的國家老清水抗議,對方卻視如未見。

“伯父,那個朝廷的天使未必會殺你,留下你用處更大!”

李思安慰自己的伯父,他認爲朝廷乃是遠征,不論是地理人文還是後勤輜重都是極度困難的,所以朝廷需要一個對日本瞭如指掌的人,而自家的伯父顯然是個很好的合作對象。

聽侄兒這麼說,李旦也是豁然開朗,倒是後悔自己不應該拒絕朝廷使者拉攏了。

“如果真能爲朝廷做點什麼,也是我李家的榮幸。”

調整了心態的李旦很快被送到了大明天使的面前,隨後,他和他的侄兒李思等36人被天使下令斬首。

一封報捷的密揭也在當天搭乘快船向琉球馳去。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向虎山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這樣是不是好些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火拼高郵衛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錢不是問題第四百八十章 莫要怕,咱家給錢第三百二十四章 黑圖阿拉辦事處第六百七十一章 你們把我當明燈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狗太監真的殺人了?第三百零九章 格格窺春圖第四百六十四章 道兄入土第九百七十六章 我東廠可不是唬人的第二百七十七章 軟弱是無法維新的!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千萬不要叩門噢第七十七章 王安,你來的太準時了!第九十八章 諸君,爲了皇明,戰鬥吧!第九百八十一章 陛下今天見過誰?第八百一十四章 合作的前提是先打第二百六十四章 從外海歸來的聯合艦隊第二百一十章 魏太監就是潘仁美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是勳貴之恥第六百三十九章 去東林書院!第三百二十八章 紅袍太監,寧有種乎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撐船第四十一章 騎兵的反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虧了,真虧了第三百零一章 輿論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末代廠公第三百一十三章 怕什麼,我們又不是財閥第八百一十二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二百零六章 我要修身第六章 暴起第四百三十章 特殊款待第三十七章 慈父第九十一章 我能降嗎?第三百章 忠心爲國孟國忠第二百八十五章 籌碼互換第四十七章 千歲第二百五十四章 八千女鬼代大明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恭廠火藥局第五百零四章 選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都告急 日本告急第二百八十一章 炮擊山海關第二百三十九章 隔絕中外第二十七章 三阿哥,敵襲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曆維新天下詔第四百七十章 二呆子,你還年輕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朝傢俬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爲難第二十章 邊功第八百六十八章 錦衣衛辦案第三百一十七章 懷寧侯的傳承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個亡命徒第二百九十一章 聽我一番話,勝讀十年書(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七百四十九章 咱家不是那種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道不公道 只有神知道第三百四十章 且看誰本事大!第四百八十六章 她在等着你第二百四十九章 與我殺奴者,皆帝國之勇士第四百零二章 上面有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虎軀一震第三百七十九章 官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福晉不錯第二十一章 火薰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圖阿拉城外的爆炸聲第六百章 不如來個大的第一百九十八章 飛虎軍第十五章 補刀第六百七十章 魏公公請賭第四十二章 親情的呼喚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人的書第七百九十章 牆塌了,人呆了第三百零四章 良臣,叔走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萬事學校長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親軍到!第一百二十六章 貴妃 真龍第七百三十九章 板哉!第七百二十四章 咱話講完了第十章 欺負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都合戰第九百九十五章 娘娘,我不要緊的第五章 追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入棺材不落淚第六百六十六章 那小子出海了吧?第四百五十七章 公公很親民第六百四十七章 尊皇攘夷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道主義的災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國軍隊爲何自稱皇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還是姓孫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賢好,忠賢妙第三章 東江羣英第二百二十四章 降倭第三百三十二章 妥協,絕不接受!第六百一十六章 照規矩做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你要造反麼?第五百七十五章 他不介意的第九百三十六章 贏了,就得數錢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向虎山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這樣是不是好些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火拼高郵衛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錢不是問題第四百八十章 莫要怕,咱家給錢第三百二十四章 黑圖阿拉辦事處第六百七十一章 你們把我當明燈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狗太監真的殺人了?第三百零九章 格格窺春圖第四百六十四章 道兄入土第九百七十六章 我東廠可不是唬人的第二百七十七章 軟弱是無法維新的!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千萬不要叩門噢第七十七章 王安,你來的太準時了!第九十八章 諸君,爲了皇明,戰鬥吧!第九百八十一章 陛下今天見過誰?第八百一十四章 合作的前提是先打第二百六十四章 從外海歸來的聯合艦隊第二百一十章 魏太監就是潘仁美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是勳貴之恥第六百三十九章 去東林書院!第三百二十八章 紅袍太監,寧有種乎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撐船第四十一章 騎兵的反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虧了,真虧了第三百零一章 輿論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末代廠公第三百一十三章 怕什麼,我們又不是財閥第八百一十二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二百零六章 我要修身第六章 暴起第四百三十章 特殊款待第三十七章 慈父第九十一章 我能降嗎?第三百章 忠心爲國孟國忠第二百八十五章 籌碼互換第四十七章 千歲第二百五十四章 八千女鬼代大明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恭廠火藥局第五百零四章 選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都告急 日本告急第二百八十一章 炮擊山海關第二百三十九章 隔絕中外第二十七章 三阿哥,敵襲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曆維新天下詔第四百七十章 二呆子,你還年輕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朝傢俬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爲難第二十章 邊功第八百六十八章 錦衣衛辦案第三百一十七章 懷寧侯的傳承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個亡命徒第二百九十一章 聽我一番話,勝讀十年書(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七百四十九章 咱家不是那種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道不公道 只有神知道第三百四十章 且看誰本事大!第四百八十六章 她在等着你第二百四十九章 與我殺奴者,皆帝國之勇士第四百零二章 上面有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虎軀一震第三百七十九章 官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福晉不錯第二十一章 火薰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圖阿拉城外的爆炸聲第六百章 不如來個大的第一百九十八章 飛虎軍第十五章 補刀第六百七十章 魏公公請賭第四十二章 親情的呼喚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人的書第七百九十章 牆塌了,人呆了第三百零四章 良臣,叔走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萬事學校長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親軍到!第一百二十六章 貴妃 真龍第七百三十九章 板哉!第七百二十四章 咱話講完了第十章 欺負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都合戰第九百九十五章 娘娘,我不要緊的第五章 追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入棺材不落淚第六百六十六章 那小子出海了吧?第四百五十七章 公公很親民第六百四十七章 尊皇攘夷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道主義的災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國軍隊爲何自稱皇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還是姓孫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賢好,忠賢妙第三章 東江羣英第二百二十四章 降倭第三百三十二章 妥協,絕不接受!第六百一十六章 照規矩做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你要造反麼?第五百七十五章 他不介意的第九百三十六章 贏了,就得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