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咱家這賬怎麼算

顏良有點坐不住了,他沒想到魏家老二跑滄州去一趟,竟把人道觀給滅門了。

六十多條人命啊,他魏老二怎就下得了手的!

宋捕頭說這事的時候,顏良冷汗當場就下來了,幸好這事不是發生在他肅寧境內,要不然他這知縣指不定還能做幾天呢。

“縣尊,魏公公讓小的回來拿那譚千牛的父母妻兒,說要逼其現身。”

宋捕頭覺着那魏老二雖然給自己寫了條子,可那是太監的條子,不是縣裡正兒八經的捕條,手續上當不得真,故而拿不拿人還得縣尊掌個舵。

他這也是老成持重,縣裡說抓,他二話不說就拿人。縣裡要說不抓,魏家老二那邊也怪不到他頭上。

“這…”

顏良也是爲難,魏老二怎的還搞起株連家屬的事了,拿不定主意,遂問王主薄的意思。

王主薄想了想,道:“按律法,是不關譚千牛家人事的,不過如今他潛逃在外,要說這家裡一點音信不知也說不過去。依下官看,不妨拿來關上幾天看看動靜再說。”

“也好。”

不知是魏老二在滄州滅門的事把顏良嚇着了,還是覺得那譚千牛的家人或許真知道譚千牛的下落,顏良竟是同意了,讓師爺去給宋捕頭開個捕條,即刻拿人。

師爺去批條的時候,宋捕頭這又給彙報了件事,他道:“魏公公還要小的轉告縣尊一聲,說縣裡必須開展一次嚴打。”

“什麼嚴打?”顏良一愣。

“就是…”

宋捕頭將那魏老二的意思和知縣說了,大意就是魏太監說肅寧縣的治安很不好,以致無賴潑皮橫行,無故傷人,逼死人命,縣裡必須下大力氣整肅。

顏良聽後端的是氣悶,那魏老二不過是個太監,既非佈政按察,又非法司,怎的就對縣裡橫加干涉。

若照他所言,他這知縣要麼就是貪髒枉法之徒,要麼就是無能之輩,否則縣中治安焉就敗壞了。

順着這條再進一步,他顏良還要不要當這個縣尊了,還要不要再上進了?

事關前程,氣悶之下,自是不肯搞什麼嚴打。

王主薄知道縣尊的心思,想了個折中的法子,對顏良說那魏老二也沒說嚴打的具體要求,就讓刑房到市面上隨便弄些潑皮做做樣子就是。

宋捕頭也說這辦法好,縣裡三教九流的都在他手中討飯吃,叫他們出些人湊數走個形式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顏良尋思一會,覺得可以,這樣既能應付了魏老二,又不小題大做,搞的縣裡雞犬不寧,壞了他知縣的名聲。

當場便拍了板,讓王主薄負責這件事,總要做的讓那魏老二滿意才行。

想着那魏老二明天就回縣裡,顏良又讓王主薄安排一下,下午再去看望一下受傷的魏老大。

不管魏老二如何看待縣裡,他這縣尊總要把面子上的事做全了。

至少,得讓對方挑不出理來。

不過,想想也真是嚇人,那魏老二哪來的膽子敢做出幾十條人命的事。卻不知滄州那邊什麼個情況。

但願,莫要連累本縣纔好。

……….

宋捕頭打縣衙出來,家也沒顧得上回,就帶着一干捕役奔鄉下去了。

他也是被魏家老二的手段嚇到了,幾十條人命說殺就殺,全然不懼,想來這魏老二在宮裡真有依仗,要不然哪敢這麼做事。

譚千牛的家不在縣裡,而在縣境西頭的草垛鎮。

其父母都在,譚家在草垛鎮不算什麼殷實人家,家境一般。那上吊自殺的許寡婦就是他家的大媳婦,且還是個童養媳。

家境一般,這童養媳的命運就可想而知,許寡婦這一生也是可憐。打小帶着比她小几歲的丈夫,成親後才兩年丈夫就得病走了,也沒個孩子,最後叫小叔子給欺負了還弄到縣裡賣,那真正是活得倍受屈辱。

受老思想影響,譚千牛的父母總覺得大兒子不在了,這媳婦雖是打小養大的,可畢竟是個女人,嘗過事的又還年輕,不可能再養住,遲早會跟別人跑,所以對許寡婦很是不好,打罵是家常便飯。

就這,許寡婦都受了,她打小就被賣給譚家,根本沒有孃家人給她做主,可謂逆來順受。丈夫死後,她也是如塌了天,可死人已逝,活人依舊要活。

她一個寡婦,無處可去,離了譚家都不知在哪吃下頓飯,只能繼續留在譚家做牛做馬,伺候那個接連生了兩個兒子的弟媳。

她倒是一心想着尋個合適機會跟公婆說說,能過繼個侄兒給她丈夫留香火,哪曾想,這話還沒提呢,自家那不學好的小叔子卻趁着家裡沒人把她這嫂嫂給玷污了。

許寡婦的性格註定她不敢聲張,只能和淚往肚中吞。

譚千牛也是知道這嫂嫂性子軟弱,纔敢做此禽獸之事。

有一回,就有二回,一年多的時間內,譚千牛屢屢摸進嫂子的房。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終是叫老兩口知道了。

然而,老兩口倒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於其便宜外人不如便宜自家兒子,不僅沒有訓斥小兒子,反替小兒子瞞着二媳婦呢。

又過沒多久,許寡婦發現自己月事沒來,起先不以爲是懷上了,過了一陣嘔心反胃了,才曉得事情壞了。

當真是又羞又悲又憤,不知怎麼是好,只得告訴了小叔子。

譚千牛一嚇也嚇壞了,沒了主意,只得偷偷將事情告訴了爹孃。

老兩口這一回卻是動作快的很,老頭去鄰縣買的打胎藥回來,然後夫婦二人親自給大媳婦喂下肚的。

原因是家醜不能外揚,小叔子把個守寡的嫂嫂肚子弄大,這事傳出去肯定要被人指脊樑骨罵的。

許寡婦能如何,羞憤之下亦只能獨自落淚而矣。

原以爲小叔子會到此爲止,不再折磨她。哪知噩夢轉瞬即來,剛做完小月子,豬油蒙了心的小叔子又按住了她,事後哄她說上縣裡給家裡買些東西。

許寡婦不敢不從,到了縣裡後卻是再也不能回去了。

老兩口知道小兒子把大媳婦弄進城賣的事,卻什麼都沒說,反而覺得也不錯。因爲,大媳婦做那事能給家裡弄錢。他們只是對小兒子提了個要求,就是大媳婦在縣裡不能用他譚家的姓。

丟人。

接連幾年,許寡婦都在縣裡沒回家。

肅寧縣能有多大,這種事很快譚家的鄰居們都知道了。不過沒人敢當着譚家人面說這事,只能在背後議論紛紛。

剛開始,老兩口總覺得不好意思,時日一長,也不在乎村裡人看他們的眼光。別說,大媳婦的身段和臉蛋都不錯,這幾年生意很好,小兒子成天往家拿錢,這家裡的生活倒是一天比一天好。

直到那天,隔壁村的閒漢馬三突然跑到他家。

…………

譚家那個不學好的老二打傷人和譚家的大媳婦上吊自殺這兩件事,可是轟動了整個草垛鎮,家家都沸騰了,這段時間個個都在說這樁事。

老兩口也是懵了,知道消息的那天下午,嚇的都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譚千牛的媳婦也嚇哭了,抱着兩個兒子在屋裡不敢出門。

傍晚時,縣裡來人了,是官差,過來詢問譚家人是否知道譚千牛下落的。

那會,譚家外面滿是人,都是來看熱鬧的村民。

老兩口什麼都不知道,二媳婦也是哭哭啼啼的,一問三不知。

官差見問不出什麼,便走了,之後一直就沒來過。

消息也確實了,譚千牛傷人潛逃,不知下落。

有關許寡婦自殺的事也是衆說紛紜,說的最多的就是許寡婦跟城裡一個人好了,然後不知怎的叫小叔子知道,最後引發的案子。

里正和鄉老曾到譚家來過,說是讓老兩口到縣裡把大媳婦屍首領回來安葬。結果老兩口卻破口大罵死去的大媳婦,說這狐狸精不守婦道,在家不孝順,在外面也盡惹事。不但剋死了丈夫,還連累小叔子。要他們去收屍,想都別想。

里正和鄉老勸了會,見老兩口不理會,只得無奈走了。

譚家安靜了幾天,這幾天老兩口也始終沒有出去。

譚千牛也一直沒有回家。

宋捕頭帶人過來時,老兩口一個在廚房煮粥,一個在門邊編東西。

見到官差上門,老兩口一驚,老頭上前問什麼事。

“什麼事?”

宋捕頭掃了眼院子,朝手下人示意,頓時捕役上前就鎖老頭。

“你們幹什麼,爲何鎖老頭子我!”

老頭嚇壞了。

宋捕頭其實也說不出什麼來,所以懶得說,只要手下快些,把那老婦也抓了。

老婦倒是比老頭厲害些,看到捕役奔廚房來,順手就舀了一瓢熱鍋裡的水往兩捕役臉上潑去。

那兩捕役嚇了一跳,趕緊閃到一邊躲開,然後迅速上前將老婦手中的瓢打掉,將她往外拖。

“你們這些殺千刀的,我大媳婦死了,兒子叫人你們嚇的不敢因家,你們不去抓兇手,來抓我們做什麼!”

“我兒子是冤枉的,冤枉的!”

老婦又抓又撕的,把捕役臉上都給抓破了。因對方年紀大,那兩年輕捕役不敢下重手收拾她。可越是如此,老婦就越是兇。

宋捕頭一看這不行,上前就用刀把砸了老婦一下。這一下可把老婦砸愣了,也砸怕了,不敢再撒潑。

譚千牛的媳婦馬氏聽到動靜也從屋內走出,不等弄明白髮生什麼事,捕役就過來請她去縣裡一趟。

“我犯了何事,爲何要去縣裡?”馬氏有些膽小,聲音都發顫了。

“到了縣裡你就知道了。”

宋捕頭倒也沒有爲難馬氏,馬氏見公婆都叫抓了,知道反抗不得,可又不敢去縣裡,便說兩孩子尚小,不能沒有娘照顧。

“孩子你都帶上,外頭有馬車。”

宋捕頭示意一個捕役進去將兩孩子帶出來,馬氏不敢多言,低頭拉着兩兒子戰戰噤噤的上了馬車。

外面已然圍了不少村民,見着譚家人都叫官府抓走,村民們頗是詫異,不知道官府爲何要抓人。

宋捕頭叫來里正,與他說了幾句,里正聽後點了點頭,要村民們不要圍觀,耽擱官府執法。

“他叔,老譚家這是犯了什麼事,怎的都叫抓走了?”

“是啊,不是譚老二犯的事麼,官府拿他爹孃做什麼?”

“……”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句的,里正連擺手,示意他們別吵嚷。等到官府的人走後,纔對他們說譚家人知情不報,官府這才抓人的。

“你們可曉得,譚老二打傷的那人兄弟是誰?”里正一臉神秘道。

“是哪個咧?”

村民們叫里正這模樣弄得好奇心大起。

“是做老公的咧!”里正一拍大腿,帶着十二分驚訝道,“聽說是在皇爺身邊當提督太監的!”

“呀,那譚老二可是死定了!”

村民們叫這提督太監的官職給嚇到了,他們不知道這提督太監是多大的一個官,可越是不知道,才越害怕。

“可不是,不止譚老二死定了,恐怕譚家人都要倒大黴嘍。人可是提督太監,皇帝身邊的紅人,自家兄長叫傷了,能和他譚家罷休?照我說,譚家,怕是完嘍。”里正說話時,一臉的唏噓。

村民們也是個個驚的合不攏嘴:這譚老二怎的就那麼不開眼,打了提督太監的兄長呢。

很快,這事就如一陣風般,迅速傳遍整個草垛鎮。

次日,提督太監魏公公一行趕着大車小車回到肅寧時,滿縣都流傳魏太監草菅人命,要報復譚家人的傳聞。

………..

宋捕頭在城門口侯着,一見良臣騎馬過來,就迎上前,恭聲道:“魏公公,按您的吩咐,小的已把譚家人拿在牢裡了。”

“一個不少?”良臣在馬上高高問道。

“一個不少!”宋捕頭躬了躬身。

“辦得不錯。”良臣點了點頭。

“公公是現在就去提人審麼?”宋捕頭問道,牢裡那邊已經準備好了,就等魏老二去呢。

爲了避免麻煩,知縣顏良今天一早就特意找了藉口下鄉。王主薄也在家裝病,今兒縣裡就他宋捕頭在撐着。

“審什麼?”宋捕頭的話讓良臣有些不解。

宋捕頭一怔:“審譚家人啊。”

“有什麼好審的。”

良臣沒理宋捕頭,徑直打馬進城。

走到城門邊,發現上面貼滿了通緝譚千牛的告示,不由看了幾眼,叫來趙明,問他畫的可像。

“稟公公,不太像。”趙明如實說道。

“不像貼着做什麼,”良臣擺了擺手,“來人啊,把這些都撕了。”

“魏公公,這是?”宋捕頭一頭霧水。

良臣看了他一眼,不緊不慢道:“咱家這筆賬與譚家人算便可,無須那譚千牛了。”

………

《蜀山世界笑傲行》,一個歷史作者改行寫的仙俠,據他自己說,創意無限,腦洞無限,就是不知有鳥否。

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公,您在哪啊!第九百七十七章 東廠劫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令不出乾清宮第一千一十八章 冷美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可以這樣(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林強硬派第七十八章 世上竟有你這厚顏無恥之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那小子出海了吧?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選之子就當如此!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是不是天下人第四百零二章 上面有人第一章 萬曆三十七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有意思第二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不是陳橋驛咧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什麼替明人效力!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貝勒瘋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好漢第二百零九章 阿瑪要去告發他們第一百五十六章 良船證第一百零六章 熊蠻子進京第一百零六章 閩兵還能戰否?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第一百七十章 永沐皇明朝陽之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做大,做強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本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一百二十八章 讓兵權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這個假女婿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人難道是走狗?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是太子妃第九百八十三章 閣老很生氣第三百五十二章 掌印太監掛了第五十五章 叛變第二百零三章 你是魏忠賢第五百二十章 做侄子,得牛逼第一百四十一章 陛下待咱...真好第二百二十六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兒不懂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魏公公哪來的一腿?第三百一十七章 額駙李永芳(上)第三百零一章 魏公公索要大福晉第三十一章 鈕祜祿家的漢子第九百七十三章 閹黨的紅花雙棍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誰?是誰!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舍人的白牌再用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心就是利和樂第四百八十七章 你給我死過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紅包神教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公公的家當第七百零一章 關咱個屁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就憑我是父母第四百章 喔?第六百一十八章 祖宗保佑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表最強男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國開開眼第七百五十六章 公公,有旨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還是姓孫第二百四十六章 前赴後繼第一百一十六章 龐麥臣大主教第五百七十三章 這樣是不是好些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真是亂彈琴,咱家是那樣的人嗎?第五十二章 長鬍子了,攤牌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拉一個 打一個第二百八十章 奴爾哈赤,你出來啊!第三百零九章 洋和尚說話是算數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 馬士英第二百九十三章 國無事,則錢無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富士山,咱來了第三十三章 額娘第二百三十四章 陛下生的好女兒第七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九十章 老師掛帥,學生出力第九百九十二章 興奮的腿腳也利索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哎吆,我的姑奶奶哎!第十九章 明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有壞人吶第三百五十六章 巴巴變了沒有?第六百九十五章 老李頭,你弄啥咧?第一百一十六章 龐麥臣大主教第二百五十五章 公公有點虛第一百二十四章 牢獄之災第二章 徵地哪能不給錢第九百七十七章 東廠劫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軍隊是一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表最強男第八百四十八章 東廠救我!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要出新書第二百六十九章 本宮要搶了第四十一章 叔,我是你親侄兒啊!第二百零八章 我要治國第一千零八章 代廠公第十七章 義州第九百三十六章 贏了,就得數錢第一章 能力便是男兒的刀槍第一百零四章 我宮中有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誓留清白在人間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爲什麼不能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掌印太監掛了第八十一章 這纔是名將啊!
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公,您在哪啊!第九百七十七章 東廠劫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令不出乾清宮第一千一十八章 冷美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可以這樣(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林強硬派第七十八章 世上竟有你這厚顏無恥之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那小子出海了吧?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選之子就當如此!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是不是天下人第四百零二章 上面有人第一章 萬曆三十七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有意思第二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不是陳橋驛咧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什麼替明人效力!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貝勒瘋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好漢第二百零九章 阿瑪要去告發他們第一百五十六章 良船證第一百零六章 熊蠻子進京第一百零六章 閩兵還能戰否?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第一百七十章 永沐皇明朝陽之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做大,做強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本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一百二十八章 讓兵權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這個假女婿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人難道是走狗?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是太子妃第九百八十三章 閣老很生氣第三百五十二章 掌印太監掛了第五十五章 叛變第二百零三章 你是魏忠賢第五百二十章 做侄子,得牛逼第一百四十一章 陛下待咱...真好第二百二十六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兒不懂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魏公公哪來的一腿?第三百一十七章 額駙李永芳(上)第三百零一章 魏公公索要大福晉第三十一章 鈕祜祿家的漢子第九百七十三章 閹黨的紅花雙棍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誰?是誰!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舍人的白牌再用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心就是利和樂第四百八十七章 你給我死過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紅包神教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公公的家當第七百零一章 關咱個屁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就憑我是父母第四百章 喔?第六百一十八章 祖宗保佑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表最強男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國開開眼第七百五十六章 公公,有旨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還是姓孫第二百四十六章 前赴後繼第一百一十六章 龐麥臣大主教第五百七十三章 這樣是不是好些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真是亂彈琴,咱家是那樣的人嗎?第五十二章 長鬍子了,攤牌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拉一個 打一個第二百八十章 奴爾哈赤,你出來啊!第三百零九章 洋和尚說話是算數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 馬士英第二百九十三章 國無事,則錢無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富士山,咱來了第三十三章 額娘第二百三十四章 陛下生的好女兒第七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九十章 老師掛帥,學生出力第九百九十二章 興奮的腿腳也利索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哎吆,我的姑奶奶哎!第十九章 明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有壞人吶第三百五十六章 巴巴變了沒有?第六百九十五章 老李頭,你弄啥咧?第一百一十六章 龐麥臣大主教第二百五十五章 公公有點虛第一百二十四章 牢獄之災第二章 徵地哪能不給錢第九百七十七章 東廠劫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軍隊是一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表最強男第八百四十八章 東廠救我!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要出新書第二百六十九章 本宮要搶了第四十一章 叔,我是你親侄兒啊!第二百零八章 我要治國第一千零八章 代廠公第十七章 義州第九百三十六章 贏了,就得數錢第一章 能力便是男兒的刀槍第一百零四章 我宮中有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誓留清白在人間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爲什麼不能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掌印太監掛了第八十一章 這纔是名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