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四章美名

“爵爺呀!”

周可成的嘆息打斷了衆人的笑聲,人們趕忙屏住呼吸,向米蘭達投以豔羨的目光,無論是東方西方,對於旗開得勝都會給予首功的重賞,而米蘭達則趕忙挺起胸脯,準備接受豐厚的賞賜。

“你叫我怎麼說你呢?”周可成的聲音裡滿是惋惜:“難道你忘了嗎?臨別時我不是希望你把曾一本引到外海來的嗎?”

“怎麼了?”米蘭達聞言一愣:“我正是依照您的命令,將海賊引到了外海,才大獲全勝的呀!”

“可是你引到外海的只有一小股海賊!”周可成的臉色變得十分凝重:“我只給你幾條單桅和雙桅縱帆船,就是不希望暴露實力,曾一本躲在內海不出來,最後不得不讓三層甲板大船進入內海冒險。你這一仗打贏了是好事,可這樣一來要想曾一本來外海就更難了!”

“那我們可以封鎖賊人的出海通道,然後——”米蘭達話剛說了一半,就停住了,對於蘭芳社來說這些船不但是武器,還是維持運轉所必須的條件,爲了進行這次遠征,周可成已經儘可能的抽調了淡水到禮成港、淡水到堺港、淡水到佐渡以及南千島羣島的船隊,這對蘭芳社的營收已經有了相當的影響,如果戰事拖延下去,蘭芳社現有的財政能力是無法維持的。

“長時間封鎖是絕對不可能的!”周可成道:“這不光是時間的問題,我們的船太少了,也太大了,這一帶有太多我們不熟悉的淺灘礁石,我們沒有能力執行封鎖計劃。明天早上就進入內海!三天內解決戰事!”

шωш ●ttκǎ n ●c ○ “請原諒!”米蘭達上前一步,想要說些什麼,卻被周可成打斷了:“不要說了,戰爭不是戲劇,不可能總是依照劇本進行,我們必須隨機應變。我的爵爺,我希望你能夠記住我付給你一年兩千五百金杜卡特不只是讓你做一個衝鋒陷陣的武士,你還需要考慮一些戰場之外的事情!”

“是的,大人!”米蘭達慚愧的低下了頭。

“先生們!”周可成拍了兩下手掌:“現在你們都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去,明天我們的艦隊即將進入內海,與海賊們做最後的戰鬥。現在我們必須勤奮的工作,確保明天早上前一切都準備好!”

“是!”衆人齊聲應和,紛紛離去,很快長鬚鯨號的艉樓已經空空蕩蕩,只剩下周可成和吳伯仁兩人。周可成向對方投以含有歉意的笑容:“吳公子請見諒,我方纔事情太多,怠慢了!”

“無妨!”吳伯仁滿不在乎的笑道:“周大掌櫃,我這趟還真是沒有白來,昔日讀《左傳》、《史記》裡面大戰之前調配諸將的章節,我總是嘆息不能像左丘明、太史公一般著青史,留名於後世,今日得見,算是了卻了平生的遺憾了!”

“哦?這麼說來吳公子是打算要將我這次的事情著於史帛了?”周可成笑道。

“不錯!”吳伯仁得意洋洋的從袖中取出一份小冊子來,遞給周可成:“您看,這是我這些日子來的手抄,每日都有,回去後我加以編著之後,便是一篇好文章。”

“嗯!”周可成接過那小冊子翻開一看,不由得暗自點頭,只見上面用一絲不苟的蠅頭小楷記下某月某日,在某地某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周圍環境如何,後果如何。文字精煉,往往寥寥數語便將情況描繪得生靈活現,自己這個當事人彷彿親眼所見一般。將來只要稍加整理潤色,便是一本很不錯的戰記,看來這吳伯仁剛剛弱冠之年就能考中舉人絕非僅僅是運氣好,光這一手字和文字功夫都是十多年的功夫。周可成將這小冊子交還給吳伯仁,肅容道:“周某百年之後得以不朽,皆爲吳公子之德。吳公子此書若是成了,雕版印刷之費用包在周某人身上!”

“呵呵,那就多謝周大掌櫃了!”吳伯仁他家資殷實,印書的費用他也沒放在心上。其實他寫這本書一方面是由於興趣,還有一個原因是爲了揚名。到了明代中葉,雖然朝廷採用了一切儘可能的辦法來加強科舉的公正性,但各種考試外的因素還是越來越深的影響了科舉。士名就是其中之一,享有盛名的士人在參加科舉考試中佔有很大的優勢,考官也希望將這些擁有盛名的考生攬入自己門下。因此許多士人都前往兩京、江南等文風鼎盛的地區與其他士人交流,以博取盛名。而若是吳伯仁這本書印刷出來,他除去可以得到文名之外,還可以得一個知兵的名聲,畢竟他可是親眼目睹了周可成平定大寇曾一本,要說有“贊畫運籌”之功也不是說不過去。眼下倭寇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有了這個“知兵”的名聲,不光是科舉可以佔便宜,就連將來授官,升遷都是一條好路。

而周可成則想的更多一些,他前世沒少和人在軍事論壇上打嘴炮,大家吵到最後都會說“拿乾貨”出來說話,這個“乾貨”就是原始史料。這樣一來就是有寫回憶錄的一邊佔便宜了,說白了即使是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在史書裡面也只有短短几句話而已,具體的細節是不會有的,只能倚靠當事人自己留下的回憶錄,所以後世的歷史學家或多或少都會採信回憶錄裡面的內容,何況有些年代久遠的史書早已散失,後世的史書只能把流傳下來的內容照抄一遍。於是就出現了能打的不如能寫的,能寫的不如有筆桿子替他寫的。

比如漢武帝時代最出色的將領無疑是衛青和霍去病,但有太史公這個大文豪粉絲,飛將軍李廣的名聲遠遠凌駕於這兩位之上;曼施坦因的那本《失去的勝利》從頭到尾可以“一切都怪小鬍子”這七個字來概括,因此在後世的軍事論壇也得了個“曼不羣”的雅號。這一點在古代西方將領倒是有淵源,將領身邊無不帶個書記官,替其整理材料下野後就寫戰記流傳後世,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就帶着一票知識分子,留下了豐富的原始資料,後世阿里安就是根據這些材料寫下了《亞歷山大遠征記》;小西庇阿的密友兼書記官就是著名的古希臘歷史學家波里比阿,他的著作《歷史》裡面就把第二次和第三次布匿戰爭中的大西庇阿和小西庇阿吹上了天;筆桿子好而且有時間的乾脆自己操刀,其中的翹楚就是凱撒的《高盧戰記》和《內戰記》,;色諾芬的《萬人遠征記》、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也算得上這種類型。

第一百七十六章訪友第七十六章勝利第一百三十四章演練第一百五十七章米第七百六十四章 戰前之夜第四百四十一章同盟第四百二十七章逆襲第兩百四十二章定計第八十九章蠶桑第三十九章舊院中第三百零二章行賄第四百一十四章易幟第一百三十五章安排第七十三章比試下第一百零六章夜襲下第七十章入侵第兩百六十六章崩潰第一百一十四章信箋下第兩百八十五章刀條第二章硝石貿易第四十五章收穫第一百四十一章安排第三百五十一章較量第二十八章結交第兩百三十一章開眼界第一百九十八章異國之人第兩百三十三章征服大和6第兩百二十一章出征前上第一百四十章返鄉第一百章放火第六十七章運氣下第兩百三十九章裁斷會1第十章退讓第一百五十八章米倉第一百四十八章羈旅5第四百三十一章辭世第三百一十四章遺囑第一百五十四章報答第一百零三章預測第一百七十四章交鋒第三十三章義贈第四百六十七章安排第兩百五十章後手第三百一十三章長慶之死第兩百二十五章利出一孔第兩百七十二章招攬第一百四十六章羈旅3第五十三章風雨第四百二十八章交鋒第兩百六十六章崩潰第四十五章老鼠第七十六章勝利第九十二章新工作第一百二十四章拉攏第一百零六章礦藏下第兩百三十六章謀劃第十三章要賬下第兩百三十四章征服大和7第三十五章角鬥第兩百一十九章出路第五章分歧下第三百四十一章公債委員會第三百四十九章切落第兩百六十四章來信6第兩百二十三章價值一國的賞賜1第五十五章重逢第一百五十七章米第二十八章無意槍第三章理想國第兩百四十九章贈刀第一百九十六章豪商們上第一百六十四章繅絲1第兩百零三章公債與新軍3第二十八章結交第一百五十六章困難第一百一十三章降伏第一百四十五章羈旅2第兩百四十四章美名第兩百六十八章來信10第兩百七十八章聯合銀行3第兩百一十九章拉攏第兩百五十四章俘虜第一百九十二章烏骨達第九十章擴張第十六章分裂第兩百四十七章敢死第一百八十一章絕望第四十章舊院下第一百四十四章返鄉第六十八章探親第一百六十七章集結第一百零五章礦藏上第三百零六章暗線1第一百四十六章羈旅3第三百五十一章較量第一百三十九章一國一城第一百九十八章異國之人第兩百二十九章征服大和2第一百八十三章回鄉第四百零五章扣留
第一百七十六章訪友第七十六章勝利第一百三十四章演練第一百五十七章米第七百六十四章 戰前之夜第四百四十一章同盟第四百二十七章逆襲第兩百四十二章定計第八十九章蠶桑第三十九章舊院中第三百零二章行賄第四百一十四章易幟第一百三十五章安排第七十三章比試下第一百零六章夜襲下第七十章入侵第兩百六十六章崩潰第一百一十四章信箋下第兩百八十五章刀條第二章硝石貿易第四十五章收穫第一百四十一章安排第三百五十一章較量第二十八章結交第兩百三十一章開眼界第一百九十八章異國之人第兩百三十三章征服大和6第兩百二十一章出征前上第一百四十章返鄉第一百章放火第六十七章運氣下第兩百三十九章裁斷會1第十章退讓第一百五十八章米倉第一百四十八章羈旅5第四百三十一章辭世第三百一十四章遺囑第一百五十四章報答第一百零三章預測第一百七十四章交鋒第三十三章義贈第四百六十七章安排第兩百五十章後手第三百一十三章長慶之死第兩百二十五章利出一孔第兩百七十二章招攬第一百四十六章羈旅3第五十三章風雨第四百二十八章交鋒第兩百六十六章崩潰第四十五章老鼠第七十六章勝利第九十二章新工作第一百二十四章拉攏第一百零六章礦藏下第兩百三十六章謀劃第十三章要賬下第兩百三十四章征服大和7第三十五章角鬥第兩百一十九章出路第五章分歧下第三百四十一章公債委員會第三百四十九章切落第兩百六十四章來信6第兩百二十三章價值一國的賞賜1第五十五章重逢第一百五十七章米第二十八章無意槍第三章理想國第兩百四十九章贈刀第一百九十六章豪商們上第一百六十四章繅絲1第兩百零三章公債與新軍3第二十八章結交第一百五十六章困難第一百一十三章降伏第一百四十五章羈旅2第兩百四十四章美名第兩百六十八章來信10第兩百七十八章聯合銀行3第兩百一十九章拉攏第兩百五十四章俘虜第一百九十二章烏骨達第九十章擴張第十六章分裂第兩百四十七章敢死第一百八十一章絕望第四十章舊院下第一百四十四章返鄉第六十八章探親第一百六十七章集結第一百零五章礦藏上第三百零六章暗線1第一百四十六章羈旅3第三百五十一章較量第一百三十九章一國一城第一百九十八章異國之人第兩百二十九章征服大和2第一百八十三章回鄉第四百零五章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