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使節

小閼氏選擇了一個極爲敏感的時期向中原投降,蕭王與大將軍龐寧兩派政敵正就北庭、西域問題爭得不可開交,前者希望以縱橫策略穩定西域,迫使北庭人遠遁,後者則力主與北庭展開一次決戰,挾餘威順勢將西域納入中原的直接統治之下。

不管哪一派,軍功都具有極大的助益,蕭王與西域龍王“聯合擊敗”北庭重兵,充分證明合縱連橫的有效,小閼氏卻能輕而易舉破壞這一切。

她當時就在戰場,知道所謂的“中原與西域聯合”是怎麼回事,作爲蕭王最大的政敵,龐寧肯定很願意瞭解真相。

蕭王發現這次冒險過頭了,自己雖是皇帝的親叔叔,冒領軍功也是不可寬赦的重罪,他走得太匆忙,甚至沒來得及問龍王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小閼氏爲什麼要向遠在東方的大將軍龐寧而不是西域的中原軍隊投降?

顧慎爲也是第二天才想起這個問題,再派信使已經來不及了,璧玉城往東的道路基本被中原控制,任何信件都不安全,他只能企盼蕭王是個聰明人。

小閼氏投降的消息比千騎關之戰對西域的震動還要大。

舒利圖與羅羅無論誰勝誰負都證明北庭的實力,即使這場戰爭是蕭王與龍王“聯手”挑撥起來的內戰,戰場上的將士大都仍然是草原騎兵。

小閼氏在北庭與西域都擁有極大的名氣,如今的她,像是老汗王的象徵,草原巔峰時期的見證人。她的投降明確無誤地預示着北庭的衰落,中原的形象在西域一下子變得巨大無比。

方聞是派人接二連三送來幾封秘信,詳細解釋了小閼氏投降的過程。

舒利圖率軍前往乃杭族,一路上緩慢前行,進展順利,沿途部落都願意接受新汗王。就連此前選擇逃走的乃杭族將軍也有悔意,頻繁派遣信使與汗王聯繫。

就在這個時候,小閼氏提出要改變路線前往龍庭廢墟,理由很簡單:她殺死了者速將軍和王子朵爾查,雖是出於自衛,也會在乃杭族引發憤怒,非常不利於汗王的籠絡大計。

舒利圖與方聞是同意了,於是小閼氏以守護汗王陵墓的名義帶兵離去。

小閼氏沒有去龍庭,離開汗王大軍七天之後。她召集本部將領與諸多軍官,表示要向中原投降。

她說了許多,流傳最廣的一番話是:“新汗王繼位,大家不要再存有幻想,我會失去小閼氏的名號與地位,被遺忘,甚至遭到乃杭族的追殺。你們是我的騎兵,走到哪都一樣。我是什麼命運,你們就是什麼命運。我要向中原投降。爲你們每個人都爭取到利益,牲畜、牧場、財富,應有盡有,按照早年間的慣例,中原肯定會同意我的每一項條件。大家說吧,想要什麼。”

將官們大都跟隨小閼氏多年。親眼見到她的起起伏伏,也感受到了乃杭族的敵意,因此願意繼續追隨舊主。

少部分軍官當場退出會議,快馬加鞭向新汗王報信。

方聞是立刻讓聶增給龍王送信,與此同時。派遣大量使者追趕小閼氏,可是小閼氏去意已決,甚至不肯接見使者。

軍中一度義憤填膺,想要不惜代價追回小閼氏,甚至建議動用龍庭廢墟上的五萬近侍軍,舒利圖與主要將領商討良久,還是放棄了追剿計劃。

шшш▪тt kдn▪¢ ○

兩道難題擺在眼前,草原上剛下了兩場大雪,非常不利於大軍行動,羅羅糾集殘部,又在北方建立了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此時大費周章圍剿小閼氏的一萬人,很不值得。

方聞是深感羞愧,每封信裡都要檢討自己爲何沒能看透小閼氏的陰謀,她選擇離去的時機、提出的理由裡其實都有蛛絲馬跡可尋。

顧慎爲不能責備軍師,小閼氏剛剛殺死乃杭族兩位領袖,與新汗王舒利圖之間幾乎沒有利益衝突,誰也想不到她這麼快就會選擇背叛。

顧慎爲直到這時才明白,小閼氏殺人之舉與舒利圖根本無關,也不是爲了一雪此前的羞辱,她是爲多敦報仇。

乃杭族臨陣讓路,是多敦整個計劃慘敗的直接原因。

而小閼氏向更遠的大將軍龐寧投降,顯然是要報復西域的龍王。

龍王是多敦身死名敗的另一個原因。

龍王與蕭王的聯手戰略隨時都可能一敗塗地,在中斷兩個多月之後,顧慎爲不得不再次準備戰爭。

所有準備都是暗中進行的,丞相鍾衡在逍遙海招募士兵,將軍隊擴充到四萬,駐紮在石國北境,隨時都能穿越狹窄的沙漠,由雙泉村進入璧玉城地界,在半個月之內即可攻下千騎關,堵死東邊的出入口。

得知小閼氏投降消息的當天,顧慎爲帶領五百名衛兵從南面繞過璧玉城,直奔西邊三十里以外的疏勒**營,接管了統帥權,將疏勒太子留下,尚遼則以太子的名義去疏勒國繼續徵兵。

逍遙海安國的武宗恆奉命守衛通天關,另有一批大雪山將領前往小宛國,嚴格控制都城的軍隊與糧草,監視上官雲的一舉一動。

佈置這一切花了十幾天時間,剛剛穩定下來,顧慎爲就接到更壞的消息:西域都護官衛嵩陪同中原使節不日即至。

璧玉城裡中原人後裔不少,因此當年的除夕夜過得熱熱鬧鬧,衛嵩一行是在正月初三到的,隨行一萬士兵,璧玉城外的中原軍隊由此增加到兩萬人。

初四這天,在中原軍營裡,顧慎爲與衛嵩會面,談論的是公事,最重要的一項是統帥的問題。

蕭王臨走前親自任命西域人獨孤羨爲中原軍隊統帥,衛嵩希望得到帥印,獨孤羨死守蕭王的命令,發生了一些爭執,不是特別激烈,最終也沒有得出結果,兩支中原軍隊還是歸各自統帥指揮。

正常的洗塵宴還是有的,衛嵩向龍王介紹中原使節,雙方客客氣氣,沒有談及千騎關之戰。

宴會之後,衛嵩邀請龍王私下交談,拋去公事公辦的態度,以世交長輩的親切態度說:“龍王北庭之行果然不負重望,我已經替龍王請功,用不了多久,龍王就會得到朝廷的承認。”

與衛嵩的交易是近一年前達成的,顧慎爲要以老汗王之死換取中原的支持,他從來沒將這項交易當真,相信衛嵩也是如此,沒想到兜了一個大大的圈子,竟然真的實現了。

“北庭之行偶然居多,我實在沒什麼功勞。”

“哎,龍王無需自謙,沒有你的促成,這些‘偶然’也不會發生,老汗王死得恰到好處,否則中原區區兩萬軍隊也不會取得如此重大的戰果,哈哈。”

顧慎爲以爲衛嵩要試探千騎關之戰的真相,結果他只提了一句,很快轉移話題,“龍王是不是對我……有不滿啊?”

“衛大人何出此言?”顧慎爲的冷麪是最好的掩飾,他用不着過度顯示情緒,自然也不會露出破綻,誰也不能說他的驚訝是裝出來的。

“這麼長時間,龍王就只派過一名信使——叫方聞是吧——與我聯繫,過後音信全無……”

“方聞是身爲龍軍軍師,是我最信任的人。”

“哦。”衛嵩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錯全在我,我還以爲他是普通的說客,因此沒有特別禮遇,沒想到……呵呵,我就說嘛,龍王何以突然變得冷淡了。”

“衛大人誤解了,你我的交往與軍師無關,全是因爲蕭王殿下親臨璧玉城,我覺得這個時候與衛大人頻繁接觸會引起不必要的猜疑,沒想到別人的猜疑沒了,衛大人卻有了。”

中原官員等級分明,衛嵩是中原派駐西域的最高長官,與蕭王相比,卻低了好幾級,顧慎爲的解釋倒也說得過去。

衛嵩拈鬚大笑,小小芥蒂立時煙消雲散,“哪來的猜疑?白天時我與獨孤將軍有些爭執,希望龍王諒解,職責所在,不得不敷衍一下。統帥一職自然還由獨孤將軍擔任,我會跟使節大人商量一下,將新來的一萬士兵也歸到獨孤將軍麾下,軍令由此一統。”

“衛大人想得多了,獨孤將軍是蕭王任命的,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他是龍軍統帥,我還捨不得交出來的呢。”

兩人的謊言一句接一句,熱情卻隨之高漲,衛嵩偶爾會稱龍王“世侄”,顧慎爲的冷麪也有所緩解,但他絕口不叫“伯父”。

這場戲進行了差不多半個時辰,雙方都沒有露出厭倦的意思,最後還是衛嵩提起最重要的事情,“龍王此行不僅除掉老汗王,還報了滅門之仇,可喜可賀。”

顧慎爲在這次交談中第一次說出實話,“不,我沒有報仇。”

“什麼?日逐王不是死了嗎?”衛嵩顯得很驚訝。

“日逐王曾經與金鵬堡有過來往,但他與暗殺顧氏全家的事情無關。”

“龍王確定,我得到的情報……”

“衛大人的情報沒有錯,日逐王的確與家父有過仇隙,但他沒有請金鵬堡殺人,這一點我非常確認。”

“原來如此。”衛嵩沒有追問詳細原因就接受了龍王的說辭,“關於幕後兇手,龍王可還有線索?”

顧慎爲點點頭,“請衛大人跟我詳細說說這位中原使節吧。”

(求訂閱求推薦)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比武第六百九十章 新帥第四百三十三章 求死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王第六百三十七章 禮物第八百二十二章 追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進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懸賞第七百六十九章 借馬第六十五章 家務第九百一十六章 短劍第八百四十三章 平靜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江湖第五百一十二章 保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實話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天第六百六十四章 逼問第九百八十三章 錯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劫人第九百八十六章 新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火焰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聽第六百九十二章 抗命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館舍第九百章 高手第一百零二章 鵬飛第九百零五章 一切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公主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險第五百一十九章 變數第四百八十五章 背後第五百七十五章 互助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黃狗第九百六十八章 小禿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好壞第六百零五章 傳染第二百八十八章 鴉羣第三百四十五章 宮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土地第八百六十二章 線路第七百一十六章 弱點第八百七十九章 棋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得病第四百零五章 丫環第七百二十二章 舊賬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派第九百七十九章 撇清第五百八十章 啓齒第七百九十五章 領悟第三百五十八章 分道第三百四十三章 國王第二百三十章 無首第七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八十章 啓齒第四百三十三章 求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弒仙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六十七章 頭髮第七百九十九章 禮物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皇帝第十七章 真話第八百九十七章 夜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犯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新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殺主第七百九十六章 匪首第五百九十七章 卑鄙第六百二十七章 老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計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殺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反噬第三百四十章 利用第六百零四章 再鬥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佑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復活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揣測第九百零六章 書信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徘徊第二百四十四章 身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劍氣第三百三十一章 挑戰第五百零五章 礦洞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至理第六百零四章 再鬥第三百七十五章 作惡第九百七十八章 新說第五百六十八章 會意第六百七十五章 軍官第九百五十八章 庫房第九百三十七章 半式第七百八十六章 老洪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道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大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段第九百零一章 眼力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空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噩夢第九百零三章 刀傷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比武第六百九十章 新帥第四百三十三章 求死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王第六百三十七章 禮物第八百二十二章 追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進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懸賞第七百六十九章 借馬第六十五章 家務第九百一十六章 短劍第八百四十三章 平靜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江湖第五百一十二章 保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實話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天第六百六十四章 逼問第九百八十三章 錯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劫人第九百八十六章 新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火焰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聽第六百九十二章 抗命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館舍第九百章 高手第一百零二章 鵬飛第九百零五章 一切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公主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險第五百一十九章 變數第四百八十五章 背後第五百七十五章 互助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黃狗第九百六十八章 小禿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好壞第六百零五章 傳染第二百八十八章 鴉羣第三百四十五章 宮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土地第八百六十二章 線路第七百一十六章 弱點第八百七十九章 棋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得病第四百零五章 丫環第七百二十二章 舊賬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派第九百七十九章 撇清第五百八十章 啓齒第七百九十五章 領悟第三百五十八章 分道第三百四十三章 國王第二百三十章 無首第七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八十章 啓齒第四百三十三章 求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弒仙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六十七章 頭髮第七百九十九章 禮物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皇帝第十七章 真話第八百九十七章 夜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犯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新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殺主第七百九十六章 匪首第五百九十七章 卑鄙第六百二十七章 老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計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殺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反噬第三百四十章 利用第六百零四章 再鬥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佑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復活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揣測第九百零六章 書信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徘徊第二百四十四章 身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劍氣第三百三十一章 挑戰第五百零五章 礦洞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至理第六百零四章 再鬥第三百七十五章 作惡第九百七十八章 新說第五百六十八章 會意第六百七十五章 軍官第九百五十八章 庫房第九百三十七章 半式第七百八十六章 老洪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道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大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段第九百零一章 眼力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空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噩夢第九百零三章 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