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質問曲端

“我倒有個合適的人徐衛的笑容有此怪賭可處個借屍還魂,可徐勝這麼幾年跟他相處日久,多多少少也瞭解弟弟一些。

因此一看他笑了那模樣,就試探着問道:“莫不是,姚希晏?”姚平仲被曲端關進慶陽府大牢以後,上頭爲了讓曲端出兵,只能暫時犧牲一下他。環州知州,兵丐鋒轄等差遣一概免除,除此之外,還從預備節度使降成了團練使,華州安置。處分不可謂不重,哪怕就說這事是件冤案也不爲過。李綱把他安置在華州,其用意徐衛自然心知肚明,因此一出征,便將姚平仲請到軍中同行。

“不錯,就是他。”徐衛笑道。

如果要向曲端明白無誤地表明態度。姚平仲的確是最佳人選。他當初是被曲端整下去的,現在派他去。等於是向曲師尹施加壓力。

“那姚希晏以什麼身份去?”徐原以一種徵求的口吻向堂弟問道。

這倒是個問題。姚平仲一切實職是被罷免乾淨的,現在只帶個團練使的虛銜。而他環州知州兼兵馬都鋒轄的差遣徐原不方便給他恢復。想了一陣,徐衛向兩位兄長問道:“這制置司建制是怎樣?”

“參謀、參議、主管機宜、書寫文字各一員。幹辦公事三員,準備將領、差遣、差使各五員。”徐原是西軍宿將,制置使這個差遣,童貫當初主持西北軍務時擔任過,因此他比較熟悉。

聽他這麼一說,徐衛想起馬擴來。他進入宣撫司以後,就擔任了參議官。據說這個差事非知州以上資格者不用。一念至此,遂道:“那大哥就以“權制置副使。的身份委任姚平仲爲制置司參議官,讓他去橋山見曲端。”

橋山,地處坊州,這個地方是普天之下所有炎黃後裔敬仰的聖地。原因無他,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的衣冠冢便在橋山東麓。相傳,黃帝東巡期間,遇一黃龍自天而降,要迎他昇天。黃帝跨上龍背,飛越橋山時。請求下駕安撫臣民。黎民百姓聞訊蜂擁而來。痛哭流涕,甚至扯住黃帝衣角一再挽留。黃龍馱着黃帝飛昇以後,只留下了他的衣冠。百姓便將衣冠葬於橋山。這便是黃帝陵的由來。

曲端帶着部隊進入坊州後,將大軍屯於城池四周,自己率一干文武前往橋山黃帝陵參拜。祈禱軒轅先祖庇佑子孫後裔,擊退秋夷,保衛河山。黃帝自然該拜,可身爲六路都統制,大敵當前之際,你應該只爭朝夕地往前線趕,祖先什麼時候不可以拜?可曲端似乎沒有考慮這些,儀式光是準備就用了整整一天。然後又用一天完成各種繁文縟節。拜的確實虔誠,可估計黃帝在天有靈,也會是一頭霧水。北夷眼看着打到老子陵寢來了,你光拜我有個鳥用,你倒是去頂住啊。

拜完了黃帝,曲端仍舊沒動。風言最先起於義軍之中,有人說他這是想讓徐家軍去打前陣,他在後頭觀望。後來越傳越兇,連正軍裡也有人議論。

這日,天氣突變,烏雲壓城,狂風大起,青天白日也如同黑夜一般。坊州城外。西軍嚴整的營寨比比皆是,陸續趕來的義軍在外圍紮營。將個城池東、南、北三面圍個水泄不通。一眼望不到頭。

雖然戰火已熄,但從城內的一片狼藉不難看出當日戰況的激烈,吠其冉城,簡直就是一片瓦礫堆。地面上似乎還能看到血跡,空氣彷彿還瀰漫着腥味。挺槍披甲的士卒往來巡戈,一派肅殺的氛圍。

在知州衙門的後庭中,曲端一身便服。從容不迫,與四周披掛整齊的將官們具起來,尤其引人注目。

“徐家兄弟兩日便拿下坊州。依卑職看,也不須都統策應,只他弟兄三人足以解延安之圍。”說這話的,名喚張中乎,爲張中彥之兄。其人三十餘歲,與一般武將威武有餘。而斯文不足不同的是,此人長鬚飄飄,目有俠氣,顧盼之間頗有幾分儒雅的味道。這般模樣。卻說出如此言語,還真叫相得益彰。

WWW▲тт kán▲C ○

張中彥立即接嘴:“兄長所言極是。豈止是救延安,便是擊退粘罕。只須一頭紫金虎即可,我等作壁上觀便是。”

這兩兄弟一唱一和,盡給徐家弟兄戴高帽,當然不可能是出於真心。不過都是說給曲端聽罷了。曲師尹端坐,雙手撐在膝蓋上,正出神地盯着那石桌,似乎沒聽到部下們的議論。

兩天!只兩天便攻破坊州,徐家那幾個是怎麼辦到的?摸着良心說。便是我親自領軍,區區兩日也未必就能拿下城池。可他們非但凹曰甩姍旬書曬齊傘午;城。把幾平把守軍殲滅殆很好杳驗,數城犧刪的屍首就能得出結果。涇原陝華兩軍的戰力強到這種地步了麼?不見得一定是其他什麼原因。

康隨從前頭踏入了庭院,這廝從來都是一副笑咪咪的模樣,好似你打了他左臉,他還要把右臉也側給你。不過這會兒,卻是滿面肅容。步伐匆匆。來了也不跟同僚打招呼,徑直向曲端走過去。甚至俯下身,在長官耳朵旁邊輕聲說了幾句什麼。

“當真?。曲端詫異地擡起了頭。

“千真萬確,就在府外候着。卑職看他模樣,似乎來意不善。”康隨十分肯定地回答道。

“來意不善?帶了多少人?。曲端又問道。

“人馬倒不多,只十數騎,只是康隨一時也說不明白,只是隱約地感覺到事情不對頭。

張家兄弟和李彥琪等將佐聽得雲山霧罩,張中彥遂向康隨問道:“誰來了?”

康隨還沒回答,曲端已道:“姚平仲。”

誰?姚希晏?這怎麼可能?上頭已經將他撤職查辦,放在華州安置。他怎麼可能出現在這裡?不對,應該說,他還有膽子出現在此地?將領們面面相覷,誰也摸不準到底是什麼事。

曲端略一思索,對康隨道:“讓他進來。”

康隨領命而去,張中彥等人不約而同地立到了曲端身後,各自按定刀柄,將目光投向外面。那句“來意不善。讓他們心裡很不以爲然,老子倒要看看,他姓姚的是怎麼個不善法。

不多時,康隨領着一個人進來。衆人瞪大眼睛看去,不是姚平仲是誰?同時,他們也知道了康隨爲什麼說那句話。

你看看姚平仲這身裝扮,他沒穿鎧甲,甚至沒帶兵刃,身上是一領大紅官袍,腰裡扎着晃眼的金帶。頭上戴着一頂交腳幀頭。這廝本生得威武,偏生此時神情傲然,昂首挺胸。似乎真的來意不善。

至石桌前站定,姚希晏還沒來得及發話。張中彥已經喝道:“姚平仲!你安置於華州,怎能隨意走動?莫不是無視朝廷法度?”

姚平仲盯了他一眼,眼神中怒意猶在,不是這,我能損兵折將?楊再興能身受重傷?有道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姚平仲當時就有揍他的衝動。但想到自己此來目的,將滿腔怒火生生壓下。

揹負着雙手,開門見山地問道:“曲都統已在坊州駐紮多日,爲何不見進兵?”他話說到這裡,衆人都以爲他這句問完了,哪料後頭又補半句“你是想拖延時日,還是想坐山觀虎?。

來者不善!絕對的來者不善!敢這麼說話!姚平仲瘋了!

曲端背後,有幾個已經冷笑出聲,你姚平卑憑什麼身份問話?你算的老幾?身邊沒有一兵一卒,穿身官袍來嚇唬人?

曲師尹其實也大吃一驚,姚平仲這種口吻顯然是有侍無恐。他單槍匹馬地站在自己面前,以一個謫官的身份口出狂言,他自然不會是瘋了。盯着對方看了半晌,沉聲問道:“你在跟本官說話?”

姚平仲一聲哼:“自然是跟你說話”。

“姚希晏!放肆!你什麼身份!敢頂撞長官!”曲端部將李彥琪怒目而視。

“你本該在華州,爲何在此處現身?誰准許你離境?”張中彥也追問道。在宋代,官員因種種原因被貶,而朝廷又不打算再派他什麼差遣。就會動用“安置某地”來處分。安置,不是讓你把家安在那裡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監視居住”。不能亂說話,亂走動,受到地方官府嚴密控制。

其實張中彥問這話,心裡已經有答案。姚平仲被安置華州,華州知州是誰?徐九!多半就是他搞的鬼!

面對着衆將咆哮,姚平仲面色不改。朗聲道:“陝華經略安撫使。徐衛徐大帥準我隨軍效力。”

這句話,若是從前他絕計說不出口。別說軍武都知道,他和徐衛一直不睦,他向來瞧不上帶鄉兵出身的徐九。可自入陝西以來,耳聞目睹徐衛種種事蹟,他也不得不承認,那廝確有本事。特別是這一加他落難,誰都沒有伸以援手。反倒是徐九拉了他一把。據說,他能安置到華州,也是因爲徐衛替他向李綱申訴的結果。因此,他現在雖然談不上對徐衛感恩戴德,但至少他承認,相比之下,徐衛還算個厚道人。凹曰混姍旬書曬齊傘

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八百三十九章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182章 糾結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120章 爛招第八百四十四章第八百四十章第138章 佈防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84章 橋不能燒第八百三十二章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73章 小種經略第四百一十二章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73章 小種經略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四百一十九章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769章 朱仙鎮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827章 天倫第606章 納妾記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91章 援兵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488章 復出?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78章 進軍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500章 政變(下)第122章 冠禮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八百四十一章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328章 動粗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135章 苦果第49章 欲擒故縱第1章 徐家老九第八百五十五章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753章 太行奇兵
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八百三十九章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182章 糾結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120章 爛招第八百四十四章第八百四十章第138章 佈防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84章 橋不能燒第八百三十二章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73章 小種經略第四百一十二章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73章 小種經略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四百一十九章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769章 朱仙鎮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827章 天倫第606章 納妾記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91章 援兵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488章 復出?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78章 進軍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500章 政變(下)第122章 冠禮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八百四十一章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328章 動粗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135章 苦果第49章 欲擒故縱第1章 徐家老九第八百五十五章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753章 太行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