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摧枯拉朽

三月末,在宋軍炮火猛烈轟擊之下,河中府守將開城投降。此時,進兵解州的王彥傳回消息,他已與吳璘部會師,正猛攻解州城。但城中守軍頑強抵抗,部隊急需火器支援。徐衛遂命降軍作爲前部,往攻解州城。

到達解州以後,徐衛得知韓常極有可能就在此城之中。他見解州城小,而西軍五萬餘衆雲集城下,要攻破解州並非難事。然韓常乃金營名將,西軍與金軍多次戰役,他都參與其中。若得生致此人,對金軍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有鑑於此,徐衛下令暫緩攻城,不顧字跡潦草,親筆修書一封,投往城中。

先是誇讚了韓常一通,說他是金軍名將,威震黃河兩岸。又指出,此番西軍東進,志在收復河東,今河中府、絳州、澤州、懷州皆陷,只餘解州一座孤城。你韓常素來以擅長攻守城池著稱,那你自忖憑解州的城防體系,能否擋得住西軍一擊?徐某敬佩你是沙場宿將,且你在大河東岸苦心經營,四處奔走,也已盡到職責。今若憑城頑抗,勢必玉石俱焚,徐某着實不忍。今虛位以待,盼元吉兄以士卒百姓爲念,開城歸順。徐某必上奏朝廷,以委重任。

收到紫金虎的親筆信,韓常很是吃驚。因爲他雖在河東,但也收到風聲,說是徐虎兒如今封了郡王,貴不可言。沒想到,以天水王之尊,竟然還親自領兵出征。所謂內行看門道,韓常心裡十分清楚現在的形勢。城中的守軍早已鬥志全無,若不是自己勉力支撐,恐怕吳璘和王彥就已經拿下了解州。

現在虎兒軍兵臨城下,一旦發動強攻,頂天了,撐兩日。兩日之後,唯死而已。但是要一個征戰沙場幾十年的老將開城投降,韓常難以接受。他對部下說,常身受國恩,又肩守土之責,今唯以死報朝廷,再無其他。於是,也不給徐衛回信,只分遣將士緊守城池。

徐衛等了一天,不見迴音,便命砲擊解州西城。那震天雷何等動靜?炮起火發,聲傳百里,城中守軍皆掩耳奔走,鬥志瓦解。

部將們都苦勸韓常,軍心已散,無力迴天,事已至此,除了投降沒有別的路了。若此時投降,還能保全性命,倘若被西軍攻入城來,只怕難逃一死。韓常萬般無奈,想打,從軍官到士兵都已經瓦解了。

遂派人出城拜見徐衛,提出兩個條件。一是不得殺降;二是不得侮辱,徐衛完全接受。三月二十八日下午,韓常親率守軍近萬,出城投降。徐衛也親自出面受降,當着韓常和金軍官兵的面,承諾善待,決不妄殺。韓常下拜致謝,被他攙起。

韓常的投降,意義重大。他是宋金開戰以來,投降的最高級別金軍將領。其人擔任河東安撫使兼諸路兵馬都總管,地位等同於大宋的一方宣撫使。以如此尊崇的身份投降,對大宋來說,當然是一個巨大的勝利,而於女真人來講,則是沉重的打擊。

在他投降後,徐衛問河東虛實,韓常據實以告。言河東南部已無金軍,只有太原周邊還有部分漢籤軍和契丹軍,以及少量的女真本軍。但此前都在剿匪,現在有可能已經集結,準備南下增援了。

徐衛又問,西軍現在該如何行動?韓常不願發表意見,徐衛見狀,也不爲難他。馬上命令吳璘和王彥兩支部隊,進攻平陽府,堵住河東南北的通道。

吳璘王彥整軍出發,過絳州,進入平陽府境內。襄陵、臨汾、神山三縣望風而降。老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隨後,吳王二將又輕取洪洞、岳陽、趙城三縣,一時河東大震!藏匿起來的大小義軍紛紛來投,不其而至者,竟有萬衆!

很快,吳璘王彥兩軍就已經兵臨平陽府城。這座城池,對於西軍,尤其是虎兒軍來說,有着重要的意義。當初那一場平陽保衛戰,虎兒軍將防守發揮到了極致。徐衛用王稟爲都統制,全面更新城防。開創性地運用了“兩壕三牆”的城防體系,並首次提出“以砲制砲”的戰術。

那一場平陽保衛戰,得到了義軍的大力支持,邵家兄弟中的邵翼親自率領義軍參戰,防守羊馬牆。金軍以十數萬之衆,猛攻數月,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卻無法撼動平陽分毫。最後,只能改以“鎖城法”圍困。後來,折家軍奉命馳援平陽,與虎兒軍內應外合,一舉擊敗金軍。混戰中,金軍名將完顏銀術可被折家小將折彥野一槍搠中面門,扯旗裹頭而逃。

徐衛突出重圍之後,即與折家軍合師馳援關中,獲得了一場巨大的勝利,定戎大捷。他撤出平陽之時,留沒角牛楊進爲守禦使坐鎮此城。然而不幸的是,粘罕在完顏婁宿慘敗之後引大軍馳援,西軍從此未能再踏入河東一步。

而留守平陽的楊進部,也最終被攻破城池,全軍覆沒。金軍進城,深恨西軍之頑強,城池之堅固。非但屠盡全城軍民,更一怒之下,將平陽兩座羊馬牆推倒,放火燒城。大火燒了幾天幾夜,平陽城化爲一片廢墟。

當吳璘王彥兩軍進城時,看到的只是一片殘垣斷壁。城中雜草叢生,甚至還有野獸出沒其間,偶爾還能看到幾具枯骨,大多都肢體不全。

面對如此情景,吳璘和王彥真不知該喜該悲。如果說,金軍沒有毀掉平陽要塞,而是派兵拒守,以平陽的城防體系,縱使西軍神勇無比,器械銳利萬分,恐怕也輕易攻不下來。而狄夷終究是狄夷,以一己之怒,毀掉這座堅城,更毀掉了自己將來阻擋西軍北上的重要關口。

吳王二將沒有在平陽廢墟上過多停留,馬上啓程,分兵奔往汾州和威勝軍,汾州和威勝軍一下,太原就在眼前了。然而,這一回卻不再順利。吳璘引軍往汾州,必過陽涼南關。當他趕到關前時,陽涼南關上,金軍已經嚴陣以待。

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八百六十五章第89章 勸降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八百七十二章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51章 風將第七百四十五章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124章 細作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814章 服不服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60章 榮歸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499章 政變(中)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八百四十一章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八百七十六章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七百八十六章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八百七十六章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41章 抱大腿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104章 內情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6章 其實 我穿越了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104章 內情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133章 川陝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八百六十章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七百四十九章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61章 恩怨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764章 徐家莊第八百三十三章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73章 小種經略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493章 內外洶洶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75章 阻擊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45章 遇襲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八百七十三章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七百四十七章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83章 驚變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824章 也別惹我
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八百六十五章第89章 勸降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八百七十二章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51章 風將第七百四十五章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124章 細作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814章 服不服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60章 榮歸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499章 政變(中)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八百四十一章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八百七十六章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七百八十六章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八百七十六章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41章 抱大腿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104章 內情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6章 其實 我穿越了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104章 內情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133章 川陝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八百六十章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七百四十九章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61章 恩怨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764章 徐家莊第八百三十三章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73章 小種經略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493章 內外洶洶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75章 阻擊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45章 遇襲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八百七十三章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七百四十七章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83章 驚變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824章 也別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