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

人便是圭稟,尖年守平陽“他被徐十從種家軍借調討朱”一段時間的都統制。正是因爲他“小以袍制袍。兩壕三牆。的先進防禦思想,讓才平陽變成一座堅不可摧的要塞。這一回,兩萬種家軍戈歸徐衛的永興軍路經略安撫司節制,他便成了徐衛的下屬。儘管兩人都是承宣使官階,但因徐衛多了一個“左驍衛上將軍”的虛銜,所以高他半級,成了長官。

“承蒙大帥誇獎,卑職當不負大帥所望王稟抱拳笑道,隨後補上一句“自然,也不能叫大金國的國相失望。”

徐衛聞言大笑,他就喜歡這種一是二,二是二的人,不會虛假客套。當下,兩人帶領一班將佐巡視城防。長安城,雖然多次遭受天災,前些年陝西還地震,他瘦死的駱駐比馬大,怎麼說它也是中國幾朝古都。城牆的高大堅固自然不用說,諸如望樓、敵樓、箭樓、女牆、馬面這些也不用提,最讓徐衛覺得踏實的,就是長安完備的甕城體系。

甕城就是用一段方形或者半母的城牆,把城門口圈起來。因城門最一座城池防守最薄弱,最容易受到攻擊的地方。甕城不但將城門保護起來,而且裡面的場面可以駐兵,且甕城的城門絕不會與主城的城門在同一直線上,很利於防守。

除此之外,長安的護城河也頗寬,金軍想要扣城,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怎麼渡過護城河,如果對方用壕橋架起來衝,那麼一旦被射下去,下場可不比掉入護城壕,水火兩樣最無情,北夷通水性的可不多。

以袍制袍”讓徐衛有些擔心,宋軍裝備的袍車是靠人力拉扯發射。一座多梢袍往往要佔用數百名士卒,長安城這麼大,光是四道城門處佈置的袍羣,所佔用的兵力就相當驚人!所幸,防守城池和野戰不同,基本上不需要留什麼預備部隊。真到了生死關頭,這裡老百姓也還有幾十萬,射箭格鬥不行,拉拉袍梢總還不是問題。

徐衛行走在寬闊的城牆上,各級統兵官不時對他行禮。看得王稟眼紅得緊,還真是同人不同命,自己年紀比紫金虎至少大一輪以上,可有什麼辦法,人家二十幾歲,作到了陝西最大一路的經略安撫使,而且還是陝西首府的知府。

至一處突出城牆的敵臺上,此處佈置了牀子弩十數門,雖然和神臂弓同數大形遠程利器,但牀子弩所發射的箭,根本不是神臂弓那種又短又細的弩矢,用“槍。來形容比較合適。每一支箭都是五尺多長,雞蛋粗,這玩意原本是用來釘城牆的,要是拿來射人,一般就直接釘死在地上了。

大敵當前,姜稟興致還不錯,來到一座牀子弩前,推開弩手,就用一雙肉掌,扯了那弓弦,腳一前一後,把腰一弓,那雙手竟比絞盤還厲害,生生將弓弦扯得吱嘎作響,緩緩扣上弩機。

左右士卒一見,盡皆叫好!神力!神力!王稟大笑,站直身子拍拍手,側頭對徐衛道:“大帥,試試?”

徐衛搖搖頭,笑道:“本帥可沒正臣兄這兩臂四象不過之力,不敢獻醜。”

“卑職來試試!”身後一個雄渾的聲音突然說道。王稟望去,只見那人臉龐削瘦,身長竟有八尺!眼眶往裡陷,更突出眉骨之高,他莫說發怒,便是是笑,也滿臉戾氣!此人本是姚平仲部下,姓楊名再興,丹州蟒頭山一戰,他爲了掩護姚平仲撤退,率部斷後,在部下全都戰死的情況下,獨力殺出重圍。後爲百姓所救,送至定戎,徐衛下令全力救治,至目下,傷勢好轉,但畢竟沒有瘡愈,因此留守長安,並未隨姚平仲去陝州。

在平陽時,王稟見識過他絕倫之武藝,心知他必能拉開這巨弩,正乾笑時,徐衛已道:“你戰創未愈,就莫逞強了。”

楊再興聞言,俯首一禮,不再多話。王稟見狀,也不再顯擺。正當此時,聞得一片驚呼聲,衆人就在那敵臺上望下去。這麼一陣工夫,金軍已經推近至視線範圍以內。什麼人山人海,如潮而來都不足以形容金軍兵勢之盛。這麼說吧,你立在城頭上,放眼看去,但凡目力能及的地方,全他孃的一片人頭在攢動,就跟捅了螞蟻窩似的。人多,仗着長安如此堅強,根本不怵。而在這片人海中,一座座山丘般聳立的器械,纔是對城防最大的考驗。徐王兩將粗略看了一下,鵝車、洞屋、巨袍,光是這三樣大型器械,眼睛能看見的,恐怕就得數以千百計。尤其是一架“破城錘”挺唬人,巨大的底坐上,固定着樓宇一般的支架。上面用手臂粗的鐵索吊着恐怕一人都抱不過來的圓木。這根圓木的前頭,包裹着鐵殼。攻城門時,這玩意一拉一放,也不知城門也經得住幾撞。

嘈雜聲如浪而來,隔着兩三裡地,城頭上的將士……都不太聽得清衛神情凝重地看着泣切,在件十。他篤信“進攻”推崇“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這一句話。但現在,經歷了平陽保衛戰以後,他認爲“防守也是有效的進攻”在宋金兩軍整體實力存在差距的情況下,依託城池、山”河流來進行防守作戰,給敵人造成的殺傷,一定比野戰來得大。因爲你不可能企望每一戰都象定戎大捷那樣吧?

就在徐衛等人憑城窺視敵情時,他們的敵人也在觀察城防。

粘罕被鐵甲,椅彎刀,頭上沒戴女真人傳統的那種尖形皮帽,而是頂着鐵盔,馬鞍上還吊着兩張弓。從他的架勢上,不難看出對此戰的重視程度。

引數十騎離大軍,奔到長安城前約莫兩裡地處停下,遠眺中國數朝古都。大金國的國相吐出了一口氣,胯下的戰馬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這宏偉的城池嚇住了,不太聽使喚。以至於粘罕一邊扯動繮繩,一邊轉動脖子仔細察看。

城高三丈以上,護城河環繞四周,城體的配套設施極爲完善。甕城,敵臺、馬面、敵樓、箭樓、閘樓一樣不少。在東城的敵樓上,一杆軍旗挑釁似的舞動着,馬五告訴他,那是紫金虎的戰旗。

打這樣的城池,極副挑戰性。怪不得耶律馬五再三言明,說長安是大城,前所未見的大城!可城大,固然要讓進攻一方動用更多的兵力,但同樣,防守的一方壓力也更大。初步估計這長安城四面一加,絕對在二十里周長左右。這麼長的防守區域,紫金虎得動用多少兵力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當他把這些話告訴身邊各族將領時,讓這些人覺得長安也不是那麼難打。耶律馬五卻在這時候潑了一盆涼水:“國相,有句話說在前面,如果是跟紫金虎打攻守戰,器械的作用就必須打折扣。”“馬五此言何意?”粘罕嘴裡雖然問着話,眼睛都還盯在城上。

“我敢斷言,這堅城高牆的後面,一定架設了袍車。上番平陽之役,我軍便已見識過。宋軍各色袍車,射程並不輸我,在我軍發袍攻城之時,也將受到宋軍袍擊。在側,長安防線雖然拉得長,但徐衛用兵可謂靈活。”語對此處,他手指長安城頭。“國相請看,徐虎兒將兵力主要集中在敵臺馬面等處,兩處敵臺之間雖然少有守軍,但這一段距離卻在對方弓弩射程之內。再者,上次平陽之役,宋軍以袍車發射火器,士卒皆懼,不出所料,一旦我軍開始扣城,紫金虎必然故伎重施。這一擊,”

他話沒說完,粘罕已經一口截斷:“你不必替紫金嘉長威風。我驅使二十萬衆,長安便是銅牆鐵壁。我也給它踩過去!”

“國相,先賢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今我軍兵力,至多五倍於彼,長安城又如此之大,圍城而困已然不太可能,必然要強攻。但如此一來”馬五到現在,仍舊堅持自己的主張,希望粘罕可以回心轉意,放棄攻打長安。

可他越說,粘罕趟不愛聽,轉過身來。直盯着他,大聲道:“長安之城,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我軍破城!要麼徐衛獻降!”這等於是說,無論如何,金軍也要拿下長安!

馬五見他神情不悅,雙目如炬,只能把後面的話吞了回去。不過暴戾如粘罕,面對自己極爲的倚重將領,終究還是沒有喝斥,而是把話鋒一轉,開起了玩笑:“若是紫金虎肯降。我寧願讓出燕京樞密院予他!”

金國現在的軍制,是設了一個元帥府統領所有軍隊。元帥府下面,本來設有云中,燕京兩個樞密院,分別掌管攻宋的東西兩路軍隊。二太子種離不死後,粘罕兼併了燕京樞密院,獨掌軍權。現在,他聲稱願讓出燕京樞密院給徐衛,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也不難看出,紫金虎至少還高世由李植等人有分量。再則,粘罕在委宿兵敗定戎之後,親自領軍南下。無非就是要爲西路軍掙回面子,不讓兀朮奪回燕京樞密院去。

諸將聽他這話都笑,因爲所有人都知道,從第一次攻宋開始,徐衛就是女真的死敵!他怎麼可能投降?退一萬步說,他要是真降了。誰敢留他?

漢軍萬夫長韓常,估計沒明白這裡面的道道,還問了一句:“徐衛若是真降,國相當真要劃燕京樞密院給他?”

粘罕仰天大笑,忽地笑聲突止,正色道:“虎兒若是真降,我必在第一時間將之亂箭射死!”

韓常一陣愕然,國相恨徐衛至此?這時,在旁邊的完顏活女說道:“象徐衛這種一呼百應,能征慣戰之人,留下就是禍害。哪怕他孤身一人來降,也必殺之!”

第134章 徐家將第七百四十一章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八百四十九章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707章 兀朮第521章 接見降將第八百一十九章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56章 論邊事第775章 勝利了第45章 遇襲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121章 大捷宋遼威武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236章 議升官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96章 教誨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八百四十五章第740章 三年後第四百零九章第326章 亮招第501章 新政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793章 角力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八百五十九章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106章 大動作第四百一十九章第八百七十一章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344章 力拔千鈞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675章 徐郡王第1章 徐家老九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八百六十四章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762章 淮西軍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100章 難怪第361章 交底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545章 虎牢關第68章 美女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506章 西軍總帥
第134章 徐家將第七百四十一章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八百四十九章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707章 兀朮第521章 接見降將第八百一十九章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56章 論邊事第775章 勝利了第45章 遇襲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121章 大捷宋遼威武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236章 議升官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96章 教誨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八百四十五章第740章 三年後第四百零九章第326章 亮招第501章 新政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793章 角力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八百五十九章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106章 大動作第四百一十九章第八百七十一章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344章 力拔千鈞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675章 徐郡王第1章 徐家老九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八百六十四章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762章 淮西軍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100章 難怪第361章 交底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545章 虎牢關第68章 美女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506章 西軍總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