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小中華

大宋在君士坦丁堡的舉動,大約可以概括爲三個方面。

首先,剷平地方貴族勢力,推行在大宋行之多年的均田政策,構建起穩固的基本盤。

其次,保護,整理,發揚東羅馬的積澱,又組織科舉,廣攬賢才,施行文官治理地方。

第三點,就是基於萬民平等的主張,構建新的律法體系,革新制度。

三項歸結起來,就是全面落實大宋的治理方式。坦白講這是個風險很大的事情,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任何政策,都需要有人執行。

挺好的初衷,被歪嘴和尚念壞了,幾乎是必然的,在大宋也半點不奇怪。

到了拜占庭,幾乎是肯定不會辦好的。

畢竟這些地方的勢力沒有必要完全服從大宋的安排,能做到陽奉陰違就很不錯了,他們一定是要維護自己利益的。

指着這麼一羣人,是安全不可能推行有效的改革。

塞爾柱突厥,西遼,都是這個毛病。

可偏偏妙就妙在那些鷹堡少年身上。

他們就是各地的奴隸出身,接受山中老人的培養。很大程度上,是當做輔佐主人的左膀右臂來訓練的。

因此他們文武全才,都算是佼佼者。

到了大宋之後,正是十幾歲的年紀,三觀形成的時候。

趙桓給他們辦科舉,鼓勵讀書,放到地方歷練,讓他們積累經驗,熟悉政務……這一番操作下來,着實花了好大的心思,也不是誰都理解。

可趙桓的威望擺在那裡,做了也就做了,誰敢反對?

而到了今天,終於開花結果,產生了效果。

趙桓的培養不是讓他們做大宋的奴僕,當一個老老實實的精宋,趙桓是向他們展示大宋的治理,方方面面。

把好的示範擺在那裡,自然就有人學習。

這一點古已有之,倭國派了那麼多遣唐使,高麗,安南這些地方,都爭着以小中華自居,由此可見東方文化的魅力所在。

趙桓給這幫年輕人種下的種子,這一刻開花結果了。

經歷兩種文化洗禮的年輕人深入地方,到各個部落,尋找昔日的親朋好友,跟他們溝通,講解大宋的政策,說服他們接受改變……

其實想效仿大宋的人不少,比如那位鄭知常,變法推行之後,地方大亂,就連自己的老命都搭進去了。

這裡面的差別到底在哪呢?

其實也不算複雜,鄭知常是傳統的文人,他甚至比大宋的士大夫還士大夫,推行變法自然是一頭撞在鐵板上。

他越是努力,結果就越慘烈。

要想真的順利推行,並且收到效果。不光要看政策如何,還要看站在哪一邊,替誰說話……趙桓把岳飛派過來,不光是看好岳飛的軍事才能,更看好岳飛的人品,也是篤定了,唯有岳飛,能在這一片陌生的土地,完美落實趙桓的構想。

事實也的確如此,岳飛沒有辜負趙桓的期盼。

他召集了當地許多部落頭人,主動跟他們喝酒暢談,談的就是對抗天花,其中一個部落首領阿尤布最是積極,而且他還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想要和岳飛結成兄弟!

這個建議提出,所有人都傻了。

阿尤布啊,你可真是好大的一張臉啊!

岳飛是什麼人?

燕王的爵位就不說了,還是大宋官家的親家,本身擁有封地,坐擁強兵,哪怕是大遼太后,都要老老實實,半點不覺得比岳飛尊貴。

可阿尤布是什麼玩意?

就是個小部落的頭人,在他之上,還有部落聯盟,還有國家,朝廷,而他的朝廷也不過是西遼的屬國而已。

這中間隔了多少層啊!

只不過出人預料,岳飛竟然笑着答應了,不但答應,還跟他立刻喝酒盟誓,成了兄弟。

結拜之後,岳飛親自去了阿尤布的部落,和當地人講解抗擊天花的手段,緊接着,就向三萬人推行了牛痘接種。

阿尤布主動站出來,成爲了第一個接種的。

有些事情並不複雜,一道聖旨,一項命令,自天子下達,最後變成一張告示,貼在城門口,光是如此,就能順利落實,人人尊奉,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人不是機器,不可能一道指令,一個動作,完全做不到。

就比如說接種牛痘,疼不疼啊,有什麼後果啊,需要多少花費,還有要是信奉神明,會不會有衝突……別說是大宋朝了,哪怕放在一千年之後,也是一樣的。

要想真正落實下去,就要有人帶頭,像阿尤布這種部落頭人就相當合適。

他帶頭接種之後,整個部落跟進,隨後這個部落得到了保護。

岳飛就主動從部落當中,招募出一批宣講團……也不講別的,就是講牛痘的好處,幫助各個部落抗擊天花。

有了地頭蛇幫忙,推行的效果倍增。

每到一處,都會設立醫館,幫着百姓解除病痛,隨後還準備了一些糧食,用來救濟貧苦。

岳飛最初的動作不大,但是每一步都很穩。

當和本地百姓建立起來聯繫之後,真正能溝通貧苦,取信於民。一些更猛烈的手段才能拿得出來。

比如岳飛就再一次召集地方部落頭人,要求他們上繳土地牲畜,放棄手裡的奴隸,願意留下來,岳飛可以提供給他們官職,讓他們繼續發揮作用。

如果不願意,可以拿一筆錢,去大宋享受生活。

可若是敢對抗命令,死守着不改變,那就是領教一下大宋的軍力了。

短短的半月之間,岳飛就連着摧毀了五個部落,帶頭造反的直接給殺了,其餘親眷也都發配萬里,永遠不要回來。

岳飛摧毀了一個世界,可也在建設一個世界。

那些鷹堡少年,幾乎都成了官員,還有通過科舉考試的,再加上那些天花宣講員,甚至還有一些平民和奴隸,在分田行動中表現好的。

不拘一格,悉數錄用,授予官職。

這一番努力下來,圍繞着君士坦丁堡,就出現了一個和大宋類似的社會的結構。

基礎打好了,孔玠的到來,宣講儒學,雖然衝擊巨大,但是有了經濟基礎,改變並不算什麼難事。

……

“嶽王再造小中華,功蓋宇內,當世無雙,老臣以爲,應該厚賞!”陳康伯躬身說道。

作爲趙桓手下,第四任首相,和那三位不同。

陳康伯主要是一心一意搞建設,全力以赴謀發展。

在陳康伯任內,開始了許多工程。

比如治理荊江,比如疏浚黃河,比如修建天津港口,推行軌道馬車……這位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集中財力,一個大項目落實了,能帶來的收益就是多方面的。

長江治理,通行的船隻就多了,衆所周知,南方缺少煤炭,人口又很稠密,全靠着山裡砍柴嗎?或者是燒稻草?

顯然都是不夠的。

航路疏浚之後,船隻運載能力上來,也就能運順更多的煤炭到沿江的城市。

煤炭需求暴增,北方的礦場日夜趕工,除了生產煤炭增加,還要往外運輸,道路,鐵軌,四輪馬車,甚至是蒸汽機……這些東西都提上了日程,或者在醞釀發展之中。

大宋的進步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這位兢兢業業的首相大人,自然是居功厥偉。

按理說海外不管多大的動靜,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他是不會動心的。

奈何岳飛的手段了得,孔玠又去幫襯,愣是弄出了一個“小中華”,無論如何,陳康伯也不能無動於衷。

趙桓笑容可掬,“燕王出將入相,自然不是凡夫俗子,陳相公,你說朕的眼光如何?”

陳康伯躬着身軀,出將入相四個字讓他微微一動,卻也不敢多說什麼。

“官家眼光自然是天下無雙,嶽王忠勇,也是世所罕見,明君賢臣,是我大宋之福!”

趙桓再度輕笑,“陳相公,光是賞賜燕王,就足夠了嗎?”

陳康伯微微一怔,隨即道:“官家可是要調撥物資,支持嶽王?”

趙桓啞然失笑,“你這是跟朕裝糊塗……孔玠尚且敢浮海萬里,去宣揚教化。難道我大宋就沒有勇士了嗎?”

一聲質問,陳康伯無言以對。

官家的意思用得着多說了嗎?

現在君士坦丁堡,最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需要有人站出來,保住這一塊來之不易的成果。

就在趙桓表態之後,大宋的宣傳機器全力開動。

作爲當世唯一的超級大國,一旦展現出強烈的國家意志,哪怕僅僅是餘波,也足以滅國無數!

一句話,朕要讓天下知道,什麼是超級大國!

首先,一出名爲《西北存孤忠》的戲碼登上了舞臺,一隊白髮蒼蒼的老兵,行走在荒漠之上,他們從龜茲向西州運送糧餉。

漫天黃沙,敵人出沒,這樣一羣白髮老翁,挺着脊樑,緊握長刀,殺敵護糧,死死捍衛着最後的國土……大唐也曾經經略西域,擁有數千裡疆土,奈何安史之亂以後,同中原的聯繫斷絕,這一支孤軍在西北被消耗一空,中原王朝,再度恢復西域之地,卻是幾百年之後的事情了。

自西漢以來,經略西域的成果蕩然無存,只剩下敦煌石窟,卻不見了漢家子弟。

這是歷史的瘡疤!

如今大宋在更遠的地方,有了更大的成果。

不能重演安史之亂的悲劇。

不能讓歸義軍的悲劇重演!

天津,威海,膠州,海州,蘇州,杭州,泉州,廣州……各處港口,持槍背弓者,不計其數。

更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雲集蘭州,購買馬匹,準備糧食,隨着商隊,踏上征途。

海上千帆競發,陸上前赴後繼,屬於漢家兒郎的遠征開始了。

而由於時間和距離的差距,在這些人剛出發的時候,西方已經集結了一支超過二十萬的兵馬,向着君士坦丁堡殺來。

此時的岳飛,只有一支由各族拼湊而成的兵馬,且訓練和裝備都相當堪憂。而且那些在新政中受損的地方貴族,又重新集結起來,內憂外患,全都壓在了岳飛的肩頭!

在大宋的援軍到達之前,必須靠着岳飛一個人,撐住大局……

第301章 樞相第502章 陸游赴西域第9章 還在給歲幣?第415章 重拳第292章 招安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第534章 剿匪第337章 帝王末路第347章 安撫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當兄弟第505章 六十大壽第344章 趙桓的反殺第571章 反攻歐陸第182章 反攻,大反攻!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266章 河北男兒第117章 八百背嵬軍第162章 出征第45章 大功第326章 岳飛放心飛第463章 竊國大盜第154章 八字軍(三更求訂)第558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261章 官家的陣容第571章 反攻歐陸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439章 唯有殺之第136章 賠償(三更求訂)第90章 戰後第526章 廢除宦官第350章 控制第345章 勝利第261章 官家的陣容第284章 凱旋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78章 英雄第228章 全面攻勢第206章 猛士楊再興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40章 漕糧第125章 膽大包天的曲端第375章 天子當先第247章 和趙佶作伴吧!第343章 勝利在望第154章 八字軍(三更求訂)第177章伐夏第225章 殺人不用刀第310章 熱鬧第46章 大怒第323章 全國動員第501章 治河第518章 備荒第15章 趙桓的持久戰第485章 大石的西征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173章中興之主第163章 大金爲重第91章 兵權第486章 一本萬利的大生意第380章 馬上天子第448章 搶親團(求月票)第352章 新宋第20章 精忠報國第400章 破城第72章 死個明白第375章 天子當先第270章 臨陣第17章 全殲第81章 最好的官家第254章 永恆主角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300章 風骨第416章 宰相也不例外第153章 爭取人心第171章 血肉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388章 公道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244章 華夏興衰,在此一舉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288章 官家出題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第409章 天下只有一個太陽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548章 舉國之力第8章 抗金,抗金,還是抗金第129章 火燒興慶府第178章滅國第487章 太子的收穫第277章 趙桓論將第490章 大金的永遠忠臣第473章 趙構的好運氣第531章 錦衣衛第225章 殺人不用刀第95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29章 牛二從軍記
第301章 樞相第502章 陸游赴西域第9章 還在給歲幣?第415章 重拳第292章 招安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第534章 剿匪第337章 帝王末路第347章 安撫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當兄弟第505章 六十大壽第344章 趙桓的反殺第571章 反攻歐陸第182章 反攻,大反攻!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266章 河北男兒第117章 八百背嵬軍第162章 出征第45章 大功第326章 岳飛放心飛第463章 竊國大盜第154章 八字軍(三更求訂)第558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261章 官家的陣容第571章 反攻歐陸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439章 唯有殺之第136章 賠償(三更求訂)第90章 戰後第526章 廢除宦官第350章 控制第345章 勝利第261章 官家的陣容第284章 凱旋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78章 英雄第228章 全面攻勢第206章 猛士楊再興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40章 漕糧第125章 膽大包天的曲端第375章 天子當先第247章 和趙佶作伴吧!第343章 勝利在望第154章 八字軍(三更求訂)第177章伐夏第225章 殺人不用刀第310章 熱鬧第46章 大怒第323章 全國動員第501章 治河第518章 備荒第15章 趙桓的持久戰第485章 大石的西征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173章中興之主第163章 大金爲重第91章 兵權第486章 一本萬利的大生意第380章 馬上天子第448章 搶親團(求月票)第352章 新宋第20章 精忠報國第400章 破城第72章 死個明白第375章 天子當先第270章 臨陣第17章 全殲第81章 最好的官家第254章 永恆主角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300章 風骨第416章 宰相也不例外第153章 爭取人心第171章 血肉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388章 公道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244章 華夏興衰,在此一舉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288章 官家出題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第409章 天下只有一個太陽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548章 舉國之力第8章 抗金,抗金,還是抗金第129章 火燒興慶府第178章滅國第487章 太子的收穫第277章 趙桓論將第490章 大金的永遠忠臣第473章 趙構的好運氣第531章 錦衣衛第225章 殺人不用刀第95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29章 牛二從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