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華山學術研討會
大冬天的中午,當覺遠大師和少年張君寶風塵僕僕的趕到華山絕頂的時候,當時的學術會議已經接近尾聲了。
從這次學術會議來看,我們可以看出,在當時的江湖,還存在着某些門閥的痕跡。
比如五絕之首,便由中神通王重陽變成了王重陽的師弟老頑童周伯通,號稱“中頑童”。
在西方的一絕上,隨着西毒歐陽鋒的逝世,作爲義子,楊過自然便順理成章的當上了一絕,又因爲他比較狂,所以號稱“西狂”。
不用說,這北方的一絕,自然便是洪七公的徒弟郭靖了,號稱“北俠”。
一燈大師既已出家,自然不能叫做“南帝”了,大家於是坐下來開了個特別會議,終於決定將“南帝”改成“南僧”,至此,新一屆的五絕高手便產生了。
老中青三代學者濟濟一堂,當真是喜氣洋洋。
當是,俗話說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有人歡喜自然便有人憂了。
這憂的人名叫郭襄,看到這姓,你想也不用想就知道這乃是個大有來頭的人物。
沒錯,他老爹老媽便是郭靖與黃蓉。更爲稀罕的是,這郭襄的脾氣倒挺對她那脾氣古怪的老外公的口,於是綽號“小東邪”。
這“西狂”與“小東邪”兩人,一個狂一個邪,倒是天生一對。
悲劇的是,這時的狂已經是個有婦之夫了,而邪則是一個剛滿十六歲的小姑娘。
更悲劇的是,狂他老婆玩失蹤很多年以後愣是突然出現了。
更更悲劇的是,這邪雖說很邪,卻是心地善良,一門心思要讓這兩人快樂,竟是將自己的心事深深埋藏了起來。
根據會議經驗,一般而言,這等研討會結束之後,是要遊玩一番的,拍拍照題題字啥的,之後再各奔東西。
郭襄從小便跟着父母參加過不少這樣的會議,對流程極是熟悉,眼見會議結束,知道接下來遊玩山水之後,偶像兼心愛的狂就要攜愛妻走了。
一時之間,千般心事竟是涌上了心頭,差點便要撲簌簌落下眼淚來了。
少林圖書館管理員覺遠大師和少年張君寶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登上華山絕頂的。
對了,在這之前,登頂的還有兩個偷了圖書的留學生。
楊過在當小混混的時候也幹過些偷雞摸狗的事,但畢竟這時已經成爲了知名學者,見到兩個偷書的留學生,自然免不了要擺出一副學者的面孔來,教訓這兩個留學生一番。
但是,我們知道,像這樣的大學者是不能隨便出手的,要是輸了,臉上可就掛不住了,要是贏了呢,輿論又會說是欺負小孩子。
好在這時來了個愣頭愣腦的張君寶,初生牛犢不怕虎,竟是像這兩名留學生開戰了。
當時,以五絕等等高手的眼光,自也是看出了那個圖書管理員覺遠大師在學術上的造詣非凡。
但畢竟大家都不是很熟,不方便直接交流,也便由着少年張君寶跟兩大留學生幹了,想要從中看出些玄妙來,再不濟也能夠通過幫助張君寶來投石問路,看看覺遠大師有無研討學術的意思。
羣雄都是這麼想的,俗話說了“有事,弟子服其勞”。
在座的都是些師長級別的人物,青年學者楊過雖然狂,卻也是十分聰明,只一會,便已是領會了師長們的意思。
於是,接下來楊過指點張君寶的事也便顯得順理成章了。
當時的張君寶雖說也是博覽羣書,特別是跟着管理員覺遠大師攻讀經典《九陽真經》之後,學術根基已是十分不凡。
但跟留學生們相比,畢竟還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的。當然,跟楊過相比,差距就更無異於菜鳥與大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