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殺人者,武松

玉尹要面對的這個局,已無法避免。

早在他把大宋時代週刊轉讓給趙諶的時候,便有了這種準備。也許在外人眼中,一個屠夫,做到了正八品的武官,絕對是一樁光宗耀祖的事情。可誰又能想到,在不知不覺中,玉尹已經成爲整個大宋官僚體系的敵人,而且還結下深仇大恨。

白時中等人,不會和他善罷甘休。

李綱李若水這些人,也未必看他順眼。

便是那種師道、姚平仲等武將,說不定也會認爲,玉尹是小人得志。

既然已經仇人滿天下,玉尹又何必放在心上?早在他離開東京之前,黃裳就私下裡提醒過他,此行杭州,絕不會如他想像中那麼簡單。東南鄉黨情結極重,加之其商業發達,也造成了東南人的利益觀念極強。他們很抱團,同時又極其排外。如果有人要侵犯他們的利益,弄個不好,便會激起他們強烈的報復,造成嚴重後果。

對於東南地方人的鄉黨情結,玉尹所知不多。

但有一點他卻知道,歷史上北宋南遷,在杭州建立行宮之後,老趙官家也有過北伐之念。

比如宋孝宗在位時,便數次提議北伐。

時大宋庫府充盈,民間士氣高漲。而北方各地,希望老趙官家北伐的呼聲也從未斷絕過。

然則東南商賈,卻擔心因北伐而產生的龐大軍費支出落在自家頭上,便極力反對北伐。而歷史上唯一一支因爲不發軍餉便不肯開拔的軍隊。也正是在那個時代出現。

面對種種壓力,宋孝宗唯有放棄北伐之念,偏安於東南一隅。

既然暫時無法破局,玉尹索性不去考慮。

於是便話鋒一轉,跳到了蔡鋆被刺的事情上。玉尹對蔡鋆沒有好感,一來這廝是蔡京的兒子;二來蔡鋆的名聲的確不好。試想,被百姓稱之爲‘蔡虎’的傢伙。會是何等猖狂。方臘之亂平靖多年,可杭州的狀況卻沒有絲毫改善,依舊一派殘破景象。這裡面。蔡鋆怕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纔會讓這座美麗城市,一派蕭條。

不過。玉尹倒是對刺殺蔡鋆的兇手,極有興趣。

據他所知,蔡鋆甚得蔡京所喜,更派有御拳館高手隨行保護。

這蔡鋆似乎也知道自己作惡多端,平日出行,總會帶着幾十名保鏢。這其中,不泛高手。

刺殺蔡鋆的兇手,是在蔡鋆行至浣紗橋頭的時候,突然伏擊。

不但當場將蔡鋆殺死,更斬殺隨行保鏢十餘人。

這是個高手。不但武藝高強,而且是膽大心細……玉尹也是習武之人,自然有些好奇。

陳東道:“兇手已經抓到了!”

“怎地抓到?”

“說起這件事,還要賴那位李知州手段。”

陳東臉上,露出不屑之色。“這廝見抓不到那兇手,便想出一條毒計。

他命人將浣紗橋附近數十戶,逾百餘名百姓緝拿歸案,言那些百姓是刺客同黨,要滿門抄斬。這毒計一出,端地有用。刺客見連累到了無辜百姓。只能出來投案。

而今,刺客便被關在杭州大牢中,更被李梲施以重刑……本打算就地斬首,但刑部卻傳來消息,要他將那刺客押解東京。恰逢天寒,所以便延緩了時日。我聽人說,新年過後,便會把刺客押解開封……這廝表面上是太子的人,卻做得蔡家好狗。”

玉尹聞聽,沉默了!

良久,他輕聲道:“如此說來,那刺客確是好漢。”

陳東點頭道:“那是自然……據說李梲對他百般折磨,卻未說出一句求饒的話語。

如今全靠着牢中獄吏暗中照拂,勉強過活。若非如此,怕早就死在李狗手中……”

看得出,陳東對李梲不但是不屑,甚至有幾分痛恨。

玉尹和他交往的時間不短,倒是知道陳東的秉性。

若放在後世,陳東絕對是一個憤青,對蔡京無比仇視。在他看來,大宋朝如今局面,便是蔡京童貫之流所致。若非這些個奸臣當道,大宋何至於被那些虜人所輕?

他這想法,倒也不算稀奇。

事實上在民間,仇視蔡京童貫之流的,大有人在。

只不過,玉尹總覺得陳東太喜怒形於色,做不得真正的官員。

勿論今生前世,所見官員哪個不是心機深沉,喜怒不形於色?陳東這樣子,早晚被人利用,弄個不好,還會惹來殺身之禍。玉尹把他從東京帶出來,其實也有這方面的擔心。陳東太沖動,太容易被人利用,倒不如在身邊,也能時刻提醒。

可問題是,該如何開這個口呢?

玉尹搔了搔頭,感到有些爲難。

“少陽,那刺客喚作何名?”

張擇端對那刺客,似乎也生出好奇之念,於是便開口問道。

“叫什麼名字?”陳東歪着頭想了想道:“卻有些想不起來,當時他們與我說時,我並未太在意。”

“少陽,這便是你的不是。”張擇端臉色一沉。

陳東道:“大兄何出此言?”

“你我而今,是小乙幕僚,自當爲小乙多用心思。

小乙這次受傷,雖未說明緣由,但想必也是爲作一樁大事,否則李娘子怎會讓趙九隨行保護?他現在行動不便,而且來這陌生之地,更人生地不熟,正需你我費心打探消息,破解了而今這困局。所以不管是什麼事,哪怕再小的事。你我都要上心。

你,現在已非太學學生,這心態需轉變一下,當多爲小乙考慮。”

張擇端這番話,說的不可謂不重。

他和陳東所走的路,全然不同。

陳東雖出生貧困之家,生活窘迫。但身爲太學生,倒也過得頗爲得意。更不要說,此前他的接觸面。多是太學學生,官宦子弟,這眼界自然要高於常人。他之所以隨玉尹來杭州。說穿了是因爲他覺着,被人利用,害了玉尹,抱着歉意而來。

所以,陳東雖說是玉尹幕僚,但從根本上,卻未擺正位子。

倒是張擇端,能力上或許比不得陳東,但飽經憂患,更經歷各種浮沉。

他入了書畫院。憑着一副清明上河圖而得到官家獎賞;也曾失意過,甚至連一個安身之所都找不到。可越是如此,張擇端便越是清醒,能夠迅速的調整心態。

若這些話是玉尹所說,陳東也許不會反駁。可定然會心生不滿。

但換做張擇端,陳東便無話可說。

他陡然一驚,看了玉尹一眼,心中感到無比慚愧。

忙起身向玉尹一揖,“確是陳東欠思慮。

那刺客的名字,當時也是偶爾聽來。真個沒有往心裡去……我記得那刺客好像,好像是叫做……”

陳東期期艾艾說了許久,也沒有想起刺客的名字。

張擇端嘆了口氣,苦笑道:“武松!”

“啊?”

“那刺客,名叫武松。”

陳東先是一怔,旋即露出恍然之色,連連點頭道:“沒錯,武松,就是叫做武松……”

武松?

乍聽這名字,玉尹先一怔,旋即想起一樁事。

陳東和張擇端口中的這個‘武松’,並非那水滸傳裡,景陽岡的打虎英雄‘武松’。

事實上,水滸傳裡的武松是個杜撰的人物。

後世曾有人考證說,那《水滸》裡的武松是依照元末時期,張士誠手下悍將卞元亨爲藍本塑造。而武松打虎的故事,實際上也是從卞元亨打虎的事蹟之中取材。

不過,北宋末年,倒的確是有‘武松’這麼一個人物。

根據《臨安縣誌》、《杭州府志》和《西湖大觀》的史料記載,北宋末年時期,曾有杭州提轄武松爲民除害的俠義之舉。在這些史料之中,武松祖籍不明,是個浪跡江湖的賣藝人。史料上說,此人‘貌奇偉,嘗使技於涌金門外’,‘非盜也’。

若根據這段記載,大致上可以推斷出,此武松至少是個精通相撲,武藝高強之人。

時杭州知府高權,因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衆,便請入府中,擔任都頭一職。

後來,武松又因功而做了提轄,杭州人時稱‘武提轄’。

對於武松究竟是因何功而被提拔,史書裡沒有詳細記載。但結合這個時代,玉尹隱隱約約能推測出,武松很可能是因爲抗擊方臘,立下了功勳。在前來杭州的路上,玉尹曾詢問過杭州一些情況。據陳東所言,方臘起事時,杭州知州正是高權。

而當時方臘曾率部攻入杭州城,險些將杭州佔領。

正史記載,當時把方臘趕出杭州的人,便是南宋名將韓世忠。武松在這一戰中,充當了什麼角色?玉尹不太清楚。不過大體上,他還是能猜出這其中大概端倪。

陳東道:“後高知州得罪了蔡京老兒,被誣陷而罷官。

這武松也因爲是高知州一手提拔起來,受了牽累……蔡鋆就任後,便被趕出衙門。”

玉尹,閉上了眼睛。

前世一些早已經模糊的記憶,突然間變得清晰起來。

他記得,自己前世曾隨父親在杭州遊玩,於偶然機會,在西冷橋下見一墓碑,上書‘宋義士武松之墓’。當時玉尹還詢問父親:武松不是在六和寺終老,怎會在此立碑?

“那不過是小說家演繹而已,武松從未在六和寺出家,而是慘死於獄中……”

父親的話,於當時玉尹而言,並沒有往心裡去。

不成想穿越時空之後,這段話卻突然間變得清晰起來。

慘死獄中?

也就是說,武松並沒有被送到開封府?

否則。他的墓碑又怎可能出現在杭州的西冷橋下!

不對不對,一定是有什麼地方出錯……李梲既然是蔡黨走狗,斷然不會拒絕蔡黨的要求。按道理說,他肯定會把武松押解開封府。如果沒有,那恐怕是因爲……

“少陽,你方纔說,那武松受了重刑?”

陳東愣了一下。點點頭道:“坊巷中是這麼傳,但具體的情況,我卻未曾問過。”

張擇端突然道:“莫非小乙對這武提轄有興趣?”

玉尹呵呵一笑。站起身來,在廳中徘徊。

“少陽,那高權如何?”

“高權?”陳東想了想道:“確是能臣……當初方臘兵勢甚大。兵鋒所到之處,各地官員莫不望風而逃。唯有在杭州,方逆遭受重創,此後一蹶不振。只是他爲官清廉,又不肯阿諛奉承,依附權貴,這才惡了蔡京老兒,以至於被奪了軍功。”

玉尹聽罷,輕輕點頭。

高權,前任杭州知州。至少也是個進士及第。

這等人物,便是被罷黜了,也不是玉尹能夠招攬的人物。

他這句話的真正目的,還是張擇端方纔所言:爲那‘武提轄’。

提轄,是宋代武官。

其全名應該是:提轄兵甲盜賊公事。主管本區軍隊訓練,緝捕盜賊等事務。高權是個能臣,而武松能入得高權法眼,還得了‘提轄’之職,說明此人確有本事。

玉尹而今缺什麼?

他缺少可以助他訓練兵馬之人。

楊再興、高寵不在他身邊,他對練兵之法更一竅不通。

陳東倒是知曉兵法。卻沒有絲毫經驗,所以只能充當一個參謀的角色。這具體如何練兵,終究要有個有經驗的人來打理方可。可若真個有本事的,又怎會幫他?

畢竟玉尹這個都監,聽上去很威風,卻不得人心……

武松!

嗯,這個武松似乎很適合。

玉尹復又坐下,搓着下巴,陷入沉思。

如果武松沒有被押送開封府,如果他死在杭州大牢,那他現在,一定是生命垂危。

若這時候能救得武松性命,倒正是機會。

可問題是,便救出了武松,又如何讓他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人前?

這可是一個大麻煩……

想到這裡,玉尹不由得深吸一口氣。

“小乙,可是有爲難事?”

張擇端見玉尹面色陰晴不定,便開口詢問。

玉尹猶豫一下,起身走到大廳門口,向外面看了一眼,見左右無人,便返回廳中。

“我想救出武提轄,不知兩位哥哥,可有主意?”

“救武提轄?”

張擇端似乎早就猜到了玉尹的心思,當下眉頭一蹙,半晌後卻苦笑道:“小乙,這事情可不簡單……那武松殺了朝廷命官,可是誅三族的大罪。你救了他,萬一……”

不等張擇端說完,陳東卻開口了。

“大兄何必如此小心,且不說那蔡鋆罪該萬死,似武提轄這等好漢,又豈能爲宵小所害?若小乙要解救武提轄,我舉雙手贊成……只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來不及了!”

“哦?”

玉尹道:“那李梲既然決意討好蔡京老兒,又豈能對武松手下留情?

方纔哥哥也說了,李梲曾對武松施以重刑……牢中環境惡劣,加之這天氣正酷寒。此等情況之下,我擔心武提轄的身子骨難以承受,弄個不好,便有性命之憂。”

“小乙之意……”

“要救武提轄,便要需儘快動手。

便是武提轄能支撐到開春,到時候李梲必然派重兵押解,你我想要解救,也不容易。所以,要救武提轄,便要趁現在動手。怕李梲自己也想不到,會有人在杭州動手。

可惜,我身上有傷,否則便可以親自動手,劫牢解救……大郎和十三郎又不在身邊,我現在連個可用之人也找不到,思存起來,真個是有些頭疼,有些頭疼啊。”

陳東和張擇端聽了,不禁點頭。

“不如這樣,待會兒老高回來,讓他設法去大牢打探一下情況?”

“這個……恐怕不好!”陳東立刻否認了張擇端的主意,“老高是小乙的人,他若冒然前去,定然會被人留意。到時候便真把武提轄救出來,也會被李梲懷疑。

便是打探消息,也需找個本地人才好,最好……是受過武提轄恩惠的人。”

張擇端沉吟片刻後道:“這個倒也不難,實在不成,便去城外找個本地人,使些銀子就好。只是,便打聽了消息,又該如何解救武松?想來李梲,不會沒有防範。”

玉尹聞聽,連連點頭。

倒是陳東微微一笑,“若小乙真個要救人,自家卻有一計。”

“哦,還請少陽明言。”

“小乙可知,那秦二世胡亥,又如何取扶蘇太子而代之?”

玉尹聽了一怔,但旋即便醒悟過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達平原津時,一病不起。此時秦始皇心知自己大限將至,便連忙招來李斯,傳達密詔,立長子扶蘇爲太子。然而,當時掌管玉璽和起草詔書之人,便是那後世臭名昭著的宦官趙高。他故意扣押密詔,又威脅李斯,要李斯改變主意,和他一起賜死扶蘇,殺死蒙恬,改立胡亥爲帝。

這個辦法,在後世三十六計中有一個名目:偷樑換柱。

陳東突然提出了這個典故,讓玉尹在經過片刻吃驚之後,旋即領悟了他的想法。

“少陽所言,可是偷樑換柱?”

“偷樑換柱?”

陳東先愣了一下,旋即撫掌大笑道:“小乙這四個字,端地巧妙,我正是此意。”

他咳嗽一聲,又起身朝玉尹一揖。

“若小乙信得過自家,便將此事交與自家來操辦。

不過我只能保證,把武提轄從牢房中解救出來,但後面的事情,便需要小乙自己解決。”

第169章 觀音院,木魚僧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上)第208章 開寶寺偶遇第113章 囂張跋扈爲哪般?第40章 角力記(下)第348章 漠北變局(九)第301章 投石斷流第208章 開寶寺偶遇第305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一)第88章 牟那山中月第136章 接踵而來第99章 血色可敦城(一)第305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一)第238章 東窗事發第199章 滿城傳唱牡丹亭第43章 這一幕,好熟悉(上)第348章 漠北變局(九)第41章 通臂猿(上)第240章 大刀關勝第337章 花塔子鋪(一)第9章 化蝶(下)第248章 令行禁止第239章 黑旗箭隊第37章 楊家大郎(中)第105章 何不助咱興遼第269章 唯死戰耳!第261章 禪位(二)第45章 那一夜(上)兩連更後求推薦票第4章 殺豬(上)第339章 西州來客第360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二)第294章 好戲,剛開始!第44章 過尤不及(下)第195章 強項朱三郎第317章 原來是他!第94章 入獄第262章 十萬家財換平安第31章 人性(上)第177章 貴客(二)第283章 開封之圍(六)第171章 燙手山芋第321章 死士(一)第319章 偶遇第120章 魯山盜(二)凌晨後兩連更結束求推薦啊求推薦第124章 爲靖康謀第5章 另謀出路(上)第71章 耶律習泥烈第291章 太子親軍第一戰第329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9章 序曲(上)第312章 不敗而敗第321章 死士(一)第2章 燕奴(上)第13章 你又算什麼東西?(上)第283章 開封之圍(六)第8章 二泉映月(中)第100章 血色可敦城(二)第360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二)第101章 血色可敦城(三)第187章 寧從直中取(一)第34章 未雨綢繆(下)第5章 另謀出路(下)第202章 內舍教授第86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第61章 水軍效用第33章 兩千貫恩義(上)第135章 一入勾欄深似海第38章 小高衙內(下)第287章 市井聯盟第58章 滎澤有盜第287章 市井聯盟第129章 枯木龍吟第308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四)第145章 鷗鷺忘機第103章 血色可敦城(五)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下)第334章 會盟木刀溝(二)第330章 竟是故人來第249章 風雲突變第177章 貴客(二)第8 九章 斯諾的《西行漫記》第341章 漠北變局(二)第177章 貴客(二)第118章 前路不通第138章 喉舌第293章 轉折點第31章 人性(上)第282章 開封之圍(五)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310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六)第73章 爭執第1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91章 耶律大石的消息第62章 忻口寨第38章 小高衙內(下)第47章 強筋壯骨散(下)第27章 聲名鵲起(中)第78章 血戰金河泊(一)
第169章 觀音院,木魚僧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上)第208章 開寶寺偶遇第113章 囂張跋扈爲哪般?第40章 角力記(下)第348章 漠北變局(九)第301章 投石斷流第208章 開寶寺偶遇第305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一)第88章 牟那山中月第136章 接踵而來第99章 血色可敦城(一)第305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一)第238章 東窗事發第199章 滿城傳唱牡丹亭第43章 這一幕,好熟悉(上)第348章 漠北變局(九)第41章 通臂猿(上)第240章 大刀關勝第337章 花塔子鋪(一)第9章 化蝶(下)第248章 令行禁止第239章 黑旗箭隊第37章 楊家大郎(中)第105章 何不助咱興遼第269章 唯死戰耳!第261章 禪位(二)第45章 那一夜(上)兩連更後求推薦票第4章 殺豬(上)第339章 西州來客第360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二)第294章 好戲,剛開始!第44章 過尤不及(下)第195章 強項朱三郎第317章 原來是他!第94章 入獄第262章 十萬家財換平安第31章 人性(上)第177章 貴客(二)第283章 開封之圍(六)第171章 燙手山芋第321章 死士(一)第319章 偶遇第120章 魯山盜(二)凌晨後兩連更結束求推薦啊求推薦第124章 爲靖康謀第5章 另謀出路(上)第71章 耶律習泥烈第291章 太子親軍第一戰第329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9章 序曲(上)第312章 不敗而敗第321章 死士(一)第2章 燕奴(上)第13章 你又算什麼東西?(上)第283章 開封之圍(六)第8章 二泉映月(中)第100章 血色可敦城(二)第360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二)第101章 血色可敦城(三)第187章 寧從直中取(一)第34章 未雨綢繆(下)第5章 另謀出路(下)第202章 內舍教授第86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第61章 水軍效用第33章 兩千貫恩義(上)第135章 一入勾欄深似海第38章 小高衙內(下)第287章 市井聯盟第58章 滎澤有盜第287章 市井聯盟第129章 枯木龍吟第308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四)第145章 鷗鷺忘機第103章 血色可敦城(五)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下)第334章 會盟木刀溝(二)第330章 竟是故人來第249章 風雲突變第177章 貴客(二)第8 九章 斯諾的《西行漫記》第341章 漠北變局(二)第177章 貴客(二)第118章 前路不通第138章 喉舌第293章 轉折點第31章 人性(上)第282章 開封之圍(五)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310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六)第73章 爭執第1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91章 耶律大石的消息第62章 忻口寨第38章 小高衙內(下)第47章 強筋壯骨散(下)第27章 聲名鵲起(中)第78章 血戰金河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