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原來是他!

“你確定,那個人是女直人?”

玉尹坐直身子,凝視着眼前的男子。

說是男子,倒不如用少年來形容更加妥帖。他看上去不過十四五歲,一身灰色布衣,洗的有些發白。相貌很清秀,說話時甚至會紅了臉,給人一種羞澀的感受。

少年名叫鄆哥,也算是開封府的潑皮。

平日裡靠販賣果子爲生,走街串巷,人面頗廣。

玉尹手底下,原本也有這麼一個人物,便是黃小七的堂弟黃文濤。不過開封之圍時,黃文濤在朝陽門之戰戰死,時常令玉尹感到可惜。這鄆哥是吉普的徒弟,也是李寶的徒孫。此時,他站在玉府的大堂上,有些戰戰兢兢,看上去很緊張。

“鄆哥,郎君問你話,你要好生回答。”

李寶看出鄆哥有些緊張,便笑着道:“你只管把你看到的,一五一十與郎君說明便好。”

而今的玉尹,已不是當初那個馬行街販肉的屠戶。

坐在那裡,自有一番威嚴,便是李寶這等桀驁之輩,也不敢再輕易喚玉尹的諢號。

鄆哥深吸一口氣,問了下心神。

“那日金國使團進城時,小底正好在驛站門口。

當時那人還着人向小底買了果子,所以小底對那人的印象很深。昨日那人雖換了衣服,可小底還是一眼認出來他。當時便覺得有些奇怪,他既然是使團的人,爲何會出現在民宅中?

加之先前虜賊細作的事情,小底便非常留意。

等那人走了後,小底還專門上去敲門,問住在宅子裡的人要不要新鮮果子。那廝倒是沒有對小底懷疑。還買了些果子去。當時小底與那宅子裡的人盤了兩句。雖然那廝說的一口官話,可小底還是能聽得出來,他不是本地人。還帶着燕雲之地的口音。”

這傢伙,還真個聰明。

不過也就是他這種人,纔不會被人懷疑吧……

這廝長了一副好麪皮。若不是知道他的底細,便是自己初次和他交道,也會着了道。

玉尹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笑意。

他點點頭,沉吟片刻後又道:“你怎知他是燕雲口音?”

“郎君卻說笑,這開封府裡,南來北往的人不少,土門巷子裡住的也多是燕雲漢人。

小底走街串巷,沒少和那幫子人打交道。

這耳朵靈的很。只要他一吐口,便能聽出個端倪來。”

土門巷子,在草場街一帶。

不少北來客商雲集那裡。做些販馬的勾當。若運氣好時。說不得還能買來海東青。玉尹在這開封府也生活了幾年,雖不說對開封府瞭若指掌。但土門巷子卻也知道。

“你這廝,卻生了副好耳朵。”

玉尹想了想,又問道:“能不能設法打聽清楚,那宅子裡有幾個人。此外,設法確定那個去宅子裡的傢伙,在使團裡是什麼身份?”

鄆哥搔搔頭,羞澀一笑,“這有何難,只是需要些時日才成。”

“要多久?”

鄆哥歪着頭,思忖半晌後道:“三天!”

玉尹道:“不成,三天有些長了,最多兩天……另外,還請李教頭派人幫襯一下,盯死那民宅和驛站兩處地方。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還請李教頭儘快告知。”

李寶微微一笑,“卻不當事。”

而今,他憑藉玉尹的支持,聯合蔣門神和張三麻子等人,在暗中整合了開封團頭。

整個開封城,大小團頭,皆聽命於李寶,可謂是風光無限。

說難聽點,這廝如今便是開封城的流氓頭子。

若真個去盯個人,打聽個消息,着實不算困難。

這李寶,彷彿是天生吃這行飯的人,混的風生水起。玉尹也是暗自慶幸,和李寶化干戈爲玉帛。若不然的話,他在這開封雖說是有頭臉的人物,卻也比不得如今,消息靈通。

玉尹命高澤民取了一貫賞錢於鄆哥,便讓他走了。

李寶卻留下來,似乎有事情要說。

“李教頭,莫非還有事?”

李寶猶豫了一下,輕聲道:“說來不怕郎君笑話,自家如今遇到了些麻煩。”

“哦?”

“這段時間,也不知是從哪兒來的一幫子潑皮,一直與我作對。

若是拼拳腳力氣,自家倒不害怕。可這些傢伙,似乎有些背景,幾次衝突,官府都偏向他們,累得自家折損了不少弟兄。許多人入了軍鋪,便要那銀子來疏通。自家雖有些家產,卻也是徒弟們孝敬,算不得多……所以厚顏想請郎君幫襯則個。”

“做甚事,些許小錢,無需費心。

待會兒我便讓人取一千貫來送到李教頭府上……只是,李教頭可知道,那些潑皮是甚來路?”

“說不上來!”

李寶搔搔頭,“自家曾與他們的團頭打過交道,感覺着那廝有些官氣,不像是普通人。

若非這般,自家又怎會這許多顧慮,早就打得他們出去。”

玉尹聽了這話,心裡沒由來一沉。

看樣子,有人也盯上了市井這塊力量。以李寶的本事,加上他這些年來的人脈,等閒之輩決不可能是他對手。而官府之中,又有肖堃等人暗中幫襯,怎可能吃了大虧?

是誰?

是誰在整合開封城的市井力量?

玉尹深吸一口氣,“李教頭,先設法弄清楚那些人的來歷。在弄清楚那些人的身份之前,儘量避免和他們發生衝突。若真個不成,便去尋石三打探消息……看起來,這開封城又要有一場龍爭虎鬥。越是這種時候,便越要小心,莫着了人道。”

李寶點頭應下,便告辭離去。

他前腳剛走,卻見大堂旁一間廂房門簾一挑,陳規從裡面走出來。

“郎君。看起來事情有些複雜。”

“哦?”

“先說虜賊的事情……郎君覺着。住在那民宅中的人,會是哪個?”

玉尹想了想,搖頭苦笑道:“這個。卻猜不出來。”

“依照方纔那鄆哥說的,去民宅的那個女真人,應該身份不低。

能說一口流利官話。且地位不凡……自家思來想去,便只有一個人最有可能,蕭慶。”

“你是說……”

“若那人是蕭慶,住在民宅裡的人身份必然顯貴。

之前我聽人說,蕭慶接了完顏斡離不在驛站保護,可現在看來,完顏斡離不未必住在驛站,恐怕是在那民宅中。自家方纔便在想,如果民宅中的人是完顏斡離不。又是什麼緣故?按道理說,蕭慶應該是讓完顏斡離不在驛站中才是,怎會讓他住在民宅裡?”

玉尹眼睛一眯。若有所思。

他擡起頭。向陳規看去,半晌後輕聲道:“瞞天過海嗎?”

陳規笑了。輕輕點頭。

“郎君發出江湖絕殺令,蕭慶怎能不怕?

若我是蕭慶,定要保護完顏斡離不安全返回上京……如此的話,和大隊人馬一起,並不算安全。最有可能,便是讓完顏斡離不單獨離開,並安排好手隨行保護。

郎君,你覺着那完顏斡離不爲何現在還沒走?”

玉尹想了想,沉聲道:“虜賊的好手,還沒有到達。”

“正是。”

陳規深吸一口氣,“郎君應該讓人嚴密監視那民宅,想來用不得太久,便會有人來與他們接觸。

只是,這樣一來,完顏斡離不必然不走河北河東兩路。

我推測,他們甚有可能前往登州,自登州出海,北行上京。如果,如果自家猜的不錯,那虜賊便打得這個主意。而今只要確認了那個出沒民宅的金國人身份,便能確定。”

走登州,出海?

玉尹倒吸一口涼氣,頓感有些麻煩。

他原本想借河北河東綠林道之手,解決那兩萬虜賊和完顏斡離不。

可是現在看來,事情似乎並不是他想象的那麼簡單。女真人也有高人,已想出對策。

那麼接下來,便要看他的應對。

可這種情況,他又該如何應對呢?

想到這裡,玉尹也不禁感到有些棘手,用求助也似的目光,看向了陳規。

陳規咂巴了一下嘴,“郎君莫着急,待李教頭那邊確定了對方身份之後,再做決定?”

“元則,計將安出?”

陳規微微一笑,“只差最後一步。”

見陳規胸有成竹,玉尹多多少少便放了心。

只是他依舊有些不放心,“那元則可猜出來,李寶如今的對手,究竟是何方神聖?”

陳規笑道:“郎君方纔已經說出答案,何必再來考校?”

“我說出了答案?”

“郎君方纔說,龍爭虎鬥。

太上道君即將抵達開封,當初他禪位於官家,純屬迫不得已。如今外患已絕,太上道君又如何能心甘情願?更不要說他與官家素來不合,官家爲太子的時候,太上道君便數次想要罷黜太子,立鄆王繼位。若非當時太子羽翼已成,只怕也做不得官家位子。

如此恩怨,太上道君若回了東京,豈能有好日子?

莫忘了,官家此前命關勝在金陵斬殺朱勔父子,可是沒有給太上道君半點顏面。

而今太上道君回來了,也絕不可能與官家善罷甘休。”

父子相殘?

玉尹頓時愣住了!

在他的記憶裡,歷史上宋徽宗回到開封之後沒多久,便和欽宗皇帝一起,被女真人擄走。

所以這父子之爭,也就沒有發生。

而今,女真人開封之戰可謂慘敗,元氣大傷。

完顏宗翰在聽聞斡離不開封失敗後,便迅速撤兵,退後大同,太原之圍隨之解除。

燕山之盟。本不存在於歷史。卻實實在在出現。

那麼徽宗和欽宗之間,是否會發生衝突,確是一個未知數。

玉尹似乎有些明白了!

他明白欽宗。爲什麼會那麼急不可待的與女真人簽訂盟書,甚至以不敗而敗的形式向金國俯首稱臣。恐怕在欽宗眼裡,最大的威脅並不是金國人。而是那位即將回轉開封的宋徽宗趙佶吧。他要積蓄力量,來迎接趙佶的挑戰……畢竟趙佶當初雖已經禪位,卻畢竟在位二十五年,其手中隱藏的能量,還真個說不太清楚。

這父子之間的衝突,隨着女真人的敗走,必然會變得格外激烈。

對宋徽宗,玉尹沒什麼感覺。

從前只覺得這廝不是個當皇帝的料,但性子卻不算太差。

當初趙佶讓玉尹去太樂署。說起來也是看中了他的才華,未必真個存了壞心思。

而玉尹請辭,趙佶也未追究。也還算是寬厚。

除此之外。玉尹和趙佶便再未有任何交集,所以也談不上感受。不過。玉尹而今是太子趙諶一系,算起來也是欽宗的人。不管欽宗這傢伙是如何的優柔寡斷,甚至可以用軟弱來形容,卻實實在在的留守於東京,和女真人狠狠的打了一回。

就這一點而言,玉尹更傾向於趙桓。

他的權勢和地位,幾乎都是建立在太子趙諶的基礎上。

若趙桓鬥爭失敗,恐怕趙諶的太子之位也難以保全……如此一來,玉尹也要受到牽累。

如今的玉尹,也是有家室的人。

他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家人的安全。

所以,內心裡他始終是站在趙桓一邊,聽陳規這麼一分析,他便隱隱約約,有些明悟。

陳規道:“自家雖不太清楚這市井之爭,究竟是何人手筆。

但想來不外是圍繞着太上道君和官家之爭……此事郎君你最好是莫插手,也插不進手。且讓李寶和對方先鬥上一回,待弄清楚了對方來歷,再做其他的打算不遲。

不過,以李寶而今的能力,怕不是對方的對手。

郎君既然有心幫襯,也不必親自出面,只要把李寶介紹於太子,他便可立於不敗之地。其他的事情,郎君不用管,也不需要去管。只管練好太子親軍,自有用武之地。”

讓李寶搭上太子一系?

玉尹眼睛一眯,不由得暗自點頭。

此前,他光想着自己出面,其實大可不必。

別看太子趙諶而今年紀小,但他背後的力量,卻不容小覷。

其外公而今爲大名府留守,朱勝非也是知樞密院事,兼權門下侍郎。日後,朱勝非便做到相公,也未嘗不可能。更不要說,太子手中還握着京東元帥府這支力量,真個要拼起來,未必輸給別人。有些事情,便讓趙諶的人出面,遠勝玉尹跳出來。

玉尹想明白了這其中奧妙,便連連點頭,不無讚賞的看了陳規一眼。

“我有元則相助,實幸甚。”

陳規卻不以爲然,擺手笑道:“其實郎君也明白這道理,只是身在轂中,有時候難免看不太清楚。自家既然是郎君的幕僚,便要爲郎君拾遺補缺,當不得甚,當不得甚。”

他停頓了一下,話鋒卻突然一轉。

“說起來,自家倒是對郎君手中的火器,頗感興趣。”

“火器?”

“便是郎君在郭橋鎮和西臺山兩次所使用的掌心雷。

不瞞郎君,自家平日裡對這火器,也頗有興趣,在安陸時,曾以當地所產的竹竿,製成竹管。將火藥填裝竹管內,而後從尾後點火,噴射火焰……只是不知爲何,效果卻不甚強橫。試了幾回,都只噴出兩三丈距離,實在是當不得大用處。

此前我聽人說,郎君所制的掌心雷威力驚人,不遜色霹靂炮。

我所有思來,便是這火藥上的問題……所以來到開封后,我也曾向軍器監打聽,可是卻無人知曉此事。這件事一直藏在心裡,直到今日,方敢斗膽向郎君請教。”

把竹竿做成竹管,填裝火藥,在尾後點火,噴射火焰……

玉尹激靈靈打了個寒蟬,這不就是所謂的管狀火器,也就是後世的火槍雛形嗎?

陳規?

玉尹突然感覺,這名字聽上去似乎很熟悉。

陳規……豈不就是那個歷史上管狀火器的發明者嗎?

歷史上,正是由於金兵入侵,使得那些敗退的宋軍散兵遊勇聚集成匪,四處劫掠。

時陳規爲德安知府,逢流寇攻城。

陳規便使用他發明的火槍,組成火槍隊,將流寇打得落花流水,從而被稱之爲管狀火器的鼻祖。

只是在此之前,玉尹一直沒有把那個發明了火槍的陳規,和眼前這個中明法科進士出身的陳規聯繫在一起。甚至他一度以爲,那個火槍鼻祖,其實是一個工匠。

沒想到,沒想到……

玉尹這時候,真個覺得是撿到了寶,忍不住放聲大笑。

陳規愕然看着玉尹,對他這種激動的表現,有些不明所以然。

“自家也知有些冒昧,若郎君不準,便當自家沒說過此事。”

怎能當你沒說過?

我還想依靠着你,製作出更多的噴火槍呢!

玉尹連忙擺手,笑道:“元則奇思妙想,真令人讚歎。

我不是要秘技自珍,實在是爲元則這噴火槍的想法所震驚。不瞞元則,當初爲我製作掌心雷的人,如今就在諸率府效力。元則那噴火槍的想法甚好,所以我想請元則幫忙,爲我研製此火器。一應開銷,便由我承擔,還請元則不要推辭。”

陳規看着玉尹,呆呆有些說不出話來。

當初他在安陸研製噴火槍的時候,不曉得被多少人恥笑。

沒想到來了開封,竟然碰到了一個同道中人,也讓他感到無比的興奮。

“既然郎君如此看重我這胡思亂想,下官必不負郎君所託,儘快做出這噴火槍來。”

“不是儘快,而是馬上!”

玉尹臉上笑容一斂,沉聲道:“在我出發之前,務必要製出十支噴火槍,元則可否?”

第181章 初會木魚僧第6章 師兄(上)第70章 女人野心第33章 兩千貫恩義(上)已更新推薦一本都市力作第113章 囂張跋扈爲哪般?第109章 智信仁勇嚴第324章 登州(一)第138章 喉舌第158章 立名之戰第29章 一氣貫通論陰陽(下)第188章 寧從直中取(二)第32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63章 誅賊第296章 這裡黎明靜悄悄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下)第342章 漠北變局(三)第37章 楊家大郎(中)第250章 有女玉如第36章 我爸是李綱(下)第121章 魯山盜(三)第365章 最長一夜(四)第346章 漠北變局(七)第106章 國之忠臣第346章 漠北變局(七)第34章 未雨綢繆(下)第23章 並非人人柳三變(下)第38章 小高衙內(中)第142章 賜命從何來?(四)第54章 流傳在東京的傳說(一)第24章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下)第79章 血戰金河泊(二)第105章 何不助咱興遼第234章 再遇魯智深第344章 漠北變局(五)第112章 林牙雜記第222章 殺虜(二)第148章 大宋時代週刊(二)第9章 化蝶(下)第333章 會盟木刀溝(一)第121章 魯山盜(三)第272章 風雨第51章 解詞(下)第28章 睚眥必報(上)第113章 囂張跋扈爲哪般?第57章 斷碑溝第21章 燕歸來(下)第230章 不如離去第22章 金蛇狂舞(上)第357章 好走,种師道!感恩並提前預定九月的保底月票第305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一)第130章 開封邸報第47章 強筋壯骨散(下)第243章 背嵬第278章 開封之圍(一)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下)第148章 大宋時代週刊(二)第361章 再見第27章 聲名鵲起(中)第152章 金蓮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下)第27章 聲名鵲起(中)第21章 燕歸來(中)第362章 驚聞第112章 林牙雜記第48章 錦衣樓(上)第47章 強筋壯骨散(下)第363章 最長一夜(一)第104章 血色可敦城(完)第311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第305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一)第323章 恐懼第184章 還你一個美嬌娘第352章 天命女王第111章 虎與狐第190章 火藥第185章 帝姬心思第188章 寧從直中取(二)第324章 登州(一)第3章 潑皮好手段(下)第255章 掌心雷第248章 令行禁止第81章 血戰金河泊(四)第74章 第一次交鋒第14章 唱叫(上)第147章 大宋時代週刊(一)第40章 角力記(下)第1章 玉小乙(下)第281章 開封之圍(三)第275章 郭橋鎮(三)第339章 西州來客第40章 角力記(中)第274章 郭橋鎮(二)第9章 化蝶(上)第70章 女人野心第274章 郭橋鎮(二)第232章 殺人者,武松第253章 高太尉(一)第10章 八閃十二翻(下)
第181章 初會木魚僧第6章 師兄(上)第70章 女人野心第33章 兩千貫恩義(上)已更新推薦一本都市力作第113章 囂張跋扈爲哪般?第109章 智信仁勇嚴第324章 登州(一)第138章 喉舌第158章 立名之戰第29章 一氣貫通論陰陽(下)第188章 寧從直中取(二)第32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63章 誅賊第296章 這裡黎明靜悄悄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下)第342章 漠北變局(三)第37章 楊家大郎(中)第250章 有女玉如第36章 我爸是李綱(下)第121章 魯山盜(三)第365章 最長一夜(四)第346章 漠北變局(七)第106章 國之忠臣第346章 漠北變局(七)第34章 未雨綢繆(下)第23章 並非人人柳三變(下)第38章 小高衙內(中)第142章 賜命從何來?(四)第54章 流傳在東京的傳說(一)第24章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下)第79章 血戰金河泊(二)第105章 何不助咱興遼第234章 再遇魯智深第344章 漠北變局(五)第112章 林牙雜記第222章 殺虜(二)第148章 大宋時代週刊(二)第9章 化蝶(下)第333章 會盟木刀溝(一)第121章 魯山盜(三)第272章 風雨第51章 解詞(下)第28章 睚眥必報(上)第113章 囂張跋扈爲哪般?第57章 斷碑溝第21章 燕歸來(下)第230章 不如離去第22章 金蛇狂舞(上)第357章 好走,种師道!感恩並提前預定九月的保底月票第305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一)第130章 開封邸報第47章 強筋壯骨散(下)第243章 背嵬第278章 開封之圍(一)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下)第148章 大宋時代週刊(二)第361章 再見第27章 聲名鵲起(中)第152章 金蓮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下)第27章 聲名鵲起(中)第21章 燕歸來(中)第362章 驚聞第112章 林牙雜記第48章 錦衣樓(上)第47章 強筋壯骨散(下)第363章 最長一夜(一)第104章 血色可敦城(完)第311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第305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一)第323章 恐懼第184章 還你一個美嬌娘第352章 天命女王第111章 虎與狐第190章 火藥第185章 帝姬心思第188章 寧從直中取(二)第324章 登州(一)第3章 潑皮好手段(下)第255章 掌心雷第248章 令行禁止第81章 血戰金河泊(四)第74章 第一次交鋒第14章 唱叫(上)第147章 大宋時代週刊(一)第40章 角力記(下)第1章 玉小乙(下)第281章 開封之圍(三)第275章 郭橋鎮(三)第339章 西州來客第40章 角力記(中)第274章 郭橋鎮(二)第9章 化蝶(上)第70章 女人野心第274章 郭橋鎮(二)第232章 殺人者,武松第253章 高太尉(一)第10章 八閃十二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