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鐵劃銀鉤

老夫子上下打量了這位中年人,見此人溫文爾雅甚是知禮,心中的憤怒也就稍稍減了幾分。

但所謂文人相輕,更何況對方是個異族,老夫子輕搖羽扇冷聲道:“你也懂書法?”

紫衣男子對於老夫子的傲慢,卻也並不惱怒,依舊和顏悅‘色’迴應:“呵呵,在下也是略懂皮‘毛’,不過對於各家的碑帖,在下倒是看過不少!”

“哼!你這狂徒,看了幾份碑帖就敢在這裡大言不慚,你可知我等在此苦練不知多少寒暑,也也不敢向孟老先生討教!”

“就憑你這金國蠻夷之邦,也妄稱討教書法?”

“……”

在座的衆位學生紛紛擾擾,對於這師徒二人貿然闖入講學堂,表示着極度的抗議,更對這師徒二人的狂妄嗤之以鼻。

孟老夫子一向和善待人,今日卻沒有去勸阻學生,而是站在一旁看這師徒二人的反應。

紫衣男子冷眼環視衆位學子,沉聲道:“在下雖見識淺薄,但對於書法的好與壞,還是能分得清楚明白!”

說着一擡頭,指着正堂飛檐上懸掛的一塊牌匾,鄭重道:“就說這一副牌匾……”

“這幅字,乃是老夫生平之傑作!你懂得欣賞,都算你有這份眼光!”

紫衣男子的話還沒有說完,孟夫子就一臉笑意的解說起來。看得出,孟夫子對牌匾上的‘廬山國學’四個字,很是自負與滿意。

但紫衣男子卻是冷冷一笑道:“孟夫子,你誤會了!在下是想說這幅牌匾有三大敗筆!不知爲何將這等挫作懸掛於此……”

此言一出,頓時引來一陣鬨堂大笑,紛紛指着這位金國男子不懂書法。

孟夫子更是搖了搖頭道:“三大敗筆?你可知這幅字,有多少文人墨客稱讚不已,甚至當今的國子祭酒,都稱讚此字乃是天下第一,你居然說它有三大敗筆,豈不是貽笑大方?”

“呵呵!所謂人云亦云,人人說好的未必真的好!”紫衣男子卻擺了擺手,不予認同的反駁道。

“先生,何必與這等不懂書法之人多費‘脣’舌,我們這就將其趕出書院!”

“說得對,不懂書法的蠻夷,卻故‘弄’玄虛!我華夏正統‘精’粹之學,又豈是他們能夠登堂入室的……”

羣情‘激’奮嚷嚷不息,這一次孟夫子卻沒有緘默,而是揮了揮羽扇,示意衆人安靜下來。此事關係到他的名譽,所以無論如何也要聽個明白。

於是虛迎以禮,冷言冷語道:“哦?那老夫就洗耳恭聽了!”

紫衣男子,一指牌匾上的字,解釋道:“這幅字的筆勢大起大落,筆法俊俏,自然是取自魏碑的隸書!”

“書法以魏碑爲本,又有何不妥?”孟夫子當即就反駁問道。

“取法於魏碑是沒有什麼不妥,不過白鹿‘洞’書院一向標榜是正統儒學,而儒家興盛於漢朝,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朝乃是儒家成爲國學之始也!”

紫衣男子談談而談,足以見得學識淵博,隨即卻話鋒一轉:“堂堂書院的牌匾,不用漢朝正統的隸書去書寫,反而用魏晉小朝廷的字體,棄大而取小,棄正統而取旁道!孟夫子,你說這是不是一大敗筆?”

“呃,這……”

“至於這‘廬山國學’的廬字,用這等‘精’瘦筆法,乃是第二大敗筆!”

“這……這又是爲何?”

“爲何?哈哈哈!”

紫衣男子竟不由得笑了出來:“孟夫子,白鹿‘洞’書院,位於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後屏山之陽,既然是向陽之處設立書院,自然應該是溫暖和熙,而你這個‘廬’字卻瘦骨嶙峋,一副寒冬肅殺之氣,何來向陽之說?”

“這……這……”

“還有這廬山的‘山’字,用峻峭的筆法書寫,更是這幅字敗筆中的敗筆!”

“你!……”

孟夫子被紫衣男子駁斥的半天沒說出話來,冷汗直冒地孟夫子,用顫抖的右手指着牌匾道:“筆法峻峭才能顯出廬山的高險!這又有何錯之有?”

“高險?廬山雖是名山,但並非以高險著稱,高不及泰山,險不及華山!廬山峰巒疊嶂雄踞九江,因此不在於高險,而在於雄!”

“應當用正統的漢朝隸書,古樸無華,才能襯顯廬山的雄偉!孟夫子,難道這不是敗筆中的敗筆嗎?”

嘶!

孟夫子跌坐在一旁,已經是無言以對。在場的衆位學子,也是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方纔還說別人不懂書法,如今人家談談而談道出書法三大敗筆。即便是再愚蠢的人也能看得出,眼前的這位紫衣男子是位書法名家。

“這就是爾等,口口聲聲所言的正統國學?”

孟夫子趕忙起身,顫巍巍的拱手以禮道:“請問閣下尊姓大名!”

“在下呂勝,不知孟夫子有何指教!”

“指教豈敢,老夫孟百譚浸‘淫’書法一生,自以爲書法大成,如今看來也是井底之蛙!”

孟夫子十分汗顏的微微一嘆:“既然閣下指出老夫三大敗筆,定然是身懷絕技!可否留下墨寶,也讓老夫大開眼界?”

名喚呂勝的紫衣男子,看了孟百譚一眼,隨即搖了搖頭:“文人相輕乃宋人之陋習,孟夫子如今已度過大半殘生,卻依舊沒能看開!難怪如此人才凋零!”

呂勝豈能不知孟百譚的用意,這明爲大開眼界,實則是爲了找回顏面。若是呂勝寫的與他水平同等,孟百譚也能輕易地找回些個人顏面。

“既然孟夫子好勝之心不死,那呂某就卻之不恭了!徒兒,筆墨伺候!”

說話間,跟隨呂勝而來的徒弟,已經從隨從的手中接過一個‘精’致地書箱。待此人輕輕打開書箱,便看到裡面有層層小格。

每一處小隔板都有其獨特用處,裡面工整的擺放着筆墨紙硯。

片刻功夫,呂勝的徒弟就已經將所需之物擺放停當,恭敬退後三步:“師傅,已經備妥!”

呂勝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隨即穩如泰山地坐了下來。這時孟百譚一瞧筆架上的‘毛’筆,不由大吃一驚,倒吸了一口涼氣自語道:“筆頭用到有墨光,非三十年的功底,絕對達不到這個程度!”

又見案頭擺放的一方硯臺,又是吃了一驚:“端州紫雲硯!”

“不錯,所謂端州石工巧入神,跨天磨刀割紫雲!端硯本就名貴不可多得,這紫雲硯更是硯中極品!此硯臺,乃是唐朝柳公權所珍愛之物,如今已有四百年了!”

嘶!

柳公權何許人也,唐代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與顏真卿齊名,稱爲一世之楷模。柳公權在唐代元和以後書藝聲譽之高,或世無第二人。

呂勝拿起‘毛’筆,蘸足了墨水便在紙上緩慢的寫下‘廬州國學’四個大字,每一次落筆猶如千斤壓頂,每一次提筆卻猶如翩翩鴻‘毛’……

待呂勝寫完之後,便起身站在一旁聽由孟百譚點評。

此時的孟百譚,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自身的震撼。

孟百譚微微的來到近前垂目觀賞書法,讚歎道:“書法到達這個境界,不知要用……要用掉多少個寒暑,寫禿多少支筆,磨穿多少塊硯!”

呂勝的徒弟,一指孟百譚冷冷笑道:“我師父號稱鐵劃銀鉤,又豈是你能比及的?說什麼蠻夷之地不懂書法,殊不知我大金國纔是文化之正統!”

“你!……”

在座的衆位學士子,雖然很想駁斥,但是如今連孟老夫子都已經敗下陣來,他們又有什麼資格作爲反駁?

“江山代有人才出,當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孟百譚失魂落魄的跌坐在一旁, 似乎瞬間蒼老了十歲!

呂勝拱手冷笑道:“既然孟夫子無言以對,那在下就要了你這書院牌匾!”

話音剛落,便由幾名隨從來到飛檐下,將懸掛的牌匾摘了下來!此舉雖然過於妄爲,學子中也有不少人義憤填膺‘欲’要上前阻止,但是卻被孟百譚呵斥了回去。

所謂技不如人,就應當有此結果,即便此刻護住了這塊牌匾,也不過只是一塊沒有用的牌匾。古人對名譽以及信用看得很重,尤其是自負讀聖賢書的文人。

身可死,但氣節不可丟!

呂勝師徒的離去,沒有人上前阻攔,講學堂裡死氣沉沉極爲安靜!呂勝坐在一旁,喃喃自語道:“白鹿‘洞’書院,從此絕矣……”

嶽麓書院,講學堂!

禮、樂、‘射’、御、書、數,被稱之爲君子六藝,文人讀書不單單只是讀書,發展到了當下也是講究全面發展。

此時在講學的會場裡,音律大師姜夔正在首席撫‘弄’古琴。姜夔不過三十餘歲,既是詩人也是有名的音律大師。

即便是京城的教坊司首席樂師,也曾受教於姜夔的‘門’下,可謂是當今音律一派的宗師!因生‘性’散漫不以此爲專業,故而不願入宮爲官。

姜夔在上百雙眼睛的注視下,雙手輕撫琴絃,彈奏的如同行雲流水,一曲《高山流水》讓人聽的是如癡如醉。

曲畢,四周一片死寂,直到過了三個呼吸的時間後,在場的學子們才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待掌聲漸漸平息,卻有一個聲音從‘門’外傳來:“琴聲宛若天賴,餘音繞樑,三日未絕!然而卻未有達到極致,實乃憾事!”

(第一更,票票砸我我!)

第781章 陳年往事陳年酒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151章 我本小人第556章 黎大隱突襲營盤第99章 考試腹瀉第754章 君臣三人心機藏第656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63章 三角定律第734章 天生的貴賤之分第404章 惹不起卻躲得起第133章 八大山人第530章 不要懷疑我的話第55章 知縣登門第309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481章 完顏長樂巧施計第617章 收網正在進行時第94章 一場鬧劇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66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224章 名爲問天第580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357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416章 變幻局勢一觸發第611章 金遼大軍雙夾擊第460章 有時人比鬼可怕第527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565章 吳府之內起爭端第405章 德壽宮中探緣由第424章 一招不慎輸江山第12章 男上女下第230章 做新郎官第759章 一張紅色的信籤第518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682章 見與不見已陌路第40章 一夜七次第534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681章 遠去地落寞背影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625章 宣化城中殺戮起第560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713章 陽謀區別於陰謀第338章 手心手背本一體第236章 七月十三第41章 何謂對錯第745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第656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706章 識破戰術另謀法第648章 你不覺得噁心嗎第93章 前往臨安第716章 三軍強勢逼開封第653章 萌娃葉玉樂亂入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638章 突如其來的兇險第326章 蒼天之下皆吾土第487章 不懂詩意一羣人第287章 沒有看法第9章 接手染坊第517章 花海之中纏情思第669章 佘侗誠的好消息第156章 火力全開第449章 吳曦力戰馬承虔第154章 打醬油了第102章 天子門生第699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275章 車中旖旎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252章 一夜學問第33章 玉屏山匪第593章 投彈又添新妙招第531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107章 天縱奇才第484章 你倒是挺專業的第470章 出水芙蓉配妙詞第307章 網羅天下蘊天刑第413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564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460章 有時人比鬼可怕第369章 古墓之中述玄機第498章 安樂侯爺你有病第498章 安樂侯爺你有病第801章 難道又到風起時第49章 清流河岸第75章 記名學生第651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467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224章 名爲問天第664章 二王聯合編史料第273章 趙悌之死第288章 天生犯賤第249章 福州科場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326章 蒼天之下皆吾土第755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681章 遠去地落寞背影第50章 雞毛蒜皮第554章 成都城下戰局開第437章 一箭奪命鎖雙魂第457章 吃幹抹盡不認賬
第781章 陳年往事陳年酒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151章 我本小人第556章 黎大隱突襲營盤第99章 考試腹瀉第754章 君臣三人心機藏第656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63章 三角定律第734章 天生的貴賤之分第404章 惹不起卻躲得起第133章 八大山人第530章 不要懷疑我的話第55章 知縣登門第309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481章 完顏長樂巧施計第617章 收網正在進行時第94章 一場鬧劇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66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224章 名爲問天第580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357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416章 變幻局勢一觸發第611章 金遼大軍雙夾擊第460章 有時人比鬼可怕第527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565章 吳府之內起爭端第405章 德壽宮中探緣由第424章 一招不慎輸江山第12章 男上女下第230章 做新郎官第759章 一張紅色的信籤第518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682章 見與不見已陌路第40章 一夜七次第534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681章 遠去地落寞背影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625章 宣化城中殺戮起第560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713章 陽謀區別於陰謀第338章 手心手背本一體第236章 七月十三第41章 何謂對錯第745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第656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706章 識破戰術另謀法第648章 你不覺得噁心嗎第93章 前往臨安第716章 三軍強勢逼開封第653章 萌娃葉玉樂亂入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638章 突如其來的兇險第326章 蒼天之下皆吾土第487章 不懂詩意一羣人第287章 沒有看法第9章 接手染坊第517章 花海之中纏情思第669章 佘侗誠的好消息第156章 火力全開第449章 吳曦力戰馬承虔第154章 打醬油了第102章 天子門生第699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275章 車中旖旎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252章 一夜學問第33章 玉屏山匪第593章 投彈又添新妙招第531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107章 天縱奇才第484章 你倒是挺專業的第470章 出水芙蓉配妙詞第307章 網羅天下蘊天刑第413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564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460章 有時人比鬼可怕第369章 古墓之中述玄機第498章 安樂侯爺你有病第498章 安樂侯爺你有病第801章 難道又到風起時第49章 清流河岸第75章 記名學生第651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467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224章 名爲問天第664章 二王聯合編史料第273章 趙悌之死第288章 天生犯賤第249章 福州科場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326章 蒼天之下皆吾土第755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681章 遠去地落寞背影第50章 雞毛蒜皮第554章 成都城下戰局開第437章 一箭奪命鎖雙魂第457章 吃幹抹盡不認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