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

作爲一個強勢獨斷的帝王,葉宇在這方面行事很是到位。

這恰恰印證了當年虞允文的預言,他們所擁立的這個年輕人不是個察納雅言的仁君!

朝會上因爲一件小事,就將幾名位列朝班的官員,一擼倒地削職爲民永不錄用,這種將君權獨斷髮揮淋漓盡致的做法,自大宋開基以來也是極爲少見的。

蔣芾與嶽霖一干文臣也集體選擇了沉默,因爲他們誰都看得出,這是當今陛下在有意地借題發揮!

大宋立朝以來都是秉承祖訓,貫徹實施重文輕武的國策。

但是自從葉宇登基之後,這項國策雖然沒了明確摒棄,但從不斷以武官替換文官來看,文官們也看清楚了當今陛下的本心意圖。

即便如今談不上崇武抑文,但也是有着打壓文官的趨勢。

北伐之前,蔣芾、嶽霖等人尚且可以進諫勸言,但是如今北伐雖未有徹底,但已經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如此武官勢力如日中天的冉冉崛起,已經讓他們失去了應有的底氣!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葉宇有意打壓優越感極強的文官集團,他們這些人雖有微詞卻也只能默默的沉受着。

因爲葉宇不似趙昚那般優柔寡斷與仁慈,也不似當年趙構那樣軟弱膽怯受制於臣子,恰恰有着鮮見地鐵血手腕與殺伐果斷!

除了商議繼續北伐之事外,關於撥款修繕皇陵之事,葉宇也是在羣臣的紛紛進諫後,仍舊是獨斷專行力排衆議行駛自己當初的決定。

即便身爲太上皇的趙昚出面勸說,葉宇也是絲毫的不給面子!

爲此葉宇還親自下了詔命,向滿朝文武以及天下百姓道明瞭自己良苦用心。

“……國祚不興,山河破碎,中原之地淪爲金人鐵蹄踐踏,我漢家百姓蒼生終日惶惶險遭滅絕之憂,然歸其根本是何人之錯?……蓋因趙氏官家歷代昏聵不思進取,方釀成靖康之國恥!趙氏一族之過錯,卻累及天下數萬子民,故而趙氏有負於天下百姓……”

葉宇洋洋灑灑概述了上萬言半白半文的理由,其中的中心思想主要在於兩點。

一則是說趙家的皇帝都是罪人,沒有能夠保護好這片漢人江山,以至於發生了靖康之恥險些滅了國。所以趙氏一族是個罪人,自己做了孽,卻讓自己的子民承受滅國災難,所以十分的慚愧難當!

如今雖然收復中原回來了,但也是用數萬漢家兒郎的生命換來的。

這些英烈將士浴血奮戰埋骨荒丘,至今都得不到一塊墓穴安置,而本就是罪人的趙氏皇族,又有何顏面去修葺恥辱的皇陵!?

二則是說留下荒棄的皇陵而不修,就是讓將來後人牢記這一段歷史教訓,更是警醒世人勿忘國恥!

殘缺,容易讓人牢記與緬懷,更比書中的文字道理,更能直觀的表達什麼是: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葉宇的這些論述類似於罪己詔,但顯然要比罪己詔立意更高,更讓天下人感受到這位年輕帝王的魄力。

能夠在百姓面前如此大氣魄的公開認錯,可謂是自古以來頭一回,要知道自古帝王下罪己詔也是極爲少見的。

更何況葉宇此次不僅自謙自己有罪,更是連帶趙家的列祖列宗都奚落批駁了一遍。

這對於當下的環境裡,那可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自古是子不言父過,作爲皇帝就更是如此來,所以先輩立下的規矩以及判決的鐵案,子孫們就是做了皇帝也不敢輕易地去更改,即便這個規矩與判決證明都是錯誤的!

這就是古代以身作則的孝道,雖然這種孝道可以看作是形式主義的愚孝,但當下真的是一種等同律法的桎梏枷鎖。

但即便如此,葉宇還就真的做了,不僅做了而且十分徹底,不僅在天下人面前數例了徽欽二帝的罪行,而且還要將殘垣斷壁的皇陵,作爲勿忘國恥的永久紀念地!

大不敬!實在是荒唐!

這是趙氏宗親所有人的同一心聲,宗正寺不止一次的上奏進諫,但是換來的卻是一概駁回!

甚至因爲此事,趙氏衆多元老宗親紛紛前往宮中請願,想要以此讓葉宇能夠收回成命。

然而他們越是威逼施壓就越會遭致帝王的不滿,更不用說是葉宇這種乾綱獨斷的人。所以不僅沒能勸服葉宇收回成命,反而有不少趙氏宗親因此而住進了刑部大牢!

滿朝文武對於葉宇此舉是頗有微詞,但是對於天下的百姓以及文人來說,卻是將葉宇直接上升了堯舜一般的高度。

因爲在封建禮教的思想禁錮下,皇帝那就是天命之子,天子即便是犯了錯,百姓們首先想到的是奸佞之臣進了讒言,與天子本身沒有任何的關聯的。

而且自古皇帝都善於遮醜,這一點嗜好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能避免,否則他也不會塗改歷史與翻閱起居錄了!

也正是因爲這樣,葉宇的這種另類言行,纔會讓他們感動得一塌糊塗!

葉宇此次不僅打壓一些本該打壓的人,也是一舉賺夠了天下民心,可謂是一舉雙得名利雙收!

……

在遷都汴京不久,葉宇特意頒佈旨意,賜封全真教掌教真人丘處機爲國師,並將終南山劃給了全真教以作道場!

此舉既是圓了恩師王重陽的遺願,也是爲了答謝全真教曾經在西北戰場,以及北伐事業上的多番襄助之恩!

這幾年全真教或明或暗都幫助不少,但是遠沒有濟公給予葉宇的幫助巨大,但是即便是這樣,葉宇卻沒有想過去扶植佛教。

因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葉宇的本心很排斥佛教。

自古便有‘佛門大興,則滅國’一說,佛門不事生產,佔地佔田坐吃山空,若是佛門興起的話,圈地的惡劣情況,以及所謂的超脫思想,就會衍生無數民生問題!

佛門大興,不止會使人變成兩腳羊消磨意志,男的勘破紅塵做和尚,女的月·經不調做了山中尼姑,加上佛門戒條那麼多,若是整個國家都勘破紅塵無慾無求,豈不是要亡國滅種?

歷史上信奉佛教的國家,不是積弱滅亡就是窮困潦倒,葉宇可不想自己幸苦打下的江山,成爲沒有攻擊性的‘聖人’國度!

神佛之論,葉宇向來只是看作一種學術、一種思想教化衆生,畢竟那些虛無縹緲的境界沒有人體驗過,真僞與否誰也說不清楚道不明。

思想的自由,難以評論佛道之間的對與錯,但顯然道家思想暗含治國之道,對於政權的穩固有着一定積極作用!

所以葉宇決定將道教立爲國教,當然,道教教義中的消極思想,將來需要有所改動!

改道教教義使其變的平民化大衆化!使其道教教義具有侵略性,就像十字軍東征一樣,不信道教的都是異端分子,會下地府十八層地獄受苦。

同時將道教的戒條尺度放寬,完全吸納基督教的平民化,可以娶妻生子喝酒吃肉,也可以經營產業入仕爲官!

如此一來,何愁不興!?

(個人喜好,喜歡佛家的朋友,可以忽略我的言論,不過我覺得佛法歷經這些年已經變味,過於規矩與教條,這反而是一種禁錮……心若有道有佛,隨處都是修行,剃度、深山、袈裟、念珠、打坐……不過都是束縛的形式主義罷了……)

第260章 青雲議談第41章 何謂對錯第598章 一條黑水阻行軍第798章 御花園中君問臣第747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117章 地 朝堂風波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680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695章 炮船開火搶登陸第700章 人未至,威已施第33章 玉屏山匪第293章 指點一二第724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526章 防火防敵防女人第1章 春雨秋蘭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242章 冷麪死神第358章 王處一袒護愛子第58章 好色者來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438章 濠州城外懸首級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236章 七月十三第489章 真正宴席纔開始第404章 惹不起卻躲得起第316章 宮中迷霧暗重生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79章 命理乾坤第571章 葉宇心中兩詩人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240章 葉宇自私第478章 福州水師要擴建第357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692章 長江爭奪戰開端第215章 香車美人第33章 玉屏山匪第80章 取名郭靖第124章 丁家老宅第501章 二人坦承述前因第633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32章 狐騷醋味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450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241章 坐懷不亂第390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581章 硝煙再起戰意濃第704章 柳千帆臨危受命第482章 強扭的瓜很解渴第211章 天子之劍第142章 偶然必然第391章 星夜狂奔脫險難第238章 廳中認女第610章 忽聞噩耗心難平第281章 順勢而爲第283章 殿前發難第576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314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277章 美人沐浴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369章 古墓之中述玄機第318章 刑部天牢雙對弈第35章 大卸八塊第83章 古稀老人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252章 一夜學問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428章 內憂外患亂象生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633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250章 兩本奇書第102章 天子門生第360章 且以詭辯攬乾坤第29章 竹杖銅錢第648章 你不覺得噁心嗎第581章 硝煙再起戰意濃第16章 月下中秋第42章 龍山喋血第793章 如果時光可回溯第287章 沒有看法第275章 車中旖旎第54章 原來是你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451章 趙氏子孫出異類第75章 記名學生第520章 一人牽動兩思憂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664章 二王聯合編史料第383章 玉佩之中有玄機第106章 一桶江山第314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340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520章 一人牽動兩思憂第327章 亭下漠然訴前因第121章 反將一軍
第260章 青雲議談第41章 何謂對錯第598章 一條黑水阻行軍第798章 御花園中君問臣第747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117章 地 朝堂風波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680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695章 炮船開火搶登陸第700章 人未至,威已施第33章 玉屏山匪第293章 指點一二第724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526章 防火防敵防女人第1章 春雨秋蘭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242章 冷麪死神第358章 王處一袒護愛子第58章 好色者來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438章 濠州城外懸首級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236章 七月十三第489章 真正宴席纔開始第404章 惹不起卻躲得起第316章 宮中迷霧暗重生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79章 命理乾坤第571章 葉宇心中兩詩人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240章 葉宇自私第478章 福州水師要擴建第357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692章 長江爭奪戰開端第215章 香車美人第33章 玉屏山匪第80章 取名郭靖第124章 丁家老宅第501章 二人坦承述前因第633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32章 狐騷醋味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450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241章 坐懷不亂第390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581章 硝煙再起戰意濃第704章 柳千帆臨危受命第482章 強扭的瓜很解渴第211章 天子之劍第142章 偶然必然第391章 星夜狂奔脫險難第238章 廳中認女第610章 忽聞噩耗心難平第281章 順勢而爲第283章 殿前發難第576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314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277章 美人沐浴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369章 古墓之中述玄機第318章 刑部天牢雙對弈第35章 大卸八塊第83章 古稀老人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252章 一夜學問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428章 內憂外患亂象生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633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250章 兩本奇書第102章 天子門生第360章 且以詭辯攬乾坤第29章 竹杖銅錢第648章 你不覺得噁心嗎第581章 硝煙再起戰意濃第16章 月下中秋第42章 龍山喋血第793章 如果時光可回溯第287章 沒有看法第275章 車中旖旎第54章 原來是你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451章 趙氏子孫出異類第75章 記名學生第520章 一人牽動兩思憂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664章 二王聯合編史料第383章 玉佩之中有玄機第106章 一桶江山第314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340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520章 一人牽動兩思憂第327章 亭下漠然訴前因第121章 反將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