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

黃河以南的大宋,是舉國歡騰如過新春,可北面的金國,卻是前所未有的愁雲慘淡。

中原的丟失,金國是有心理準備的。否則也不會隔着黃河眼見着汴京城被圍,而不施以援手與宋軍爭奪。

金皇完顏允中在謹守黃河北岸,佈防了委以依仗的十五萬金軍。而掌摑這支大軍的都統將領乃是耶律蒙哥,曾是昔日遼國耶律皇族後裔。

朝會上,葉宇召集羣臣商議大軍繼續北伐事宜,他很想聽一聽羣臣的意見。

“陛下,如今金國主力已經幾近全滅,黃河以北相信也是指日可待!”

“不錯,如今我軍氣勢如虹,金國蠻夷之邦已然不足爲懼!”

“以我朝如今的兵鋒,收復燕雲十六州也爲期不遠了!”

“……”

“諸位可莫要忘了,黃河乃是金國阻截我軍北上的最後一道天塹防線,金國必然是層層設防布控,況且謹守黃河北岸的耶律蒙哥,此人不容小覷!”

羣臣一個個說着高格調的奉承之言,卻沒有一個說道實質性的問題,葉宇正心中不悅而感到鬱結之際,吳挺這句極不和諧的聲音,讓葉宇頓時覺得寬慰許多。

吳挺的這幾句話,讓殿上的吳曦、虞杭坤、顧夕風等武將略有反思,但是卻遭來一羣文臣的反駁。

“不過是個賣國求榮之輩,料想也無甚本事,我天朝兵鋒所指,何愁不所向無敵?”

“陛下乃是英明之主受命於天,御駕親征以來更是勢如破竹北定中原,江淮天塹都可以輕鬆而過,區區黃河又有何懼哉!”

“陛下乃……”

“夠了!”聽着這幫文臣唧唧咋咋妄論軍事,葉宇終究是難以再忍受下去。

豁然站起身來的葉宇,冷眸瞪着方纔說話的一干文臣:“將這幾人拖出去!”

話音甫落,殿前衛士便上殿遵旨行事,蔣芾見狀急忙移步上前求情:“陛下,還請息怒……”

“哼!方纔的話,蔣卿是聽清楚了?”

“老臣,聽清楚……”

“好!既然聽清楚了,朕來問你,這等曲意逢迎不知好歹之徒,留之何用?”

“這……”

葉宇瞪了蔣芾一眼,繼而看着已然搗蒜地磕頭的衆人,沉聲道:“削職爲民,永不錄用!”

“……”

蔣芾沒有想到自己出面,也沒能挽回這幾名大言不慚的文臣,最後只得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天子盛怒非同小可,經過此事之後的大殿上,所有人都開始靜默不語,生怕一句話不得體,就要跟方纔幾人一樣。

“不懂裝懂,是朕深惡痛疾之處!”

葉宇顯然餘怒未消,若是說武將容易叛國,那麼文臣就是誤國之根源,自古以來拍馬逢迎的奸佞,哪一個不是文臣作祟!

試想完顏允中能夠將宋金之間至關重要的最後天險,交予一個曾被滅國的耶律氏,單從這一點就能夠反襯耶律蒙哥的過人之處。

而就是這樣的人,卻被這幫不懂軍事,只會躲在後方坐享太平的文臣,將個人氣節與軍事能力混爲一談。

葉宇說着,一瞥凌厲目光,又落到蔣芾身後的一衆文臣身上:“諸位卿家,是不是也認爲固守黃河北岸的耶律蒙哥,因是賣辱求榮之輩,故而就不足爲慮了?”

“這……”

這個時候誰還敢觸黴頭,前車之鑑已然明朗,所以一個個只得縮着腦袋不敢多言。

“哼!朕早就言明,不需要主觀臆斷的迂腐之臣,若是根據爾等的主觀臆斷,太祖當年麾下的歸順名將楊業,是不是也要列爲賣主求榮的叛臣!?”

“……”

“嗯!?爲何不說了!?”近乎咆哮的叱問,使得殿內文臣武將個個是噤若寒蟬。

葉宇向來對人是和藹以待,即便是殺人屠城也是做到了風輕雲淡,但是今日卻是他第一次在衆人面前發怒。

……

一場出兵的軍事朝議,到了最後卻成了評論忠奸之分的話題,關於渡河作戰之事也只得另行商議。不過葉宇所舉的例子,卻直接將以蔣芾爲首的一衆文臣,堵得是啞口無言!

名將楊業,就是小說演繹中的楊家將的楊老令公,無論是演繹小說或是戲曲的美化渲染,楊業此人在歷史上都算是頗爲有名望悍將。

而葉宇之所以拿楊業此人,作爲反擊朝中文臣的例子,是因爲楊業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北漢將領,後來趙匡胤平定中原滅了北漢,楊業也就歸順效命於宋朝。

北漢政權乃是劉崇所建立,而劉崇乃是沙陀人,原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

楊業個人履歷,與當下的耶律蒙哥很是相似,所以葉宇沒有長篇宏論的反擊,而是以這個具有針對性的例子奚落這幫文臣。

耶律氏效忠金國的行徑,是有違‘忠臣不事二主’的氣節,但是宋人史書中高度讚揚楊業是擇主英明,又能做何解釋?

耶律蒙哥是昔日遼國的皇族後裔,如今父子兩代均效命於仇敵之國。

同理,當年的北漢也是被宋朝所吞併,而作爲北漢的降臣楊業,還不是一樣子孫幾代效命於仇敵之國——宋朝!

同樣地經歷,楊業成了歷史公論的識時務英雄,而耶律蒙哥作爲當下宋朝的敵人,就成了這幫漢家文人口中的賣國求榮之輩!

金國滅了契丹人的遼國,按照所謂的民族大義來說,耶律蒙哥這個昔日皇族,應該以復仇家國爲己任,與金國抗爭到底纔是忠君之道。

但就是這些歸順金國的耶律氏,在金國末年被蒙古入侵時,竟然有許多契丹人爲金國九死賣命,他們寧願爲金國去死也不投降蒙古!

這難道就不值得豎然起敬嗎?反觀被金國佔領的中原,又有多少忠臣義士赴死抗爭?

金國政治官制體系下的官員,大部分都是任用了漢人來擔任。

如今光復中原,所有的州府郡縣都是百廢待新,原來擔任金國官職地方官,仍舊由這些人繼續擔任。

若是按照朝中這些大臣的評論格調,難道這些人都要當作賣國求榮論處?

當然這些話,已經身爲天子的葉宇,不可能再跟朝中的羣臣進行詳細論駁。

因爲葉宇心裡雖然不全認同,但是作爲教化天下忠臣孝子的思想,還是應該極力予以提倡與推崇的。

這就如同當年武則天一邊廣建佛寺崇信佛法,另一邊卻殺人不眨眼的是一個道理。

(繼續暗黑歷史,旨在說明歷史由勝利者撰寫,史料真實與否須得自己揣摩。這讓我想起周星馳的《鹿鼎記》一段對話,韋小寶問陳近南,爲什麼要反清復明,陳答:‘跟愚蠢的人,就要忽悠恢復漢家天下的口號;跟聰明的人,就要直接一點,就是滿清韃子搶了我們的女人跟銀兩,我們要奪回來……’)

第219章 林中相談第677章 可笑的一段故事第747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272章 劫掠有道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610章 忽聞噩耗心難平第215章 香車美人第244章 武家青音第370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645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413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116章 七竅玲瓏第400章 御書房裡起紛爭第764章 填平這汪吉河第152章 口舌之爭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367章 終南捷徑另有因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357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339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301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343章 楊政竟有私生子第739章 武氏兄妹夜談心第641章 兇器之中藏兇器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705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413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66章 以簡化繁第154章 打醬油了第329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753章 深夜傳召立儲君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261章 由不得你第239章 算無遺策第359章 善惡同源一念間第255章 麻辣鴿弊第529章 梨花帶雨見猶憐第479章 名正言順不容易第560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730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616章 亂石鎮中隱玄機第761章 圍三缺一空城計第450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522章 父子二人心思異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288章 天生犯賤第664章 二王聯合編史料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31章 才子佳人第392章 讓我脫衣是何意第504章 病情惡化難醫治第727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23章 紅袖添香第488章 男人也有專情時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4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75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482章 強扭的瓜很解渴第67章 樸實無華第637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576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661章 一腳踏入生死門第610章 忽聞噩耗心難平第545章 張說被逼三跪拜第69章 男兒本色第525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367章 終南捷徑另有因第769章 御書:第339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478章 福州水師要擴建第749章 何謂十六字箴言第587章 二女爭鋒引困擾第516章 故作謙讓智破陣第697章 失算的突襲騎兵第289章 辦書院第567章 生命盡頭恐遺恨第234章 誰是孫子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17章 一波三折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673章 自古兒不嫌母醜第483章 一不小心閃到腰第475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667章 那就送秦王上路第370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55章 知縣登門第323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48章 出人意料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630章 其實是你想多了第332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775章 相國寺內閱經人第286章 趙構心聲第480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250章 兩本奇書
第219章 林中相談第677章 可笑的一段故事第747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272章 劫掠有道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610章 忽聞噩耗心難平第215章 香車美人第244章 武家青音第370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645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413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116章 七竅玲瓏第400章 御書房裡起紛爭第764章 填平這汪吉河第152章 口舌之爭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367章 終南捷徑另有因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357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339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301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343章 楊政竟有私生子第739章 武氏兄妹夜談心第641章 兇器之中藏兇器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705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413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66章 以簡化繁第154章 打醬油了第329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753章 深夜傳召立儲君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261章 由不得你第239章 算無遺策第359章 善惡同源一念間第255章 麻辣鴿弊第529章 梨花帶雨見猶憐第479章 名正言順不容易第560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730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616章 亂石鎮中隱玄機第761章 圍三缺一空城計第450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522章 父子二人心思異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288章 天生犯賤第664章 二王聯合編史料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31章 才子佳人第392章 讓我脫衣是何意第504章 病情惡化難醫治第727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23章 紅袖添香第488章 男人也有專情時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4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75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482章 強扭的瓜很解渴第67章 樸實無華第637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576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661章 一腳踏入生死門第610章 忽聞噩耗心難平第545章 張說被逼三跪拜第69章 男兒本色第525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367章 終南捷徑另有因第769章 御書:第339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478章 福州水師要擴建第749章 何謂十六字箴言第587章 二女爭鋒引困擾第516章 故作謙讓智破陣第697章 失算的突襲騎兵第289章 辦書院第567章 生命盡頭恐遺恨第234章 誰是孫子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17章 一波三折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673章 自古兒不嫌母醜第483章 一不小心閃到腰第475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667章 那就送秦王上路第370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55章 知縣登門第323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48章 出人意料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630章 其實是你想多了第332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775章 相國寺內閱經人第286章 趙構心聲第480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250章 兩本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