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竹蜻蜓

大家都將目光轉向這裡,樹上的小松鼠也被楚家強叫下來了。葉彩萍從楚家強、楚家婉跟她三個人一起撿到的橡子中拿出一顆給小松鼠。小松鼠接過來,然後跳到楚家強肩膀上,開始啃吃起來。

“原來是這樣玩法的呀!好像很簡單嘛!”一個遊客說道。

楚家強不可置否地笑了笑,轉動小陀螺不難,就是三歲小孩都能擔當。但真正比試誰的陀螺轉得久,那就不容易了。不僅跟陀螺本身的架構有關係,跟操作者的技術也是很大關係。一個技術好的人,轉動一個小陀螺能超過一分鐘之久,而且還能玩耍一些招式。

“阿幺!我跟你換一個吧!我這些給你挑兩個,怎麼樣?”一個小孩子開口道,那眼神分明顯就是看上人家的陀螺了。

在農村,很多孩子沒到讀書年紀,是沒有讀書名的,一般就是叫什麼大伢、二伢……阿幺、阿生、阿水等等。阿幺一般就是老大,第一個男丁才這樣叫,跟大伢是一樣的。

現在可能寬鬆一點,沒到讀書年紀,父母就早早起好名字。楚家強小的時候,那是到了學校,老師一起幫忙起的,不然以一些農民頭的頭腦,能起個什麼好名字?

而且農村起名字也是有規律的。最前面的姓就是固定的,這沒什麼好說。中間一個字就是輩分,也幾乎是固定了的,就像楚家強、楚家強等,中間的家字就是輩分。至於最後一個字,有些人太懶的話可以不要,反正最後一個字比較隨便。因此,聽到一個人的名字,往往就能判斷出這人在一個姓氏中屬於什麼輩分。

“你想都別想?也不看看你那些什麼貨色。”那個叫阿幺的孩子馬上搖頭。

“不行就算了,誰稀罕,你這個肯定轉不過我家裡的那個。要不我們一會比一比。”那孩子有些遺憾,看得出他真的喜歡眼前這個玩意。

“楚叔叔,我也要做成那樣的。”小芽子將自己撿到的一個橡子遞給楚家強。

“好!我們先回去。楚叔叔教你怎麼做。”楚家強摸了摸小芽子的頭說道。

隨後,楚家強領着大家回去,很多人都會怎麼弄。但也跟着楚家強而去。並不是爲了偷經,他們一看那架構,就知道怎麼做了。跟着過去,無非就是討要一個材料。也就是那些小竹籤。

楚家強回到家,拿出一節竹子,另外鋼鋸、刀等也準備好。用鋼鋸將那截竹子鋸成四五釐米長的一節節。隨後,用刀破開,裂成一根根小竹條。接着。將那小竹條削圓,將一頭削尖。最後,將其插入橡子吻口中間。

隨後,楚家強繼續做出這些小竹籤,給其他人做一些,反正自己也是沒事幹。但有人就向自己親自試了,這些東西還是自己親身體會會能有意思。

“小孩子就別弄了,將手削傷就不好。自己試的人。也要注意,別割着手了。”楚家強提醒道。

一些有小孩的家長連忙拉住自己的小祖宗,自己動手,的確不放心孩子弄。他們這些孩子跟人家農村的不同,鄉下的孩子人家可能比自己還會用刀,自然不用擔心。

“那用這麼麻煩。老幺你到裡面捉一把牙籤出來,從中間平整砍下來就行了。”周福榮開口道。

其他人眼睛一亮。這的確是好方法。楚家強開口道:“也可以,但牙籤質量就差一點。很容易斷。這些果實只能插一次,也就是說必須一步到位。不然,裡面就會鬆動,轉動的時候沒有力,帶動不了果實。”

大家一聽,也感覺有道理,是自己等人想當然了。

楚家強看見還有一些竹料,乾脆另作一個小玩意。他先做出一根竹片削成長20釐米、直徑4至5毫米的竹竿。接着將一塊竹片做成一片長18至20釐米、寬2釐米、厚0.3釐米的竹片,中間打一個直徑4至5毫米的小圓孔。然後在小孔兩邊對稱各削一個斜面。

“強盜,你現在做什麼?”葉彩萍問道。兩人的關係雖然已經確定,但葉彩萍還是習慣性叫楚家強強盜,因爲這,還不少被她老媽沈倩責怪。只是楚家強根本不在意一個稱呼,也就隨她叫。而且,叫強盜反而感覺親切,叫名字就顯得見外了。

楚家強還沒有回答,一個村裡的孩子就高興地說道:“強叔在做竹蜻蜓。”

“竹蜻蜓?”不少人都沒怎麼聽說過。這稱號可能就只有農村人,或者老一輩會知道。其實竹蜻蜓很多地方都有流傳,現在城市其實也有,只是不是竹子做的,而是塑膠做成的。

竹蜻蜓是我國古代一大發明。玩時,雙手一搓,然後手一鬆,竹蜻蜓就會飛上天空。旋轉好一會兒後,纔會落下來。這種簡單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傳教士驚歎不已,將其稱爲“中國螺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人根據“中國螺旋”的形狀和原理髮明瞭直升機的螺旋槳。

它其實就只有兩部分,一是竹柄,也就是那根20釐米長的小竹籤;二就是“翅膀”,也就是那片竹片。竹片兩邊對稱各削一個斜面,能起到竹蜻蜓隨空氣漩渦上升的作用。楚家強將竹柄插到“翅膀”中間的小孔,一定要插穩,不能鬆動,不然也轉動不起來,跟前面的小陀螺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樣,一個完整的竹蜻蜓就出現在大家眼前,其外形呈t字形,橫的一片像螺旋槳大家就覺得眼熟了。楚家強用雙手掌夾住竹柄,快速一搓,雙手一鬆,竹蜻蜓就飛向了天空,當升力減弱時才落到地面。

“原來這就是竹蜻蜓,外面也有賣,不過是工廠用塑膠製作的。而且還有一種更先進的,多了一根繩子,繩子纏在上面,捉住柄,猛拉開繩子,那翅膀就能飛起來。而且人家的翅膀應該是加入了熒光,晚上會發光。”一個遊客馬上就認出這種玩具了,在都市,一些大廣場,就經常會看見這些小玩具,深得小孩子喜愛。(未完待續。。

第673章 酒精肝第532章 涼粉草第257章 收割稻穀第624章 看相第170章 攜美遊玩第653章 計劃第374章 黃帝內經第91章 楊寡婦的勸說第147章 國慶來臨第114章 滿山野果第717章 淳淳誘導第720章 元旦日第36章 葉彩萍的來電第793章 治腳氣第623章 狼戰第490章 亞軍第73章 衆人離開第584章 相認第431章 香火店第498章 生活常識第379章 考試第302章 鬥牛第347章 寫作文第459章 舉起手來第224章 吃東西的忌諱第180章 放風箏第686章 下火海第665章 你的小鳥第541章 打破世界紀錄第543章 爆炒田雞第303章 銀巖頂(上)第192章 宣傳長廊第394章 挖野菜第340章 賣雞第165章 建議第504章 偷桃賊第499章 陰陽天第623章 狼戰第571章 流氓第222章 小熊貓第174章 供應不足第657章 母校校慶第348章 喝醉的魚第194章 鬥野豬第239章 挖土機第706章 跳百索第491章 端午節第810章 靈氣滋潤第379章 考試第72章 雪雕第124章 送禮第548章 立秋第489章 比賽開始第744章 風水輪流轉第763章 留守孩童第545章 葡萄熟了第348章 喝醉的魚第495章 捉鬼第606章 日本貨第422章 完成第355章 銀元第727章 補償落實第579章 眼睛好熟悉第729章 靜脈畸形第447章 對教第724章 釣小鳥第143章 歡迎儀式第525章 豐收第247章 倭蜂猴第549章 去京城第39章 再臨種子店第452章 李泉加盟第195章 湊錢捉鷹第738章 憤怒的野豬第112章 夜幕虎聲第736章 放大鏡聚焦第119章 鬼霧林第368章 蜂蛹第485章 訓練第170章 攜美遊玩第373章 病發第660章 爲校出力第565章 雪雕救人第542章 珍珠第457章 換旗杆第174章 供應不足第418章 歌星到來第749章 唐福的爲難第739章 八大凶地第348章 喝醉的魚第609章 烏欖第26章 種果樹第109章 山豬坳第144章 熱烈歡迎第44章 開路第260章 名聲鵲起第183章 鎮長再臨第709章 流星雨第467章 茶樹上的鳥窩
第673章 酒精肝第532章 涼粉草第257章 收割稻穀第624章 看相第170章 攜美遊玩第653章 計劃第374章 黃帝內經第91章 楊寡婦的勸說第147章 國慶來臨第114章 滿山野果第717章 淳淳誘導第720章 元旦日第36章 葉彩萍的來電第793章 治腳氣第623章 狼戰第490章 亞軍第73章 衆人離開第584章 相認第431章 香火店第498章 生活常識第379章 考試第302章 鬥牛第347章 寫作文第459章 舉起手來第224章 吃東西的忌諱第180章 放風箏第686章 下火海第665章 你的小鳥第541章 打破世界紀錄第543章 爆炒田雞第303章 銀巖頂(上)第192章 宣傳長廊第394章 挖野菜第340章 賣雞第165章 建議第504章 偷桃賊第499章 陰陽天第623章 狼戰第571章 流氓第222章 小熊貓第174章 供應不足第657章 母校校慶第348章 喝醉的魚第194章 鬥野豬第239章 挖土機第706章 跳百索第491章 端午節第810章 靈氣滋潤第379章 考試第72章 雪雕第124章 送禮第548章 立秋第489章 比賽開始第744章 風水輪流轉第763章 留守孩童第545章 葡萄熟了第348章 喝醉的魚第495章 捉鬼第606章 日本貨第422章 完成第355章 銀元第727章 補償落實第579章 眼睛好熟悉第729章 靜脈畸形第447章 對教第724章 釣小鳥第143章 歡迎儀式第525章 豐收第247章 倭蜂猴第549章 去京城第39章 再臨種子店第452章 李泉加盟第195章 湊錢捉鷹第738章 憤怒的野豬第112章 夜幕虎聲第736章 放大鏡聚焦第119章 鬼霧林第368章 蜂蛹第485章 訓練第170章 攜美遊玩第373章 病發第660章 爲校出力第565章 雪雕救人第542章 珍珠第457章 換旗杆第174章 供應不足第418章 歌星到來第749章 唐福的爲難第739章 八大凶地第348章 喝醉的魚第609章 烏欖第26章 種果樹第109章 山豬坳第144章 熱烈歡迎第44章 開路第260章 名聲鵲起第183章 鎮長再臨第709章 流星雨第467章 茶樹上的鳥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