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豐收

楚家強將成堆的禾杆攤開來,讓太陽曬兩天,應該就能幹了。(..)現在,家裡不養牛,所以禾杆的作用也就不那麼明顯。冬天種東西的時候,可以在上面鋪一層,給作物防寒保溫。

其實,稻草也是一個相當有特色的經濟副產品,用途相當多。除供牛羊等牲畜食用,以稻草編成的草繩、草鞋與蓑衣,是許多農人的必備品。

早期也有許多房子是以稻草做屋頂,利用稻草編織出的工藝產品,也相當常見,如草蓆,草帽等。在稻田中最常見的還有戴着帽子,用來嚇阻鳥羣的稻草人,是農村鄉下相當常見的景觀。

然而今日由於機械化器具引進,牲畜減少,塑膠生活用品也處處皆是,因此稻草的用處急遽減少。許多農民收割之後,會在田中以焚燒的方式來處理大量稻草,但同時製造空氣污染。但最佳的方式是就地掩埋稻草,除不會製造空氣污染外,尚可加強土壤的養份。

老村長等人經過,看見楚家強這裡幹活總是那麼多人,而且還有小動物幫忙,效率一流,都是嘖嘖稱奇,儘管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的穀子收穫要好呀!”老村長說道。看見村裡面大豐收,作爲一村之長,自然高興了。他們當村幹部的,無非就是想村子發展起來,村民衣食無憂。

楚勝民面帶豐收的喜悅,笑道:“是呀!去年七月,這片田就一擔穀子,今年多了一籮,產量高了不少。”

“老叔,你今天不割禾?”二嬸突然問道。這個時候,幾乎村裡的人都忙碌了,大家都是趕着搶收,眼看這今天天氣不錯,儘量將穀子收了,然後曬乾水。

“我那明天開始,今天阿義出去了。”老村長回答道。這個時候,大家的穀子都是熟了的,只不過今天兒子有事出去,只能明天了。

其實,他那兒人手也不缺,研究院的那羣人,也是經常會幫忙。昨天,丁院長等人還問着呢!什麼時候收割,他們這幾天反正不是很忙,考察隊都出去了。要是考察隊回來,帶着各種各樣考察出來的資料回來,那纔是最忙的。

“現在好多了,穀子收成不錯,不像以前,產量低,吃飯都成問題。以前我們小的時候,也就是過節吃飯,平時都是吃菜粥,吃糠也不是稀奇事。”老村長感概起來。

老人家就是喜歡回憶以前,這是念舊,所以老一輩的人,思念情緒會特別強烈,對故國、故鄉都是情感很深的。

在場的,就不少老人,很多都經歷那個艱難的時期。那時候,大家一起搞大生產,捱餓是經常的事情。

“是呀!這還得感激袁隆平院士,解決了幾千年來,百姓的吃飯問題。”文教授點頭道。袁隆平之前,這些水稻起碼少三分之一的產量。

老村長等村民當然不認識袁隆平是誰了,只知道鄧同志,因爲改革,讓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起碼不會再爲溫飽擔憂。

作爲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貢獻絕對是震古爍今的。不過,在老一輩的農民意識中,其實沒有他的身影,主要是當時信息不流通,幾乎沒宣傳。當然,後來加入了教科書,所以孩子們肯定知道有這樣的以爲老人家。

“主要還是以前工藝不行,像現在,我就發現有些地方用米糠做出一些很好的美食。”李泉開口說道。他以前去過一個地方,就見過用米糠醃菜,甚至單獨成爲一道菜,就叫做炒米糠。

米糠其實營養價值挺高的。據科學家研究,米糠的營養價值也相當高,除含有稻米中64的營養,還含有90以上人體需要的營養。除米糠油外,米糠蛋白和米糠營養素都是科學家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有許多保健食品,生活用品中都強調它們有新鮮米糠的成份。

“這不好說,手藝這東西都是瞬息萬變的,這世界,有營養的食物無數,但以前就是餓死人,原因就在這。有些東西,必須經過一定程序處理,才能吃的,當時哪有那種條件?就拿米糠來說吧?我聽說,這東西還能榨油。”文教授說道。

“榨油?不會吧?”就是楚家強也十分詫異。米糠乾巴巴的,還能榨出油?

洪老頓時笑起來,這些人都將概念弄錯了。他解釋道:“你們理解錯了,米糠是米糠,稻糠是稻糠,兩個不同的概念。人家村長說的米糠其實稻糠,那東西卻是不是人吃的,非常難啃。米糠是米的一層皮,營養很高,量很少。”

楚家強等人才清醒過來,人家沒有搞錯,只是自己理解錯了。

“他們這片水稻很晚才插的嗎?怎麼還那麼青?”陳武看到不遠有一片田,裡面的水稻還沒成熟,都是青澀的,顯得很特殊。

“不同種的,那是糯稻。”二嬸解釋道。

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插一點糯稻,以後包糉子、做餈粑要用。糯米雖然好吃,但產量比較低,所以大家都不會大量種植的。

餈粑是以糯米爲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裡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裡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

不過,那是別的地方的做法。在楚家寨,一般都是先將糯米做成糯米粉,然後再做成餈粑,味道都是一樣的,工序不同而已。

以前,農村,還很喜歡糯米酒,用糯米自己釀的,度數有高有低。高的是烈酒,很容易醉,低的是甜酒,婦女跟孩子喝的。

二嬸跟大家解釋,糯米一般都要比其他水稻要晚一點成熟,這似乎是一種規律。就算你種植的時候,早一段時間開始種植,但收穫的時候,還是會晚一點。其他水稻,就算有一些晚十天八天插秧,也會跟早插秧的一起成熟,這種現象很奇怪。(未完待續。。。)

第432章 烤全豬第196章 救鷹第193章 野豬來襲第487章 投籃第506章 猴子幫忙第489章 比賽開始第551章 治療方案第233章 偷襲第766章 贈刀第394章 挖野菜第722章 棉花糖第212章 山間野果第222章 小熊貓第430章 豆腐宴第396章 熊出沒第694章 分紅包第531章 風穀子第822章 炸魚第579章 眼睛好熟悉第396章 熊出沒第476章 水稻管理第188章 撲紙公第2章 回鄉第363章 含羞草第492章 包糉子第241章 小熊貓作案第392章 中華象第831章 年味第430章 豆腐宴第550章 出發第803章 挖藕第197章 炒茶第397章 種西瓜第541章 打破世界紀錄第470章 稱人第237章 傳授第595章 有錢人的遊戲第740章 傾巢而出第37章 久違的悸動第148章 高山雲帶第718章 溫泉第637章 摘菱角第16章 唐胖子的心思第555章 藥浴第67章 萬老的到來第162章 丁老的決定第299章 蜂產品第201章 竹蜻蜓第281章 海豚表演第479章 釣黃鱔第608章 螳螂捕蟬第626章 老師待遇第594章 爆肚古店第707章 徐總到來第751章 烤魚第181章 手工藝品第110章 華南豹第393章 開業第264章 送媒人婆第62章 突破第472章 夜來香第556章 論醫第829章 七大民系第442章 聽後感第708章 房地產第378章 朱䴉第277章 欲往中國第126章 取經第387章 新年到第14章 真氣救人第10章 選購材料第713章 我要這棵樹第773章 博物館來人第223章 小憨虎康復第731章 猴子多事第316章 挖蓮藕第617章 打獵第499章 陰陽天第36章 葉彩萍的來電第151章 木船創收第305章 銀巖頂(下)第420章 明信片第798章 公務員考試第552章 神丹妙藥第339章 受傷第641章 糖炒板栗第593章 半卷醫書第645章 打預防針第392章 中華象第42章 葉彩萍的到來第151章 木船創收第580章 神奇氣功第693章 獎金第128章 好消息第255章 曬穀坪擴建第785章 楊老的振奮第279章 走錯房間第203章 薏米手鍊第628章 雞屎藤第649章 多汗症
第432章 烤全豬第196章 救鷹第193章 野豬來襲第487章 投籃第506章 猴子幫忙第489章 比賽開始第551章 治療方案第233章 偷襲第766章 贈刀第394章 挖野菜第722章 棉花糖第212章 山間野果第222章 小熊貓第430章 豆腐宴第396章 熊出沒第694章 分紅包第531章 風穀子第822章 炸魚第579章 眼睛好熟悉第396章 熊出沒第476章 水稻管理第188章 撲紙公第2章 回鄉第363章 含羞草第492章 包糉子第241章 小熊貓作案第392章 中華象第831章 年味第430章 豆腐宴第550章 出發第803章 挖藕第197章 炒茶第397章 種西瓜第541章 打破世界紀錄第470章 稱人第237章 傳授第595章 有錢人的遊戲第740章 傾巢而出第37章 久違的悸動第148章 高山雲帶第718章 溫泉第637章 摘菱角第16章 唐胖子的心思第555章 藥浴第67章 萬老的到來第162章 丁老的決定第299章 蜂產品第201章 竹蜻蜓第281章 海豚表演第479章 釣黃鱔第608章 螳螂捕蟬第626章 老師待遇第594章 爆肚古店第707章 徐總到來第751章 烤魚第181章 手工藝品第110章 華南豹第393章 開業第264章 送媒人婆第62章 突破第472章 夜來香第556章 論醫第829章 七大民系第442章 聽後感第708章 房地產第378章 朱䴉第277章 欲往中國第126章 取經第387章 新年到第14章 真氣救人第10章 選購材料第713章 我要這棵樹第773章 博物館來人第223章 小憨虎康復第731章 猴子多事第316章 挖蓮藕第617章 打獵第499章 陰陽天第36章 葉彩萍的來電第151章 木船創收第305章 銀巖頂(下)第420章 明信片第798章 公務員考試第552章 神丹妙藥第339章 受傷第641章 糖炒板栗第593章 半卷醫書第645章 打預防針第392章 中華象第42章 葉彩萍的到來第151章 木船創收第580章 神奇氣功第693章 獎金第128章 好消息第255章 曬穀坪擴建第785章 楊老的振奮第279章 走錯房間第203章 薏米手鍊第628章 雞屎藤第649章 多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