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潘家園

次日,大家出去玩,周福榮還真拉着楚家強跟葉繼生跑去逛潘家園。真以爲自己跑去,就有寶撿了。

劉老師也懶得管他們,反正帶隊的人多。周福榮那樣滿肚子壞水的人,最好就是走開,省得教壞孩子。

“老大說,過幾天大家到他那兒玩玩,去不去?”葉繼生問道。

“要看劉老師他們吧!我倒是無所謂。不過,這麼近了,去去也應該,省得他老說我們不去。”楚家強說道。來到這,離老大家鄉真不遠了。

“跟劉老師交通一下,肯定會答應的。去東北,那兒也是國內一個著名的地方,讓孩子們去見識見識,看看那兒的黑土地。”周福榮說道。

你要是建議劉老師去玩玩,人家可能就沒空理你了。但要是說讓孩子去見識見識,他老人家肯定會考慮考慮。

說話間,就到了潘家園。這裡,只見遊客人來人往,而真正懂行的人,可能連千分之一都沒有。絕大多數都是棒椎跟風,跟別人嘗試一下收藏的樂趣。

別的地方,古玩街都是冷冷清清的,人家講究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所以沒有人流他們也不擔心,淡定喝茶。然而,這裡卻像菜市場一樣,吵吵鬧鬧。

看到這場面,楚家強就深深感受到什麼叫做全民收藏。如今,中國正處於盛世期間,大家不愁吃喝了,很多人就開始生活講究享受了。其中,收藏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儘管,很多人不懂得欣賞一件古玩的魅力,但有能力的,還是擺一個在家裡,或者藏起來,就感覺整個人趣味高了很多。

“怎樣?長見識了吧?這裡纔是全國收藏風氣最好的地方。”周福榮見楚家強驚訝的表情,感覺很有成就感。

其實,放眼全國,也就京城收藏最厲害,這裡是文化中心,這方面自然也就比其他城市好很多。論發達程度,這裡可能比不上長三角;論富裕程度,可能又比不上珠.三角,但談到文物古董上面,京城絕對當大哥的。

“據不完全統計,這裡市場擁有4000餘家經營商戶,經商人員近萬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經營者來自京城以外。”周福榮跟楚家強說道。

葉繼生對這裡也不陌生,以前就來過兩次,根據上次的人介紹,這裡的市場其實形成不久,才十多二十年而已。是伴隨着民間古玩藝術品交易的興起和活躍逐步發展起來的,現在已成爲一個古色古香的傳播民間文化的大型古玩藝術品市場。

不過,潘家園買賣舊貨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那時有很多沒落貴族拿了家中的古玩來此站街變賣。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一個市場在潘家園自發形成,一些當地居民在路邊上擺攤,把家裡的瓷器、舊傢俱等東西拿出來賣。後來,外地的商販也慕名而來。

“玩古董的人貌似都不窮,這些店鋪雖然不大,但店老闆很多都是上千萬,甚至上億身家的。”周福榮說完,沒有直接跑進店裡面,而是在外面的小攤溜達。

這些地方,他最清楚不過了。那些小店,裡面的那個看店的不是老狐狸,想要從他們嘴裡刨食,哪有那麼容易?十有**就是被他們悠忽成水魚被砍。

要撿漏,還是這些小攤好,雖然絕大部分都是假貨,但浪裡淘沙,肯定也有好的,就看你有沒有眼力了。

“對了,你爺爺呢!不來走走嗎?”楚家強突然問道。

周福榮十分隨意地說道:“他到西.安去了。”這口氣,貌似一點都不關心自己老爺子去那裡一樣。

楚家強等人咋舌,暗道周老爺子還真能跑呀!昨天還在京城,今天就要跑去西.安,老當益壯呀!

“其實,應該帶孩子們來這看看。”周福榮突然毫無厘頭地說了一句話。

“呃!帶他們過來幹什麼?這些東西貴,他們能買得起?”楚家強頓時感覺這傢伙發神經了,說話都不經過腦子的。

“誰說來這一定要買東西的?這裡是文化的場所,讓他們來感受一下。看見沒有,這裡凝集了幾乎全國各地的文物,是學習中華文化的一個好去處。”周福榮說道。另外,還告訴楚家強,外國佬來京城,一般就四個目的:登長城、吃烤鴨、遊故宮、逛潘家園。

放眼望過去,就會發現經營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傢俱,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骨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文革遺物等。可以說這裡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臺,藏友淘寶的樂園。

“晚上,我們再來,那時候也挺好玩的。”周福榮偷偷說道。

楚家強不瞭解這些東西,心裡覺得晚上過來的話,豈不是更加容易打眼?那時候過來,不是找死嗎?

也就葉繼生知道一些,解釋道:“黃昏到半夜,這裡是鬼市。”

聽到鬼市這個詞語,楚家強微微皺眉:“不是說鬼市一般都是早上的嗎?”他記得,以前有人說過,鬼市一般就在凌晨時候。

有人聽到這個詞語,可能就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從字面上看,“鬼市”就是鬼魂的市場,按照傳統說,黎明前,是鬼魂最活躍的時候,所以鬼市也經常被定義那個時候。

如今,鬼市一般是指舊貨古玩集市。因爲這裡高深莫測、真假難辨、撲朔迷離,所以人們稱其“鬼”。特別是上了年歲的老人,平時起得早,去遛遛“鬼市”,“淘換”一些小古玩,幾個老夥伴湊一起品玩,還是別有一番情趣。

“每個地方的時間都有所不同的,這得看當地人的習慣,說不準。”周福榮解釋道。

鬼市也是他們行內人很喜歡的地方,主要是這裡有時候很容易掏到好寶貝,這種事例早就不是一次兩次了。

大家繼續往前走,周福榮停在一個小攤上,看樣子,應該有看上眼的東西了。

第422章 完成第698章 博物館第21章 全村進山第254章 棕熊第158章 把羊變走第354章 人民幣收藏第633章 狩獵設想第280章 贗品瓷器第569章 獎勵第818章 洗車第777章 好說,好說第160章 發現小鯢第651章 太子黨的糾結第664章 偷東西第1章 喜訊第510章 外國罪犯第198章 熬鷹第252章 毒箭蛙第829章 小追星族第463章 插秧第652章 中藥培植第543章 爆炒田雞第173章 山口村來人第311章 分核桃第114章 滿山野果第422章 完成第275章 馬爾代夫第88章 批發市場第427章 古橋第825章 以後的發展第697章 秋後蚱蜢第269章 滅鼠記(1)第307章 竹雞第199章 櫟樹第372章 有客遠來第761章 買狗第785章 楊老的振奮第258章 省臺來人第543章 爆炒田雞第704章 家長會第687章 雁歸來第82章 捕捉山鼠第220章 學車第823章 拜神第551章 治療方案第456章 種番薯第449章 微博第638章 聊齋的故事第213章 幸運草第743章 吃酸第348章 喝醉的魚第685章 上刀山第275章 馬爾代夫第215章 山楂第398章 摘草莓第74章 青竹蛇第86章 板栗第488章 巨熊打球第52章 撞懷事件第147章 國慶來臨第760章 養狗前景第683章 定窯白瓷第331章 黑珍珠第382章 辦年貨第705章 楚家強的回擊第324章 白內障第72章 雪雕第672章 緣分第391章 桃花開第244章 桫欏林第763章 留守孩童第448章 買車第48章 隔閡第557章 偶遇熟人第820章 殺豬第434章 兩個麻煩第170章 攜美遊玩第709章 流星雨第405章 蛤蟆吃蛇第820章 殺豬第536章 獎盃第738章 憤怒的野豬第138章 憨虎第344章 疣鼻天鵝第312章 拜神第533章 制涼粉第515章 千年樹樁第742章 珍稀郵票第444章 愚人節第476章 水稻管理第829章 小追星族第125章 衆人離開第327章 周家第829章 七大民系第614章 白雲母石第261章 選購婚戒第286章 挖竹筍第70章 玉米第273章 交通問題第584章 相認
第422章 完成第698章 博物館第21章 全村進山第254章 棕熊第158章 把羊變走第354章 人民幣收藏第633章 狩獵設想第280章 贗品瓷器第569章 獎勵第818章 洗車第777章 好說,好說第160章 發現小鯢第651章 太子黨的糾結第664章 偷東西第1章 喜訊第510章 外國罪犯第198章 熬鷹第252章 毒箭蛙第829章 小追星族第463章 插秧第652章 中藥培植第543章 爆炒田雞第173章 山口村來人第311章 分核桃第114章 滿山野果第422章 完成第275章 馬爾代夫第88章 批發市場第427章 古橋第825章 以後的發展第697章 秋後蚱蜢第269章 滅鼠記(1)第307章 竹雞第199章 櫟樹第372章 有客遠來第761章 買狗第785章 楊老的振奮第258章 省臺來人第543章 爆炒田雞第704章 家長會第687章 雁歸來第82章 捕捉山鼠第220章 學車第823章 拜神第551章 治療方案第456章 種番薯第449章 微博第638章 聊齋的故事第213章 幸運草第743章 吃酸第348章 喝醉的魚第685章 上刀山第275章 馬爾代夫第215章 山楂第398章 摘草莓第74章 青竹蛇第86章 板栗第488章 巨熊打球第52章 撞懷事件第147章 國慶來臨第760章 養狗前景第683章 定窯白瓷第331章 黑珍珠第382章 辦年貨第705章 楚家強的回擊第324章 白內障第72章 雪雕第672章 緣分第391章 桃花開第244章 桫欏林第763章 留守孩童第448章 買車第48章 隔閡第557章 偶遇熟人第820章 殺豬第434章 兩個麻煩第170章 攜美遊玩第709章 流星雨第405章 蛤蟆吃蛇第820章 殺豬第536章 獎盃第738章 憤怒的野豬第138章 憨虎第344章 疣鼻天鵝第312章 拜神第533章 制涼粉第515章 千年樹樁第742章 珍稀郵票第444章 愚人節第476章 水稻管理第829章 小追星族第125章 衆人離開第327章 周家第829章 七大民系第614章 白雲母石第261章 選購婚戒第286章 挖竹筍第70章 玉米第273章 交通問題第584章 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