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異姓不得封王

“一戶實封一年只給米二石或折錢錢,會不會有點少?”給事郎房玄齡問。

封邑制度,那是對功臣的賞賜,而賞與罰,對於朝廷來說,也是極爲重要的,賞罰不公,自然會引起不平。

“也不少,京官正一品,祿米不過九百石,其下每品百石爲差,至正四品,也只有三百石。至從八品,不過五十石,從八品以下的正九從九,甚至並不給祿。”

祿便是祿米。

按年給,一年分兩次發。

而俸,是錢,按月發,但隋朝立國之初,官員是沒俸的。後來雖然增加了這項俸錢,但也極少。

所以總的來說,隋朝官員的俸祿並不高,好在還有官人永業田、職分田、公廨田、公廨錢、爵田、勳田這些。

羅成的意思,現在雖還是打着隋的旗號,可有的東西,尤其是制度這方面,一開始就得定好,否則以後就不好更改。

所以羅成現在改爵制,重推九等爵,並已經着手給官將們授爵。

杜如晦認爲,爵位應當少授,他贊成楊廣那種做法,少授爵使爵位顯得珍貴,同時加大封侯們的待遇。

而羅成,則認爲,爵位該授還得授,不能太捂着,總不能跟朱元璋一樣,開國只授六個公爵吧。而另一方面,朱元璋給那些公侯伯封爵者的待遇確實是高,雖說明的封侯們也跟養豬一樣,但這是歷史原因,自宋開始,封侯們其實就沒什麼特權了。

這是一個歷史趨勢,總不能開歷史倒車,還給封侯們真的授封地開封國啊。

因此羅成的思路是,爵位可以多封一些,反正有九等,封爵以賞功,也顯榮耀。但另一方面,在封侯的待遇方面,則要削一削。

比如實封戶,得控制,封戶的收入也改變過去直接劃給封戶百姓的作法,而是隻是一個戶數,按戶數折祿米或俸錢發放,讓封侯與百姓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不讓他們自己去徵收封租,這也能避免封侯有機會直接壓榨百姓,甚至斷掉他們的人身依附關係。

這對朝廷來說,自然是有大大好處的。

當然封侯們其它的好處也還是有不少的,比如可以按爵位授給相應的永業田,但數量方面也要改,原本國王授永業田一萬畝,現在羅成覺得有必要推出實授。就跟封侯的封戶有虛封和實封一樣。

親王虛封萬戶,但實封往往可能只有千把戶,所以羅成把這個實封的概念也引入到封侯永業田裡來,虛封萬畝,實封可能只有一到兩成,授永業田千畝或兩千畝,而且這些地必須是授到地多人少的邊地,禁止在中原地狹人多處授封。

除了封爵永業田,封侯還有的好處,便是如門蔭,子弟可入國子監讀書,可進親勳翊衛做侍衛,甚至將來可以直接侯選官職,這都是貴族子弟的優待。

甚至若是犯罪,身爲貴族封侯,還可以議貴,讓他們能夠享受到特別審訊,以享受貴族待遇,並還能得到一定的減免。

正因如此,三個郡公二十二個侯爵,羅成還真沒有什麼捨不得的。

這些公侯們的永業田,羅成可是直接給他們授在自己的地盤上,至於那點封戶祿米,這纔多少一點啊,隨便跟他們互市交易下,賺到的都不止這點了。

“那他們的爵位是世襲嗎?”

“一樣的,都是降等世襲,每承襲一次,降等一級。當爵位降到男爵之後,再往下便稱爵士,或獲得和男爵一樣的政治權力,能夠給子孫門蔭資格,可以讓子孫入國子監讀書,進三府侯選侍衛,但不再享有食封戶、爵位永業田等經濟權力,也不再有資格直接侯選官職。”

“全都降等世襲?”

“對,不設世襲罔替之爵,若有封侯有特大功勳,可由皇帝下特旨,令其爵位不降等傳給其子,但一道特旨只管一次承襲。”

你如果代代有大功勳,自然能夠代代請得特旨不降等承襲,可如果沒有特殊功勳,則每代都要降一等。

直到降至男爵後,再往下便只有稱爲爵士,爵位不再能享有永業田和食封戶。

“那這降等後,這爵位的食封數和永業田?也要降?”

“嗯,按爵位相應降低封戶數和永業田,其餘的則收回。”

什麼東西都要有制度,有制度可依,就不會亂。

“異姓不得封王。”

羅成最後提出了這一點,這是許多朝代在立國之初都會定下的一條,雖然往往最後都會打破這條,但真到了那個時代,其實也是管不了了,一般那個時候都是國難邦危之時了。

同時,所有得爵的封侯,都不享有開國之權,就是並不真正的建立一個封國,諸侯也不允許有自己的私人武裝,連國官都沒有。

這樣一來,這爵位其實就僅相當於是一個加官,一個榮銜,能得些實際的經濟好處,政治特權而已,但並不會太大權力。好比一個國公,可能得到的封戶收入,也就是相當於一個一品官的俸祿收入而已。

現如今遼東朝廷,暫時還只是封了少數爵位出去,但官將們原有爵位還是承認的。羅成正醞釀着要重新調整爵位,比如給許多有功將士們授封爵,畢竟之前楊廣改爵,使得有爵者很少了。

封爵,當然也能夠激勵下將士們的。

之前魏徵提議,要給羅成加封秦王之爵,楊暕倒是沒異議,反正他現在呆在六合宮裡,實際就是被軟禁在宮裡,別說出不來,就是宮裡的人也出不來,外面的人也進不去。

羅成也基本上不去見他,使的這位現在算是明白上了羅成的當了,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加封秦王,羅成沒同意,他認爲現在不是時候。

“諸位,現在扶余城拿下了,雖還有周邊諸城未下,但已經不用擔心了,我認爲,現在可以開始調整部署,準備入關南下了。”羅成道。

扶余城也打下了,奚契霫三藩現在也徹底倒向他們這邊,遼東的後患解除,羅成認爲時機已到。

“馬上就入冬了,冬季也出兵嗎?”房玄齡問。

“冬季本來不適合出兵,可獨孤篡捅了我們一刀,而且捅的很傷,我們必須得做出迴應,打下北平范陽,我們就能夠與嗣業的涿郡、雲內相連,如此一來,遼東忠武軍、定襄宣武軍、代北的義武軍聯結一起,便可橫掃中原!”

三軍合在一起,但不用擔心被各個擊破。

而遼東的糧食也可以支援代北的義武軍和定襄的宣武軍,兩軍的兵力,又可壯羅成忠武軍軍威實力。

“好,我們開始籌劃準備。”

“淵太祚還沒有迴應嗎?”

“已經回覆了,他的使者剛到遼東城,說請求大帥罷兵,願意和談。”

羅成呵呵一笑,“別急,先晾着他,等士信把整個扶余川掃平攻佔,我們再來跟淵太祚談,到時主動權便全在我!”

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638章 太原兵變第1462章 菩薩第1473章 塵埃落定第703章 鴻門宴第1288章 莫裝逼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963章 固犁其庭掃其穴第118章 六路進軍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212章 黑夫人、白夫人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858章 五百里魏王國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1394章 奴隸起義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187章 豪強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756章 忠臣和貴族第499章 天子腳下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676章 江都、驍果第1378章 敵營十九年第731章 驚變玄武門第455章 爭當主角第928章 開國上將第1044章 債臺高築籌糧餉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67章 根據地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99章 內應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279章 尚方寶劍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1097章 日落開疆五百里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981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150章 人走茶涼第684章 造反吧,兄弟!第1277章 猛士第46章 意外第353章 天威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837章 最後通牒第836章 滅世族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722章 張須陀奉詔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165章 賞官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896章 斬草除根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1090章 趁虛繞後奪敵巢第799章 少林僧兵紅槍會第122章 敲打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181章 劫囚車第471章 黎陽亂第486章 摘桃子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920章 延英殿羣毆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1029章 朕與將軍解戰袍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6章 賞識第1357章 恩蔭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1334章 賀蝗表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109章 擴充第506章 下江南第1416章 劍出鞘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1437章 守護大名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621章 軍師聯盟第604章 朕這大好頭顱 誰當斫之第843章 後宮第1085 斬首而歸驚衆人第1297章 國王自刎第1280章 破城第243章 黑光鐵騎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887章 斜陽欲落、黯然銷魂第660章 血鷹第754章 奉正朔
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638章 太原兵變第1462章 菩薩第1473章 塵埃落定第703章 鴻門宴第1288章 莫裝逼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963章 固犁其庭掃其穴第118章 六路進軍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212章 黑夫人、白夫人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858章 五百里魏王國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1394章 奴隸起義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187章 豪強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756章 忠臣和貴族第499章 天子腳下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676章 江都、驍果第1378章 敵營十九年第731章 驚變玄武門第455章 爭當主角第928章 開國上將第1044章 債臺高築籌糧餉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67章 根據地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99章 內應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279章 尚方寶劍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1097章 日落開疆五百里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981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150章 人走茶涼第684章 造反吧,兄弟!第1277章 猛士第46章 意外第353章 天威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837章 最後通牒第836章 滅世族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722章 張須陀奉詔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165章 賞官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896章 斬草除根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1090章 趁虛繞後奪敵巢第799章 少林僧兵紅槍會第122章 敲打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181章 劫囚車第471章 黎陽亂第486章 摘桃子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920章 延英殿羣毆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1029章 朕與將軍解戰袍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6章 賞識第1357章 恩蔭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1334章 賀蝗表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109章 擴充第506章 下江南第1416章 劍出鞘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1437章 守護大名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621章 軍師聯盟第604章 朕這大好頭顱 誰當斫之第843章 後宮第1085 斬首而歸驚衆人第1297章 國王自刎第1280章 破城第243章 黑光鐵騎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887章 斜陽欲落、黯然銷魂第660章 血鷹第754章 奉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