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債臺高築籌糧餉

“要渡過眼前這道難關,起碼需要籌款五千萬貫,才能夠善後。”崔君肅詳細向皇帝與宰輔們說明爲何需要這麼多錢。

“此次大戰,朝廷出動近五十萬大軍,其中直接調到最前線作戰的就有三十多萬,另有十餘萬部署到二線防禦。又出動郡兵不下二十萬,鄉兵十餘萬,民夫一百餘萬。諸路戰場,戰死士兵一萬餘人,郡兵鄉勇等數千。戰馬、坐騎、馱馬等死者十餘萬匹。”

“戰馬等牲畜死傷可稍後補充,但陣亡和傷殘將士卻得馬上發給撫卹和賞賜······”

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一場大戰,宰相們朝中運籌帷幄,將軍們前線指揮作戰,可等打完了,才發現最麻煩的事情纔剛開始。又是賞賜又是撫卹,這邊還有幾十萬常備兵月月得發餉,日日得口糧。

皇帝內庫有一千三百餘萬貫,願意拔出一千萬貫,已經是很難得了。可饒是如此,依然還有起碼四千萬貫的差距。

四千萬貫錢,那可是四百億個錢啊,一貫錢六斤四兩,足兩億多斤,堆一起,絕對是一座巨大的錢山。

換成絹折成糧,那就更不得了,得是羣山連綿。

當然,這錢雖不少,但對於那些權貴門閥們來說,又並不是特別的多了。哪家門閥沒有個幾十萬百把萬的家業?哪個能稱的上士族的家族,沒個十萬貫以上的家業?

明朝有沈萬三清朝有胡雪巖,都是富可敵國,中古世紀的隋秦時代,一樣不少。

歷史上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身家就有三千萬匹絹。而另位再造大唐的汾陽王郭子儀,一年的俸祿就有二十八萬貫之多。

再比如唐高宗的時候,長安城有一個叫駱鳳熾的商人,白手起家,後來家資千萬,金寶無數,他曾經對皇帝說,拿他家的絹給終南山上每顆樹都纏上一匹,樹纏完了,他家的絹都還沒用盡,可知道多有錢了。

當然,再有錢,這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就好比皇帝積攢了一千多萬貫錢,那也是有一個個龐大的皇家手工坊、皇家商隊、皇家商鋪等支撐起來的。

其它人更是數代甚至是十幾代的積累。

皇帝若是下道詔令,說跟天下人借錢,就算那些人有錢,也不願意借。明亡之前,崇禎找大臣們借錢發遼餉,可就連國丈都不肯掏錢,只借五百兩,還是他女後周皇后從宮裡送一千兩給他,讓他多湊些一起借給皇帝做個表率,結果這國丈卻還扣下五百兩,只借了五百兩給崇禎。

但是後來闖軍攻破北京,拷掠貴族百官時,卻從國丈府裡抄出了無數的金銀。

人都這樣,借錢沒這麼容易的。

尤其是朝廷借錢,別人會認爲朝廷這是想要強制攤派索捐,這種事情各朝都常有,而這種借錢,尤其是跟戰爭有關的借款,基本上都是有借沒回的。

羅成還是想的比較明白的,與其這樣借,還不如搞的純粹點,那就是當成一個簡單的商業行業。

這個時候,權貴地主豪強其實都喜歡做借貸生意的,蓋因爲利息高,這種金融業務可不是誰都能做,既得有錢還得有權有勢,這樣才能保證有放有收。

“就以朝廷的稅收做爲信用擔保,發行朝廷債券,年息定爲五分四分三分等,可以發行一年期、兩年期和三年期、五年期的,總共發行五千萬貫債券,以籌措資金。”

羅成受崔君肅的啓發,決定發行債券。

債券這玩意在後世那是非常普遍了,各國都會發行,不但國家發行,甚至地方政府也發行,就連公司也一樣發行公司債。

但是在這個時代,皇帝說出這樣的一番計劃後,卻驚呆了一座宰輔們。

“債券?這是什麼?”

“自然就是債務的憑據票券了,朝廷把印有借款面額的紙券蓋上印章,做好防僞然後發行,讓官員商人們前來認購。購買之後,朝廷得到借款,而商人保留這債券爲借款憑據,到約定期限之後,再到朝廷兌換,朝廷還本付息。”

崔君肅覺得腦子轉不過來,跟不上皇帝的節奏。

“朝廷借錢向來不會容易,現在還弄這債券,讓人自由認購,會有人認購?”他深深的懷疑。

羅成微微一笑。

“年息五分,這個利息可不低,不管你有多少本錢,借給朝廷都能有這樣的利息,難道崔相就不心動?”

民間借貸,雖然過去都有翻倍的羊羔息、驢打滾、九出十三歸等,官府的公廨錢放貸也一度是八分息。

但是大秦立國後,嚴打高利貸,規定了過去的借貸,利息最多都只能到本金一倍,超出不算。而大秦立國之後,民間借貸則最多隻能五分息,超出的朝廷不支持。

雖說這個律法出臺後,依然會有高息借貸,可那已經是受律法禁上的,如果違律,那麼一經查處,就要受到嚴重懲治,輕則罰錢,重則放貸的本錢沒收不說,甚至還可能要處流放、財產充公之刑罰。

而現在朝廷借錢,直接開出了律令規定內的最高利息五分,同時朝廷借款數目巨大,直接就是五千萬貫,而且還款期限還有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四種,最久也才五年就還。

對於手裡有大量閒錢的有錢人來說,這樣的債券確實是很穩定的,不用擔心別人還不起。

不過,得擔心朝廷不還。

“一年期債券三分息,兩年的三分半,三年的四分息,五年的五分息。朝廷允許這些債券認購者可轉手,回收之時只認債券不認人。”皇帝說道。加了這一條,是爲了避免有人認購持有了債券後,中間若急需用錢,未到期朝廷又不予兌換時,可以私下轉讓,這樣也能解決持有人的一些麻煩,給予方便。

“陛下,大家如何肯相信朝廷到期會償還本息呢?”崔君肅問。

“這也簡單,大秦朝廷和朕的信用,此外,若到期朝廷不能償還本息,則朝廷以鹽引、茶引、酒引等抵充,絕不讓他們吃虧,更不會有損朝廷信用。”

鹽引茶引酒引這些東西,可是好東西,因爲這幾樣物品都是實行專賣,得先有引,才能取貨售賣。引是交稅憑據,可貨物是有限的,因此引也是有限的,誰手裡有引,誰才能拿到鹽茶酒等好貨賺錢。

“那朝廷爲何不直接賣引籌款?”

“今年的引已經被你們提前賣光了,所以今年這些稅也提前徵過了,如今沒有貨,你豈不是賣空引?還是說你打算一貨賣二引?”

歷史上明清之時,都有這種超發鹽引的情況,而且非常嚴重,實際就是寅吃卯糧,最後導致大量鹽引在手,卻始終取不到鹽的情況,導致了私鹽更加氾濫,鹽政全面敗壞的情況。

如今鹽茶酒等的專賣稅,是朝廷收入的大頭,羅成不敢輕易開這個壞口子,一旦開了頭,以後只怕就完全收不住了。想明清之時的鹽引超發一開始也是財政不足,於是超發一點,慢慢的一年又一年,這超發的鹽引就越聚越多,最後釀成大麻煩。

但如果是以鹽引來做信用保證又不同,畢竟五千萬債券是分成了四種期限的,最久的爲五年,不是馬上就兌現的那種。

而朝廷現在光鹽稅一年就有三四千萬貫,這意味着以各種引做保證,五年之內,完全有能力消化掉這五千萬貫的債券。

當然,若是朝廷以後財政好了,每年能夠兌付到期的債券,就根本不需要用鹽引代付。

“崔相,你是不是也帶個頭,先認購點?”羅成笑問崔君肅。

崔君肅是清河崔氏裡的支房,但也畢竟是名門大閥之家,跟隨羅成這幾年,更是水漲船高,女兒還在宮中爲妃,歷經幾次大風大浪都沒受到牽連,他手裡還是很有錢的。

崔君肅想了想,“臣願意認購十萬貫。”

“哦,幾年期的?五年的嗎?”皇帝問。

崔君肅還是有些不太放心的,生怕這錢出去了就回不來,可想想皇帝好像也不是那種搶臣子錢的人,而皇帝剛纔給出的方案確實也是不錯的。於是咬了咬牙,“五年期。”

“好,記下,平章事、民部尚書崔相國,認購五年期債券十萬貫,年息五分,五年期滿回購,本息共計十二萬五千貫。”

雖然沒有計複利,可五年兩萬五千貫的利息,還是驚人的。雖然說五分息不是現下民間借貸裡最高的,可關鍵在於這筆款項巨大,這纔是最驚人的。

崔君肅晃了晃,馬上開口,“陛下,臣····臣再加購十萬貫。”

“哈哈哈,好,再加十萬貫,崔相國認購二十萬貫,五年到期,本息共償還二十五萬貫!”

崔君肅聽着五萬貫的利息,臉都熱乎起來。五萬貫啊,這麼大筆錢可不好賺,而現在卻能輕鬆的錢生錢,還沒風險。

皇帝笑看着殿中其它衆臣們,“諸位,機會難得,不可錯過啊,債券可不是年年都會有的,這麼好的事情錯過就沒了,你們可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門下侍郎魏徵笑道,“臣可沒有崔相這麼身家豐厚,就認購個三千貫吧!”

“魏徵你別哭窮,你歷年得的賞賜可不少,更何況,你們魏氏家釀現在可是大秦名酒之一,你家酒坊一年就不止三千貫的進項了。”

“那就,那就認購一萬貫吧。”魏徵道。

有了崔君肅和魏徵兩個宰相開頭,於是其它宰相大學士們也就不客氣了,這個萬八千貫,那個三五萬貫的,等衆人認購完後。

皇帝驚訝的發現,他的一衆宰輔和三省六部的大臣們,居然已經認購下近千萬貫了,再加上他的那一千萬,五千萬債券還沒印呢,結果就認購了兩千萬貫,真是不錯的開頭。

不過崔君肅馬上想到,五千萬貫的債券,最低的一年期也有三分息,最高的五年期爲五分息,這麼算下來,這筆債券國庫起碼得付三四百萬貫的利息,不由的又心疼起來。

第1017章 恐秦突厥盡奔逃第1400章 衍聖公第808章 李密入秦第1338章 壞天子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152章 步步緊逼第1097章 日落開疆五百里第605章 漢家公主(第七更!)第12章 滿載而歸第1354章 戰爭財第57章 重口味第605章 漢家公主(第七更!)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110章 嗣子第360章 背水一戰第677章 困龍覺醒第502章 齊大非偶第1340章 逼宮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792章 瘋王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611章 教突厥騎戰第419章 結盟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55章 歃血爲盟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346章 孽蓄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503章 天下英雄榜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87章 水師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459章 釣大魚第755章 降服第1436章 割地賠款第1493章 殖民據點第896章 斬草除根第419章 結盟第778章 兩敗俱傷第245章 佯攻第1303章 負重前行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599章 鐵騎入關第1344章 木秀於林第501章 李氏當有天下第10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867章 大利犒軍第1029章 朕與將軍解戰袍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368章 新貴第1005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第1527章 起兵勤王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430章 以眼還眼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1120章 倭寇第555章 棄婦第1055章 鋌而走險只爲利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1399章 倭國銀山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螻蟻第884章 真真假假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91章 接管三班第909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征程飲馬渭河邊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139章 奴隸第97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978章 終南山中尋神仙第82章 佔領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198章 李密第1482章 檢閱第374章 薩水第1498章 夜未央第6章 賞識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41章 聯姻第829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第457章 人屠降臨,小兒止啼第164章 罪妻補兵第729章 驍果亂第88章 三隻母老虎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1110章 南海三王
第1017章 恐秦突厥盡奔逃第1400章 衍聖公第808章 李密入秦第1338章 壞天子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152章 步步緊逼第1097章 日落開疆五百里第605章 漢家公主(第七更!)第12章 滿載而歸第1354章 戰爭財第57章 重口味第605章 漢家公主(第七更!)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110章 嗣子第360章 背水一戰第677章 困龍覺醒第502章 齊大非偶第1340章 逼宮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792章 瘋王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611章 教突厥騎戰第419章 結盟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55章 歃血爲盟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346章 孽蓄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503章 天下英雄榜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87章 水師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459章 釣大魚第755章 降服第1436章 割地賠款第1493章 殖民據點第896章 斬草除根第419章 結盟第778章 兩敗俱傷第245章 佯攻第1303章 負重前行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599章 鐵騎入關第1344章 木秀於林第501章 李氏當有天下第10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867章 大利犒軍第1029章 朕與將軍解戰袍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368章 新貴第1005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第1527章 起兵勤王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430章 以眼還眼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1120章 倭寇第555章 棄婦第1055章 鋌而走險只爲利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1399章 倭國銀山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螻蟻第884章 真真假假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91章 接管三班第909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征程飲馬渭河邊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139章 奴隸第97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978章 終南山中尋神仙第82章 佔領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198章 李密第1482章 檢閱第374章 薩水第1498章 夜未央第6章 賞識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41章 聯姻第829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第457章 人屠降臨,小兒止啼第164章 罪妻補兵第729章 驍果亂第88章 三隻母老虎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1110章 南海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