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改天換地

李密出洛口倉城,一行數十人由裴行儼派出二百人護送,先在洛水乘船入黃河,然後順流而下在東郡的白馬渡登岸。

上了岸,便算是完全進入了秦軍地盤。

碼頭上,李密感受到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氣氛。

春天的時候,李密還曾率大軍在這裡圍白馬城,阻擊夏王竇建德,那時的白馬城附近的白馬渡,就是戰場,遍地兵馬,溝壕無數。

附近村莊集市也全空無一人。

白骨露於野,百里無雞鳴,村莊皆是廢墟,田地長滿雜草。

可才半年而已,在這個深秋時節,白馬渡口居然一片忙碌,無數的船隻來往,帶來一船船的百姓,還有許許多多的商貨。

碼頭上裝船卸船的人多是青壯,但這些人臉上滿是喜悅之情,並非麻木,也沒有菜色。

再往前,曾經在魏夏兩軍鏖戰下幾乎被摧毀的白馬城,此時居然又已經恢復了生機。城池修復了,城外先前魏軍建的那堵土圍子,現在居然就成了白馬城的關城牆。

秦人在白馬城原來的城牆外,新建了東關西關南關北關四個關城,幾乎就是把白馬城擴大了一倍有餘,之前魏軍修來圍困夏軍的土牆,秦人經過加固後變成了外關城牆,並在外關城牆上開了幾座外關門,同時還把原來城牆上的甕城,拆毀移到了外關城門外。

還引入了活水繞着外關城,又引水穿過白馬城,使得城中居然有條小運河可通航行船運貨載糧。

而城外不遠,能看到一座座充滿生機的村莊。

道路上,往來人不斷,許多人都是推着車趕着牛馬,或者乾脆肩挑背扛。

“這些人是做什麼的?”

“納糧賣糧的,今年秋天還算天氣好,地裡的莊稼基本上都豐收了。”

按大秦的天子詔令,現在全面推行兩稅制,不以丁爲納徵基本,而是以田地多少和家庭財產多少,然後納戶稅和地稅,戶稅按家庭財力分九等,地稅則按田畝納稅,其中田地又分爲上中下三等田各有差額。

與此同時,現在是統一天下的戰時,所以朝廷又特別下令,實行和糴制,但凡百姓所收之糧,除納租稅外,再給百姓留下足夠的口糧後,其餘的糧食統一由官府糴買,禁私人糧商收購。

這個和糴是爲保證糧食安全,也爲便於朝廷全局調度,支援各地恢復生產,以及前線供軍。

兩稅是分夏秋兩季徵收,也就是在夏秋收穫之後徵收,現在正是秋收之後,百姓都忙着把糧食交給下鄉收糧的胥吏糧使,當然,公糧有官府下鄉收,而賣糧,則需要百姓把糧自己送到各縣、鄉的糧站去。

而白馬城這裡路上的這些挑糧百姓,其實是把官府給他們預留的口糧中拿出些多餘的,來這裡賣。

這種小額量的糧食買賣,官府並不禁止。

“還有餘糧可賣?”

李密有些驚訝了,在他想來,如今各方爭雄,糧食重中之重,能給百姓留夠口糧都不錯了,豈還會有多餘的。

“官府給百姓留的口糧份額都是比較充足的,不管一家幾個大人幾個小孩,皆是按大人口糧來留,所以多少都會有些寬裕的,百姓拿這糧來賣了,換成錢,可以買些需要的東西。”

在白馬城只休息了一晚,便繼續前行。

一路上,李密更是驚歎不已,之前他撤出四郡時,讓手下毀掉四郡的城鎮村莊,填掉水井,塞掉運河,斷掉橋樑,可現在走在這裡,道路通暢平坦,運河也是通暢,一座座村莊分佈在平原之上,充滿生機。

田裡,剛收穫過的田地裡,依然還有不少農夫在田裡。

“那是在秋種。”

秋收過後,有些地還會種一茬,有種麥的,也有種些蘿蔔之類的。

越往東行,便會發現這邊越有生機。

尤其是進了齊郡後,發現這邊更是熱鬧,就算是洛陽那邊,都完全無法與之相比。

簡直是兩個世界。

連李密的許多手下,也不由的發問,爲何會有這麼大差別呢?

“皆因我齊郡百姓這幾年並無太大負擔,尤其是天子登基以來,更是如此。其它地方,只知壓榨百姓,從百姓手裡徵取錢糧,還大肆徵召民夫服役,百姓既苦於役,又苦於租賦。尤其是他們大多還推行攤逃法,上面給下面縣鄉村定額,如一村本百戶,若逃了一戶,剩下九十九戶便要加攤這戶逃人的租賦伕役。若是逃了十戶,便是剩下九十人加攤十戶的,一旦百戶逃了一半,那等於剩下的人就要加攤一倍的賦稅。”

中原許多地方百姓,飽受戰亂賊匪之苦,而租賦又重,役情又苦,於是許多人被迫逃亡,一逃亡,剩下的百姓更苦,自然最終也只得不斷逃亡,惡性循環。

相反之下,爲何齊郡會沒這種情況?

一來齊郡這邊,近幾年基本上沒有什麼大戰事,再來地方上的賊匪征剿的厲害,一般賊匪也不敢流竄過來做亂,至於府兵郡兵鄉勇雖不少,可軍紀較嚴,擾民害民的情況少。

此外,這裡也並沒有加徵和攤逃這種事,尤其是如今,不再實租庸調稅制,而是實行兩稅制後,百姓負擔其實反而大大降低。

“皇帝如何養軍呢?”李密問出了一個很困擾他的問題。

不管是誰,愛民也好,殘暴也好,終究得養軍,養軍就得錢糧。羅成輕賦薄役,他如何養軍的?

“有工商之稅,有專賣之稅,另有屯田。”

說來很簡單,但這條路子其它各路都沒能實現,現如今也只有秦軍一家在推行。推行兩稅,基礎還是在於均田的推行,羅成的二次均田,使得他治下豪強地主的土地兼併情況減少,而將大量無地百姓安置往關外均田授地,也讓齊魯這邊人多地狹的情況大爲改善,另一方面,又大量將原本隸屬於皇家、官府的田地拿出來授給百姓,也使得自耕農增加。

沒有匪亂兵亂,百姓便能安心耕種,土地不會拋荒。沒有重賦苦役,百姓也不會逃亡。而工商之稅徵收,其實跟普通百姓並沒有什麼關係,這對商人豪強貴族們有影響,可影響不到百姓,而且這點稅對那些人也影響不大,在如今局勢下,沒有幾個商人會因爲這點稅,逃離安穩的秦地。

更別說,羅成還有軍屯之策。

百姓農閒之時,修路築城、興修水利,皇帝羅成也特別下令,對這些百姓不是免費役使,而是招募那些閒人或窮人,給他們錢糧。

“做役還有錢糧?官府又哪來的這筆錢糧呢?”李密更驚。

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1279章 五百巡騎破萬軍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704章 矯詔第140章 私奔第87章 狂妄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704章 矯詔第665章 遼東集團第741章 僞帝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495章 永鎮西域第205章 魚俱羅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580章 殺神過境第694章 說客武士彠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191章 東阿程咬金第1380章 自稱太守第1480章 調停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1504章 殺伐第288章 襄陽侯第286章 浴火重生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426章 關稅權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685章 廢昏君第1109章 會盟第24章 烤竹鼠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719章 三藩第946章 大非川第103章 兵臨城下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43章 羅衙內(第五更,謝極品滴書蟲萬賞)!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999章 傲視西山我爲王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288章 襄陽侯第943章 西部大開發第41章 秦瓊是我表哥第181章 劫囚車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320章 激怒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70章 拆夥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205章 魚俱羅第18章 一筆勾銷第628章 號令不從第462章 玄甲騎第1443章 打秋風嗎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79章 嗣業第941章 王寶槍第1003章 吐蕃欲結城下盟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614章 驕狂第833章 漢城第1437章 守護大名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507章 江都第811章 秦皇揮劍,意在唐王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1060章 八方朝貢開貿易第314章 還鄉團第594章 不當兒皇帝(第六更)第1417章 倭國割地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1429章 那津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256章 天降爵位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1269章 孤膽英雄第1060章 八方朝貢開貿易第79章 嗣業第1367章 逼反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1297章 國王自刎第1246章 東屠第535章 羅成反了
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1279章 五百巡騎破萬軍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704章 矯詔第140章 私奔第87章 狂妄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704章 矯詔第665章 遼東集團第741章 僞帝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495章 永鎮西域第205章 魚俱羅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580章 殺神過境第694章 說客武士彠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191章 東阿程咬金第1380章 自稱太守第1480章 調停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1504章 殺伐第288章 襄陽侯第286章 浴火重生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426章 關稅權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685章 廢昏君第1109章 會盟第24章 烤竹鼠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719章 三藩第946章 大非川第103章 兵臨城下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43章 羅衙內(第五更,謝極品滴書蟲萬賞)!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999章 傲視西山我爲王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288章 襄陽侯第943章 西部大開發第41章 秦瓊是我表哥第181章 劫囚車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320章 激怒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70章 拆夥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205章 魚俱羅第18章 一筆勾銷第628章 號令不從第462章 玄甲騎第1443章 打秋風嗎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79章 嗣業第941章 王寶槍第1003章 吐蕃欲結城下盟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614章 驕狂第833章 漢城第1437章 守護大名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507章 江都第811章 秦皇揮劍,意在唐王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1060章 八方朝貢開貿易第314章 還鄉團第594章 不當兒皇帝(第六更)第1417章 倭國割地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1429章 那津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256章 天降爵位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1269章 孤膽英雄第1060章 八方朝貢開貿易第79章 嗣業第1367章 逼反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1297章 國王自刎第1246章 東屠第535章 羅成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