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

秦素的身形好似化作一陣不知從何處而來又不知往何處而去的清風,瞬間消失在李太一的面前。緊接着,李太一隻覺得咽喉位置一涼,已然是被清風割斷了喉嚨。

不過李太一還不至於因此就身死,甚至連重傷也算不上,在過去的一年之中,李太一全力精進自己的境界修爲,從魏臻的手中又得了一門功法,出自無道宗,名爲“六荒八合不死身”,與“漏盡通”有異曲同工之妙,初步練成之後,渾身上下,幾無弱點,這一刀割斷了他的喉嚨,與在他手臂上劃了一刀並無什麼不同。

李太一全力催動體內氣機,三大丹田中一直處於“沉睡”狀態的氣機迅速復甦,繼而如百川爭流一般穿梭體內經脈,使得他咽喉處的傷口迅速復原,同時他的一頭黑髮也悉數變成白髮,與他當初與李玄都交手時的情況十分相似。

正在觀戰的李玄都眼皮微微一跳,他發現李太一在此時已經突破了天人境的門檻,成爲天人逍遙境,不過他現在的狀態十分奇怪,似是潮起潮落,漲潮之時,他就會抵達天人境界,而退潮時,他又會跌落到歸真境,他整個人介於兩個境界之間。先前的李太一明顯是處於退潮的谷底狀態,現在則是漲潮的山巔狀態,更爲奇妙的是,這個潮起潮落的過程明顯是可控的,那麼就不會出現遭遇強敵而恰好處於退潮谷底的尷尬局面。

晉升爲天人境界的李太一與秦素在電光火石之間交手十餘招,然後李太一猛地向後躍起,雙手的手背上各有一道血痕,而他臉上也顯露出驚愕神情。

剛剛一番交手,分明是他的出劍速度要遠勝於秦素的出刀速度,可秦素每每都能料敵以先,讓李太一無功而返。就好比是兩人賽馬,李太一騎的是千里馬,秦素只是騎了一匹普通馬,論其腳力,自然是千里馬遠勝,可秦素只要跑一里就行了,李太一卻要跑十里,如此一來,反而是秦素更快抵達終點。

這便是“天刀”的玄妙嗎?

李太一併未失落,反而涌起一股強烈的戰意,他今日就要以自身所學來會一會“天刀”真傳。

李太一手背上的傷痕以驚人的速度癒合,同時他再次消失不見。

此時李玄都已經看出些許端倪,與李元嬰純粹的極致速度不同,李太一是在用遁術挪移身形,這無疑是一種取巧的行爲,對於尋常武夫來說,奇門遁甲和五行遁術都屬於法術的範疇,想要同時兼修兩道,十分艱難,結果很可能是吃力不討好,付出了努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兩者並不相通,與其分心不能兼顧,倒不如專注修煉一個方向。

不過李太一是一個絕對的例外,因爲他最不缺的就是資質,被李道虛認爲是比李玄都還要高出半籌,此等資質,同時兼修法術並非什麼難事,甚至可以說是輕而易舉,旁人眼中的雞肋行徑,卻是李太一的腳下坦途。

下一刻,無數絲線籠罩向秦素,這些細線十分隱蔽,若非望仙台此時被一線天光籠罩,幾乎不能用肉眼看清,如果是茫茫大雨之中,那就更爲隱蔽。而這些細線鋒銳無比,尋常人步行撞到這些絲線之上,也會被攔腰斬斷。

這一招讓秦素想起了太平宗的“天羅地網”,只是“天羅地網”的關鍵在於困人,而李太一的這一招卻是要殺人,可以想象,被這樣一張鋒銳難當的大網當頭罩住,幾乎就是凌遲之刑,其中慘烈可想而知。

秦素身形滴溜溜地一轉,整個人好似陀螺一般,頓時有無數刀氣四散激射,與這些細線相撞,一起湮滅於無形。

可緊接着,又有無數細線生出,這些細線的殺傷力大爲減弱,不過也更爲堅韌,不易被斬斷,如有靈性一般向秦素的手腳纏繞過去。第二次出現的細線不是用來殺人的,而是用來束縛秦素的。

秦素自然也察覺到這一點,雖驚不亂,以手中“欺方罔道”運起“天問九式”中的“八柱何當,東南何虧”一式,轉瞬之間,秦素髮出八道刀氣,分別激射向身周八個方位,刀氣激盪,金風四溢。

驟然爆發的八道刀氣,每一道都無堅不摧,以攻代守,眨眼間就在她身前佈下一座八方陣勢,疏而不漏,所有絲線都被這八道刀氣拒之門外。

緊接着秦素又用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一式,穿金裂石的刀氣齊動,來去穿梭交織不停,結成一道殺生落網,仍是以攻代守,護住她前後左右,向前猛衝。一切只憑刀氣帶動,氣機感應,哪個方位刀氣受阻,就會立即全力衝殺哪個方向,一氣呵成,不留絲毫餘地。

剎那之間,秦素就見眼前突然猶如水面般生出道道漣漪,漣漪到處,如同打碎了井中之月,隨之扭曲波動,支離破碎,李太一終於顯現出身形。

李太一手中雙劍燃起熊熊烈火,正是依靠“太陰十三劍”修成的陰火,然後雙劍一錯,朝着秦素逼來。

地仙三劫之中的第二劫便是陰火,只是陰火也有強弱之分,李太一此時所用的陰火較之地仙天劫中的陰火,無疑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對於長生境以下而言,還是厲害非常,觸之即死,碰之即亡。

秦素並不躲閃,手中“欺方罔道”似慢實快,用出“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在李太一的視線之中,已經看不到秦素的身影所在,只覺得亮光點點,分明是出刀快到極點,一點光亮便是刀尖一點,這麼多的光點,如雨如霧,真如漫天繁星一般,不知是化出了多少刀。與此同時,又有刀氣灑落,似穹廬,圓轉廣被,實是無可躲閃,不見日月,卻日光普照,月籠寒紗。

李太一心中一驚,立時將“劍心太玄意”施展開來,雙劍上的陰火隨着他的氣機變化,吞吐不定,似曲而伸,變幻莫測,應對秦素的出刀。

只見二人越鬥越快,李太一身如鬼魅,拖曳出無數難分真假的殘影,雙劍變化莫測,無窮不定,留下道道黑色火焰痕跡。而秦素的招式卻是章法森嚴,縱然此時已經快到讓人看不出清楚,仍是有跡可循。而且“天問九式”的路數只有九招,較之“太陰十三劍”少了四劍變化,在如此快的出劍速度之下,必然會不斷重複劍招,可就算如此,李太一竟是佔不到半點便宜,只因秦素以“太上忘情經”的“天算”之能,料敵以先,任憑李太一如何變化,秦素始終都是以不變應萬變,每次反擊,直指李太一雙劍中的破綻所在,反而讓他受了些傷勢。

及至後來,李太一的身形已經快到肉眼難以看清的地步,圍繞秦素從各個方向出招,如同一道淡淡的青煙,可秦素卻守得天衣無縫,難分彼此。

忽然間,李太一一聲斷喝,雙劍上的陰火潰散,繼而化作一束陰風,飄飄渺渺,長短不定,長時如蛟龍,短時如游魚,縱橫不定,變化莫測,將二人重重纏繞,形影莫辨。

“太陰十三劍”修煉完整之後,除了“太陰劍陣”之外,還有三重變化,第一重變化就是“風雷雲氣生”中的天雷,對應地仙三災中的雷災,接下來則是陰火,對應地仙三災中的火災,此時李太一所用是最後一重變化,也就是對應地仙三災中的風災。這一重變化不僅威力不遜於前兩重變化,而且如風勢一般,聚散不定,更加詭異難測。

鬥到此時,李玄都已經看得分明,李太一果然是將“太陰十三劍”練完了,當初李玄都畏懼心魔之威,只是練了十二劍半,可如今李太一卻是修煉完整,縱然比不上上官莞,也着實不容小覷,只怕秦素要應對艱難。

果不其然,面對將“太陰十三劍”發揮到極致變化的李太一,秦素陷入頹勢之中,在交手十餘招之後,秦素終於被逼得拔出了自己的第二刀“大宗師”。

李太一用的是雙劍,剛纔秦素一直在用單刀應對,此時換成了雙刀對雙劍,秦素的刀勢渾然一變,雙刀如蝴蝶成對翩翩而飛,饒是李太一雙劍詭秘無常,也尋不到半點破綻。這套“鴛鴦刀法”名字雖然俗氣,但本質是上成之法,李玄都本想與秦素合練,只是機緣巧合之下,李玄都沒有練,反而是秦素一個人練成了雙刀的絕技。雙刀合擊之法再加上兩把神兵利器,便是上官莞也沒有佔到便宜,更何況是李太一。

從交手之初,李太一就在防備秦素的“逍遙六虛劫”,可沒有料到秦素還有這樣的本事,饒是他用出了“劍心太玄意”,也有不支之感,關鍵不在於招式,二是“欺方罔道”和“大宗師”鋒芒太盛,遠勝他的“潛龍”和“在淵”,秦素根本不必灌注氣機於兵刃之上,他反而要以氣機加持兵刃,以免其被兩把神兵斬斷,如此一來二去,李太一的損耗就遠超秦素,再加上他的修爲本就弱於秦素,鬥到後來,漸漸有了不支之相。

第七十一章 神力金甲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盜女娼第八十六章 保駕護航第六十六章 鏡中花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七十九章 先生姓徐第一百零七章 筆記第一百零七章 破陣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三十七章 呼延勝明第二十六章 四襲青衣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五十九章 真極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水不過膝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一百零四章 大威伏魔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零四章 各有所求第二百零八章 楊柳之爭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中遺言第七章 藏書樓第三十八章 逆劍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下策第八章 閣老第二百八十一章 廣寒宮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七十三章 初具雛形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四十七章 春風吹拂第一百五十一章 鬼域伎倆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二十章 壁立千仞第十二章 二三事(二)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七十一章 煉屍之陣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七十章 宮官設局第八十三章 耿月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一百八十一章 美人白骨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六十四章 各自邀戰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九十章 血刀傳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追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五章 暗子第二十四章 符望閣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雪時節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第一百四十章 慕容畫第一百二十章 湯泉別院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二章 萬屍大力尊第九十八章 謀定大事終章(三)第四十章 事後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二百四十三章 追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一百九十六章 玉虛峰上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八十章 十殿明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舊愛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無常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奴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第四十五章 雲流煙散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二百一十章 玄陰屠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幽冥帝宮第四章 劍中藏劍第十章 三人同行
第七十一章 神力金甲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盜女娼第八十六章 保駕護航第六十六章 鏡中花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七十九章 先生姓徐第一百零七章 筆記第一百零七章 破陣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三十七章 呼延勝明第二十六章 四襲青衣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五十九章 真極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水不過膝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一百零四章 大威伏魔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零四章 各有所求第二百零八章 楊柳之爭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中遺言第七章 藏書樓第三十八章 逆劍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下策第八章 閣老第二百八十一章 廣寒宮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七十三章 初具雛形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四十七章 春風吹拂第一百五十一章 鬼域伎倆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二十章 壁立千仞第十二章 二三事(二)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七十一章 煉屍之陣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七十章 宮官設局第八十三章 耿月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一百八十一章 美人白骨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六十四章 各自邀戰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九十章 血刀傳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追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五章 暗子第二十四章 符望閣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雪時節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第一百四十章 慕容畫第一百二十章 湯泉別院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二章 萬屍大力尊第九十八章 謀定大事終章(三)第四十章 事後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二百四十三章 追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一百九十六章 玉虛峰上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八十章 十殿明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舊愛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無常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奴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第四十五章 雲流煙散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二百一十章 玄陰屠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幽冥帝宮第四章 劍中藏劍第十章 三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