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季叔夜

蜀州,有萬畝竹林如海,春風一過,竹海隨風搖曳,如萬千碧波起伏。若是夏日時節,竹海之內清涼如初秋時節,不見半分暑熱。只是如今還是春日,這竹海內便有些涼了。這片竹海便是屬於妙真宗,因爲竹林四季常青,而天蒼山諸峰環繞,狀若城池,又名“青城”。

此時竹林之中,正有一人練劍,卻是個中年男子,面容枯槁,身着青衣,髮髻被一根木簪簡單束住,手中一柄普通松風長劍,隨意揮散之間,不知幾許竹子被攔腰斬斷,無數竹葉簌簌落下,又隨着劍風化作道道利器,誰若敢貿然靠近,立時就要傷在這些竹葉之下。

在不遠處,還有幾人站立,正在觀看男子練劍。

在江湖中,偷學他宗武學是大忌,若是被抓到,輕則被廢去一身修行,重則性命不保,所以能如此堂而皇之地觀看他人練劍,多半就是同門了。

不過這條規矩也並非絕對,如果偷學之人的背景足夠深厚,或是修爲精深,旁人奈何不得,只要偷學之人只是獨自修煉,並不再次外傳,也不會大動干戈。李玄都就屬於後一種情況,而且李玄都的情況頗爲特殊,他的許多功法都是從仇家身上得來,這又是一筆糊塗賬。如果李玄都只是無名小卒,糊塗賬當然要算清楚,可李玄都偏偏在極短時間內又東山再起,成爲江湖上舉足輕重之人,那麼糊塗賬就糊塗過去了,當事宗門都不再提,畢竟太平宗都捨得把道統讓出去,其他宗門的幾本秘籍算什麼。

至於比李玄都還高的大人物,就不存在偷學一說,他們想要學什麼,多是交換,一般人也不會拒絕。李道虛就曾與東華宗的太微真人、妙真宗的萬壽真人交換劍訣精要,張靜修也曾經借閱慈航宗的部分“慈航普渡劍典”,並將部分“五雷天心正法”傳授於白繡裳。

片刻後,中年男子停下劍勢,說道:“這套‘巽風劍訣’,本是出自清微宗,當年大劍仙入蜀拜訪師尊,與師尊論劍,雙方互相交換功法,大劍仙便留下了這套‘巽風劍訣’。此套劍訣講究一個‘快’字,只要快到極致,任何破綻都會被隱藏起來,甚至不是破綻,因爲旁人根本無法去針對你的破綻。如今清微宗中,幾位用劍高手各有所長,大劍仙不必多說,劍道通神,乃是天下用劍第一人。海石先生用劍,注重一個‘勢’字,出劍如洪波涌起、驚濤拍岸,其勢甚大,又綿綿不絕。小李夫人用劍,注重一個‘攻’字,出劍殺力極大,以攻代守。李堂主用劍,則是在於一個‘綿’字,綿裡藏針,如牛毛春雨,似微風拂面,無孔不入。而元嬰先生用劍,便是契合了‘巽風劍訣’的一個‘快’字,可謂是天下第一快劍。”

男子說完之後,有個嬌俏少女立刻問道:“師父,你還沒說清平先生和李小劍仙呢。”

男子聞言後嘆了口氣,“雖然爲師這次未曾前往龍門府,但聽你們師祖說,清平先生的劍道只怕是直追大劍仙,與海石先生、慈航宗的白宗主只在伯仲之間,而且清平先生又另闢奇徑,融匯諸家,已經逐漸脫離了清微宗的範疇,可謂是自成一家了。至於那位小劍仙,天資絕佳,舉世罕見,恐怕只有當年的聖君澹臺雲可比,可也正因爲資質太好,心氣太盛,難免浮躁,不屑於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總想一步登天,難免落入詭道取巧的歧途之中。其實當年‘魔刀’宋政何嘗不是如此?結果敗於大劍仙之手,這纔有了他近二十年的狼狽。”

幾名弟子卻是不見如何驚訝,他們這位師父雖然這些年來極少離開山門,但是對於江湖卻是瞭若指掌,提起許多風雲人物,更是如數家珍,並且時常對他們提起、點評,所以時間久了,他們也習以爲常了。

男子繼續說道:“當然,宋政他們所選的道路也未必不能成功,可說到底,就是一個‘賭’字,這個字不好聽,可又沒有其他更恰切的字來替換、形容,就是這麼一回事,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上去,賭贏了,一步登天,賭輸了,一敗塗地。當年宋政賭輸了,什麼聖君之位、無道宗基業、天下大計,都顧不得了,惶惶如喪家之犬。可如果他賭贏了呢?如今天下,只怕又是另外的光景了。”

嬌俏女子笑道:“可不管怎麼說,這位‘魔刀’都算是一時之傑。”

“江湖代有才人出。”男子並不反駁,“死去之人暫且不論,我們只說活人,所以身故的大先生司徒玄策等人,便不提了。我將這些人分爲老、中、青三代。”

“在老一輩中,無疑以大劍仙居首,本是窮苦書生,入贅東海李家,帶領原本只是二流宗門的清微宗與正一宗分庭抗禮,成爲正道半壁,至於我爲何推崇大劍仙,而不推崇地師、大天師,只因後兩位都是出身不凡。當年聖人後裔衍聖公曾放言:‘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與上清張、鍾離徐而已。上清張,道士氣;鍾離徐,暴發人家,小家氣。’上清張就是世代居於吳州上清府的正一張氏,鍾離徐則是起家於蘆州鍾離府的天家徐氏。大天師出身於上清張,地師出身於鍾離徐,大劍仙雖然是儒家出身,卻不是出身於聖人府邸,所以我說這兩位比大劍仙的起步更高。”

“在中年人這一輩中,則是以宋政居首,不管怎麼說,宋政以布衣之身,躋身天下豪強之列,險些佔據半壁江山,當不起‘英雄’二字,卻當得起‘梟雄’二字。相比起來,出身於世家的秦清,成就不遜於宋政,可佔據了家世的便宜,卻是稍遜三分。至於聖君澹臺雲,也是在宋政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等同是走在前人的路上,不好與開路的宋政相比。”

“再到年輕一輩,比之上兩輩人遜色許多,唯有一個清平先生還能拿出來一提,清平先生李玄都與宋政相比,勝在更年輕的時候就做了許多大事,輸在他有家世的助力,比不得宋政白手起家,所以算是五五之數吧。”

話音方落,忽聽一個聲音響起,“先生謬讚,愧不敢當。”

衆人循聲望去,卻見竹枝上立着一個人,那截竹枝比小指還細,那人卻立於其上,不搖不晃,這份修爲,少說也是歸真境。只是再聯想到他剛纔所說的話語,就不是歸真境那麼簡單了。

幾名弟子都有些驚疑不定,唯有中年男子不驚不怒,凝神望向來人片刻,問道:“來客可是清平先生?”

來人正是李玄都,這片竹林雖然屬於妙真宗,但因爲竹海實在廣闊,這部分已經在妙真宗的山門之外,所以李玄都也算不得擅闖妙真宗。他本想直接去妙真宗的山門拜訪萬壽真人,卻在經過此地時,剛好聽到了有人點評天下高人,便駐足靜聽,沒想到還提及自己,這纔出聲。

李玄都從竹枝上飄身落下,拱手道:“懷南府李玄都,登門拜訪。”

按照禮數,自我介紹要自謙,不可妄自尊大地自稱官職、身份、綽號,所以通常就是姓名和籍貫。

也正因如此,世人喜歡以姓氏和籍貫來稱呼當世知名人物,比如張肅卿是荊州江陵府人士,便稱之爲“張江陵”;李道虛居於東海,籍貫卻是與李家衆人一樣,都在齊州北海府,便稱之爲“李北海”;秦清是幽州朝陽府人士,朝陽府又有龍城之稱,秦清便被稱爲“秦龍城”。

李玄都的籍貫當然也是李家所在的齊州北海府,不過如今他是太平宗之主,故而便改成了太平宗所在的蘆州懷南府。若是日後要有人按照如此習慣稱呼他,又要與李道虛區分,便可稱呼他爲“李懷南”。

中年男子臉色一肅,抱拳道:“清平先生駕臨,有失遠迎。”

“不敢當。”李玄都笑道,“敢問閣下是?”

中年男子苦笑一聲,“貧道季叔夜。”

這倒不是李玄都虛言,而是確有其事,李玄都雖然輩分極高,但年歲不大,與張海石之間相差了幾十年,在司徒玄策、宋政等人之後,在他之前,也有許多俊傑人物,張鸞山是一個,季叔夜也是一個。只是此二人命運多舛,本有希望執掌門戶,卻都險些身敗名裂。其實當年季叔夜也短暫執掌過妙真宗的門戶,萬壽真人已經準備隱世閒居,頤養天年,只是發生了一件大事,讓季叔夜丟掉了宗主之位,萬壽真人又不得不以近九十歲之高齡,重新出山,執掌門戶。

至於季叔夜爲何丟掉了宗主大位,李玄都隱隱約約有所耳聞,似乎是因爲犯了女戒。

第十七章 劍器近第七十六章 丹成之日第六十章 三魔化神丹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七十章 紫氣水劍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七章 所謀甚大第二十八章 一張大餅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五十章 三女密會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荒北宮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臘月二十八(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一百四十八章 松竹館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二女相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六十一章 夜探荒島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二百零四章 來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地之正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國大義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一百六十一章 破陣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六十二章 西北一刀第一百五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八十四章 重返人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一章 又見青鸞第一百三十八章 素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煙起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一百八十五章 醉春風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三章 國賊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六十章 偷天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五十八章 女子爐鼎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一百四十章 願賭服輸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魔高一尺第八十章 妖女宮官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話第五十九章 喪家犬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二百五十章 貴人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六十七章 青雲第一百五十三章 官銀疑雲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第八十章 恩怨情仇第八章 正一慈航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三十九章 姦夫淫婦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八十四章 江湖兒郎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君一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宿命通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零一章 聖地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二百零九章 欽天監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八章 父子第一百六十章 傳國璽第九十四章 朱家莊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四十一章 殺與不殺第一五十八章 書局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
第十七章 劍器近第七十六章 丹成之日第六十章 三魔化神丹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七十章 紫氣水劍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七章 所謀甚大第二十八章 一張大餅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五十章 三女密會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荒北宮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臘月二十八(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一百四十八章 松竹館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二女相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六十一章 夜探荒島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二百零四章 來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地之正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國大義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一百六十一章 破陣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六十二章 西北一刀第一百五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八十四章 重返人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一章 又見青鸞第一百三十八章 素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煙起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一百八十五章 醉春風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三章 國賊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六十章 偷天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五十八章 女子爐鼎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一百四十章 願賭服輸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魔高一尺第八十章 妖女宮官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話第五十九章 喪家犬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二百五十章 貴人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六十七章 青雲第一百五十三章 官銀疑雲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第八十章 恩怨情仇第八章 正一慈航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三十九章 姦夫淫婦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八十四章 江湖兒郎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君一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宿命通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零一章 聖地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二百零九章 欽天監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八章 父子第一百六十章 傳國璽第九十四章 朱家莊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四十一章 殺與不殺第一五十八章 書局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