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

就在李玄都死而復生的時候,徐無鬼也將自己面前的幾樣丹藥依次服下,氣息迴轉,繼而漸漸平復,直至周身和臉上再無其他異象。徐無鬼此時已然是養好傷勢,不說重新回到自己的鼎盛巔峰狀態,也再無其他憂慮。

徐無鬼起身離開這方暫時開闢出的洞穴,仍舊不離地飛掠,而是徒步行走在崇山峻嶺之間,遇山翻山,逢水涉水,直往極西方向而去。

徐無鬼此行給自己定下了數個並不衝突的目標,他並非貪心到要將所有目標全部實現,而是根據局勢的變化隨機應變。最終,徐無鬼決自己此行的目標就是成就一劫地仙,不壞金身還在其次,關鍵是爲自己爭取百年時間,待到李道虛和張靜修等人離世,這天下便又是他的天下了,到那時候大事可期,大業可成。

在南華道君封閉“玄都紫府”之前,衆多長生地仙都可以隨意出入“玄都紫府”,各宗之中都有相關記載。在道門興起之前,“玄都紫府”又被稱作帝下之都,天帝是其主人。上古巫教的大巫們作爲天帝的屬下,也可以進入其中。徐無鬼早在多年之前就開始收集“玄都紫府”的各種記載,在許多巫教遺址中收穫頗豐,不僅知道了開明六巫的存在,甚至還得到了部分關於紫霄宮的記載。

紫霄宮乃是太上道祖傳道所在,其中有什麼物事,不得而知,但在紫霄宮外有兩座法臺,一座名爲“飛昇臺”,顧名思義,是飛昇所在,只要在這座法臺之上,便可省卻種種繁瑣程序,直接立地飛昇而不必懼怕外敵襲擾。另一座名爲“留仙台”,顧名思義,有留人之意,雖然不能完全避開天劫,但能削弱天劫的威力,更容易渡過天劫。

徐無鬼所求的自然是“留仙台”,他多年苦修,只是稍遜於李道虛而已,已經可以嘗試渡過天劫,只是勝算不大,不敢冒險一搏。當初國師渡劫,就有他在幕後推波助瀾的緣故,而他之所要搶奪“長生石”,也是爲了自己渡劫早做準備。如今就算沒有“長生石”,他的身上還有“陰陽仙衣”這件仙物,在留仙台的助力下,有八成把握渡過天劫,成爲一劫地仙。

至於如何不重蹈國師的覆轍,徐無鬼也有應對之策,那便是他手中所剩的最後一部分長生不死之藥,服下之後可以立刻恢復全盛狀態,那時候的他便能以一劫地仙的姿態從容退走。

至於如何進入紫霄宮所在洞天,又如何開啓飛昇臺和留仙台,關鍵都在他從陸吾身上得來的如意上面,此物名爲“三寶如意”,上應日、月、星三光之意,下應天、地、人三才之意,本是太上道祖之物,在道祖飛昇之後,留於世間,乃是一件貨真價實的仙物。不過這件仙物沒有太多妙用,最大的作用就是持之可以通行“玄都紫府”內外,說無用也無用,對敵時只能用來砸人,說有用也有用,可以助人渡過天劫,全看如何運用。

雖然是徒步行走,但徐無鬼的行走速度絲毫不遜於尋常江湖高手的全力奔馳,好似縮地成寸一般,說是日行千里也不爲過,如此走了大半日的時間,徐無鬼來到了西金地域的邊緣位置,再往西走,已無前路。

徐無鬼佇立於一座最高的山峰上, 掌中顯現出“三寶如意”,卻見如意通體碧綠,頂端呈三朵雲紋狀,鑲嵌有六顆顏色各異的寶珠,分別是對應“天”的玄色寶珠,對應“地”的土黃色寶珠,對應“人”的赤紅色寶珠,對應“日”的金色寶珠,對應“月”的月白色寶珠,對應“星”的深藍色寶珠。

徐無鬼開始往手中的“三寶如意”中注入氣機,對應日、月、星的三顆寶珠依次亮起。

與此同時,徐無鬼面前的景象隨之變得扭曲模糊,一座似虛似實的門戶漸漸顯現。

徐無鬼腳下的這座山峰遠遠望去,好似一座石臺,名爲“登仙台”,意思是來到了此地,無論是羽化飛昇,還是且留人間做地仙,都是唾手可得。天仙也好,地仙也罷,都是超脫凡俗的仙人,故曰“登仙”。

徐無鬼站在登仙台上,面前就是萬丈深淵,然後自那道虛幻門戶生出一架完全由雲氣構成的長橋,直接連接了門戶和登仙台。這架橋名爲“長生橋”,寓意和登仙台大同小異,無非是長生之途、得道長生種種此類。

至於那座去往紫霄宮的門戶也有說法,名爲“天門”。民間傳說中有南天門一說,可徐無鬼明白,沒有什麼天庭,也沒有什麼地府,人死之後,魂歸於天,魄歸於地,三尸化而爲鬼,何來輪迴。飛昇便是離開人間,天仙無不可去,甚至可自行開闢一方小千世界,自成一方世界之主,所謂天帝,不過是天仙之中的首領人物,類似於江湖中的武林盟主,不能對其他天仙生殺奪予,與世俗朝廷的皇帝相去甚遠。

沒有天庭,自然沒有南天門。此處便是“天門”。

徐無鬼向前一步,踏上長生橋,向着天門行去。

……

李玄都復原之後,修爲大進,可以充作一位地仙,若再有衝突爭鬥,不必像先前那般遠遠觀戰,等同是巫陽等五位地仙又多了一個幫手,成爲六位地仙。六大地仙聯手,真是天下之大,無不可去之處,便是此時再與陸吾鬥上一場,也無甚好怕。於是衆人商議一番之後,還是決定先去尋徐無鬼的蹤跡,最起碼要將那柄如意奪回。

除巫陽以外,其餘幾位都心知肚明,今日若是不能除去徐無鬼,待他成就一劫地仙,便多出一百餘年的光陰,他也不必與衆人交手,只是覓地潛藏,不說李道虛、張靜修這些老人,就是還算年輕的澹臺雲和秦清也熬不過徐無鬼,唯有李玄都有望與徐無鬼拼一拼耐性,可到了那個時候,徐無鬼豈會容許李玄都成就一劫地仙,李玄都孤木難支,當真是天下之大再無一人能夠製得住徐無鬼。對於李玄都而言,除了這些公義上的考慮,他與徐無鬼還有私怨,雖說李玄都並不把個人恩怨放在第一位,但也不意味着李玄都就全然不在意個人恩怨,該報的仇還是要報。

至於巫陽,她與徐無鬼沒有深仇大恨,但她知曉紫霄宮中的留仙台和飛昇臺,她在人間已無留戀,沒了長生不死之藥後,不願冒險嘗試留仙台渡劫,正欲通過飛昇臺飛昇離世,去尋自己曾經的老上司天帝,可僅憑她一人之力,不是陸吾的對手,難以進入紫霄宮,如今天賜良機,正好藉助五位長生地仙之力,進入紫霄宮中,所以也算是志同道合。

衆人議定之後,按照巫陽的指點,動身前往西金地域。

開明六巫在五行洞天中生活了近千年,已經探索了這裡的每一寸地域,雖說西金地域是巫履的地盤,但巫陽也是十分熟悉,在巫陽的引路下,六人很快便來到了登仙台所在。

此時徐無鬼早已通過天門進入了紫霄宮所在的洞天,在徐無鬼離去之後,天門隨之關閉。換而言之,衆人因爲要救李玄都的緣故,來晚一步。歸根究底,還是因爲徐無鬼對李玄都痛下殺手之故,雖然徐無鬼沒能徹底殺死李玄都,但拖延了時間,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巫陽站在登仙台上,望着眼前的萬丈深淵,無奈道:“我們來晚了,天門已經關閉。”

就在這時,李道虛開口道:“那也未必。”

衆人齊齊望向李道虛。

李道虛取出自己的佩劍,道:“此劍名爲‘叩天門’。”

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七十章 符陣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九十七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二百二十八章 玉青園對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魂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人放火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四十一章 出刀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過如此第二十四章 較技較計第三百零二章 巫咸之迷第四十九章 二十里橋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八章 逆劍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第三十一章 兩指斷劍第五十八章 青領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一百四十章 大奔雷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三十三章 不裡不歹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之大欲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七十九章 唐穆霸第二百零一章 陰陽倒轉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事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番外十一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官漕幫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番外七第九十七章 彼此彼此第四十六章 小閼氏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八十七章 兼修第二百三十二章 勝負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六十九章 何時忘記第五章 觀戰第八十一章 練劍練拳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由盛而衰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四十四章 洪成仇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第一百一十九章 入口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二百二十九章 六項條件第一百四十一章 說先生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一五十章 暗中脈絡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雨第一百零五章 慧玄師太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一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發殺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十一章 簫聲再至第三十四章 老夫鐵鷹第一百一十章 江湖清濁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零八章 龍遁劍訣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江湖秦素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宮中宦官第七十九章 血神經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
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七十章 符陣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九十七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二百二十八章 玉青園對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魂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人放火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四十一章 出刀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過如此第二十四章 較技較計第三百零二章 巫咸之迷第四十九章 二十里橋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八章 逆劍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第三十一章 兩指斷劍第五十八章 青領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一百四十章 大奔雷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三十三章 不裡不歹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之大欲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七十九章 唐穆霸第二百零一章 陰陽倒轉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事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番外十一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官漕幫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番外七第九十七章 彼此彼此第四十六章 小閼氏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八十七章 兼修第二百三十二章 勝負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六十九章 何時忘記第五章 觀戰第八十一章 練劍練拳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由盛而衰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四十四章 洪成仇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第一百一十九章 入口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二百二十九章 六項條件第一百四十一章 說先生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一五十章 暗中脈絡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雨第一百零五章 慧玄師太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一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發殺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十一章 簫聲再至第三十四章 老夫鐵鷹第一百一十章 江湖清濁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零八章 龍遁劍訣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江湖秦素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宮中宦官第七十九章 血神經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