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

蘭玄霜想要有所動作,不過納蘭絮已經盯上了她。蘭玄霜只能暗罵一聲,專心防備納蘭絮。

同樣都是天人造化境,差距不大,全看各自經驗應變,上官莞便是因爲不慎,吃了個小虧,很是狼狽。

陳眠沒有乘勝追擊,只是望着上官莞。

上官莞和蘭玄霜被陳眠和納蘭絮所牽制,丁策趁此時機身形一掠,朝着張白晝伸手抓去。

陸雁冰臉色蒼白,鬥嘴她不怕,可如果是動手的話,她就力有不逮了,此時她只能徒勞地用手中“紫螭”朝丁策刺去。

丁策嗤笑一聲,避開陸雁冰的這一劍,仍是朝着張白晝抓去,不過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張白晝竟然堪堪躲過了他這勢在必得的一抓。

這全是仰賴了“六情劍訣”之故。

“六情劍訣”是蜀山劍派七套劍訣中最爲奇怪的一套劍訣,與其他劍訣截然不同,威力與自己的心境息息相關,越是寂寥難堪,這套劍訣的威力也就越大,卻是暗合“忘情”的幾分玄妙,雖然不及“天算”,但常常能出其不意,不知所起,不知所終,自己無從預料,對手也無從預料。反之,如果心情歡喜,沒有半分失意,這套劍訣的威力就要大打折扣,難以發揮出不知所起不知所終的種種玄妙。

方纔張白晝心情激盪,萬般滋味都在心頭,正是暗合了“六情劍訣”的妙義,再加上陸雁冰從中出手阻攔,讓丁策去勢爲之一頓,竟是讓張白晝躲過了丁策的一抓。

丁策大爲惱火,在衆目睽睽之下,他若是連這個毛頭小子都抓不住,那這個青鸞衛都督也不要做了,於是他用上了十成實力,目光更是牢牢鎖在張白晝的身上。

不管“六情劍訣”如何玄妙,張白晝畢竟與丁策境界差距太大,這次躲無可躲,被丁策獰笑着一把掐住脖子,動彈不得。

陸雁冰雖然點出一劍,但被丁策以“大文鸞”磕開,也只能無奈嘆息一聲。

便在這時,一道刀光洶涌而至,劃破天幕,直奔丁策而來。

李元嬰臉色一變,“應帝王”出鞘,帶起一聲龍吟,迎上了這道刀光。

交手的一瞬間,李元嬰就已經明白對手是誰,喝道:“上次東海一戰,未能盡興,不如今天分出個勝負。”

話音未落,李元嬰已經化作一道劍光沖天而起。

樓船上,天寶帝臉色木然,問道:“這又是誰?”

白鹿先生回答道:“如果老夫沒看錯的話,應是‘血刀’寧憶,此人是清平先生的左膀右臂,清平先生不僅讓他做了太平宗的大客卿,並將整個無憂谷都送給了他,而且清平先生還做主將玄女宗的石無月嫁給了他。石無月是李非煙的好友,又是蕭時雨的師妹,寧憶娶了此女,便成了正道十二宗的自己人,皆大歡喜。”

“以財帛美女收買人心。”天寶帝冷冷道,“我聽說過此人,似乎與儒門有些關係。”

白鹿先生長嘆一聲,“清官難斷家務事,他是寧大祭酒的孫子,可在玉虛鬥劍的時候,也是他勝了寧大祭酒,讓玉虛鬥劍功虧一簣。”

天寶帝道:“無君無父之人。”

白鹿先生點頭贊同道:“陛下所言極是。”

天寶帝仰頭望向天空,只能看到兩道流華不斷交織,看不到兩人交手的具體情形。此時他已經有些麻木,說道:“朕倒要看看,這些人還能給朕多少驚喜。”

話音落下,好似爲了迴應天寶帝一般,夜空中傳來一聲巨響。

雖然白鹿先生早有預料,已經提前一揮大袖,擋下了餘波,可樓船下方的水面還是震盪不休,彷彿來到了海面之上。

望樓上的瓦片怦然碎裂,碎石四散激射。

許多高懸的燈籠驟然熄滅,漆黑一片。

這個時候,各位公子攜帶的護衛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讓他們去直面這兩位太玄榜高人,他們沒這個膽量,可僅僅是化解這些逸散的餘波,他們還是不怕的,一時間各路護衛各展神通,也有學藝不精、修爲不濟之人,被餘波震傷。好在這些餘波並非專門衝着他們來的,這纔沒有人身死當場。

然後夜空上出現了兩道縱橫交錯的痕跡,構成了一個“乂”字。

雖然交手兩人都是天人無量境的修爲,但兩人都是天人無量境中的佼佼者,再加上李元嬰手持“應帝王”,寧憶手持“欺方罔道”和“大宗師”,幾乎可以媲美天人造化境的高手,此時兩人全力施爲,聲勢自然極爲浩大。

陸雁冰擡頭望去,感嘆道:“我何時纔能有如此修爲?平心而論,如果沒有四師兄,沒有二師兄,沒有過去的大師兄,沒有未來的小六子,三師兄這個宗主還是合格的。”

片刻後,一道身形率先回歸大地,是李元嬰。

他右手持劍,用左手捂住嘴巴,鮮血從指縫間緩緩滲出。

然後又是一道身影落下,雙手持刀,也談不上毫髮無傷,身上有好幾處劍傷,正是“血刀”寧憶,天下三刀之一。寧憶可以說是唯一一個未曾躋身長生境卻能與兩位長生之人並列齊名之人,正因爲此等緣故,江湖中很多人都認爲寧憶可以繼宋政、秦清之後登上老玄榜,讓天下三刀的說法實至名歸。

寧憶不曾說話,只是望着李元嬰。

李元嬰用眼角餘光瞥了眼還在發怔的丁策,冷喝道:“還愣着做什麼?”

丁策猛地回過神來,便要帶着張白晝離開此地。

陸雁冰不是自討苦吃之人,她已經盡力,不會爲了張白晝真讓丁策把自己打殺了。

就在這時,丁策卻發現自己進入了一種難以言說的奇妙狀態之中。所謂天人境界,便是天人合一之境界,人與天地共爲一體,故而可以調用天地之力,根據天人三境的不同,所調用的天地之力也有大小區別。平日裡的時候,天人境的高手就算不動用天地之力,也會保持在這種天人合一的狀態之中,就好似魚兒在水中一般。

可就在這一刻,丁策發現自己的天人合一狀態被人強行剝奪了,就好似有隻手探入水中將魚兒撈起。

丁策心中大駭,神念發散四周,意圖尋出蛛絲馬跡。可讓他失望的是,周圍的一切,包括幾位天人造化境大宗師的氣息,都沒有絲毫異常。這讓丁策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心悸和不安。

緊接着,丁策又感知到自己的周圍的天地元氣開始發生某種變化,就好似河流被人從中分開,周圍的天地元氣開始向後退散,使得他的周圍出現了一塊沒有天地元氣存在的空白地帶。

丁策的臉色變得蒼白起來。他的師父是歷經了憲宗、孝宗、武宗的三朝老臣,收他爲徒時,年紀已經極大,在師父自知時日無多的時候,曾經對他說過一些道理。山高可以讓朔風不至,海深可以讓雨雪長留。當初他不明白這個道理,待到躋身天人境之後,才逐漸明白了師父的意思,高山可以阻擋來自草原的寒流,而靠海之地從來都是氣候溼潤。如果將山、海看作是一個人,那麼在他們不刻意收斂自己氣息的時候,僅僅是他們存在本身,便會影響周圍的一切。

丁策也曾聽僞仙們提起過陸吾神的存在,當陸吾神現出真身,呼吸之間無意產生的龐大的氣血熱量,可以焚滅一切鬼魅陰魂之流,如果陸吾神停留在一個地方的時間過長,那裡的草木會吸收陸吾神的逸散血氣,產生某種異變,這並非陸吾神的本意,可陸吾神存在本身便理所當然地影響着周圍的一切。這也是傳說中神獸棲息之地如龍窟、鳳巢常有異象的原因所在。甚至傳說中還有信奉神龍之人,全部族人居住在神龍沉睡之地,經年累月地吸收神龍的氣息,乃至於族人身上都生出了鱗片。

長生地仙與神獸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懂得收而不放,甚至早在天人境界的時候,就開始有意爲之,講究方寸間見大馬金刀。不過當長生地仙不再刻意收斂自身氣息的時候,也會顯現種種異象,比如說人仙的恐怖真身。

丁策明白,雖然他無法感知蛛絲馬跡,但此時的確有一個強大的存在出現了,對方的境界遠在自己之上。

一驚之後,丁策果斷放開了手中的張白晝,雙手狂舞,朝着四周八方不知出了多少拳掌,每次出手都帶有風雷之聲,此時連續出手之下,風雷之聲呼嘯不絕於耳,幾乎連成一線不曾停歇尖銳鳴嘯。

轉眼間,已經看不到丁策的身影,只看到無數的掌影、拳影、指影,帶着磅礴氣機和勁風射向四面八方,凝而不散。

這便是“大奔雷手”的由來。

這些外放氣機與丁策本人一體相連,無堅不摧,等同是在他周圍佈下了一道銅牆鐵壁,無論對手境界如何高明,只要觸碰這些氣機,他就能察知對方的位置。

丁策此舉不在殺敵傷敵,只在自保而已,畢竟這裡是帝京城,周圍還有衆多高人。

就在這時,一隻手掌簡簡單單地伸了過來,瞬間吸引了他的全部心神,也遮擋了他的所有視線,丁策眼中再無他物,只有這隻手掌,就連掌紋都看得一清二楚。

一葉障目,不見五嶽。

這隻手掌越來越近,好似遮天蔽日,充斥乾坤,讓丁策身心同樣受到沉重壓迫,連思緒都變得遲緩起來,出手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到了此時,丁策仍舊不能看清來人的相貌。

然後他感覺到這隻手掌輕輕按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他徹底僵住,再也動彈不得分毫。

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九十七章 此心無愧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魂第二百三十章 隱士密會第三十三章 荊楚總督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七十七章 煮茶夜談第三十九章 變天第五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虛幻境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荒北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魔隱患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一章 新的身份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一百五十九章 送你上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三章 九品九境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三十章 一波又起第十八章 盧家父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舊地重遊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二十五章 客人第二十七章 喬裝改扮第五十四章 佛霓裳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雷招來第九十五章 得失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劍秀山中第五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三十二章 城牆之上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巷中殺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江斷流第六十四章 師兄姐弟第五十五章 集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一百一十章 合作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六章 誓約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一百七十七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怪少年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八十五章 一步一重天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六十四章 往事成煙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三十七章 崔朔風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四十四章 以己推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六十二章 手段各出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尊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代絕學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一十二章 齊州會館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女
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九十七章 此心無愧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魂第二百三十章 隱士密會第三十三章 荊楚總督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七十七章 煮茶夜談第三十九章 變天第五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虛幻境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荒北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魔隱患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一章 新的身份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一百五十九章 送你上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三章 九品九境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三十章 一波又起第十八章 盧家父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舊地重遊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二十五章 客人第二十七章 喬裝改扮第五十四章 佛霓裳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雷招來第九十五章 得失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劍秀山中第五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三十二章 城牆之上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巷中殺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江斷流第六十四章 師兄姐弟第五十五章 集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一百一十章 合作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六章 誓約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一百七十七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怪少年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八十五章 一步一重天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六十四章 往事成煙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三十七章 崔朔風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四十四章 以己推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六十二章 手段各出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尊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代絕學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一十二章 齊州會館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