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雷霆之威

年輕人總是滿腔熱血,慷慨激昂,很容易便可使他們行動起來。可歷經歲月的老人們卻是截然相反,他們的心與眼神一般渾濁,容易畏首畏尾,總是瞻前顧後。再有就是,老人的各種利益牽扯總是比年輕人更多一些,哪怕老人們還有足夠的心氣,也常常會因爲利害的考量而卻步。

李玄都的右手原本是按着叩天門的劍首,慢慢向下滑落,變成了握住叩天門的劍柄,面容無波。

他本不想這樣倉促行事,他本想徐徐圖之,只是形勢變化太快,讓他不得不如此。

北海堂內的衆人感到風暴前雷霆前的可怕窒息,膽顫默立。

這一點是李玄都從李道虛身上學來的,有收有放,有抑有揚,大抵平常之態爲內斂平穩,故而偶露雷霆之威才更爲懾人,若是一味高亢,反而是飄風驟雨不可久長。

李玄都平靜地問道:“不知幾位族老還有什麼意見?”

李元嬰好似沒有看到谷玉笙的眼色,不顧她的反對,緩緩站起身來,說道:“聖人府邸是聖人血脈,這是整個儒門所公認的,我們李家雖然與太上道祖同姓,但道門上下恐怕無人認爲我們是太上道祖的後人,就連我們自己也不這麼認爲,一旦開戰,儒門必然全力馳援聖人府邸,我們以一家之力對上儒門,只怕是有敗無勝,除非是道門也會馳援李家。”

李玄都道:“這一點,諸位不用擔心,道門是必然站在我們這一邊的。”

許多人又是一驚,如此一來,就不僅僅是兩家之事,而是儒道兩大勢力的正面交鋒了,到時候誰也不敢說能夠掌控局勢,只怕是能放不能收,到底會是什麼結果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李元嬰又道:“如今儒門勢力主要聚集在帝京城中,距離齊州不過幾天的路程,可道門卻有許多人還在江南。”

李非煙忽然開口打斷道:“明心,莫要長他人威風滅自家志氣,要說江南,儒門的四大學院有三個都在江南,三大學宮中的天心學宮也在江南,部分道門之人無法立刻趕到齊州,他們就能趕來了?”

李非煙十分明白,在這個時候,只能有一個聲音,她必須站出來,以長輩的身份壓住李元嬰。

與此同時,谷玉笙也伸手拉了拉李元嬰的衣袖。

李元嬰臉色變化,最終還是悻悻坐下,不再多言。

李玄都沒有要怪罪李元嬰的意思,又問道:“其他族老呢?還有什麼疑問,可以一併說出來。”

幾名族老互相對視一眼,其中一個名爲李道泓的白髮老人開口道:“與儒門開戰乃是大事,如果族長在三言兩語之間便要與聖人府邸開戰,那便是拿李家的基業當兒戲!”

不必李玄都開口,李如是已經出聲道:“那麼依族老的意思,我們李家人便白死了,他聖人府邸想打就打,想殺就殺?是不是他們今天可以在我們祭祖的日子裡跑到我們的墓田殺人,明天就可以闖到這北海堂裡殺人?”

“我沒說李家的人白死了。”李道泓朗朗而言,“這其中也許有什麼誤會,只要誤會化解開就好了,也可以讓聖人府邸做些賠償,何必要大動干戈?畢竟兩家同在齊州,也算是多年的鄰居,能不傷和氣是最好。”

李如是立刻頂了過去:“殺了人,僅僅是賠償就可以了?我們李家還不缺那點金銀吧?難道在族老的眼中,一個李家子弟的性命竟是這般無關輕重?還是族老覺得,兩家的和氣比自家人的性命更重要?是不是要爲了所謂的大局,先是委屈下自家人,然後罵名由族長來擔?”

都說兔死狐悲,許多李家年輕人立時感同身受,露出悲憤之色。

李道泓一凜:“我沒有這樣說。”

李如是望向李道泓,問道:“那族老剛纔的話是什麼意思?”

李道泓一甩袖:“我只是說,這其中可能有什麼誤會。”

“哪有什麼誤會,當時我就在場,那個聖人府邸的家奴不是不知道深淺,是壓根沒把我們李家放在眼中,一言不合就動手,動手就殺人,如今被關押起來,還是半點不怕,比英雄好漢還要硬氣,還能有什麼誤會?”李太一冷冷地接言了,“儒門中人已經秘密拜訪聖人府邸了,難道他們是來拜年的?”

李道泓頓時沉默了。

整個北海堂也沉默了。

許多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望向了族長的位置,卻又不能直接擡頭直視李玄都,於是只能看到一襲黑色鶴氅的下襬,北海堂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時間彷彿在此刻停滯了。

就在這時,李玄都終於開口了:“東皇。”

李太一轉身面向李玄都,沉聲道:“在。”

此時任誰也能看出來,雖然當初三先生和六先生一同反對四先生,但如今兩人的境遇是截然不同,三先生已經徹底失勢,可六先生卻是被四先生看重,不但既往不咎,而且還有更上一層樓的架勢。

李玄都問道:“你說此事不是誤會,可族老卻說是誤會,你怎麼看?”

李太一答道:“回族長,主和之人,要麼是畏死怯戰,要麼就是與聖人府邸有什麼勾結,沒有其他原因。”

李玄都未置對錯,又問道:“你剛纔也說了,儒門中人已經造訪聖人府邸,你覺得他們要做什麼?”

李太一朗聲答道:“自然是衝着我們李家和清微宗來的,如今儒道之爭愈演愈烈,不管怎麼說,我們李家都是道門中人,若能除掉李家,等同斷去道門一臂。”

李玄都提高了問話的聲調:“大禍就在眼前,有些人卻還抱有幻想,你說該如何處置?”

李太一不掩飾自己的殺意,冷然道:“動搖軍心者,立殺之。”

李玄都鬆開手中的“叩天門”,兩隻手都按在了扶手上,最後問道:“如果裡通外敵呢?”

李太一高聲道:“我願親手斬之。”

李道泓臉色蒼白,冷汗津津。

李玄都不再說話。

李太一心領神會,伸手握住“叩天門”的劍柄,拔劍出鞘,轉身走向李道泓。

所有人都不曾說話。

李道泓後退幾步,撞翻了自己的椅子,色厲內荏道:“你、你要做什麼?”

李太一冷笑道:“你在北海府住的時間久了,只怕是已經忘了天罡、天機二堂,你與儒門的暗中往來,真以爲瞞得過別人嗎?!”

李道泓面無血色:“你、你、你這是、是欲加之罪,我、我、我幾時與儒門有過往來?”

便在這時,陸雁冰站起身來,從袖中取出一本卷宗,打開讀道:“武德十一年五月初六日,李道泓於北海府私宅中密會聖人府邸清客陳玉存,事後收受陳玉存一萬太平錢,並前朝官窯瓷器兩件。”

“天寶四年六月,李道泓於東嶽再次與聖人府邸清客陳玉存密談,密談內容不得而知,收受陳玉存五千無憂錢,另有畫聖真跡一幅。”

“上年十二月,聖人府邸清客陳玉存喬裝改扮,登門拜訪,李道泓此次收受須彌寶物一件,其他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李道泓於外室私宅中藏金五萬餘兩,銀二十餘萬兩,各類珠寶、古玩字畫折銀約三十餘萬兩,共計約百萬餘兩。李道泓一年分紅例銀不過三萬餘兩銀子,家中開銷卻達每年四萬餘兩,其家財從何而來,實不可問。”

陸雁冰合上手中的卷宗,望向李道泓,問道:“還要我繼續念嗎?聖人府邸給了你那麼多銀子,總不會是他們錢多燙手吧?”

李道泓已經說不出話來,雙膝一軟,跪倒在地。

陸雁冰繼續說道:“從武德十一年到天寶八年,總共九年的時間,你到底泄露了多少機密,哪怕是天機堂和天罡堂都未能查明,甚至不知你與儒門之人暗中勾結之事。直到天寶七年,你府上管家的兒子因爲不滿於你孫子強納了他的青梅竹馬爲妾室,暗中到天罡堂檢舉揭發,這纔有了這份卷宗。也難怪你要站出來替聖人府邸說話,拿錢辦事,可真是天經地義。”

李道泓面如死灰,嘴脣顫抖,想要求饒,卻又不知該如何求饒。

李玄都沒有說話,只是漠漠地看着眼前這一切。

他早就說過要一整清微宗的風氣,所以這些卷宗材料是早已準備好的。李道虛在位時,因爲某些顧慮,將這些事情按下不發,暫時封存在了天罡堂中,李玄都接過大位之後,便將這些卷宗調了出來,這也是他帶着陸雁冰這個天罡堂的堂主返回李家的原因。

李玄都本不想在此時發難,而是讓他們先過一個好年,只是因爲形勢變化的緣故,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也只好現在拿出來了。

大年初一的時候,李太一在茶樓中就已經得了李玄都的交代,知道自己今日的差事,於是當着衆人的面乾脆利落地一劍砍下了李道泓的腦袋,鮮血噴出一尺多高。

“叩天門”不曾沾染半分血跡。

李太一望着無頭屍體,冷冷道:“死在‘叩天門’之下,真是便宜你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對錯黑白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第十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百一十章 雙刀寧憶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第六十七章 長生久視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四章 燕清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一百三十章 見聞所感第九章 城頭故人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三十四章 有酒上酒第十四章 圍殺局面第一百九十八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二十五章 離去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第一百九十二章 伏擊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第二十六章 誓約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山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二章 望西京第六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一百六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山途中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後之事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一百九十章 付之一炬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世興第一百一十三章 懷千歲憂第二百零二章 逆轉局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五章 燈下黑第三百一十五章 光明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爭我奪(上)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五十四章 屍墓初現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四十四章 出劍(二)第三十九章 四刀六劍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零八章 楊柳之爭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八章 生生不滅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師奇謀第十章 觀音法相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六十四章 詞牌爲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靜禪宗之變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二百零七章 父女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此世故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七章 巫相第一百三十三章 冷月一鋸
第一百三十九章 對錯黑白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第十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百一十章 雙刀寧憶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第六十七章 長生久視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四章 燕清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一百三十章 見聞所感第九章 城頭故人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三十四章 有酒上酒第十四章 圍殺局面第一百九十八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二十五章 離去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第一百九十二章 伏擊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第二十六章 誓約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山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二章 望西京第六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一百六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山途中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後之事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一百九十章 付之一炬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世興第一百一十三章 懷千歲憂第二百零二章 逆轉局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五章 燈下黑第三百一十五章 光明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爭我奪(上)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五十四章 屍墓初現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四十四章 出劍(二)第三十九章 四刀六劍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零八章 楊柳之爭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八章 生生不滅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師奇謀第十章 觀音法相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六十四章 詞牌爲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靜禪宗之變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二百零七章 父女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此世故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七章 巫相第一百三十三章 冷月一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