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說人心道天下

李玄都道:“我還是稱呼‘陛下’吧,陛下所說不錯,世事與棋盤大不相同,雙方的棋子並不相等,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甚至不止兩個棋手。不過有一點,陛下說錯了。”

“哪裡錯了?”天寶帝問道。

李玄都道:“陛下開始說我們二人棋子的多少,實則是將我們二人放在了棋手的位置上,可在我看來,所謂棋手,並非某個人。”

“願聞其詳。”天寶帝目光灼灼地望着李玄都。

李玄都道:“如果天下爲棋局,那麼棋手是誰?棋手不是某一個人,不是家師、地師、宋政、秦清、龍老人,也不是我李玄都,更不是陛下。棋手是一羣人,一羣有着共同利益的目標的人,成千上萬的人心,這些人心匯聚在一起,化作一隻看不見的無形大手,操縱着棋盤上的棋子。”

天寶帝又問道:“誰是棋子?”

李玄都道:“每個單獨個體都是棋子,只是職責不同、位置不同、分工不同,就好比我剛纔說的,陛下很重要,是棋盤上的‘帥’,關乎到勝負,可是與棋手本身相比,還是一顆棋子。”

天寶帝皺起眉頭,似乎有些不能接受李玄都的這個說法,可又無法辯駁,只能再問道:“先生方纔說棋盤上可能不止一個棋手,那麼朕背後的棋手是誰?”

李玄都無所避諱道:“陛下之所以是陛下,是因爲陛下出身天家皇室,是先帝的兒子,那麼陛下的根基是什麼?是宗室,是朝廷。朝廷是什麼?朝廷不是幾座宮殿,不是這座帝京城,它由千千萬萬的官員、小吏、差人、甲士、士紳組成。朝廷就像一座祭天的祭壇,陛下站在祭壇最高處,正是這些人堆積成了祭壇,如果沒了這些人,陛下便要跌落下去。”

天寶帝雖然不滿這個說法,但他也明白李玄都所說的是事實,只能點頭認可。

李玄都繼續說道:“這些人並非沒有心智的泥塑木偶,他們也有想法,有所欲所求,有着各自的算計。這便是人心。人心匯聚一處是爲民意,看不見摸不着,卻又真真切切地影響着所有人,即是棋手。陛下應該聽過兩個說法,一個是‘人心盡失’,一個是‘衆叛親離’,縱然是帝王之尊,也不能違背這些看不見的人心,否則便是倒行逆施,皇位不保。如果棋局上滿盤皆輸,身爲‘帥’的陛下逃不脫,可不意味着棋手無法逃脫。”

天寶帝沉默了。

他本想以棋盤比喻如今形勢,卻沒想到被李玄都反將一軍。

過了許久,天寶帝方纔說道:“先前我問先生誰是先生背後的棋手,先生不答,原來這就是先生的答案。只是不知如今的人心是什麼?”

李玄都回達道:“人心即是所求,同欲則同求。萬衆一心,則無事不成。現在的人心只有兩個字。”

“哪兩個字?”天寶帝緊緊盯着李玄都,寬大袍袖中的手掌不自覺地握成拳頭。

李玄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太平。”

“太平?”天寶帝又重複了一遍。

“天下太平。”李玄都點頭道。

“自明雍二十年以來,位於北方茫茫草原上的金帳汗國從西北一線屢次犯邊,及至明雍二十二年,金帳大軍兵臨西京城下。”

“武德十年,金帳大軍再次南下,攻陷西京。先帝驚怒交加,就此病倒,不能理事,朝政交由皇后謝氏和內閣首輔張肅卿共同署理,在張肅卿的主導下,朝廷拒不議和,調集蜀州、中州、晉州、燕州等地兵力,由左都督秦襄親自領軍,在秦州與金帳大軍展開大戰,迫使金帳大軍退往涼州。”

“次年,金帳大軍因糧草不足而撤兵,就在秦襄打算就此收復秦州、涼州等地之際,重病不起的先帝在西苑煙波殿駕崩。同年,秦州、涼州爆發饑荒,數十萬流民無家可歸,西北僞周趁機起事,瞬間席捲兩州之地,佔據西京,推舉澹臺云爲共主,號稱西王。”

“此時朝廷因爲新帝登基之故,局勢動盪不明,無暇顧及秦、涼二州。天寶二年,謝太后發動帝京之變,誅殺以張肅卿爲首的顧命四大臣,羅列的罪名中就有‘不能盡心與金帳汗國和議,致使有今日西北叛亂’一條。張肅卿被殺之後,被張肅卿重用的秦襄也受到牽連而被罷官下獄,這位沙場宿將曾道:‘此冤獄也,自壞長城矣。’”

“在秦襄下獄之後,朝廷再無可戰之將,幾次想要收復西北,都爲澹臺雲所敗,損兵折將無數,國庫愈發空虛,再難以支撐戰事。”

“天寶三年,澹臺雲率軍攻入蜀州,大破朝廷官軍,又在短短一年的時間中,平定南疆蠻族十六部,以蜀州、秦州、涼州等三州之地,正式割據立國,澹臺雲被尊爲‘聖君’。”

“在其後數年中,地師創立的青陽教愈演愈烈,席捲數州,邊境上仍是戰事不斷。更不用說其他天災人禍。”

李玄都望向天寶帝:“如今是天寶八載,馬上就是天寶九載,如果從武德十年算起,戰火已經綿延了十年之久,而且不同以往,並非一州一地的戰火,而是席捲了大半個天下的戰火,戰死之人、餓死之人、死於非命之人不計其數。天下苦戰亂久矣,天下之人,無不思定。這便是人心所向。”

天寶帝輕聲問道:“如何得人心?”

李玄都道:“誰能使天下太平,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房,誰就得人心。誰能得人心,這天下便是誰的。”

此言一出,天寶帝臉色豁然色變,強忍怒氣道:“先生的意思是,如果那些逆賊能夠使天下太平,那麼人心就是那些逆賊的,天下也是那些逆賊的。”

“正是。”李玄都坦然道,“否則從古至今爲何有那麼多次改朝換代?今日之逆賊,未嘗不是明日之共主,自古以來,這天下就是有德者居之。能使天下太平,可謂有德者?可謂英雄?”

天寶帝猛地起身,上身前傾,雙手撐在桌案上,瞪視着李玄都。

李玄都安穩不動,神態淡然。

不必說天寶帝只是個未曾親政的小皇帝,就算他是一個成熟帝王,現在的李玄都也不會懼怕,尤其是在這麼近的距離下,當真是匹夫一怒而血濺五步。

過了片刻,還是天寶帝退卻了,重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

李玄都道:“迄今爲止,朝廷還是棋子最多的棋手,逆賊可以做的,陛下同樣可以做,只要陛下做成了,便可青史留名,將死棋盤活,是爲中興之主。”

天寶帝靠在椅背上,喃喃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難也。”

李玄都看了眼棋盤,推動自己這邊的卒子,說道:“事在人爲。就像這過河卒,想要將死老帥是何其難,卻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只要一步一步向前走就是了。”

這一刻,天寶帝對於眼前之人倒真是觀感複雜了,既惱怒他的傲慢跋扈,又覺得他說的話有那麼些道理,於是他忍不住問道:“先生爲何不投效朝廷,報效國家?”

李玄都反問道:“陛下焉知我不曾投效朝廷?從天寶元年到天寶二年,我一直在帝京城中,最後卻是以反賊的名號狼狽離開帝京,險些丟了性命。”

天寶帝啞然。

這就是帝京之變了。

當時天寶帝年幼,自然是支持母后,認爲張肅卿是權臣。可因爲太后弄權的緣故,天寶帝這些年來逐漸改變了看法,對於張肅卿的評價漸高,此時聽得李玄都舊事重提,隱隱有些興奮起來,說道:“我,朕!親政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爲張相平反。”

不過讓天寶帝失望的是,李玄都的反應甚是平淡,不喜也不悲,也可以說是喜怒不形於色。

天寶帝在心中暗暗給了李玄都一個城府深沉的評價,愛其才,厭其行。

李玄都同樣在心中給了天寶帝一個不算高的評價。稚嫩還是次要,關鍵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只有父親而沒有母親,也不能只有母親而沒有父親,天寶帝幼年喪父,這是長於婦人之手,又因爲生於深宮之中,周圍只有宮女和宦官,其性情偏激、氣量狹小倒也在情理之中。雖然看得出來,儒門中人的教導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扭轉作用,可時日尚短,如今的天寶帝知道禮賢下士、收買人心、能屈能伸那一套,可骨子裡還是高高在上,沒有見過真正的世情,所謂的禮賢下士只是流於表面,甚至不倫不類,起到了反作用。

李玄都又開口道:“其實說起來,我至今還是朝廷通緝的反賊,如今卻與陛下共處一室,實在是有些……不知該如何形容。”

天寶帝笑了一聲,頗有譏諷意味:“那日在滿春院中,清平先生當衆打死了青鸞衛的都督丁策,無人敢說什麼。堂堂唐王在清平先生面前,比見了我這個皇帝還要恭敬,小小的通緝算得了什麼?難道青鸞衛還敢去齊州會館捉人不成?”

李玄都說道:“齊州會館可是在社稷學宮的名下,青鸞衛說不定是看在社稷學宮的面子上纔不敢去抓人。”

天寶帝一怔,隨即握緊了拳頭:“原來他們早就聯繫了清平先生。”

第三十五章 散功重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七十一章 煉屍之陣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謹風第一百五十九章 紅衣宦官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十一章 改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七十章 紫氣水劍第二十三章 過往雲煙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辭離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六十章 偷天第六十一章 殺人者清微宗弟子是也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二百三十六章 王天笑第六十章 刑部之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二百零四章 參差分兩勢第四十九章 秦家寶船第一百一十章 新主舊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驚雷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唯肅第二百零二章 冬雪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明六巫第六十五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鬥天狗第四十九章 張岱山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三章 雙面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一六十六章 是非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惑第三十七章 純粹武夫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九十章 破法相第一百三十二章 鬼母陰姬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一百六十六章 錢能通神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二百零二章 逆轉局勢第一百一十九章 秋庭蓮花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徒家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六章 太和山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二百零五章 七絃仙劍第一百五十八章 倚天照海花無數番外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二十五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多事秋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九十九章 太素玄功第六十九章 季叔夜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七十章 宮官設局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青鶴居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白裘公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主僕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弊三缺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十九章 蓮咒之法第四章 盜墓賊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刃仇敵
第三十五章 散功重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七十一章 煉屍之陣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謹風第一百五十九章 紅衣宦官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十一章 改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七十章 紫氣水劍第二十三章 過往雲煙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辭離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六十章 偷天第六十一章 殺人者清微宗弟子是也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二百三十六章 王天笑第六十章 刑部之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二百零四章 參差分兩勢第四十九章 秦家寶船第一百一十章 新主舊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驚雷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唯肅第二百零二章 冬雪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明六巫第六十五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鬥天狗第四十九章 張岱山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三章 雙面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一六十六章 是非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惑第三十七章 純粹武夫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九十章 破法相第一百三十二章 鬼母陰姬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一百六十六章 錢能通神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二百零二章 逆轉局勢第一百一十九章 秋庭蓮花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徒家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六章 太和山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二百零五章 七絃仙劍第一百五十八章 倚天照海花無數番外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二十五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多事秋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九十九章 太素玄功第六十九章 季叔夜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七十章 宮官設局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青鶴居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白裘公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主僕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弊三缺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十九章 蓮咒之法第四章 盜墓賊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刃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