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

大天師駕臨金陵府的消息在一夜之間傳遍了金陵府,無論是士紳富商還是尋常百姓,都想要一睹大天師的真容,對於俗世中人來說,大天師就是當之無愧的神仙中人,不說聆聽教誨,就是沾沾仙氣,那也是好的。

對於江湖中人來說,老玄榜上的四人沒什麼不同,都是長生地仙,都是一宗之主,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可在普通百姓的眼中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對於他們來說,地師徐無鬼和大劍仙李道虛都未曾聽過,不知何許人也,真正有名的就是大天師張靜修和聖君澹臺雲,澹臺雲就是西北那邊的皇帝,不知是男是女就默認是男子,傳聞澹臺雲身長八尺,力大無窮,驍勇善戰,動輒屠城,還要吃人,是惡魔一樣的人物。大天師張靜修又被稱作天師爺,與老爺、皇爺、王爺等稱呼類似,還有稱呼國師的,卻與欽天監的監正混淆,認爲國師就是整天在皇宮裡替皇帝老爺算卦看星星,還有人分不清國師和帝師的區別,認爲國師是教導皇帝讀書的,由此又衍生出太師的說法。

不過不管怎麼說,張靜修在民間的名氣最大,這並非他一人之功,而是歷代大天師傳承之功,也讓好些人認爲歷代大天師都是一個人,也知道名字,就知道姓張,張天師已經活了幾千年,可不就活神仙。

大天師駕臨金陵府的消息傳開之後,很快又有一個消息,說大天師正在錢家別院,於是百姓們紛紛涌向錢家別院,錢家勢大,敢於驅逐不得人心江州總督,卻也不敢擺明架勢阻擋如此多的百姓,免得落人話柄,而且錢青白人老成精,嗅出了不尋常的氣息,百姓的反應太過熱烈,不像是自發如此,倒像是被人煽動,像極了青陽教的手段,可是青陽教如今已是元氣大傷,哪裡會在金陵府攪風攪雨,必然另有旁人在暗中推波助瀾,再聯想到蘇冠、蘇雲媚之事,錢青白更不敢驅逐百姓。於是作爲地主的錢家和蘇家商議之後,決定把見面的地點轉移到了大報恩寺,這兒佔地廣闊,也能讓部分百姓進來,而且大報恩寺算是皇家寺廟,可以讓官府的人來維持秩序,百姓們天然對官府懷有畏懼之心,若真出了事情,也好應對。

對此,李玄都和張靜修並無異議,對於他們二人來說,正好把百姓阻隔在前寺,他們在後寺覓一僻靜之地就是。兩人同樣察覺到不對勁,兩人的確沒有隱秘行蹤,可也是侷限在不大的範圍之內,怎麼會鬧到如今這般舉城皆知,顯然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不過這也在兩人的意料之中,當年司徒玄策與張靜修議和,最終功虧一簣,可見有多少人不希望看到一個完整的道門重現世間。

如今的道門雖然高手如雲,勢力雄厚,但在這千餘年來,實際上被分割成幾部分,互相爭鬥不休。一開始是因爲南華真君與楊朱的分歧分成了正邪兩道,後來正道和邪道又各自分裂,如今的道門變成了四部分,可以稱之爲以張靜修爲首的江南道門,以李道虛爲首的江北道門,以秦清爲首的遼東道門,以澹臺雲和徐無鬼爲首的西北道門,本來是西門道門最爲勢大,可正應了智伯瑤之死的典故,勢力大最大的要麼笑到最後,一統四方,要麼就被弱勢的三方聯手幹掉,第一個退場。西北道門的結局可以算是後者,最終是澹臺雲與地師內訌,西北道門勢力大減,四方趨於平衡。

現在李玄都要做的是讓江南道門和江北道門議和,再與遼東道門結盟,徹底滅去西北道門,如此使道門初步歸於一統。對於這個結果,誰最害怕?答案不言而喻。過去千百年中,道門始終不能一統,一直維持四分五裂的局面,每有強人出現,想要一統道門,總是遭遇意外,扶弱抑強,使得道門各方維持平衡,誰也不能吞併掉另外幾方,又是誰在幕後推手?答案也不言而喻。

這次議和的關鍵是什麼,就是張靜修只要虛名而不要實權,將大部分實權讓給李道虛,同樣,秦清志在廟堂而不在江湖,也可以讓渡部分實權。打個比方,道門有三清祖師,如果李玄都議和成功,可以整合道門,道門就有三位掌教,分別對應三清祖師,並列齊名。其中大天師張靜修對應太清祖師,名義上爲三清之首,名分最重,實權最小。秦清對應上清祖師,居於三清之末,名分最末,但能夠掌握部分實權。李道虛對應玉清祖師,名分居中,掌握實權最大,實質上爲三清之首。

這個提議,是張靜修提出,可謂高風亮節。秦清也已經默認,不會太過反對,畢竟遼東道門本就在各大道門中排名居於末尾,有利無害。李道虛雖然丟了名分,但得了實權,以他的性情而言,同意這個和議的可能極大。這就是李玄都有底氣前往清微宗何談的根本所在,也是張靜沉等張氏族人極力反對的原因所在,張靜修爲了安撫張氏族人,這纔不斷讓步,不但拿掉了顏飛卿的宗主之位,讓張靜沉做了正一宗的代宗主,就是張靜沉的許多僭越之舉,張靜修也不過分追究,只是爲了顧全大局,甘願以自己手中權勢彌補張氏族人,力求達成三方聯盟議和,使道門重歸一統。

一個統一的道門是有人不願意看到的,可如今的儒門太虛弱了,無力與整個道門全面開戰,更不用說像以前那般徹底壓制道門,事實上儒門也從未徹底壓制道門,而是分而治之。現在眼看着老招數不好用了,藏於幕後之人開始不斷挑動江南道門、江北道門、遼東道門三方內部的反對勢力,勢要破壞和談。江南道門中的張靜沉已經浮出水面,江北道門那邊,不出所料就是李元嬰。至於遼東道門,因爲遼東與萬象學宮已經撕破臉皮的緣故,倒是還沒有什麼跡象。不過如今中原與遼東之割裂、敵對,也是出自那些幕後之人的手筆。

當然,道門一統還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西北道門該怎麼辦,就算西北道門被削弱了一次,仍舊是四方道門中勢力最爲雄厚的,那麼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直接三方聯手滅去西北道門,由此道門一統。

李玄都的初步謀劃就是,外用遼東取代大魏,內用道門分割儒門之權柄,如今的道門早已不是單單道家一家之說,其中還融匯了墨家、法家、縱橫家、陰陽家等其他諸子百家,就算不能完全取代儒門,也不能再讓這個天下成爲儒門的一言之堂,儒道並用,好歹是引進了一股活水,不再死水一潭。

辰時三刻,李玄都和張靜修已經來到了大報恩寺,由正門而入,李玄都身邊跟隨着秦素、沈元舟、司空藻、錢青白,以及靜禪宗的方緣和圓覺,張靜修那邊的人更多一些,有慈航宗的白繡裳、玄女宗的蕭時雨、金剛宗的悟真、正一宗的張岱山、真言宗的法難師太、法相宗的左雨寒,除此之外,蘇家蘇言未到,而是讓自己的弟弟蘇讓代自己到場。蘇家的男子和女子並不用同一個範字,而且男子是單字,女子是雙字。

至於其他人,弟子也好,隨從也罷,只能分散在外圍,與早已駐守在大報恩寺外的官兵阻隔被人煽動而來的百姓,給這些宗主們留出足夠的談話空間。

一行人先是進了大雄寶殿,由方丈作陪,方丈看起來大概有不惑年紀,甚是儒雅,與其說是一位僧人,倒像是一名儒士。

殿內供奉了一尊極大也極爲雄偉的金身大佛,李玄都、張靜修、秦素、沈元舟、蕭時雨等與佛門無關的純粹道門之人,避讓到一旁,而白繡裳、悟真、方緣、圓覺、法難師太,也包括半佛半道的左雨寒則是先拜了佛祖,無論心中信是不信,總之面上都極爲虔誠。

然後又是一番客套寒暄,畢竟能夠見到這座大殿之人,不是一宗之主,就是一宗長老,放在江湖上也是聲名顯赫的大人物,互相之間都有幾分交情,平日裡久不見面,此時見面自然就是多日不見,甚是想念。

待到一番寒暄之後,終於進入了正題,方丈識趣地離去。

首先開口的是地位最高的大天師張靜修,他緩緩說道:“自從上次玉虛鬥劍以來,江湖紛爭日益激烈,以至於各宗損失慘重,更給了西北五宗可乘之機,這纔有了太平宗沈老先生、靜禪宗方靜方丈身故之事,以及後來圍攻璇女山、沈大先生失蹤和攻打大真人府之事。天下同道苦之久矣,本是同出一脈,何以兄弟鬩牆?今江湖中人所求不過一個‘和’字,有道是兄弟鬩牆,外禦其侮,江湖同道於水火刀劍之中望‘和議’如大旱之望雲霓。今日,貧道召集諸位於此,便是爲了解決此事。”

第二百零六章 四時劍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四十二章 陳安靜第一百七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四十二章 由荊入瀟第一百一十九章 秋庭蓮花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京雪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二百二十五章 私塾內外第一百七十章 六個半人第四十一章 江山之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陽鬼丹第二百零六章 春風一醉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九十章 樓蘭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十四章 圍殺局面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十二章 新春第二百二十二章 訴衷腸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二十一章 道高一尺第二章 一劍三寸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老峰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豬蹄子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四十五章 生意第三十一章 天樂宗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九十章 血刀傳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二章 賬房先生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二十九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六十八章 太過巧合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五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晉州晉陽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九十四章 一枚梨子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五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三章 叔叔嫂嫂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七十八章 仙人撫我頂番外一第一六十一章 許諾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零三章 姑侄二人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撤軍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番外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退場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一百三十章 追逃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陽鬼丹第五十八章 死不瞑目第四十八章 指點江山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四十七章 夫人姓秦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玄第六第三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夢醒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人造化境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棋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心中猜測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二十一章 天南海北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徒家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一百八十一章 美人白骨
第二百零六章 四時劍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四十二章 陳安靜第一百七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四十二章 由荊入瀟第一百一十九章 秋庭蓮花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京雪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二百二十五章 私塾內外第一百七十章 六個半人第四十一章 江山之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陽鬼丹第二百零六章 春風一醉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九十章 樓蘭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十四章 圍殺局面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十二章 新春第二百二十二章 訴衷腸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二十一章 道高一尺第二章 一劍三寸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老峰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豬蹄子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四十五章 生意第三十一章 天樂宗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九十章 血刀傳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二章 賬房先生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二十九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六十八章 太過巧合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五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晉州晉陽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九十四章 一枚梨子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五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三章 叔叔嫂嫂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七十八章 仙人撫我頂番外一第一六十一章 許諾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零三章 姑侄二人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撤軍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番外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退場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一百三十章 追逃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陽鬼丹第五十八章 死不瞑目第四十八章 指點江山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四十七章 夫人姓秦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玄第六第三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夢醒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人造化境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棋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心中猜測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二十一章 天南海北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徒家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一百八十一章 美人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