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江山之後

這道旨意卻是讓衆多帝黨中人有些摸不着頭腦,本來就是後黨之人奪了兵權,現在又讓另外一個後黨之人把兵權拿回來?哪有這樣的道理?

只是趙良庚已經有了些明悟。

如果說這道旨意是出自儒門之人出手,那麼儒門之人的態度就讓人玩味了,他們似乎不想把事態擴大,更不想讓兩黨就此開戰。

如果這個猜測爲真,那麼是不是意味着唐王奪取兵權之舉也暗藏玄機?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唐王奪取兵權之舉的背後有什麼貓膩,可他又憑什麼從唐王手中奪回兵權?難道就憑這道聖旨?莫不是儒門存了坐山觀虎鬥的心思?

正當趙良庚心思幾轉的時候,梅盛林已經合起了手中聖旨,仍舊是雙手託舉,說道:“趙閣老,領旨吧。”

趙良庚回過神來,雙手接過聖旨,口中道:“臣,領旨。”

領旨之後,衆官員紛紛起身。梅盛林道:“平叛一事,就有勞閣老了。”

趙良庚沉聲道:“若真如方纔所說,唐王奪了五城兵馬司的兵權,我這一去,恐怕是一去不返。”

戶部尚書不陰不陽道:“不是還有青鸞衛都督府麼。”

趙良庚冷冷道:“對方既然打五城兵馬司的主意,難道會放過青鸞衛都督府嗎?”

戶部尚書故作恍然道:“是了,青鸞衛都督府本就聽令唐王,何必去奪!”

趙良庚不欲與他繼續口舌之爭,一揮大袖,往大堂外走去。

前朝有休沐制度,一個官員每年假期長達一百二十天,到了本朝,雖然廢除了如此長的假期,但仍舊可以五天一休沐。今天剛好是戶部尚書和左都御史休沐的日子,所以才被人抓住機會攻打府邸,不得不避到官衙之中。

事實上,這一日,半數堂官都在休沐,也讓整個朝廷的反應異常遲鈍。

……

謝雉從未像今日這般狼狽過,哪怕是當年的帝京之變,她也是安穩不動,身旁有地師徐無鬼,等待着李道虛和張靜修這兩位長生地仙入宮。

可今日,她卻被李玄都逼迫得一逃再逃。

李玄都就像貓戲老鼠一般,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不急於取謝雉性命,正如李玄都自己所說,他不打算親手殺了謝雉,而是要將她明正典刑,昭示天下。

這讓謝雉如何不惱怒?可惱怒又有何用?在惱怒之後,漸而涌上心頭的就是絕望了。

謝雉在楊呂的護送下,離開司禮監,往宮外逃去。

出午門之後,繼續往南而行,便是承天門,往東是太廟,往西是社稷壇。

謝雉沒有出承天門,而是往社稷壇而去。

很快,再無束縛限制的李玄都憑空出現在午門外、承天門內的巨大廣場上,環顧四周,清晰“看”到了謝雉的足跡,一直通向社稷壇。

社稷壇始建於太宗年間,與太廟相對,分別位於承天門的一左一右,對應“左祖右社”的說法,除去社稷壇之外,還有拜殿、戟門、神庫、神廚、宰牲亭等。社稷壇分爲太社壇、太稷壇,供奉社神和稷神。社神即是土地神,稷神即是五穀神。

李玄都走入社稷壇。

天爲陽向南,地爲陰向北,社爲土地,屬陰,所以壇內建築均以南爲上。最北爲戟門,也是主門。

此時門前並無守衛,李玄都過戟門、拜殿,拜殿之南即是太社壇。

太社壇爲白玉砌成的方形三層平臺,四出陛,各三級。壇上層鋪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象徵五行五方,五色土皆是各地進貢而來,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壇中央有一方形石柱,名“江山石”,象徵江山永固。

李玄都來到太社壇前,沒有登壇,而是擡頭望向江山石,沉默片刻後緩緩道:“江山永固,當真能江山永固嗎?”

說罷,李玄都擡手虛壓一下。

原本只是半埋於土中的江山石受到莫大壓力,轟然下沉,變爲整個埋入土中。

同時也顯露出站在江山石後的身影。

白髮白鬚白袍,與黑髮黑袍的李玄都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是謝雉,而是李道虛。

李道虛負手而立,俯視着李玄都。

李玄都對於師父出現在此地並不意外,仰頭望去。

師徒二人,一者在壇上,一者在壇下,四目相對。

片刻之後,李玄都收回視線,主動行禮道:“見過師父。”

“紫府。”李道虛道,“我等你多時了。”

李玄都道:“方纔師父立於江山石後等我,是爲江山之後,莫不是寓意師父這些年來一直藏身於朝廷幕後暗操局勢,如此一個江山之後?”

李道虛古井無波,反問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李玄都直起身子:“的確是沒什麼意義了,無論是還是不是,弟子今日都要撥亂反正,改天換日。”

也許是太久沒有聽到有人如此豪言壯語,李道虛有了片刻無關緊要的出神。

張靜修、徐無鬼,再加上一個龍老人,都是老傢伙了,被歲月消磨了意氣,無論如何想、如何做,都不會去說。

宋政和澹臺雲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而秦清是個內斂之人。

唯有自己這位弟子會如此想、如此做、如此說。

本以爲他這些年變了許多,可說到底,終究還是個年輕人,還藏着幾分豪情壯志,有如此豪言。

這當然是豪言,不在乎李道虛是什麼態度,都要把事情做成,這還不是豪言?

不過李道虛並未動怒,一則是因爲多年的修心養性,二則是因爲早有預料,三則是因爲兩人的關係。

師徒父子,香火傳承。

此時此刻,李道虛還有幾分欣慰。

其實師徒二人都心知肚明,李玄都沒有躋身元嬰妙境,如何也不是李道虛的對手,李道虛可不是澹臺雲這種剛剛躋身元嬰妙境之人,早在多年之前,他就已經在此境之中,多年閉關清修,距離一劫地仙只剩下一步之遙,尤其是徐無鬼和金帳國師這兩個存世時間極短的一劫地仙不在之後,李道虛更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人。

拳怕少壯,境界修爲卻要通過歲月慢慢累積。

李玄都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李玄都問道:“師父執意要保謝雉?”

李道虛並未直接回答,而是道:“你可否再等十年?待到爲師飛昇離世,天下之大,任你作爲。”

李玄都卻是斬釘截鐵道:“等不得。”

“十年都等不得?”李道虛又問了一遍。

李玄都仍舊毫不動搖:“休說十年,便是一年,同樣等不得。”

李道虛不怒反笑:“那你將爲師置於何處?”

李玄都回答道:“無人能將師父置於何處,只有師父自己能決定自己身在何處,難道今日是別人把師父綁到此地的嗎?”

李道虛嘆息一聲:“你是心意已決。”

李玄都再次行禮道:“還請師父退讓一步,天地便爲之一寬。”

李道虛漸漸收斂了臉上的笑意,道:“父親與兒子狹路相逢,卻要父親給兒子讓路,這是什麼道理?”

李玄都不卑不亢道:“父親有不義之舉,兒子誠心規勸,規勸不行,則直言抗爭,雖不順,但使父親不陷於不義之中,是爲孝。”

李道虛的迴應只有一個“好”字。

李玄都不再多言。

江湖之中,嘴上說再多的道理,敵不過刀劍的道理,今日此地,師徒二人誰也不肯讓步,那麼只能用最古老的方式決出勝負對錯。

就在此時,天生異象。

天空中綻放出無數炫目的雪白光亮,瞬間照亮了漆黑的天幕。

正在太稷壇的謝雉不得不眯起雙眼。

李道虛擡頭望向天空,視野中多了數道身影。

以社稷壇爲中心,這些身影圍繞成圓。

片刻後,漫天的刺目白光如同潮水一般退去,這些身影顯露出真容。

九位天人境大宗師聯袂登場。

慈航宗白繡裳、正一宗張鸞山、皁閣宗蘭玄霜、玄女宗蕭時雨、金剛宗悟真、太平宗沈元舟、法相宗左雨寒、玄女宗石無月、慈航宗慕容畫。

這九人之中,境界修爲最低也是天人無量境,而白繡裳、張鸞山、蘭玄霜等人皆是天人造化境,更有仙物在手,再加上李玄都這個長生境親自坐鎮,規格要比澹臺雲那邊高出一倍。

李玄都之所以派秦素、張海石、李非煙、李世興、太微真人、萬壽真人、三玄真人去對付澹臺雲,就是爲了避免他們左右爲難,如今在場之人,多是張靜修和李玄都的人,面對李道虛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

不過與之同時,另一邊也出現幾人,分別是司禮監掌印楊呂、司禮監首席秉筆柳逸、僞仙陳眠、僞仙納蘭絮、谷玉笙、樓心卿,雖然人數處在劣勢,但也都是天人境的大宗師,足以壯聲勢。

李道虛收回視線,淡笑道:“紫府,你想憑多取勝?”

李玄都道:“今日玄都不爲比試修爲高低,不求勝負,只爲求天下太平。”

李道虛問道:“贏得了嗎?”

李玄都深深吸一了口氣,沉聲道:“只能勉力一試。”

李道虛道:“你的四次‘太易法訣’已經用完,你是晚輩,爲師給你公平一戰的機會。”

話音落下,李道虛連續四次揮袖。

四道通天劍氣從天而落,落於四方,天地爲之一震,劍氣似虛似實,割裂空間。

四道劍氣比天之高,寬如城牆,構成一個方形,將社稷壇切割成一方孤島,劍氣散去之前,裡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進不來。

此乃“太始劍氣”。

李道虛一氣用完了自己的四次“太始劍氣”,這便是公平一戰。

李玄都微微低頭,輕聲道:“多謝師父成全。”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一百九十一章 攔路第三十七章 純粹武夫番外六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師傅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在今天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七章 老湯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二十八章 大僞似真第七十二章 邪道聖女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八十四章 江湖兒郎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大雨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三十二章 殺機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國大義第一百二十九章 開筋正骨第八十章 長生石第二百二十章 爲民請命第一百四十章 上清正一第十七章 豪客第一百九十四章 長夜漫漫第二十八章 自帝京來第六十章 一線第二百零五章 七絃仙劍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一百八十四章 鳳樓春第七十章 師姑非煙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二百零八章 請客登島第九十二章 揣測第一百零六章 清水白菜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八十四章 血神經第三十二章 家傳劍法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第二十九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八十二章 清微規矩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二女相見第一百零六章 辦法第四十七章 春風吹拂第十五章 玄竅歸元第九十九章 儒墨之爭第六章 簫聲至第五十一章 疑心生暗鬼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五十章 金剛不壞第一百八十四章 乾上乾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第十二章 深夜來客第二百八十章 神遊天外第一百六十八章 師徒相見第五十八章 青領宮第六十八章 一劍破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一百零一章 陸時貞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二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二十七章 冷美人第十三章 落雪第七章 釋疑第一百二十三章 風雷之變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兒酒紅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陽鬼咒第一百一十五章 艾伊娜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一百九十一章 攔路第三十七章 純粹武夫番外六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師傅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在今天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七章 老湯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二十八章 大僞似真第七十二章 邪道聖女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八十四章 江湖兒郎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大雨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三十二章 殺機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國大義第一百二十九章 開筋正骨第八十章 長生石第二百二十章 爲民請命第一百四十章 上清正一第十七章 豪客第一百九十四章 長夜漫漫第二十八章 自帝京來第六十章 一線第二百零五章 七絃仙劍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一百八十四章 鳳樓春第七十章 師姑非煙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二百零八章 請客登島第九十二章 揣測第一百零六章 清水白菜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八十四章 血神經第三十二章 家傳劍法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第二十九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八十二章 清微規矩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二女相見第一百零六章 辦法第四十七章 春風吹拂第十五章 玄竅歸元第九十九章 儒墨之爭第六章 簫聲至第五十一章 疑心生暗鬼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五十章 金剛不壞第一百八十四章 乾上乾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第十二章 深夜來客第二百八十章 神遊天外第一百六十八章 師徒相見第五十八章 青領宮第六十八章 一劍破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一百零一章 陸時貞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二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二十七章 冷美人第十三章 落雪第七章 釋疑第一百二十三章 風雷之變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兒酒紅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陽鬼咒第一百一十五章 艾伊娜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