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鬥毆

對於帝京百姓來說,眼前這一幕與天寶二年的那場往事是何其相似,於是家家關門閉戶,生怕被殃及池魚。

原本還開着的店鋪也紛紛關門打烊,客棧就變得尷尬了,那些有房的客人還好說,那些並不住宿的客人該怎麼辦?總不能把人家趕到大街上,只能是夥計上了門板,大傢伙都在一樓大堂待着,等到事情平息,再離開客棧。

好在客棧中最不缺的就是吃喝。

這麼多人聚集在客棧大堂中,無所事事,外面又是兵荒馬亂的景象,不談國事也談國事了。

一處緊挨着內城的客棧中,一樓大堂坐了二十幾號人,有的四人一桌,有的三三兩兩一桌,倒也不顯得擁擠,其中一名略帶幾分儒雅的中年男子獨佔一桌,正在自斟自飲。

然後就聽旁邊一桌上正好今日休沐的年輕小吏正在侃侃而談:“要我說啊,這是後黨中人發難,要把帝黨中人一網打盡,這天下就又是太后娘娘的天下了。如今皇上年歲漸大,要皇上親政的呼聲一天高過一天,一浪高過一浪,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太后娘娘眼看着權位不保,又要故技重施。”

此人雖然看着年輕,但卻是公門中人,縱然小吏算不得官,也能算是半個官身,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話的可信度還是很高。

再加上天寶二年的前車之鑑不遠,於是大堂中衆人紛紛點頭附和。

唯有那中年男子仍舊飲酒不停。

小吏接着說道:“不過咱們大家也不要擔心,這些大人物們打打殺殺,要死也是死那些錦衣玉食的,與我們這些小人物無關,我們還是該吃吃,該喝喝,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了,再接着過咱們的日子。”

有人道:“這話說得對,無非是上面的官老爺變了,我們只管磕頭就是。”

此言一出,不少人紛紛會心一笑。

聞聽此言,正在自斟自飲的中年男子微微一頓,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若有所思。

小吏一口把自己杯中之酒飲盡,咂了下嘴,說道:“要我看吶,太后娘娘這次未必能像天寶二年那般大獲全勝。”

聞聽此言,大堂中人紛紛望向小吏,滿是好奇探究。

小吏很是滿意衆人的反應,不疾不徐地說道:“帝黨這次有了強援,正是遼東總督。”

此言一出,有人驚呼道:“不是整天說遼東逆賊嗎,怎麼又成了強援?”

“此一時彼一時也。”小吏搖頭晃腦道,“那遼東再怎麼目無朝廷,也是在千里之外,可太后卻近在眼前,就算要平定遼東叛亂,那也得皇上掌權才行,再者說了,遠交近攻,皇上想要從太后娘娘手中奪權,自然要藉助外力,我已然聽說了,那位遼王的女婿已經入京……”

說到這兒,他便住口不言,剩下留白給衆人自己回味。

一個江湖武夫打扮的漢子說道:“管他誰輸誰贏,變天了,我們只管看熱鬧就是。”

正說着,就見客棧夥計搬了個火盆出來,說道:“還真是變天了。”

衆人微微一怔,方纔因爲談興正濃,誰也沒有在意,此時被夥計一提醒,立時發現不對,天色暗了許多,也有些冷,好似到了半夜。

有人從窗戶縫向外望去,大驚失色:“外面天都黑了?!”

夥計道:“說的是呢,忽然之間,天就黑了,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吏喃喃道:“要出大事了。”

不知何時,那中年男子已經消失不見,只剩下酒杯和酒壺還在桌上,酒杯中盪漾起層層漣漪。

……

大魏朝的三法司,真正管官的衙門還屬都察院。無論每年對各級官員的考績,還是監督各級衙門的官風,都察院都有直接的參劾權和糾察權。除了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一般的御史那也是見官大三級。

今天是臘月初三,距離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還剩下二十天,一般而言,臘月二十便是京城衙門“封印”的日子,也就是封上大印,開始年假。許多事情都要趕在年假開始前完成,戶部要清算各州稅收,都察院則要對各部衙門官員今年一年進行考績評定,待到來年正月十六,向各部發放。故而每年正月十六的卯時,六部九卿的正副堂官和駐京的御史照例都要來到都察院大堂。

不過距離正月十六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都察院的大堂內已經是站滿了朝廷的高官,紗帽攢攢,紅袍耀眼。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都察院的堂官左都御史在不久前,險些被人衝到家中害了性命,勉強逃得性命,只好避到官衙之中。衆多帝黨中人聽聞風聲紛紛聚集到此地,再有片刻,趙良庚帶領一衆後黨中人也到了,兩撥人形成了對峙的局面。

一羣官員站在左邊,還有另一羣官員站在右邊,誰也不看誰,大堂裡一片沉寂。

最終還是趙良庚打破了沉默。

趙良庚的第一句話與朝局無關,平常無奇:“來人,掌燈。”

外面陰陽逆轉,白日化作黑夜,大堂內自然昏暗無比,聞聽首輔大人此言,有小吏點燃了大堂兩側的紅燭,將大堂照得通明透亮。

趙良庚環顧四周,這才說道:“諸位也許有些已經知道了,也許有些還不知道,唐王接管了五城兵馬司的兵權,下令封閉九門。”

儘管一早就有風聞,後黨者猶心存疑慮,帝黨者則心存僥倖,現在聽到趙良庚當堂宣示,不啻天風浩蕩,驚雷乍響。

後黨中人興奮起來,帝黨中人則臉色凝重。

趙良庚是後黨中人,卻又身份特殊,他有自己的班底,也可以自成一派。

於是所有人都望向趙良庚,等待他接下來的話語。

趙良庚繼續說道:“我身爲內閣首輔,事前並不知此事,應是唐王擅自行事。”

話音方落,戶部尚書開口了:“且不說首輔大人此言真假,就算是真的,首輔大人不知,不意味着別人不知,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指使唐王如此行事,也未可知。”

趙良庚淡淡道:“不知這個‘有人’是何人?不妨明言。”

戶部尚書也是被楊天俸等一夥後黨子弟攻擊之人,此時怒氣盈胸,無處發泄,立時針鋒相對道:“首輔大人不應問我,應該去問唐王。”

趙良庚道:“閣下說的話,卻讓我去問唐王,到底是何道理?”

兩人言語交鋒,跟隨兩人而來的官員們也各自怒目相視。

衆多官員中不乏紅袍大員,卻也有許多紫袍的官員,這些人官職不高,也更爲年輕,算是正當壯年,此時已經醞釀了怒氣,突然之間,有人喝道:“你們後黨的唐王接管了兵馬指揮司衙門,可文侍郎卻遲遲不見蹤影,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莫不是被你們給害了!”

“給忠良報仇!”立時有人呼應。

“給文侍郎報仇!”

“打死這夥後黨之人。”

一時間帝黨中人羣情激憤。

站在最前方的一名紫袍官員二話不說,朝着對面之人一巴掌扇了過去,把他的紗帽打飛出去好遠,臉上更是留下了一個鮮紅的掌印。那人勃然大怒,立刻還以顏色,一記窩心腿踹在對手的胸口上。

旁邊之人見自己人吃虧,立刻撲了上去,對方那邊也不甘示弱。

頃刻之間,衆多官員已經打成一團,只剩下幾位身着紅色官袍的重臣一動不動,只是冷眼旁觀。

這官員鬥毆和廷杖也算是大魏朝廷的傳統了,休說是當着內閣首輔的面,便是當着皇帝的面,也曾大打出手,甚至曾當着皇帝的面把一位青鸞衛都督生生打死。

若是哪個官員,曾經罵過皇帝,當朝打過人,捱過廷杖,又被關過昭獄,那便是天下清流之楷模,這份履歷比什麼進士出身還要光鮮。

便在這時,突然有一個聲音響了起來:“請問諸位大人,聚集在這裡做什麼?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今天還不是正月十六吧,難道諸位大人已經如此迫不及待想要看自己的考評了?”

話音落下,就見一人走進大堂,正是內閣次輔梅盛林。

趙良庚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梅盛林。

衆所周知,梅盛林是一棵牆頭草,換而言之,從這棵牆頭草身上很容易看出風向如何。

梅盛林雙手託舉着一隻金色卷軸,沉聲道:“有旨意。”

原本在大打出手的衆多官員聞聽此言,紛紛停下手中動作,望向梅盛林,不由愣住。

梅盛林環顧四周,加重了語氣:“衆官員接旨。”

原本愣神的衆官員紛紛跪倒在地,也有還沉浸在方纔鬥毆餘韻中之人,怔怔站着,被旁邊同僚好友拉了幾下,回過神來,慌忙跪倒在地。

最後纔是包括內閣首輔趙良庚和幾位尚書在內的朝廷重臣,緩緩跪下。

梅盛林展開手中聖旨,朗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唐王徐載詡,假傳旨意,奪取五城兵馬司兵權,封閉九門,其居心實不可問,謀逆之舉,莫此爲甚,衆目共睹,天地可鑑。”

讀到這裡,梅盛林有意無意地頓了一下,觀察衆人反應,然後才接着讀道:“着即革去徐載詡一切爵位、職務,令內閣首輔趙良庚暫掌五城兵馬司、青鸞衛都督府,緝拿逆賊徐載詡。欽此。”

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七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六十三章 聯手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九十四章 嫁禍第三十九章 斬殺番外七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嫂六叔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玄第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道玄機第五十章 金剛不壞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尊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仙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一百四十七章 齊王府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五十二章 會面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色如血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二百五十四章 改制與和談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起遼東第一百二十六章 雷堂雨堂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第五十七章 髒活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九十三章 無情第八十二章 平安縣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八十章 分火見劍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章 嚴夫人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十一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話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俠少俠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九十三章 洞內激戰第五十七章 髒活第一百九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江斷流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人露相第二百零六章 擔憂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兒酒紅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宗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番外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私宴第五十七章 各自出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零八章 巫咸第六十七章 天下兩刀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七十章 老汗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公將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出似海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影成三人(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唯肅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二百八十七章 擒拿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九十二章 揣測第一百二十三章 梧桐樓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間帝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朝成空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三百一十三章 隻手擎天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一百五十五章 道種宗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第二十八章 人心似水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十七章 仙子妖女第二百零三章 神通對神通
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七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六十三章 聯手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九十四章 嫁禍第三十九章 斬殺番外七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嫂六叔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玄第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道玄機第五十章 金剛不壞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尊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仙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一百四十七章 齊王府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五十二章 會面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色如血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二百五十四章 改制與和談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起遼東第一百二十六章 雷堂雨堂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第五十七章 髒活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九十三章 無情第八十二章 平安縣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八十章 分火見劍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章 嚴夫人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十一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話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俠少俠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九十三章 洞內激戰第五十七章 髒活第一百九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江斷流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人露相第二百零六章 擔憂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兒酒紅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宗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番外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私宴第五十七章 各自出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零八章 巫咸第六十七章 天下兩刀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七十章 老汗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公將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出似海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影成三人(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唯肅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二百八十七章 擒拿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九十二章 揣測第一百二十三章 梧桐樓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間帝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朝成空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三百一十三章 隻手擎天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一百五十五章 道種宗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第二十八章 人心似水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十七章 仙子妖女第二百零三章 神通對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