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見聞所感

次日一早,便是大年初一,旁人還好說,李玄都卻是寅時就已經起身,然後卯時左右便有人陸續登門拜年,多是李家子弟,也有府城中的其他士紳人物。

“道”字輩的族老們倒是不必如此興師動衆了,可以在家裡等着晚輩們登門拜年。

李玄都要在李家祖宅接待前來拜年之人,所以不能出去拜年,於是便由李太一代他出面,好在“如”字輩也算是大輩分,需要登門拜年的只有幾家“道”字輩,倒也不算麻煩,只是李玄都怕他那個桀驁性子又生出什麼事端,又好生交代了一番,自家人之間不同於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李太一性情桀驁卻不是沒有腦子,當年面對師父李道虛,他也是該服軟時便服軟,此時師兄如此耳提面命,他自然不會忤逆師兄的意思。

這年節也着實累人,李玄都在祖宅接待拜年之人,雖說沒了“道”字輩的老人,但在祭祖時沒有露面的“長”字輩孩子成了主力。

李玄都看着這些孫輩,小的還在襁褓之中,也就罷了,大的已經及冠成人,甚至已經婚配,卻要畢恭畢敬地稱呼他一聲叔祖,心中多少有些好笑。

認真說起來,這要怪李道虛。從年紀上來說,李玄都應該是李道虛的徒孫輩,卻被李道虛收爲了弟子義子,本該是李玄都父輩的張海石與他成了師兄弟,甚至李玄都還與老丈人秦清同輩,若是各論各的,那可真是你叫我賢弟,我稱你岳父了。

若是張海石在此,這聲叔祖就絲毫不顯突兀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大家族中,白髮老人與襁褓嬰兒論兄弟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這些“長”字輩的年輕人們在恭敬之餘,也在偷偷打量這位同樣年輕的叔祖。身爲李家子弟,並非坐井觀天之輩,對於各種大事都有耳聞,對於這位叔祖,可謂是聞名已久了。早年是紫府劍仙的經歷便不說了,近些年來,先是接任了太平宗的宗主,後又得了地師傳承,參與整合道門,玉虛鬥劍中擊敗“魔刀”宋政贏下關鍵一局,在大荒北宮鬥敗了聖君澹臺雲,於大真人府強行擊殺張靜沉,最終在帝京城中從老宗主的手中接過了清微宗。

這段經歷實在太過傳奇,以至於這些年輕人都忽視了這位叔祖的真實年齡,畢竟駐顏有術之人不在少數,比如那位曾祖姑母,看上去也就三十多歲的樣子,與鬚髮雪白的曾祖姑丈站在一起,不像是夫妻,倒像是祖孫兩代人。再加上李玄都這幾年身上沾染了許多暮氣,身居高位,執掌大權,威嚴日重,所以不少“長”字輩年輕人已經將李玄都視作是駐顏有術的老人,這倒是李玄都沒有想到的。

這次拜年從卯時開始一直持續到了午時,李玄都終於是得了清閒,下午的時候穿了常服,帶着拜年回來的李太一去了街上,陸雁冰和秦素這些女子另有事情,並不與李玄都等人在一起。

按照話本小說中的說法,這時候應該遇到些花花太歲當街調戲女子的故事,不過此時正值年節,卻是沒有此類事情發生。

至於路有凍死骨,倒也不至於,當年李謹宣在世時,專門在城中興建了十幾處普濟堂,專門殊收容孤寡老人和棄嬰,僱傭的都是城裡的貧苦百姓,管事的是李家的嫡系弟子。雖然後來李道虛否定了自己義父兼師父的大部分決策,但這項還是保留了下來,對於李家而言,也用不了多少銀錢,一年的花費還抵不上一船的貨物。反而因爲李玄都重視法度的緣故,還重重查辦了幾個中飽私囊的管事,不但抄沒了家財,本人還被流放到偏遠荒島上做苦役。

不過李道虛沒興趣將這種善事推廣開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救急不救窮,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早年時的李道虛還有過這方面的考慮,到了晚年的李玄都,因爲厭世的緣故,已經徹底懈怠,這些事情變成了一切依照舊例,清微宗的發展也陷入到停滯之中。於是這些事情便落到了後來人李玄都的頭上。

這讓李玄都想起一個笑話,有個大善人放出話來:“別的地方我管不了,但在我住宅方圓二十里之內不能有窮人。”然後他派人把附近的窮人都趕走了,因爲大善人心善,見不得窮人。

現在想來,一味去給錢給糧米,不過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解決問題,要真正像遼東那樣,使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給百姓找出一條自食其力的活路來,這纔是長治久安之道。

遼東地廣人稀,有的是土地,可以大肆屯田,可是齊州不行,齊州發展多年,已經沒有空餘土地,那麼對大戶士紳下手,要麼便要另尋出路開源。

爲此,李玄都去見秦清的時候,翁婿兩人還有過一次密談,最終兩人達成統一意見。對大戶士紳下手,並非是要直接剿滅這些大戶士紳然後奪取其土地,而是根據規矩法度,使其重新納稅,並且補繳過去多年免稅欠下的稅款,若是無力補繳,便以其名下田地衝抵欠稅。除此之外,還要使大戶們退還投獻的田地、隱瞞的田地等等。

所謂投獻土地,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世人所熟知的強行兼併,還有一種便是自願獻給士紳豪強,而自己也從百姓變爲佃戶奴僕,爲的是躲避朝廷的賦稅和徭役。所謂退還田地,便是將這些投獻土地清理出來,退還給原本的主人,使其重新納稅。

所以李玄都和秦清的辦法也很簡單,先把投獻的土地清理出來,重新登記在冊,然後讓士紳大戶們補繳稅款,補不上的欠稅用其名下土地衝抵,然後剩下的土地便是大戶們的合法所有土地,給予官方認可的憑證,從此依法納稅,仍舊不失爲富家翁。

若是不從,以各種手段對抗,便強力鎮壓,將其家產悉數抄沒,收入國庫。

而且一律平等,李家和秦家也要清理田地和補繳稅款,發揮帶頭作用。爲此李玄都還專門詢問過李如是,根據李如是的回答,李家的土地不多,也不接受投獻,只要補繳稅款就是,些許稅款對於李家來說可謂是九牛一毛,所以李玄都真要推行此策,李家不會有人出來反對,只當族長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家的真正大頭在於海貿,這纔是關鍵,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僅是一個李家那麼簡單,而是整個清微宗,這就要涉及到宗門的問題,乃至於上升到整個道門,即便是李玄都和秦清,也不敢輕動。

畢竟士紳大戶們的依仗是儒門,沒了儒門,他們便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可道門不一樣,他們支持李玄都和秦清,是因爲兩人帶領道門擊敗儒門,符合道門的利益,若是兩人背叛了道門的利益,必然遭到道門的反噬,道門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士紳之流,造反是多年傳承,真要逼急了眼,皇帝殺得,長生之人也不是不能殺。

換而言之,道門是李玄都的根基所在,越是根基,越是難以動搖,同時也越是難以改變。若是李玄都順從道門,一個“玄聖”是跑不了的,會被視作道門中興之主,萬世頌揚。若是李玄都敢於忤逆道門,只怕要晚節不保,那就是功過參半、譭譽參半了。

道門不是某一個人,甚至不是太上道祖,而是一羣人,這些人可能是李玄都的朋友、前輩、晚輩、屬下、盟友,與李玄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李玄都能夠成事,少不得他們的鼎力支持。

李玄都敢於忤逆道門嗎?

以後尚且不好說,最起碼現在還是不敢的。

雖說沒有凍死骨,但還是有些乞丐,不過李玄都看這些乞丐手腳完好,正值壯年,便知道他們應是丐幫之人,專門做些官府不樂意做的事情,比如疏通溝渠、看守義莊、搬運屍體等等,偶爾也會幹些哭靈、打手的差事。

這丐幫之人,帝京城中不能杜絕,北海府的府城同樣不能杜絕。而丐幫的頭目卻與普通大戶士紳一般,也有婢女僕役伺候,出入坐轎騎馬,穿戴綾羅綢緞,沒有半分乞丐的影子。

官府的不作爲,才讓這些人和士紳坐大,成爲地方上的豪強。

當年大魏太祖皇帝說大晉和金帳都是失之於寬,這裡不是說寬政,而是說大晉和金帳對於地方士紳過於放縱,如今看來,大魏也步了後塵。

許多人都看到了這一點,包括又不限於張肅卿、李道虛、秦清、徐無鬼、李玄都,也正是因爲李玄都看到了這一點並決心改變,也有了張、李、徐、秦四人的青眼,所謂道同可謀,便是如此了。

李太一想的沒有李玄都那麼複雜,他的精力還是放在了自身的境界修爲上頭,他還如當年的李玄都一般,認爲武力可以解決天下間所有的事情。殊不知,刀劍殺得了敵人,能殺得了自己人嗎?

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二百三十七章 鏡中花番外十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豬蹄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魔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清雨第一百三十二章 無德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一百四十四章 斥退如師第一百零七章 派系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三百零三章 容器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九十七章 張白晝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六十四章 只是出劍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八十二章 二度破陣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七十一章 神力金甲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二十三章 結髮尋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七十一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徐先生第一百七十三章 青鶴居士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見聞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九十章 結社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三十章 見聞所感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六十七章 青雲第八十二章 谷玉笙第十一章 簫聲再至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八十一章 觀海樓上第一百零三章 聯合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二百零三章 完善第一百二十八章 言語誅心第二百零八章 請客登島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一百三十章 見聞所感第八十五章 雙劍合璧第二百一十四章 溫師姐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門家丁第一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一百四十五章 遺物第九十三章 異象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三十五章 裴家公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二十七章 開口吞人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七十九章 盡皆是劍第一百二十一章 逍遙六虛劫第七十九章 盡皆是劍第七章 各出手段第十章 百花會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一百三十五章 客人第一百零一十四章 煙花傳訊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六十八章 策凌第四十章 一念榮辱第一百一十四章 互訴衷腸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八十四章 血雨漫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佩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
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二百三十七章 鏡中花番外十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豬蹄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魔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清雨第一百三十二章 無德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一百四十四章 斥退如師第一百零七章 派系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三百零三章 容器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九十七章 張白晝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六十四章 只是出劍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八十二章 二度破陣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七十一章 神力金甲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二十三章 結髮尋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七十一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徐先生第一百七十三章 青鶴居士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見聞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九十章 結社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三十章 見聞所感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六十七章 青雲第八十二章 谷玉笙第十一章 簫聲再至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八十一章 觀海樓上第一百零三章 聯合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二百零三章 完善第一百二十八章 言語誅心第二百零八章 請客登島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一百三十章 見聞所感第八十五章 雙劍合璧第二百一十四章 溫師姐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門家丁第一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一百四十五章 遺物第九十三章 異象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三十五章 裴家公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二十七章 開口吞人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七十九章 盡皆是劍第一百二十一章 逍遙六虛劫第七十九章 盡皆是劍第七章 各出手段第十章 百花會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一百三十五章 客人第一百零一十四章 煙花傳訊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六十八章 策凌第四十章 一念榮辱第一百一十四章 互訴衷腸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八十四章 血雨漫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佩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