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

“明府,咱們縣裡碼頭,現在也不愛收銅錢,這行市,怕是出了岔子。”

能成爲揚子縣縣令的幕僚,也不是簡單的人物。更何況老家杭州唐山縣,自來工商繁盛,眼光更是獨到。

說話間,摸出一枚銀元,擺放在了李縣令跟前的檯面上。

“大哥,拿個華潤銀元是作甚?”

“眼下靠岸舟船,碼頭多愛收這個。”

“民間的事體,咱們管不了。再說了,華潤號也沒說是私鑄錢幣,這物事在華潤號那裡,回報你一個自用物事,還能勾進衙門不成?”

“明府說的是,下走的意思,倒也不是說跟華潤號放對。如今皇帝巡狩遼東,扶桑金銀唾手可得。明府何不上奏皇帝,請建銀幣衙門呢?”

“噢?”

老李一聽來了精神,華潤號單單一枚銀元,以前是沒辦法從行市中賺錢的,因爲沒人用,只有華潤號自用。華潤號東南西北的物資交流,尤其是大宗物資,基本是拋開開元通寶來結算。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華潤號自用的華潤銀元,被賦予了特殊的“江湖地位”。絲綢商、皮貨商、木材商、鹽商……在沒有官方票據的情況下,比如“鹽業產本”,往往爲了攜帶方便,會選擇華潤銀元。

儘管市場中並非沒有其它的銀製品作爲等價物,但因爲華潤銀元製作精美難以仿製,縱然幾年下來磨損不小,可還是很受市場歡迎。

到了這個時期,連商屯發家的鹽商家的狗都知道,某條江南土狗真特麼賺大了。

一枚銀元有個七八成足就足夠了,剩下的就是利差。一萬貫賺個兩千貫,這買**攔路搶劫強多了。

而在三大船團偷偷摸摸掠奪銀礦之前,市面上的白銀數量極其稀少,爲數不多能夠保證產出且相對穩定的北地白銀來源,就是豐州銀礦。

因爲慣性思維,人們並沒有察覺到其中的變化,思維定式還處在缺金少銀的階段,並不知道實際上市場中白銀保有量、流通量已經大大增加。

這對揚子江兩岸甚至大河工坊等華潤系的實際產能,都得到了很好的掩護。

帝國整體而言是“錢荒”的,但具體到某個地區,卻又出現了“通膨”,帝國的各大巨頭除非能夠拿到全國的經濟數據,否則感受到華潤銀元“威力”的時間,一定是落後的遲滯的,且是時間跨度以三五年爲單位的。

但對於和華潤系權貴二代爭鬥的地方土豪,卻能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不同,乃至皇帝放出“王下七武海”的時候,民間私人碼頭,收停靠費已經很少再收開元通寶,而是選擇華潤銀元。

作爲揚子縣縣令的幕僚,東家升官發財對自己而言是利好,加上蘇州杭州常州越州的種種江湖恩怨,假假的來一下,也是無傷大雅。

更何況,知曉李縣令跟某條江南土狗交情莫逆,這等事情,只要通過氣,就是看個機緣造化。

皇帝手中的“軍器監”,早先爲了鑄造賞賜用的金幣,也不是沒有用到武漢老哥。這光景再來一次,不過是一回生二回熟。

只是這一回名頭不一樣,朝廷要是請武漢鑄造銀幣,那就是官方欽定,銀元就不再是銀元,而是“錢”。

至於華潤號自用的華潤銀元,那就只是民間“工藝品”,華潤號的“攔路搶劫”,即便不會到此爲止,至少好些年吃喝沒有官方銀幣來得爽。

“明府可是怕得罪華潤號?”

“這倒不是,老夫自家在華潤號中,也是頗有一些干係。再者,操之舊年就說起過,朝廷早晚都要收歸鑄造銀元之權。老夫自復州轉遷此地,也不曾和他斷了聯繫。不過老夫尚有些許疑慮罷了。”

“還請明府直言。”

“嗯。”

老李點點頭,然後道,“你可知道如今鉅富豪商前往武漢,倘使發賣物資,用的並非是銅錢銀元金幣麼?”

“嗯?”

聽到老李這麼一說,幕僚微微詫異,“如今江東地但有生意,都是願往武漢,實在是漢陽江夏之地,便是坊間住戶,也多是願意掏錢出來購物。相較淮揚蘇杭,卻是要勝了不少。我聞舊時鄉里友朋,前往武漢所得,也多是絹布、銅錢,明府爲何說並非用的是金銀銅呢?”

“老夫非是說尋常交易,乃是鉅富豪商。”

言罷,老李將身上的長袍稍稍地裹了裹,然後道,“舊年西市飛票,變了個花樣,如今用的也是廣了。”

沒有南山宣紙的誕生,就沒有後來一系列的新式紙張開發。

而一些特有的印染工藝,導致了華潤飛票根本無從仿製。而實際上華潤號幹了啥呢?每鑄造一萬枚銀元,就印兩萬張等值飛票。儘管還只是在大宗物資以及鉅富豪商海客之間流轉,但規模也已經相當的恐怖。

尤其是出入港口碼頭的海船貨船,一個看上渾身破敗的船老大,可能懷裡就揣着標額三五萬貫一疊華潤飛票。

被幕僚提醒之後,老李有了個壞點子,他琢磨着,讓李皇帝去瘋狂印點草紙,大概能也能讓李皇帝出出血……

一開始固然是李皇帝嚐到甜頭,可在老李看來,除了張德這個滿腦子不知道想什麼的怪胎,正常人都應該是鑄造劣幣印刷廢紙到飛起,坑遍天下黑金黑裝備,纔是正常人的思路啊。

造個屁的船,修個屁的路,還修建新式鋼鐵廠,籌辦學校?這是正常人應該乾的事情嗎?

莫名其妙。

幕僚並不知道老李在琢磨什麼勾當,但見東主神色意動的模樣,便以爲說通了老李,卻哪裡知道,李縣令現在琢磨的,就是如何讓皇帝陛下自己嗑藥喝大力……

“若朝廷真印了一堆廢紙,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老李有點糾結,當年他在幽州趕着羊吃人,死在他手上的契丹人沒有一萬也有五千,年紀大了之後,臨近不惑之年,總想也積點德。

可轉念一想,和某條土狗比起來,自己簡直就是兩袖清風道德楷模,至少自己也沒逼着江東世族學狗叫不是?

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三十二章 法不傳六耳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不想追的女孩第十四章 有條不紊第五十二章 龍門客棧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三十六章 皇天不負苦心人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三章 拜第四章 大驚喜第五十七章 執着的人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二十八章 邊緣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九十五章 大無畏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二十七章 時勢擇選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七十六章 兩個成語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二十章 虎威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四十九章 一舉成名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十九章 認知變化第三十二章 餿主意第六十章 風流瀟灑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九十章 壯志第三十二章 餿主意第二十五章 一生平安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詩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三十五章 狼羊論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九十八章 貝州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一章 京中急件第九章 套路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識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三章 海闊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八十章 借風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五章 和藹可親我李氏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一章 京中急件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五章 傳道第三十八章 過招
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三十二章 法不傳六耳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不想追的女孩第十四章 有條不紊第五十二章 龍門客棧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三十六章 皇天不負苦心人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三章 拜第四章 大驚喜第五十七章 執着的人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二十八章 邊緣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九十五章 大無畏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二十七章 時勢擇選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七十六章 兩個成語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二十章 虎威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四十九章 一舉成名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十九章 認知變化第三十二章 餿主意第六十章 風流瀟灑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九十章 壯志第三十二章 餿主意第二十五章 一生平安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詩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三十五章 狼羊論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九十八章 貝州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一章 京中急件第九章 套路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識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三章 海闊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八十章 借風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五章 和藹可親我李氏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一章 京中急件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五章 傳道第三十八章 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