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聯繫

“東宮要新設衙署東海養濟院?”

“回陛下,儲君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故影從朝廷,效仿舊年恩典,以分君憂。”

杜如晦說着,又拿出了一套數據,“這是東海骨螺捕撈、採集、養殖諸名冊,今年能捕各色骨螺約六百萬枚,能取‘骨紫’一石。”

“骨紫”是紫色染料,在從焦油中提取粗苯胺之前,這是爲數不多能固定紫色並且漿洗後還能保持色澤的染料。

只是這種染料的提取相當麻煩,骨螺的螺肉和腸道結合部,纔能有極少的一部分。要想染一條絲綢手帕,需要弄死一千四百顆大骨螺。想要染一條絲巾,那就是一萬多顆骨螺。

好在骨螺高產,且大唐漫長的海岸線,從來不缺這種東西。加上山東士族買通了華潤號的航線,在扶桑也有許多定點漁港,骨螺除了螺肉風乾做乾貨能賣錢,螺殼同樣是不錯的工藝品,粉碎後還能摻在飼料中。

“克明,你的意思呢?”

皇帝看着杜如晦,和房玄齡不一樣,重病不死的杜如晦復出之後,行事作風大開大合全然不怕得罪人。馬周這種東宮出身的幕僚都要夾着尾巴做人,杜如晦卻一而再再而三在李承乾身上開口放話。

可以這麼說,暖男天子能從“東巡”中歸來,沒有朝中宰輔級人物撐腰,只怕不是一年的事情。

“自當大力扶持!”

聲音洪亮的杜如晦還是削瘦,但是目光卻一如既往的銳利,杜氏擎天柱可不是什麼畏首畏尾之輩,當下道:“今各地新產舉人奔走,爲州縣新銳,縣令刺史倘使不知新產首尾,自可詢問舉人。百姓若有擔憂,諸如桑田絕產、改稻爲桑等,皆可由舉人上下傳遞,不至官民對峙,釀成禍亂。如今東海養濟院,可以之爲貞觀德政,傳達中原,朝廷可免徵其稅,以資鼓勵。”

李世民冷靜地看着杜如晦,但杜如晦還是和往常一樣,低着頭,躬身不語。

這不得不說是緩解朝廷財政的辦法,“養濟院”這種形式,在秦孝公時就已經有了。但要以朝廷財政來支出,只能說給窮苦老人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要想活的如何如何滋潤,可能性不大。

不過杜如晦的意思,是朝廷明文鼓勵這種行爲,不但口頭表揚,還要有實質性的好處。

比如免稅,東海養濟院維持的主要營生是海捕骨螺,這不是什麼技術活。怕是花甲老人,也不過是一柄竹叉一個揹簍,忙上個把時辰,就能滿上一筐。但“骨紫”卻是暴利中的暴利,一兩“骨紫”一斤黃金都未必能換到。

即便是李皇帝自己,他面見朝臣的常服,也多是明黃,朱紫都少。紅色染料還算多種多樣,只是着色不易,但是紫色染料,想要着色長久,相當困難。

長孫無忌乃是國舅,也不過才十件不到紫袍,唯大事才着紫袍。紫衣雖多,卻是用植物根莖榨出來的紫色汁水上色,漿洗十次以上就會褪色。

“‘骨紫’稀少,何不交由將作監……”

“陛下!”

杜如晦猛地擡頭,“不錯,‘骨紫’稀少,朝廷何必與民爭利?”

“朕是與民爭利嗎?!”

李世民猛地瞪圓雙目,目光肅然盯着杜如晦。

可惜杜如晦渾然不怕,依然大聲道:“陛下若非與民爭利,便是欲同太子爭名!然則儲君賢明,亦陛下聖明也。陛下當以此爲戒!”

“你!”

爭名?

這話從來都是放在底下說的,然而杜天王卻堂而皇之地說了出來。若非是君臣問對,只有起居郎在一旁抄錄,在大朝會上這樣一句話,只怕當場就要炸鍋。要麼李皇帝認慫認錯,要麼杜如晦滾蛋。

這次問對不歡而散,杜天王離開皇宮之後,大剌剌地乘上自家的馬車,返回家中去了。

而太極宮的主人,將手中做工精美的玻璃水杯,砸了個粉碎。

到大朝會時,重臣多有建議效仿東宮“養濟院”一事,政府可以免稅減稅鼓勵民間類似組織。

有人提出“恐爲歹人謀私而結社”,但反駁的大臣直接就說可以派遣內宦監督。同時民部可以定是派遣度支司查賬,還能讓當地統軍府隨時突擊檢查是否結社謀私。

侍中魏徵覺得可以,秘書監也有人覺得這樣不錯,不但減少了政府支出,還能擴充官吏崗位。而且名聲相當好聽,絕對是清流中的清流,最重要的是……它是清流的同時,更不是清水衙門。

但皇帝說了,中書令剛剛死,在沒有委任新的中書令之前,還是先放一放,等新的中書令上位之後,再繼續這個議題。

東海養濟院一事,就算是“擱置爭議,稍後開發”,不過朝廷雖然還在公推討論,民間卻是來了精神。

恰逢柳營隊大戰霸王隊,霸王隊邊路跑鋒21號突襲太過厲害,居然以五分優勢,將霸主級強隊柳營斬落馬下。

又因爲霸王隊是“西秦社”組建,跟腳在城西,趁這個機會,“西秦社”居然準備在城西建個館場。並且和柳營券不同,發行的“霸王券”來者不拒,只要長住長安,都可認購,五百文起購,上不封頂。

“大兄,聽說沒,只要和東宮所辦‘東海養濟院’一般,就能免稅。我看,咱們不如這樣,新建館場票錢可以拿出來養些老漢,如此也能免稅。”

“還未定呢,聽大人說,陛下以中書令未定,推遲決議。”

“此事定能成功,大兄,我聽杜二那廝說其,當日杜公差點和陛下對罵,有宰輔強推,又有重臣公認,此事又不曾禍害甚麼,陛下焉能拒絕?”

“‘西秦社’不比忠義社,咱們若是把館場票錢讓出去一部分,只怕難以維持啊。三郎,你也是知道的,入西秦社的,多是甘隴老世族,沒甚花銷。”

“大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眼睛放光的薛氏三郎搓着手,“大兄你可知道那日咱們大勝柳營隊,賺頭最大的一筆是甚麼?”

“二成票賬,還有甚麼?”

“不不不,是21號竹盔,一頂南山制竹盔,不過十文錢。可大兄可知賣了幾何?”

“多少?”

“散貨兩萬多。”

“那才兩百貫。”

“可兩市鋪面及洛陽咸陽諸地貨商,卻是包了長單,只要21號還能跑,這‘飛毛腿’就是個搖錢樹,咱們琢磨幾個花頭,又能賺上一筆。”

“你還沒說多少。”

“二十萬。”

“多少?”

“二十萬。”

“嘶……”

兩千貫,雖然單獨拿出來是不多,可這只是因爲一個人,於是就賣了一樣東西,就賺了兩千貫。

要是多來幾樣呢?

“而且大兄,我看了,灞水那館場,大頭也不是票賬。”薛三郎目光灼灼,“這東宮也着實有些能人,柳營隊那地界,多是賣鹹香豆子的。不拘是松子、阿月渾子、板栗……多是鹹口。這也就罷了,除此之外,光酸梅湯,就賣了一萬多大筒。止這些吃喝,就有一千多貫進賬。”

舔着嘴脣的薛三郎更是道:“再有柳營隊皆着綠袍,光綠頭巾就賣出去六七千。一條頭巾才值當幾何?可上面印着柳營二字,它便是能賣二十文!”

“這一個月要是有三五場要緊大賽,豈不是大賺?”

“可不是?當初我等還覺得東宮修那場館是個榆木腦袋,如今看來,這本事全在場外,不在場內。大兄,咱們也不消多去琢磨,照着柳營隊來就是。”

“好,咱們在合計合計,明日召來弟兄,早作決斷。”

柳營隊雖然輸給了霸王隊,但威風不減,城東擁躉多是想着下一回捲土重來,殺的霸王隊四面楚歌。

而此時作爲詹事府令史的侯朔侯七郎,正在春明樓和幾個山東商人吃酒。

“柳營隊去洛陽打幾場,這票賬如何分,崔氏一切交由侯令史做主。倘使洛陽百姓還算歡喜,這柳營隊在洛陽的館場,就交由崔氏來建,如何?”

“無妨。”

侯朔點點頭,擡起酒杯飲了一爵,“這幾日某察覺市井之間不禁短袖薄衫,正要制上一批,天熱總能賣出去。”

“禮不下庶人,短袖短褲乃至披髮左衽刺面紋身,都無不可。令史可是要將這短袖薄衫交由武城來做?”

“裁剪有些不同,用料也有些不同。”

“尋常人家,有個麻衣就不錯了。”

“某要棉布。麻布也要,但棉布要多。”

“這……令史,去年棉花存料,多是兩京包銷,唯長安東城洛陽北城能用。若是市井用了棉布,怕是引起朱紫之家禁穿庶民之服。”

“他們能穿幾件?便是你們崔氏,主家再貴,一年能穿幾身衣裳?由他們去。”

說罷,侯朔更是道,“你們若是耳目靈光,也應該知道滄州前年就開始穿短袖免衫,更有工坊織工減了頭髮,防止長髮捲入織機。莫非就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便要擔着頭破血流的風險,去做工賺錢?既然‘禮不下庶人’,又何必糾結,在商言商,只管增收,哪管貴賤。”

“令史說的是,貴人用的銅錢,倒也不比庶民用的銅錢要值錢。”

“若是今年怕棉種不夠,某也能幫忙。”

這句話一出,清河崔氏的走狗們眼睛一亮:“令史當真?”

“難道太子和張沔州交情莫逆這件事情,某也會隨便亂說的?”

“雖有所耳聞,聽說張沔州還曾救過儲君一回,以免儲君墜馬之危,不過……‘忠義社’素來行事獨到,棉花種多少如何種,都是彼輩一言而決。”

“噢?那隻能說,爾等還不夠誠心誠意罷了。”

說着,侯七笑的意味深長,手中卻多了一枚被把玩的華潤銀元。

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四十二章 一個誤會第十章 瞬間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三十七章 憂慮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八十九章 女子當自強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四十一章 政策空子第四十三章 進階版本第五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十五章 影響力第一章 拜佛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四十一章 政策空子第十章 江夏王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九十九章 一個意外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二十三章 用力舔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九十八章 貝州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四章 大驚喜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七章 羞愧第八章 特進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二十一章 殺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八章 會做事第七十章 分析第五十五章 久候的機會第六十章 鴕鳥發怒(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十六章 白氏來人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九十八章 西域錢糧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七十章 非凡品質第六十一章 複雜的事情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九章 一點點區別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二章 胡漢三的威力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
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四十二章 一個誤會第十章 瞬間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三十七章 憂慮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八十九章 女子當自強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四十一章 政策空子第四十三章 進階版本第五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十五章 影響力第一章 拜佛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四十一章 政策空子第十章 江夏王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九十九章 一個意外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二十三章 用力舔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九十八章 貝州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四章 大驚喜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七章 羞愧第八章 特進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二十一章 殺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八章 會做事第七十章 分析第五十五章 久候的機會第六十章 鴕鳥發怒(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十六章 白氏來人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九十八章 西域錢糧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七十章 非凡品質第六十一章 複雜的事情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九章 一點點區別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二章 胡漢三的威力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