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買賣

非著名京城娛樂會所,洛陽新南市“天上人間”又熱鬧了起來,要不是沒輪到自己在大朝會上亮相,莒國公唐儉大概是準備掏出一首詩的。

詩是從某條江南土狗那裡買來的,一千貫。

通貨膨脹嘛,漲價也很正常。

黑貂皮不也得這個價?

“兩朝開濟老臣心吶……”

唸叨了一聲,老唐把手中的詩點燃,扔到了火盆裡。

正喝着冰鎮葡萄酒的尉遲恭哈了一口氣,抹了一把嘴瞪着一雙牛眼看着老唐:“你說俺?”

“……”

老唐橫了他一眼,沒有言語。這年頭,還真是一個比一個能耐,連孔穎達都秀起了先進技術,上哪兒說理去?

而且孔穎達動作還很快,大朝會之後,先是在自己的圈子裡開了個宴會。名堂倒也直白,就是個道歉會、解釋會,不但把內部沸騰的情緒按了下去,還讓更多的徒子徒孫繞了進來。

隨後孔穎達又大張旗鼓邀請此時在京中的兩朝大貴族一起吃個便飯,這點面子還是有的嘛,別說他老唐了,連李靖都請了一回。

別人不敢請李靖,他孔穎達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他又不當兵,造反也輪不到他啊。

說起來老唐也是感慨,七十七的孔穎達還真是挺能折騰的,貞觀朝的老臣,那當真沒一個服老的。

“茂約公,‘兩朝開濟老臣心’,是出自何典?”

閃了腰的秦瓊難得也去娛樂會所按摩按摩,見老唐在那裡燒紙,於是就問了一嘴。

“這說的就是咱們貞觀朝……同僚嘛。”

黑了心的老唐直接把武侯拋到了腦後,要臉還不吃飯了是怎麼地?

“那可不止兩朝,二三四五朝的都不少。”

鋼鐵直男秦叔寶也就是隨口一說,卻把老唐懟的噎在那裡。

隋唐交替,那都是一窩接着一窩的亂臣賊子,從皇帝到大臣,有一個算一個,差不離都是這麼上來的。

他老唐固然是髒心爛肺,可孔穎達就是好人?顏師古是好人?于志寧是好人?爲數不多被人稱讚的好人,那都是死了的,老王珪算一個,可太原王氏這麼一大窩,出好人能混成世家大閥?

有的死了之後,也混不上好人的頭銜,比如溫彥博……至今南方有條土狗還耿耿於懷,壓根沒打算放過溫氏。

土狗記仇嘛。

“都莫要胡扯甚地廢話,老唐,你是老前輩,且說說看,這孔衝遠是甚地謀算,難不成這國子監不管了?偏去給女聖管事?”

看張公謹依舊不怎麼痛快的侯君集捧着茶杯,一副老幹部的模樣,看着唐儉。要不是旁邊還有妙齡女郎伺候着,還真有那麼點意思。

張公謹、秦瓊都無所謂孔穎達鬧騰什麼,但侯君集本就是部堂大佬,人在中央嗓門天然要大一些,這光景再來一個“大佬”,侯君集尋思着自己出生入死這麼多年,合着還不如一個糟老頭子?

關鍵問題來了,二聖還真有這麼個傾向。

雖說豳州大混混無所謂怎麼安排,哪怕現在立刻辭職不幹,他侯氏的門庭,也算是立了起來,財雄勢大,說的就是他侯君集。

“孔衝遠那裡,說到底還是認清了大勢。”

老唐也不否認什麼,直截了當,“大勢所趨啊。”

“甚地大勢?”

豳州老流氓眼睛微微一眯,心中自有別樣揣測,若非武漢實在是璀璨奪目,他纔不願意跟張公謹一個屋裡吃酒。

“效仿武漢成例,促成‘教育’之事。”

教化的事情,原本涉及到意識形態和制度建設,但這年頭有人不按套路來,還有不按套路來的實力,這時候,公羊派都死絕的儒門,塗脂抹粉換張臉不還是混?

儒門的皮好用,但骨子裡,還是“侍奉君王”的法家手段。但這是統治技術上的事情,涉及到思想領域……那就可以稍微玩點矯情。

當武漢把某些東西連敵人都不當,而是像倒垃圾一樣棄之如敝履的時候,慌神不慌神都來不及啦。

五姓七望加一塊兒的精華人口,還真不一定比得過武漢。

便是朝野串聯要幹挺武漢的種種手段,那也得首先在實力上全面壓倒。

真理……終究還是要靠“九鼎”說話。

以德服人嘛。

“武漢設有教育局司,除總攬‘教化’事宜之外,及中小學堂之師生,亦在管理之中,且獨有財政之權。”

其中有些門道,唐儉並沒有細說,但大概地跟侯君集說了之後,作爲吏部尚書兵部尚書都混過的豳州大混混,瞬間就明白這個“教育局”的管轄範圍那是相當的大。

可比什麼州內大宗師強多了,除了發展方向指導性功能之外,人事權、財政權一樣不缺。

換句話說,就是個袖珍“朝廷”,從侯君集的角度來看,還真有點兵部的意思。

兵部固然也要從朝廷拿錢,但自己也是有一定財政自主,至於低級軍官的任命,也不需要每一個都跟皇帝報備。而在哪裡安營紮寨,什麼時候演習操練,兵部也有一定的權力。

換成武漢的“教育局”,一應中小學教師崗位招聘,顯然“教育局”是沒必要全部跟江漢觀察使府上報,而在哪裡設置府內新的小學,“教育局”所要打得交道,就是怎麼拿地拿錢,至於建設過程,自我消化即可。

一地尚且如此,如果放眼全國,就算不比照武漢,等而次之再放大幾百倍,這樣的超級部門……比兵部還能差多少?

想通之後,侯君集臉色微微發黑:“難怪司馬才章、王琰、李子云、朱子奢、谷那律諸輩吃了孔衝遠一頓酒,便不做聲。當真是好算計!”

“怎地,你還想阻撓不成?”

尉遲恭冷笑一聲,“莫要自取其辱,這光景朝中知道他謀算的人不少,可誰敢去惹二聖不快?孔衝遠面聖之後,可是專門跟女聖陛下舉薦,說是要專門成立女子學堂,乃是中樞專管,非尋常雜流。”

“……”

真雞兒夠狠的。

連老魔頭都能看明白,侯君集怎麼不懂這是陽謀,而且還是七十七歲老傢伙的陽謀,上下誰能計較?怕不是都想着一起分一杯羹呢。

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十五章 碰瓷第六章 喲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五十五章 不平靜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十六章 餅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四十五章 結果註定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十二章 門路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十八章 夕陽餘暉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詩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八十四章 跟我學作詩第四十章 大局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七十幾章 從無畏懼第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不想追的女孩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章 穩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八十九章 給人撐腰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七十六章 狂第八十九章 擴產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五章 傳道第八章 人地論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十章 殘酷的機會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挑戰來臨第四章 傳奇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三十章 祭告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十八章 既然捨得死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七十章 分析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三章 躁動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十五章 成交第十六章 大禮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三十四章 盼國強第六十九章 與人爲善第九十三章 光明正大
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十五章 碰瓷第六章 喲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五十五章 不平靜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十六章 餅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四十五章 結果註定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十二章 門路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十八章 夕陽餘暉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詩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八十四章 跟我學作詩第四十章 大局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七十幾章 從無畏懼第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不想追的女孩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章 穩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八十九章 給人撐腰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七十六章 狂第八十九章 擴產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五章 傳道第八章 人地論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十章 殘酷的機會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挑戰來臨第四章 傳奇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三十章 祭告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十八章 既然捨得死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七十章 分析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三章 躁動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十五章 成交第十六章 大禮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三十四章 盼國強第六十九章 與人爲善第九十三章 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