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

能夠在鴨綠水一帶落腳的林場,往往還有額外的勞役攤派,主要形式就是上工。修橋鋪路、修堤築壩,約定十年或者二十年,然後輪流上工。各分段都有專門的標識,比如鴨綠水有一段堤壩,就叫“包堤”,就是劃分給包家林場的分段。

修橋鋪路不算個長久的辛苦活,但修堤築壩,那真是開了頭就沒有收尾。

修築簡單,保養不易。

大概得益於“專款專用”的概念逐漸形成,貞觀朝的朝廷也是很有想法。比如鴨綠水通航陸續開始設置卡口,津渡收的錢,主要也是反補給修築堤壩。有監察監督機構,也有突擊檢查的中央牲口。

但毫無疑問,朝野內外都清楚凡事只要跟錢沾邊,就不能夠杜絕貪污。貞觀朝內部也只是在判斷朝鮮道和遼東的回報將來會相當不錯之後,決心把兩地經營成中原一樣的核心地帶。

“咱們家每年要上的工,不少啊。”

“畢竟是新來的,又佔了恁好的地盤,不多吃點苦,怕是別人要不服。”

“也是。”

包耕包忠兄弟二人跟朝廷使者聊過之後,就知道包家林場的壓力不小。而且朝廷還給了長期規劃,將來的目標,就是把包家林場徹底改造成農場。爭取二十年之內,就把本地林木資源清空。

打的注意麼,就是儘量在鴨綠水“大行城”故地這一帶開發出足夠數量的農田。林場生意照舊,但林場的業務,就要開始朝着大山推進。

章程都是擺出來的,長期還要修一條路進入沼澤腹地,毫無疑問還想着繼續改造那片草場,最終也變成良田。

只是想法歸想法,這不是一代人可以搞定的事情,貞觀朝全國總人口,也不過三千來萬人,真要是填個幾百萬過去整飭,倒也不是不可能改造成功。成功之後麼,唐朝亡了。

相較開發東北的困難度,朝廷更願意在西南地區砸錢,至少那裡可以穩定產出“貴金屬”,回報率相當可觀。

而且茶馬道開闢之後,儘管環境依舊惡劣,因爲寶石、貴金屬、香料、皮草、藥材等等高回報物資,朝廷是很願意改造西南,並且投入資源維持茶馬道的。

東北固然也有貴金屬,且各種資源也豐富,但氣候的特殊性,朝廷不可能去指望暴風雪年年不來。五年積累,一場暴風雪就能徹底交代。

終究是要求穩。

別說是朝廷,哪怕是非法穿越的某條工科狗,也從來沒有動過這個念頭。要知道,哪怕是非法穿越之前,絕大多數人聽說巴黎和哈爾濱居然在一個緯度上的時候,都是一臉懵逼的。

高緯地區的開發,哪怕是工業化時代,依舊是個大難題。

當年老張南下跑路去沔州,在不少人看來是失心瘋的同時,朝廷也樂見其成。因爲商周以來的開發模式,都是中心開花逐漸南下。到秦漢時,纔算是真正有了相當的積累,但即便是漢朝巔峰時期,長江流域大體上還是“珍珠鏈”形態。

老張在武漢搞了這麼大的規模,可江南地區依然有老虎、大象出沒,像福州建州,“象災”更是一種每年都要治理的農業災害。

連自然界動物的生存空間還沒有擠壓到,談開發度還是有些遙遠。

“弟弟,我想順便種些豆麥,你看成麼?”

朝廷的願景計劃如何,包耕沒有心思再去揣摩,眼下的要求,就是活過這個冬天。

“這裡地不甚好,種來作甚?”

“牲口太多,除了發賣吃掉的,留下一些總得養活。”

蒙兀部帶來的物資中,主要還是牲口。只是離開草場,想要養活幾萬頭牲口,無異於癡心妄想。

好在來的時候早就有打算,其中一多半早早就賣了出去,不單單是賣給漢人,也賣給沿途的各個部落。牛羊交換成馬騾,林場是很吃畜力的地方。

只是即便交易發賣了大半,剩下的依舊壓力很大,包耕爽快地請各路“友朋”來吃肉喝酒,不純粹是爲人爽氣,而是再不趕緊吃掉,就是浪費。

雖說也能做肉乾,但現在條件有限是一個原因,捨不得全殺了纔是根本。總歸要留點家底的,包家林場不可能全靠木頭過活,牛羊馬騾多少要保存一些,將來抵抗風險也能容易一些。

現在他又想着種點粗糧雜糧,也不純粹是爲了給牲口留點飼料,這年頭,不是誰都能拿雜糧加工成飼料的。每一顆糧食,它的本職工作,就是糧食,是要被人吃掉,而不是牲口。

包耕顯然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蒙兀部落腳之後,他還組織了一支捕魚隊,不管是河魚海魚,朝廷只要不攔着,他都想試試。

“留點口糧就行,多出來的牛羊,殺了做肉乾,五郎那裡有門路,可以賣到扶桑去。”

聽到哥哥所說,包忠本能地朝着防止哥哥“作死”的方向上操作,給朝廷表忠心這件事情,包忠門兒清,熟的很。

整個包家林場未來好幾年吃飽肚子得靠外邊,這纔是忠心,有了這份忠心,別人要是拖欠糧食拖欠工資,朝廷才能給包家林場撐腰。

正值包忠給包家林場運作“國朝榜樣”的當口,他怎麼可能讓包耕幹出惹人注意的事情來?

“恁多牛羊,殺了可惜啊。”

“哥哥,這時候別可惜,只管殺。殺得越多越忠心,殺光了就是大大地忠心。須記住,唐朝不比突厥,不會眼睜睜看着咱們餓肚子的。”言罷,包忠正色道,“餓肚子就要鬧事。”

包耕點點頭:“聽你的。”

雖說還是覺得可惜,但自家弟佬講的很有道理。本來周圍林場就眼熱包家林場的地界,這要是給人誹謗一個“蠻夷反覆”,那就什麼戲都沒得唱。

“今年就先過個好年,其餘的事情,慢慢來就是了。”

包忠拍了拍兄長的臂膀,“等今年過去了,來年就安排家裡的小孩去幽州或者平壤宮讀書,不能讀書的,就去朝鮮道尋個伴當差事,興許還能混個軍功出來。”

第四十章 爭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十七章 都不簡單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八十二章 學業霸業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五十七章 何來不妥第四十五章 畫風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六章 上意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九十六章 狗運滔天第四章 所圖第二章 胡漢三的威力第十五章 自由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九十八章 西域錢糧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三十四章 史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五章 關係網第十章 撒手鐗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二章 王孝通第十一章 不合理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六十六章 北上第三十四章 要負責第十八章 弄璋之喜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二十章 玩火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三章 躁動第六十幾章 使者們第三十四章 新部門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六章 其樂融融
第四十章 爭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十七章 都不簡單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八十二章 學業霸業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五十七章 何來不妥第四十五章 畫風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六章 上意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九十六章 狗運滔天第四章 所圖第二章 胡漢三的威力第十五章 自由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九十八章 西域錢糧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三十四章 史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五章 關係網第十章 撒手鐗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二章 王孝通第十一章 不合理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六十六章 北上第三十四章 要負責第十八章 弄璋之喜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二十章 玩火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三章 躁動第六十幾章 使者們第三十四章 新部門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六章 其樂融融